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热*** 文档编号:23084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2 分)分) 1 (3 分)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谷穗(su) 箴言(zhn) 矫揉造作(jio) B瞥见(pi) 调和(h) 根深蒂固(t) C矗立(ch) 撩逗(lio) 面面厮觑(q) D懦夫(nu) 窗棂(lng) 箪食壶浆(dn) 【解答】ACD.正确; B.有误, “根深蒂固”的“蒂”应读作“d” 。 故选:B。 2 (3 分)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2、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束裹分外妖娆。 B冷风吹进船舱呜呜地响,从缝隙向外望,苍黄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荒村。 C假如有人对朋友彬彬有理对亲人却经常发火,他就不是有教养的人。 D然而这群平时温顺的小东西,今天却疯了一样,只顾没头没脑地乱窜。 【解答】A.有误, “红装束裹”的“束”应写作“素” ; B.正确; C.有误, “彬彬有理”的“理”应写作“礼” ; D.有误, “乱窜”的“窜”应写作“蹿” 。 故选:B。 3 (3 分)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中国成功进入宇宙空间站时代! 这一壮举的实现离不开无数埋头苦干的科研工作者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他们的英雄形象如雷贯耳,他

3、们的丰功伟绩令人敬仰。 A埋头苦干 B持之以恒 C如雷贯耳 D丰功伟绩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如雷贯耳:响亮得像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对象错误。 故选:C。 4 (3 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获得改革先锋奖的郎平曾是一位国家队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排球教练。 B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群集体迁徙的事件引发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思考。 C三星堆遗址再次聚焦世人目光的原因是由于其巨大历史文化价值造成的。 D电影长津湖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们在冰天雪地中映死战斗。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将“一位国家队的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排球教练”改为“国家队的一位有 着丰富教学经

4、验的排球教练” ; B.正确; C.有误,句式杂糅,删去“造成的” ; D.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场景” 。 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12 分,共分,共 12 分)分) 5 (12 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 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5、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横无际混 横:宽阔 B.迁客骚人 迁:贬谪,降职 C.多会于此 会;应当,总会 D.名之者谁 名:命名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属予作文以记之 B.其西南诸峰 其如土石何 C.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则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A.山路盘旋六七里远,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消散开

6、去的,是酿泉啊。 B.山路盘旋六七里远,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在两个山间飞滴下来的,是酿泉啊。 C.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D.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在两个山间消散开去的,是酿泉啊。 (4)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两段选文所写景象特点各异。甲文描写了洞庭湖壮丽雄浑的景象,乙文展现了醉翁亭周边秀美幽深的 景致。 B.两段选文都结构严谨。甲文先总起一笔,再分写洞庭湖景,最后转入议论;乙文先勾勒全景,再层层推出醉翁亭。 C.两段选文都巧用修辞。甲文以反问引

7、出作者的览物之情,乙文以两个设问,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 D.两段选文都用词精妙。甲文用“衔” “吞”凸显洞庭湖磅礴气势,乙文用“翼然”描摹出醉翁亭形貌。 【解答】 (1)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 ABD.正确。 C.有误,句意:大多在这里聚会。会:聚会。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A.之:的/之:代词,这件事。 B.其:它的/其:加强语气。 C.而:表并列/而:表

8、顺承。 D.于:在/于:在。 故选:D。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本句的重点词有:山行,沿着山路行走。于,从。泻,倾泻。句意为:.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 (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故选:C。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CD.正确。 B.有误,甲文描写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包含两层意思,即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情景交融。乙文按空间顺序,移步换景,由远及近推出醉翁亭。 故选:B。 答案: (1)C (2)D (3)C (4)B 三、默

9、三、默写(共写(共 6 分)分) 6 (6 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 (韩愈左迁至蓝吴示侄孙湘 )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 (张岱湖心亭看雪 ) (2)请写出杜甫月夜忆舍弟的前四句或秦观行香子上阕的前四句。先写出题目再按要求默写。 【解答】答案: (1)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说还休 更有痴似相公者(注意“痴”的书写) (2)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注意“戍” “雁”的书写) 行香子树绕村庄 水满陂塘 倚东风

