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编历史纲要上下知识点概要纲要上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1)划分依据: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2)典型代表时期代表生产生活旧石器时代(约300万年1万年左右)元谋人、北京人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新石器时代早期(约1万年前5 000年前)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彩绘陶器、种植粟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种植水稻 、养蚕缫丝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 000年2 000年左右)龙山文化(黄河流域)黑陶,俗称“蛋壳陶”红山文化(辽河上游)精美玉器,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良渚文化(长江下游)2.原始社会
2、特征(1)原始社会分期: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知识点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联盟(1)三皇五帝:远古祖先,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厚。(2)华夏始祖: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3)尧舜“禅让”: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2“万邦”时代(1)时间: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2)特征:
3、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3国家产生(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2)地位: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3)统治中央:夏王是最高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地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知识点三商和西周1商朝国家治理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文化文字: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青铜器:殷墟出土了很多青铜器政治中央机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其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地方:实行内外服制影响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东到大海,
4、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2.西周的统治(1)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2)政治统治:分封制和宗法制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特点通过分封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意义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3)国人暴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4)西周灭亡: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3商周的经济(1)特征: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2)表现农业: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使用木、石、骨、
5、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手工业: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史料实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史料一六大考古学文化区系示意图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六大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形成途径: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总体特征: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相互融合、绵延不断。【考点】中华文明起源的总体特征(1)多元一体,中原核心:中国原始遗存众多,形成了中原文化区、海
6、岱文化区、江浙文化区、燕辽文化区等。中原文化区的仰韶文化区和龙山文化区相对发达,对其他文化影响较大,处于核心地位。(2)地处大河冲积平原:中国原始遗存多分布在大河流域的冲积平原上,这是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下的必然选择,这些冲积平原更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3)文明的原生性特点: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的先民们长期交融、发展的产物,基本不受域外文明的影响,具有原生性的特点。(4)兼容并蓄、延绵不断: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彼此吸收各自长处,这是各地区文明进程加速的重要原因。【考点】早期国家的形成标志有象征权力地位的宫殿建筑群;墓葬等级分化严重;具备成体系的国家机器;确立王位世袭制。【考点】认
7、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1)私有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氏族部落首领把集体的财产据为己有,私人占有财产的现象出现,贫富分化和不平等的现象开始出现。(2)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部落中已产生了权贵阶层,产生了阶级压迫现象,逐步产生了阶级分化。(3)随着阶级分化和部落战争的加剧,部落里产生了权贵阶层,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建立了邦国,权力机构、军队和监狱等机关出现,国家开始形成。【史料实证】商周时期的国家政治、经济制度史料一外服之地只是间接地受商统治,隶属关系并不稳固,往往视商之国力盛衰而定。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史料二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
8、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史料三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考点】西周分封制的影响(1)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2)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3)分封制下周朝的思想文化被传播到各地,促进了文化认同观念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和华夏民族及国家意识的形成。(4)封国诸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史料实证】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史料一 商朝的国家治理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9、左传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尚书盘庚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史记史料二西周的国家治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考点】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领域具体体现政治方面(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鬼神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2)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血缘维系的宗法制)。(3)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经济方面(1)土地国有制(井田制),集体劳作。(2)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文化方面(1)西周产生早期“民本”思想。(2)成熟文字(甲骨文)。(3)形成礼乐文化。(4)逐渐形成统一的
10、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史识】1中华文明起源地主要分布在大河、大江流域,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特点。2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代,古老的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3青铜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市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是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突出标志。4中国早期国家是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5西周通过分封制、宗法制及礼乐制确立起政权与族权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早期社会等级结构。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
11、(1)“春秋五霸”背景: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概况: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称为“春秋五霸”。(2)“战国七雄”:区域性统一。背景: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了实权。概况:韩、赵、魏三家大夫分晋,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姓国君。最终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2华夏认同(1)形成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的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
12、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春秋战国的经济发展(1)农业: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2)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工商业主富比王侯。2变法运动(1)概况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目的:实现富国强兵。影响: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2)商鞅变法时间公元前356年内容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习俗
13、: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政治: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影响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1孔子(1)地位: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贡献核心观念“仁”,意为关爱他人政治主张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典籍整理对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进行整理,其主要的思想和言论记载于论语当中2.老子(1)地位: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2)
14、思想主张世界观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辩证法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知识点四百家争鸣1背景(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2)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争相招揽人才。(3)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2主要流派及主张派别代表主要思想主张儒家孟子人性善;“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道家庄子逍遥自由阴阳家邹衍五行、“相生相胜”墨家墨子节俭、“兼爱”“非攻”“尚贤”法家韩非以法治国、中央集权3.影响(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
15、动。(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史料实证】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史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司马迁史记史料二春秋、战国,完成了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大交融。春秋时代还属于“四夷”的秦、楚等国,在战国时期已经认同于华夏;中原诸国也承认了秦、楚是华夏族的组成部分,与齐、燕、赵、魏、韩并称七雄,形成七个地区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沈长云先秦史【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认同的影响(1)战国之后,内迁民族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2)
