1、202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
2、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
3、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摘自李健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材料二:“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阐释”,也即阐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
4、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阐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
5、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与“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
6、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因此,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与“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
7、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的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B. 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C. 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D. 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点,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
8、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阐释。B. 材料一大量运用道理论证,作者说理充分,行文逻辑严密,具体地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C. 材料二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D. 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董仲舒:“诗无达诂,文无达诠。”B. 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C.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D.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 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
9、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样说的理由。5. 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二)现代文阅读亚(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王子君“芦苇!”表姐亦男一声惊呼,欣喜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河岸有坡度几许,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们,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十八岁了呢。表姐却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笑脸如花。表姐来京,我请她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游。清洋河边,树木高耸,忍冬木红果晶亮,空气清悠舒畅。表姐却一眼看见了河畔的芦苇。表姐痴痴地望着芦苇,喃喃自语道:“我最喜欢芦苇。”她的声音很轻,
10、但那话里饱含着的深浓情感,“咕咚”落进我的心。表姐是我姨妈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湖南邵阳,自小和姐姐、母亲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又随祖父母去武汉定居。她的祖父、父亲都是教育家。祖父李剑农,为拯救苦难的中国,1906年就加入中国同盟会,远赴异国求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也是著名史学家。父亲李琮池,是生物学家、昆虫病毒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于1939年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践行他教育救国的理念。亦男表姐和我大表姐,都受祖父、父亲影响,投身教育事业,且颇有建树。表姐的一家是真正的教育世家。表姐后来做了省示范中学的校长,治校口碑不错,正直开明、坚忍不拔。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森公园的照
11、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喜欢芦苇”?表姐说:我喜欢芦苇始于少女时代。最早接触它时还是幼年。那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水边、沼泽、山坡、盐碱地、湖边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我喜欢它的形象,喜欢它的性格。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苦难
12、,但不曾被折断压垮,像极了芦苇;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表姐嘱咐我,再去奥森公园时拍几张芦苇照发给她。我去了奥森公园。天气晴好,那芦苇,花穗已经绽开,枝叶变成明亮的黄,雪白的花絮如白云落在清洋河两岸,连绵不已,云、树、水、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受表姐的影响,我对芦苇也格外留意起来。每次走到清洋河边,就想折一枝芦苇渡水到小岛去。“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在诗经河广中,浪漫的诗人站在一根芦苇上可以渡过浩荡宽广的黄河,我为什么不能凭一枝芦苇渡过小小的清洋河呢?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隔天,我去看雪后的芦苇。清洋河边,前两天还有着浓密的枯黄叶片的芦苇,大部分倒伏了