10、豪兴徜徉 (注意“陂” “倚” “徜徉”的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共四、现代文阅读(共 10 分)分) 7 (10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忘记 王鼎钧 报上登的十件值得忘记的事一文,让人眼前一亮。里面有十条别开生面的格言: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对你的夸奖;忘记朋友和你的争吵;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忘记谁对不起你;忘记你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当你学习的时候,忘记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事 其中有一句话是“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 ,不得意的事,人人都有,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怎么对付这些不如意的事呢?忘记它! 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教人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是教人麻木,它的意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

11、, 人人都可能受到打击挫折, 受过打击和挫折的人, 他的心灵会留下伤痕。 这伤痕后来大概都结了疤,但是有时候还会痛。有些人,常常不忘记自己的伤痕,常常欣赏自己的伤痕,在伤痕不痛的时候,故意碰它,好像痛起来也是一番享受。这不好,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于扶着犁把不能总拉后看,因为人的注意力、精力都很有限。 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 日子久了, 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 情感脆弱, 意志消沉,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看什么都是灰色的。他预料一切事情都不可能成功,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觉得,失败比成功好,灰暗比明朗好。只有失败,才能显得他品质高贵,才有机会让他自怜自爱。这种心理,叫作“悲剧主

12、角”心理。 鲁迅说: “慧刷就是把人生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但人类共同的审美心理却认为悲剧文学是最具有感染力的,世界经典名著的内容大多是悲剧故事,如曹雪芹的红接梦 ,巴金的家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等。其实悲剧文学的美除了情绪感染外,更有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我们应从中受到启迪和教益, 所以, “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这句话是值得拿来高声朗诵的。人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有了失败、才有短脸;有了经验,就要利用旧的经验向前、向上去创造新的生活。好比走路,我们必须要一直 走,一直往前走。 (1)文章围绕“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2

13、)文章第一段连续引用七条格言有何用意?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3)就全文内容安排来看,文章哪一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解答】 (1)本题考查文章观点提炼和分析。第一问,结合“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 ,于扶着犁把不能总拉后看,因为人的注意力、精力都很有限”概括为: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 。第二问,第段结合“这句话的意思,不是教人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不是教人麻木,它的意义,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寻找,人人都可能受到打击挫折,受过打击和挫折的人,他的心灵会留下伤痕.这伤痕后来大概都结了疤,但是有时候还会痛”分析,从忘记的意义方面论述的。第段结合“一个人如果常常为过去的失败而感伤

14、,日子久了,会养成一种感伤的习惯,情感脆弱,意志消沉,容易变成悲观的人物,看什么都是灰色的”分析,从为过去失败感伤的危害方面进行论述的。 (2) 本题考查引用作用分析。 开篇 “忘记你给别人的好处; 忘记别人对你的夸奖; 忘记朋友和你的争吵;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忘记谁对不起你;忘记你自己的学问和能力;当你学习的时候,忘记跟学习没有关系的事”连用七条格言,语言简洁凝练,增强感染力。其中“忘记你过去的不得意”更好地引出下文,清晰明了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增强语言说服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 本题考查段落分析。 第段。 结合 “其实悲剧文学的美除了情绪感染外, 更有人生启迪和指导作用,我们应从

15、中受到启迪和教益”分析,第段从悲剧作用方面论述的。与“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 ”观点不符合,所以应删除。 答案: (1)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 ;从忘记的意义;为过去失败感伤的危害方面进行论述的。 (2)列举十件值得忘记的事,增强感染力;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更好地引出下文,表达作者观点。 (3)第段。因为第段论述了悲剧作用,与本文观点“人要忘记背后才能努力向前 ”观点不符合,所以应删除。 五、作文(五、作文(60 分)分) 8 (60 分)王鼎钧的文章写道“忘记” ,但同时生活也需要记忆。 请以“记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不少于

16、 6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答】 记忆 记忆被淡淡花香剪作一段又一段,吹散在风中。陌上相逢,花香淡淡,不禁让我回忆。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时光,温暖了我的心灵,令我淡淡地勾起了嘴角。 聆听阳光的声音,风中云,雨中景,千年期盼有谁懂?一颗颗粽子,飘满艾香;一缕缕阳光,氤 氲唯美。终于又盼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每当这时,您便早早为我系上五色丝线,为我挂上您亲手做的香包,里面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味。随后,您又为我做了甜甜的粽子,里面仍旧飘满淡淡的蒲公英的香气,淡淡的若有若无,沁人心脾。温暖的阳光透过明亮的玻璃折射在您的脸上,汗珠从您的脸上滑落而下。您身袭一抹蓝,