16、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形成。(3)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形成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史料实证】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改革史料一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与贵族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史料二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
17、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考点】战国时期诸侯国变法的必然性(1)生产力发展是各国变法出现的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推动了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关系,引起了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2)经济基础的变化对上层建筑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兴地主和自耕农要求打破束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变法是满足他们要求的最有效的途径。(3)法家思想的推动。法家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考点】商鞅变法的特点(1)措施全面: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司法、习俗
18、等方面。(2)措施彻底:废除了井田制,奖励军功,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3)持续时间长:先后两次改革,具有长期性。(4)推行力度大: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势力,加强思想控制,保证了变法进行。(5)成效明显: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考点】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1)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2)政治上:新兴的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要求。各国统治者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3)文化上: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4)教育上:随着“私学勃兴”,“学在官府”的局
19、面被打破,平民开始接受教育;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史料实证】诸子百家思想与治国理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君者,民之原(源)也。原(源)清则流清,原(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韩非子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考点】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三家治国理念(1)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即所谓的“王道”。(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
20、用,主张用严刑峻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即所谓的“霸道”。(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强调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生产,即所谓的“帝道”。【考点】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主张顺应自然,对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当今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
21、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史识】1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与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但其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和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农业、手工业发展,商业兴盛,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兴的封建城市。3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变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4商鞅变法以法家思想为指导,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推动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导致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促进了我国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了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
22、家的建立知识点一秦的统一1条件(1)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2)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3)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4)商鞅变法为日后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2过程(1)秦朝建立:从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完成统一: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西南夷的控制;击退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3巩固统一(1)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将新王朝的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中央
23、机构: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分掌具体事务。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2)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4意义(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点二秦朝的暴政1表现(1)经济:穷奢极欲,大兴土木。(2)政治:刑法严苛,社会阶级矛盾激化。(3)思想:“焚书坑儒”。2影响: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
24、,加速了秦朝的灭亡。知识点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1农民起义(1)爆发: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陈胜自立为王,号为“张楚”,不久兵败。(2)发展: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2秦的速亡: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占咸阳,秦朝灭亡。3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最终击败项羽。【概念阐释】1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1)君主专制: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决策方式),具体指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军政大权于一身。(2)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政权组织形式),具体指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
25、格服从中央。2郡县制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各级官吏不再拥有封地。从此,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3官僚政治西周宗法分封制下的“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以后的“官”则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史料实证】秦完成统一的条件、意义史料一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联系的加强,民族联系的加
26、强,“四海之内若一家”,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史料二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形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钱穆国史大纲【考点】多角度认识秦朝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2)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3)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文化
27、的传播。(4)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考点】认识秦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意义(1)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国家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2)秦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和传播,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发展。(3)中央集权体制下,发挥了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秦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4)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考点】秦朝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考点】秦朝灭亡的原因(1)秦统治
28、者好大喜功,大兴土木,征伐无度,百姓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沉重;秦法严酷,轻罪重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本身的问题,权力制约机制的欠缺而导致权力被滥用。(3)秦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引发了农民起义,秦朝的统治被推翻。【史料实证】秦始皇的功过史料传统的中国历史学家一向在褒贬品评人物,在临到秦始皇头上则觉得题材之大,牵涉之多,不容易随便处置。他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之境界,如何可以不受谴责?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这样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这样精到的手腕完成,又何能不加仰慕?黄仁宇中国大历史【考点】评述秦朝统治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1)秦朝完成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
29、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促进了中国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初步奠定了国家的疆域版图。(2)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开创的许多经济文化制度被后世继承,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3)秦朝修筑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4)秦朝封建统治残暴,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给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秦因暴政而亡,给汉代及后世统治者以深刻教训。【史识】1秦灭东方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秦朝,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确立了皇权至上的地位,