13、,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乍一看,枝干折断,叶枯花败,凄迷凋零。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激动不已。“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表姐本该像芦苇花开一样的青春却黯然失色。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
14、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我们每一个独自奋斗、艰难前行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压霜欺,承受着孤独寂寞、坎坷凄苦,但是我们从不抛掷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一直激励自己不蹉跎、不堕落。我们挺起腰杆,向上向善向美。这一夜,我仿佛梦见了芦苇,梦见了表姐,梦见我们和芦苇倾心欢谈,相挽而舞。牵挂着芦苇,第二天下午,我去看它们。真是奇迹呀,几乎所有的芦苇都直立起来了,而且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高大密实。叶子全变成了金黄色,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多么奇妙的芦苇呀,越是深秋,越是壮阔!我靠在一棵树上看芦苇,看了很久。云彩不想分散我的视线,凝住不
15、动。心境明净清澈。眼前的芦苇,是具象植物,又仿佛一个柔软而庞大灵魂的象征。我看见在春天,万物复荣,自由生长,水面波光耀眼,湿地被芦苇和其他水草点缀得一片绿油油;我看见整个奥森公园的水系,因为许许多多这样的芦苇伴生而欣欣向荣;我也看见祖国万千江河湖海、溪边池边的芦苇,茁壮繁茂,生生不息(有删改)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详细交代表姐的出身及其祖父、父亲的教育家身份,突出了表姐家是真正的教育世家,同时也暗示了她喜欢芦苇的原因。B. 表姐喜欢芦苇,既喜欢它的形象: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且摇曳生姿;又喜欢它的性格:坚韧坚强,自尊自爱。C. 受表姐的影响
16、,“我”也格外留意芦苇;引用诗经河广中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也表现了“我”向芦苇看齐的愿望。D. 表姐是一个坚韧如芦苇的形象,她的青春于特殊年代而黯然失色,她的亲人也远离她而去,但她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写表姐站在河边,手握芦苇,笑脸如花,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为下文写表姐与芦花的渊源关系做了铺垫。B. 文章以“芦苇”为线索,串联起相关事件,使得结构严谨;又由芦苇生发开去,托物寓意,赋予芦苇以特定的内涵。C. “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一句,起着过渡作用,由对芦苇的特征的描写,过渡到对具有芦苇般性格的人的描写。D
17、. 文章结尾运用想象和夸张,作者想象着春天到了,芦苇繁盛,奥森公园欣欣向荣,祖国万千江河边芦苇生生不息。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9. 文章标题“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笑而受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
18、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后孟尝君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请而见之,谢曰:“文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因烧其券,民称万岁。长驱
19、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
20、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
21、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B.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C.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D.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窃以为君市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亲,此指父母,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李密陈情表)中“亲”意思相同。B. 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君主对自己的谦称,也可用于诸侯王
22、对自己的谦称。C. 上将军,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后成为将军的泛称,有时也作为一种荣誉称号。D. 太傅,我国古代三公之一,位次太师而在太保之上。职在辅助皇帝,使无过失。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冯谖出身卑微,无以为生。他托人请求做了孟尝君的门客,被人鄙视、嘲笑和厌恶。B. 冯谖韬光养晦,脱颖而出。他平日里默默无闻,却在关键时刻能为孟尝君排忧解难。C. 冯谖同情百姓,矫命市义。他擅自把薛地百姓债券烧掉,使得百姓对他感激涕零。D. 冯谖审时度势,凿就三窟。他巧妙把握国际关系,纵横捭阖,使得孟尝君高枕无忧。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于是约车
23、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2)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14. 冯谖何要替孟尝君“烧券市义”?结合全文概括作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对雨李白卷帘聊举目,露湿草绵芊。古岫藏云毳,空庭织碎烟。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前。对雨杜甫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注】云毳(cui):云朵清淡、稀薄、朦胧的样子。杜诗作于广德元年,诗人其时身在梓州,将往阆州。雪岭、绳桥:地名,位于吐蕃与唐朝交界处,当时吐蕃侵犯此处。西戎:吐蕃。甥舅