17、在断断续续的阳光的衬托下,宛若从仙境中走出来的一般。我抬头望向您的双眸,眸中有的都是对我的宠爱。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充满慈爱的目光,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摇曳笔尖的舞姿,月朦胧,夜清冷,竟夜孤灯剪影萧。快期末了,我坐在桌前奋斗着,一丝一缕在数学题上缝补, 一笔一划在作文纸上镌刻。 本以为您早已经睡了, 但您却推开门, 给我递上一杯咖啡。轻声说道: “早点休息,别累着!”说罢,便轻轻出去了。品一口浓浓的咖啡,香气沁人心脾,回味浓浓。我目不转睛地盯着桌上高高摞起的练习册,心中燃起战意,努力奋斗。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那关切的眼神,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抚出

18、青春的旋律,琴弦动,心弦动,一阙清歌谁与共?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年一度的演讲比赛。就快要轮到我了,我的怀里就像揣了只兔子一样,砰砰直跳。轮到我上场了,我走上台,望着观众席一下便看到了您,望着您的眼眸,我从中看到的是对我的鼓励以及对我的坚信。我望着您轻轻地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了演讲。当演讲结束时,台下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浸润了我的心浸湿了您的眼眶。 您曾为我花开满树,静静守候。记忆中,看着您对我的鼓励与坚信,连记忆也变得温暖。 找寻自己的记忆,守候自己的温暖,念一缕风声,吟一片丹心。长堤上的一盏盏灯宛若一颗颗金黄的星星,沉着地闪烁在深不见底的天幕上,仿佛一遍又一遍讲着一个古老的神秘故事在这向前

19、的道路上,您便是我的引路人,温暖着我。 寂静的沙滩残留着一个个脚印,灰暗的天空散漫着一缕缕余辉,枯老的古树铭刻着一道道年轮,记忆中与姥姥在一起的时光,眷恋地被挽留了 六、诗歌鉴赏(共六、诗歌鉴赏(共 4 分)分) 9 (4 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寒塘寒塘 赵银 晓发植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度南楼。 (1)本诗中,引发诗人“乡心无限”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简要作答。 (2)诗中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一鹤 B.一燕 C.一雁 【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前二句谓早起临水梳发,因此( “坐” )在塘边看到寒秋景色。但如此道来,便无

20、深意。这里两句句法倒装,则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点明时序,深秋是容易触动离 情的季节,与后文“乡心”关合;二是暗示羁旅困顿,到塘边梳洗,以水为镜;三是由句式倒装形成“梳发见秋”意,暗含非但岁华将暮,而人生也进入迟暮。十字三层,言浅意深。上言秋暮人老境困,三句更加一层,点出身在客中。而“乡心”字面又由次句“见秋”引出,故自然而不见有意加“码” 。客子心中蕴积的愁情,因秋一触即发,化作无边乡愁。 “无限” 二字, 颇有分量, 决非浮泛之辞。乡愁已自如许,然而末句还要更加一“码” : “一雁度南楼” 。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 ,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

21、手法。 “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描写了诗人早上临水梳发,独坐寒塘满眼无尽秋色,秋景引发无限思乡之情,忽然看见一只大雁从南楼飞过。 (2)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锤炼。 “一雁度南楼” ,初看是写景,意关“见秋” ,言外其实有“雁归人未归”意。写人在难堪时又添新的刺激,是绝句常用的加倍手法。 “一雁”的“一”字,极可人意,表现出清冷孤独的意境。用景物衬托(或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 。 故选:C。 答案: (1)本诗抓住“寒塘” “秋” “雁”等意象,描写了一幅秋景图,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2)C 译文: 清晨起来到水边去梳洗,因在寒塘得见一派凉秋。思乡之情正值

22、无比烦乱,又见一只孤雁飞过南楼。 七、文言文阅读(共七、文言文阅读(共 12 分)分) 10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氏山房藏书记李氏山房藏书记 (宋)苏轼 珠玉怪珍之物,有悦于人之耳目,而不适于用。金石草木,有适于用而用之则弊,取之则竭。悦人耳目而适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书乎! 自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士之生于是时,得见六经者盖无几,其学可谓难矣,而皆习于礼乐,深于道德,非后世君子所及。自秦汉以来,作者益众,纸与字面日趋于简便,而书益多,士莫不有,然学者益以苟简,何哉?近岁学者之于书,多且易致如此,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余友李公择,少