30、皇帝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其正式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3秦始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国家统一,建立起空前强大的国家政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4秦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终导致了秦朝二世而亡。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知识点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文景之治”(1)原因:汉初统治集团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2)措施:减轻赋税、
31、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结果: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明显恢复,社会稳定,史称“文景之治”。3“汉承秦制”(1)“郡国并行”: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2)“七国之乱”: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但叛乱不得人心,三个月内即被平定。知识点二西汉的强盛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政治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朝。确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
32、、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经济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2.开拓疆域:巩固和加强了国家统一(1)措施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此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形成著名的“丝绸之路”。地方治理:公
33、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西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比以前更加有效。(2)意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知识点三东汉的兴衰1西汉灭亡与王莽政权(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2)王莽覆灭:23年,王莽政权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2东汉的统治(1)政权建立: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2)“光武中兴”措施政治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严格控制外戚干政;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经济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思想重视儒学结果:社会经济发展,政局稳
34、定。(3)“党锢之祸”背景: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概况: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的“清议”触犯了宦官利益,被诬陷为“党人”,遭到严厉镇压。(4)黄巾起义原因: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概况:184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在多个地方同时发动起义,最后失败。影响: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知识点四两汉的文化1史学成就(1)史记:西汉的司马迁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的历史,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2)汉书:东汉班固撰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2文学成就(1)汉赋: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2)乐府
35、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乐府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3)五言诗:东汉民间流行,语言朴实、生动,传播广泛。3科技成就时间代表性成就意义战国至西汉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东汉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考点】“文景之治”时期的统治特点(1)经济上: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2)政治上: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王国问题威胁统治,汉景帝削减诸侯封地,平定诸侯叛乱。(3)社会风气上: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4)思想上:统治者
36、尊奉黄老思想,“无为而治”。【考点】汉武帝巩固国家“大一统”的措施及影响政治 实行内外朝制度、察举制、刺史制度、监察制度等,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威胁中央集权问题经济 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思想 尊崇儒学,提倡“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统治需要。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民族和对外北击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经营西域,设置河西四郡;经营西南夷,促进民族交融;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史料实证】东汉的“光武中兴”史料一东汉初期户数和人口统计表在
37、位皇帝户数(万)人口(万)东汉光武帝4272 100东汉明帝5863 412东汉章帝7454 335东汉和帝9235 325史料二(建武十七年)幸章陵时宗室诸母因酣悦,相与语曰:“文叔少时谨信,与人不款曲,唯直柔耳。今乃能如是!”帝闻之,大笑曰:“吾理天下,亦欲以柔道行之。”后汉书光武帝纪【考点】比较西汉“文景之治”与东汉“光武中兴”的异同相同点从背景上看,都是在农民起义推翻前朝统治,统治阶级吸取前朝灭亡教训的背景下出现的。从内容上看,统治阶级都注重调整统治政策,如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减轻或废除刑罚;提倡节俭;等等。从结果上看,都呈现出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的局面不同点统治
38、思想不同。文帝和景帝奉行“无为而治”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光武帝注重文治,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内容不同。光武帝刘秀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这是“文景之治”没有的【史料实证】东汉的衰亡史料一从元帝(刘奭)到孺子婴(公元前48公元8年)时代是西汉晚期。这时贵族地主与豪强地主势力迅速壮大,商人势力也重新兴起,土地兼并的问题日益严重。汉王朝陷入深沉的危机之中。部分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古代史史料二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年龄和寿命统计表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即位年龄1011311281511149寿命(岁)27231303936331454【考点】归纳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1)
39、匈奴问题: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而建立,东汉建国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3)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政治更趋腐朽黑暗。(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引发张角黄巾军起义。【史识】1汉武帝统治时期,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和对外关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形成了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大一统”的强盛局面。2尊崇儒术适应了西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40、3东汉中后期的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现象,导致了东汉政治腐朽,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促使东汉政权逐步走向衰亡。【考点】两汉政治统治的特点“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1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授官将相的,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2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专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亲属势力强大的表现。3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是,并不排挤儒学。汉
41、武帝尊崇儒术,此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4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考点】西周、秦朝与西汉政治制度的演进时期中央体制地方体制选官制度西周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地方具有较大独立性世袭制;中央官员的职权分工不明确秦朝首次建立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体制实行郡县制,用封建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推行军功爵制;秦朝以吏为师西汉首创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郡国并行制;颁布“推恩令”;专业的文官构成统
42、治机构的主体首创察举制,有利于人才选拔,但也存在一定问题【考点】汉代游侠转变材料游侠兴起于战国。西汉初年,游侠势力渗透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驰骛于闾阎(里巷),权行州域,力折公侯”。如出身游侠世家的郭解,藏匿亡命之徒,勾结地方官,帮助他人逃避徭役,形成私人集团,出入乡里,“人皆避之”。汉武帝时,将各地豪富、豪侠迁徙到茂陵,郭解也被迁徙,后因牵涉杀人被处死。自郭解后,郭氏后代再未出现游侠,反而有郭梵、郭伋等历任高官。很多游侠转而习儒,如朱云拜师学习易论语,因精通儒学而被任为博士,担任县令,后隐居乡里,教授学生。西汉中期以后,仍有游侠存在,但“虽为侠而恂恂(温恭谨信的样子)有退让君子
43、之风”。据史记汉书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点一三国与西晋1三国鼎立(220280年)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灭亡魏220年曹丕洛阳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蜀221年刘备成都263年,为曹魏权臣司马昭所灭吴229年孙权建业280年,为西晋所灭2.西晋统一(1)建立与统一: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司马炎即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2)少数民族内迁与西晋灭亡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316年,西晋为内迁匈奴贵族所灭。自此,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
44、长的政权分立时期。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317420年)(1)建立: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士族统治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2南朝(420589年)(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2)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3江南开发原因北方战乱,人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表现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手工业:纺织、矿冶、陶
45、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4.南北对峙(1)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知识点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形成:西晋末年到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特点大部分由内迁少数民族建立。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民族隔阂:4世纪下半叶,统一北方的前秦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政权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剧。2北朝(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