24、礼:自唐中宗以女金城公主嫁与赞普后,吐蕃自称为甥,大唐为舅。未敢:此处反用其意,即“竟敢”。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诗首联中“聊”字,有“百无聊赖”之意,凸显了诗人生活的悠闲。B. 李诗中间两联描写雨中之景,景中含情,流露出诗人淡淡的忧愁。C. 杜诗首联中,“莽莽”言雨大且阔远,“江边独立”而生愁思,引起下文。D. 杜诗颔联借景抒情:不愁身经梓阆,巴路崎岖,但恐征人逢雨,旗湿难行。16. 同样是“对雨”,两首诗的尾联蕴含了不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
25、两句概括了历代帝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2)杜牧阿房宫赋中,“_,_”两句把秦始皇享乐时的乐声与百姓的市井语言进行对比,突出秦始皇只顾自己享乐而不知顾惜百姓。(3)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四个类比,推出了“_,_”的结论。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国农业科学研究员周美亮从2007年读研究生开始,到2015年从荷兰莱顿大学结束博士后工作归国,他的工作从未离开过荞麦。在周美亮看来,在作为荞麦起源国而野生资源保存较少的我国,完成野生荞麦种资源搜集和调查这项紧迫的任务就是他的使命。“我们有
26、国家作物种质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项目的支持和资助,和过去相比,这样的条件 ,没有理由不做好这件事。”周美亮说。每一次野外考察长达几十天,每一次都堪称囧途,甚至是险途。有一次,周美亮和团队队员在川滇藏交界一带寻觅时,眼瞅着前方的车辆不幸被落石砸中,现在回想,他仍 。野外考察,充满未知,异常艰辛,无路可走、起早贪黑、风餐露宿如家常便饭。但艰难的考察有时也会带来意外的收获。“发现一株珍稀的野生荞麦就像发现了一个星星,那星星向大家点头致意,每个人脸上的笑容便荡漾开来。”周美亮笑着说。在他心中,搜集种质资源的工作“太重要了”,只要能搜集到更多的野生荞麦品种,即使再
27、辛苦,他都觉得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高考考场上紧张,或许在所难免, 。在心理学中,压力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倒U型曲线来解释。如果以完全放松的状态作为零点,那么随着压力的逐步提升,紧张感来袭,人体反而能够逐渐激发出潜在能力,思考和行动的效率也会随之提升。所以适度的紧张对考生来说是好事。面对压力,紧张是正常现象,刻意追求过于放松的心
28、态反而违背常理,会适得其反,进一步加剧紧张焦虑的心态。 ,都要允许一定程度的紧张存在,不要对放松心态过于执着。尤其是对家长来说,切忌一味地反复劝诫考生不要紧张。高考从来都不只是考学生, 。专家认为,高考期间,家长要负责好“后勤保障”工作,给予考生一个独立、安静、不被打扰的备考空间就是对其最大的帮助。不要总是围着孩子问“你考得怎么样?感觉如何?”给予考生过多的额外关注,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心理压力。高考期间家长更应该像往常一样,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和规律。只有父母的状态正常,考生才能用正确的心态去应对考试。21.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离职领导没有挽留
29、,是你对他不是无可替代。B. 他诚心诚意地邀请你,你就不要推辞了。C. 当你志在天下时,小恩小怨,你怎么会挂在心头呢?D. 人生无非就是你笑笑我,我笑笑你,何必太较真?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这三种模式:“静音”模式:调成“静音”模式的人生,让我们专注提升自己。“闯关”模式:人生就是一场“打怪升级”的过程,每天都精力充沛。“飞行”模式:学会与自己独处,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正值青春的你,读了以上材料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结合
30、个人经历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届河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语文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这意味着阐释是一种公共性的行为,只有坚守公共性,才能圆人类的阐释之梦。离开公共性,阐释不可能,更遑论真理性和澄明性!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这个规则总体来说极为
31、复杂,不可一概而论,更不好随意确定。它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其终极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意义的澄明。我们言说政治,政治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历史,历史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言说道德、伦理,道德、伦理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公共性包含着真理和谬误。真理不可能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族群都是真理,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谬误也是。当然,这种公共性是受时间和
32、地域限制的,没有永远的真理和谬误,而公共性却是永远的。公共性的存在需要公共阐释去解惑释疑,需要公共阐释去彰显真理。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摘自李健共阐释:作为一种阐释理论的合法性)材料二:“公共阐释”也即“阐释的公共性”,是对文学阐释行为根本属性的一种界定。任何一种阐释行为,都是一种参与生活、理解世界的方式,只有“公共阐释”才能让每一个个体有效并且高效地充分对话。与之相对的,则是“个体阐释”,也即阐释的个体性。它强调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特的,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性别、民族与生活经历,对待同一问题的视角与态度