23、时读书于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择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为李氏山房。藏书凡九千余卷,公择既已涉其流,探其源,采剥其华实,而咀嚼其膏味,以为己有,发于文词,见于行事,以闻名于当世矣。而书固自如也,未尝少损。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是以不藏于家,而藏于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 余既衰且病,无所用于世,惟得数年之闲,尽读其所未见之书,而庐山固所愿游而不得者。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拾其余弃以自补,庶有益乎?公择求余文以为记,乃为一言。 (选自苏轼文集 ,有删节)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A.而皆习于礼乐 习:练习 B.皆束书不观 束:捆扎 C.见

24、于行事 见:同“现” ,指表现 D.庶有益乎 益:好处 (2)翻译文中画线句。 悦人耳目而适于用,用之不弊取之不竭者,惟书乎! 将以遗来者,供其无穷之求,而各足其才分。 (3)本文是作者为李氏山房所作,其意在表达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条作答。 【解答】 (1)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意思。 答题时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 再根据句意来分析推断词义。 A.有误,本句的意思是:然而他们都熟习礼制和音乐。习:熟习;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答题时先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然后初步翻译,再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调整,做到文从字顺。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重点词:弊,破;竭,尽、

25、完;惟,只有。句意为: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 重点词:遗,给予;穷,尽;足,满足。句意为: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 (3)本题考查概括文本的写作意图。答题前,先通读文本,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然后抓住文中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词句来分析概括。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内容集中在最后一节, “盖将老焉,尽发公择之藏, 拾其余弃以自补, 庶有益乎” 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而公择求余文以为记”表明作者是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此外,第三节中讲李公择将书卷

26、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为了推崇其仁者之心,表达自己对他的赞叹和敬仰。 答案: (1)A (2)既能愉悦人的耳目又具有实用性,用过不会破损、取来不会用完的,大概只有书籍了吧。 公择打算把这些书留传给后来的人,供他们对书籍无限的需求,从而满足他们的才智和天分所应当得到的知识。 (3)应李公择的请求为李氏山房作记;推崇李公择将书卷藏于僧舍的行为是仁者之心;表明自己将阅读李公择藏书来自补的心愿。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 22 分)分) 11 (2 分)名著阅读。 作家聂华琴评价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解明的意象” ,下面四首艾青的代表作,哪两首最符合这一评

27、论? A.失去的岁月 B.光的赞歌 C.烧荒 D.下雪的早晨 【解答】本题考查诗歌赏析。诗人艾青 1957 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 失去的岁月中艾青把这段亲身经历过的生活都写了进来。通过空间上的延伸来阐述时间流逝的过程,充分流露出诗人对“失去的岁月”的悲痛与无奈。艾青用最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了最真挚动人的情感。 光的赞歌再一次启示了诗人对社会、人生、历史,以及自己的一生,作一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在诗人看来,此时此刻,只有光的形象能传达自己的心绪,因而,诗人再一次选择了光,来寄托自己的情思。 光的赞歌这首诗,篇幅宏大,气势磅礴,情绪深沉而热烈。它以高屋建瓴之

28、势,在读者面前展开了时间和空间的无比宽阔的领域,层出不穷的哲理性的诗句,在这宽阔的领域中熠熠闪光。 烧荒这首诗表现出垦荒者热情似火,积极奉献精神,表达了对祖国发展的无限期盼的思想感情。诗中作者用火、鹿、风等一连串饱含热情的词汇勾勒出了他们建设北大荒的豪情壮志。 下雪的早晨是艾青写于 1956 年的作品,共三节,第一小节描写的是下雪的实景,抓住了“大、白、静”的特点;接着第二小节主要写艾青由雪联想出一个小孩在夏天树林的早晨玩耍的情景,最后第 3 小节就是把眼前的雪景和夏天对孩子的印象结合起来,写自己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小孩的惦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生命的活力。 故选:BC。 答案: BC 1

29、2 (2 分) 水浒传在塑造侠义人物时,巧妙地做到了同中有异,皆为“义”举,鲁达“拳打镇关西”和武松“醉打蒋门神”的“义”有何不同?请结合阅读体验,简要作答。 【解答】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个性及事件性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得从人物做这件事的原因出发,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因为听了金氏父女遭遇之后义愤填膺,是路见不平侠义相助,所以他的义表现在行侠仗义。而武松醉打蒋门神,是因为蒋门神抢了他恩人施恩的快活林,他要报答恩人施恩。所以他的义是知恩图报。 答案: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打抱不平,他的义是他的侠义之心;武松醉打蒋门神是为了报答施恩,他的义是知恩图报。 13 (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30、你是谁?你是谁? 宗璞 他回到家里,走进卧房,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陌生女人坐在窗前的扶手椅上喝茶,很觉奇怪,大声问道: “你是谁?” 那女人看着他,满眼都是泪,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 “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 张过冷笑道: “你说你是董芊?你以为我不认得她吗?”他指着墙上的照片说: “这才是董芊,我和董芊。”那是一张结婚照。那时的张过头发蓬松,面目英俊,身边的董芊披着婚纱,天使一般。这句话,是他当年说过的, “看见了吗?敢来冒充?” 张过很饿,到厨房找了些饼干,又找到了牛奶,自己吃着。董芊不理他,打开衣柜去取衣服。张过跟过来,大声叫道: “你敢偷董竿的衣服!”拿起手机打电话报警,董芊知

31、道他会动手,便关了柜门,回到扶手椅坐下。 一会儿,两个警察来了,互相说这场面也不是第一次了,问张过什么事,他说: “这个女人要偷董芊的衣服“ 警察劝他道: “这就是董芊,她还给你做饭吃呢。” 张过指着墙上另外一张董芊的半身照片,那真是绮年玉貌,说: “她才是董芊。” 一个警察说: “她老了呀,董芊老了呀。 ”另一个警察说: “像你一样,你也老了。你看你头发都秃了。 ”他的头发只剩下周围一圈,中间光秃秃地发亮, 他一拍桌子,说: “别啰嗦!你们把董芊赶到哪儿去了?我要去找她! ”说着,推开两个警察夺门而出。 他站在草坪上大声喊: “董芊!董芊!你在哪里?” 董芊连出来跟着他跑,也大声叫: “张过

32、!张过!我在这里! ”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张过停止脚步转过头来。他看着眼前满是皱纹的脸,怀疑地,又同情地问: “你把董芊藏到哪去了?你是谁?”他想了一想,又大声问: “你是谁?” “我是董芊。 ”董芊委屈地说, “你是张过,你不知道吗?我们回家吧。”她的声音很低。张过喝道: “你骗人!这世界到处都是骗子!我要去找董芊。”他说着,又向另一个方向跑去。 那里不远有一个养老院,月光下有几个老人在乘凉,他们看见张过,问道: “你来做什么?”张过道: “我来找我的妻子,她叫董芊。 ”董芊也赶到了,说: “我就是董芊,对不起,他失去记忆了。 ”一个老人道:“好啊好啊, 什么都忘了才好呢。 ” 另一位有点

33、绅士模样的老人说:“苏格拉底曾经说哎呀,说什么我忘了。 ”又一位老人笑道: “可别忘了吃饭。 ”沙哑的笑声中夹杂着一两声轻轻的叹息。 张过对董芊说: “你不要老跟着我,你是谁?”养老院的管理员走过来,劝说道: “你们回家吧。 ”张过看看周围的人,又看看董芊,好像有点明白,迟疑地拉住董芊的手,向他们的家走去。微凉的月光倾注在那片草坪上,照出两个老人的身影。 走着走着,张过忽然站住了,猛力推开董芊又向前跑,一面大声喊。这次喊的不是董芊,而是一个追问: “你是谁?你是谁?” 张过的声音飘过来,把董芊缠绕住了。董芊很累,但是这个声音拉着她跑。她也要问: “你是谁?你是张过吗?” 许多年前她和张过也这样

34、跑过。那时是她在前面跑,张过在后面追。那是呼伦贝尔大草雁,月光照着无边际的草原,他们好像在大海上,海浪簇拥着他们。他们跑得很轻快,月光和草原连同那轻快的感觉都过去了,只留下变了形的记忆,还有那永远的追问。 “你是谁?你是谁?” (1)小说中的董芊是一个怎样的人?简要分析。 (2)文中画线处,作者两次写到月光下的情景,有何作用?简要分析。 (3)小说安排养老院几个老人的情节有何深意?简要分析。 (4)小说题为“你是谁?” ,文中也多处出现这句话,有哪些妙处? 【解答】 (1)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我是董芊,张过你不认得我吗” “ 张过!张过!我在这里她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分析,董芊面对丈夫的