33、确实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如果仅仅将两者确定为二元对立的概念,显然是将问题简单化了。一般来说,“个体阐释”中会带有“公共阐释”的烙印,每一个个体都不是独立存在于这个世界的;而“公共阐释”中也会带有“个体阐释”的痕迹,如果没有个体作为基础,就不会出现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面对如此棘手的“阐释循环”,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决定性的事情不是从循环中脱身,而是依照正确的方式进入这个循环。”这一进入就是一种“介入式”的阐释行为。在置身于他者之中时,个体也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域。这里的他者既指向个体(文学作品、个体读者),也指向整体(社会历史环境),更是要领会到“整体只是源于单个情形的范式展露”。文学阐释激
34、活了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这四个时常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破碎的要素。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从政治学的角度,我们往往会将“公共性”与“私人性”对立起来谈,但是如果转移到文学领域,“公共性”的问题还有其自身独特的理论维度。这就是“文学之内”和“文学之外”的问题。正如韦勒克和沃伦所说,“事实上,任何文学史都不会没有自己的选择原则,都要做某种分析和评价的工
35、作”。从20世纪西方文论发展史来看,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本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而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看来,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因此,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应该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本点上,即在处理“文学内外”关系上,坚持“文学之外”的关系为主来统摄“文学之内”的关系,重建“隐含作者”“叙述者”与“真实作者”“理想读者”“真实读者”以及人物间的社会关系的投射
36、等。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艺批评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历史功能,这也正是强调“公共阐释”或“阐释的公共性”的要义之所在。(摘自曾军、辛明尚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及其问题域)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真理性与澄明性是人类阐释追求目标与理想境界,它也揭示了一个事实:阐释活动是面向公众的。B. 公共性之所以能够包含价值判断,是因为公共阐释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有效地发挥其功能。C. 世界、读者、作者与文本四个要素被不同的文学理论切割开,文学阐释用个体性和公共性的交互激活它们。D. 文学阐释的公共性,应该回归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的基点,以便真正发挥文学批评应有的
37、社会历史功能。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论述公共阐释的理论,文学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材料二论述的主要对象是文学阐释。B. 材料一大量运用道理论证,作者说理充分,行文逻辑严密,具体地阐明了公共阐释的合法性问题。C. 材料二中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D. 材料二运用辩证思维,清晰界定了“个体阐释”与“公共阐释”、“文学之内”与“文学之外”的关系。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 董仲舒:“诗无达诂,文无达诠。”B. 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C.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
38、歌诗合为事而作。”D. 曹雪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4. 对于文学艺术,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请结合材料一分析这样说的理由。5. 请以红楼梦阐释为例,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如何进行文学的公共阐释。【答案】1. B 2. C 3. B 4. 民族的文艺具有时代和地域性,但借助阐释对真理和澄明的追求而获得公共性得到世界认可;作为文学艺术,阐释文艺的规则与标准具有公共性,民族的标准与世界的标准可以相通。 5. 首先面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主体的阐释;读红楼梦,每个个体都应从中读出自己的人生领悟;坚持“文学之外”统摄“文学之内”的立场,认识红楼梦中各种虚实情景
39、和人生感慨都是当时封建末世社会特点的反映。【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之所以,是因为”错误,选项颠倒了因果。原文说“公共性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但它又蕴含着价值判断。在一定程度上,公共阐释维持着时代的公开、透明,维持着社会的公平、公正,维持着政治的民主、正义,维持着人类的审美判断”,由此可知,正是因为“公共性”包含“价值判断”,所以能够“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持时代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是公共阐释的意义,而非“公共性能够包含价值判断”的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证明个体阐释与公共阐
40、释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具体性与交互性”错误,对论证目的解说错误。引用海德格尔的话语是为了指出进入“阐释循环”的方式,“阐释的具体性与交互性”是个体为基础的阐释的特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公共阐释是文学阐释的根本属性”。A.“诗无达诂,文无达诠”强调诗歌和文章没有通顺明白注解和诠释。因为语言文字的时效性,当代的人在读古代的典籍和作品或者方言的时候,需要对其进行翻译和解释,但注解因人的理解和水平差异,往往很难达到与原著丝毫无差。此句强调的是“个体阐释”。B.“共欣赏”“相与析”包含了公共阐释的意义。C.“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意
41、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事而著作,诗歌应该为现实而创作。此句强调“时事”“现实”的重要性,与“公共阐释”无关。D.“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强调个体感受,属于“个体阐释”。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人类的阐释自始至终都在追求真理性和澄明性,那是人类向往的阐释目标,也是阐释的理想境界”“真理和澄明虽然昭示的是阐释的两个不同的层级,但都指向一个事实:阐释是面向公众的”,民族的文艺虽然具有时代和地域性,但借助阐释对真理和澄明的追求而获得公共性得到世界认可;“我们谈论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就是一个公共性问题”“阐释本身有它的内在规则,可能是整个人类的规则,也可能是生活
42、在特定区域或国家、操持不同语言、从事不同专业研究者的规则;它遵循的是人性的共同性,或者是沟通、交流之后业已达成的共同性”,作为文学艺术,阐释文艺的规则与标准具有公共性,民族的标准与世界的标准可以相通。【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文学阐释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它首先面向的是文学作品,即对文学作品作出阐释主体的感受、理解与判断”“在具体的文学阐释过程中,存在着以个体阐释为基础,并从个人走向社群再到整个人类的一种趋势。这一过程的每一次完成则意味着个体阐释得到了时空的检验而成为公共阐释”,首先面对文学作品本身,作出主体的阐释;读红楼梦,每个个体都应从中读出自己的人生领悟
43、。“文论研究的重点出现了一个从文学之外转向文学之内,再转向文学之外的过程,即我们通常所描述的从作者中心向文体中心再向读者中心的两度转向”“即使是文学之内的隐含作者、叙述者和人物及其关系,也是社会历史的再现或投射,这些均是现实生活在文学世界中的一种艺术化表达”,坚持“文学之外”统摄“文学之内”的立场,认识红楼梦中各种虚实情景和人生感慨都是当时封建末世社会特点的反映。(二)现代文阅读亚(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王子君“芦苇!”表姐亦男一声惊呼,欣喜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河岸有坡度几许,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们,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
44、十八岁了呢。表姐却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笑脸如花。表姐来京,我请她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游。清洋河边,树木高耸,忍冬木红果晶亮,空气清悠舒畅。表姐却一眼看见了河畔的芦苇。表姐痴痴地望着芦苇,喃喃自语道:“我最喜欢芦苇。”她的声音很轻,但那话里饱含着的深浓情感,“咕咚”落进我的心。表姐是我姨妈的二女儿。她出生在湖南邵阳,自小和姐姐、母亲跟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十岁又随祖父母去武汉定居。她的祖父、父亲都是教育家。祖父李剑农,为拯救苦难的中国,1906年就加入中国同盟会,远赴异国求学,既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也是著名史学家。父亲李琮池,是生物学家、昆虫病毒专家,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毕业后,于193
45、9年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践行他教育救国的理念。亦男表姐和我大表姐,都受祖父、父亲影响,投身教育事业,且颇有建树。表姐的一家是真正的教育世家。表姐后来做了省示范中学的校长,治校口碑不错,正直开明、坚忍不拔。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森公园的照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喜欢芦苇”?表姐说:我喜欢芦苇始于少女时代。最早接触它时还是幼年。那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
46、。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水边、沼泽、山坡、盐碱地、湖边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我喜欢它的形象,喜欢它的性格。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苦难,但不曾被折断压垮,像极了芦苇;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坚强、自尊自爱的性格表姐嘱咐我,再去奥森公园时拍几张芦苇照发给她。我去了奥森公园。天气晴好,那芦苇,花穗已经绽开,枝叶变成明亮的黄,雪白的花絮如白云落在清洋河两岸,连绵不已,云、树、水、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受表姐的影响,我对芦苇也格外留意起来。每次走到清洋河边,就想折一枝芦苇
47、渡水到小岛去。“谁谓河广?一苇杭之”在诗经河广中,浪漫的诗人站在一根芦苇上可以渡过浩荡宽广的黄河,我为什么不能凭一枝芦苇渡过小小的清洋河呢?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隔天,我去看雪后的芦苇。清洋河边,前两天还有着浓密的枯黄叶片的芦苇,大部分倒伏了,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乍一看,枝干折断,叶枯花败,凄迷凋零。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激动不已。“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表姐本该像芦苇花开一样的青春却黯然失色。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我们每一个独自奋斗、艰难前行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