35、失忆,尽管痛苦却始终陪伴他,表现了董芊隐忍、宽容、不离不弃。 (2)本题景物描写作用分析。作者两次写到月光下的情景,渲染出宁谧的氛围,表现了环境的幽静。在结构上,与下文形成呼应, “那是呼伦贝尔大草原,月光照着无边际的草原” “那时是她在前面跑,张过在后面追” “他们跑得很轻快” ,那时的夫妻恩爱幸福,在手法上,用现在的状况与那时的恩爱幸福形成对比。在内容、主题上, “照出两个老人的身影”能让读者感受到张过因患老年痴呆而不认识爱妻和董芊对丈夫不离不弃又倍感心累形成鲜明的对比。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三个老人分别说“好啊好啊,什么都忘了才好呢” “苏格拉底曾经说哎呀,说什么我忘了” “可别

36、忘了吃饭” ,玩笑中透露出悲凉和无奈, “什么都忘了才好” ,可见老人对现状并不满意,养老院的生活晚景凄凉; “说什么我忘了”刻画了养老院老人的群体形象,表现他们对生活的无奈。 像张过这样年老就健忘甚至失去记忆的不是个例。 深化了主旨, 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激发读者的悲悯情怀。 (4)本题考查文章标题分析。 小说以 “你是谁” 为题,呼吁社会关爱老人,关心老人的生活, 引人深思。又以“你是谁”开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再以“你是谁”结尾,老年人生活应引起关注,发人深省。 答案: (1)面对丈夫的失忆,董芊尽管痛苦却始终陪伴丈夫身边,表现了她隐忍、宽容、不离不弃。 (2)景物描写,营造了

37、一种宁静恬美的氛围;与小说末尾补叙中所描绘的月光下的呼伦贝尔大草原相为呼应,表现张过和董芊曾经的恩爱与幸福;与张过因患老年痴呆而不认识爱妻和董芊对丈夫不离不弃又倍感心累的晚年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 (3)表现了养老院老人对生活的无奈;拓展了故事的社会背景,说明张过的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深化了主旨,展示了养老院老人的生活状况,激发读者的悲悯情怀。 (4)小说以“你是谁”为题,引人深思,又以“你是谁”开头,设置悬念,再以“你是谁”结尾,发人深省。 九、语言运用(九、语言运用(12 分)分) 14 (12 分)思念,是诗歌里永恒的情感。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面是一组表

38、达思念之情的古诗名句,请你据此推断诗中抒情主人公的不同处境,并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代表诗歌 经典名句 抒情主人公的处境 天净沙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飘零天涯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征人思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仕宦升沉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独居闺中 春望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念亲系国 (2)阅读下面有关思乡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如何读懂思乡诗 ?关注意象是首要方法。思乡诗中最常出现的意象是月,比如“鸡

39、声茅店月” “江清月近人”等。 “月”既烘托出诗人孤独的形象,又表达出乡思之愁。鸟出现频率虽不及“月”高,然而 被历朝历代文人喜爱 :在诗经中筑巢,在汉赋中孵化, 在唐诗中翱翔 ,在宋词中栖息,一飞数千年。除此之外, 诗中还经常出现一些直接表现感情的字 ,如“悲” “独” “思”等。 (3)请从上面表格中的五首诗中任意选择两首,模仿示例,为“古诗中的思念”写两句话,注意语意的准确和表达的生动。 示例夜上受降城闻笛古诗中的思念是静夜中的一段芦笛声,凄凉而幽怨,乡愁绵延。 选择 天净沙秋思 古诗中的思念 是夕阳下的天涯断肠人,孤独而落寞,旅思悠长。 选择 庭中有奇树 古诗中的思念 是庭院中的一棵常绿树,茂盛而细密,绵绵不绝。 【解答】答案: (1)飘零天涯 征人思乡 仕宦升沉 念亲系国 (2)如何读懂思乡诗?被历朝历代文人喜爱;在唐诗中翱翔;诗中还经常出现一些直接表现感情的字。 (3)示例 1:选择天净沙秋思古诗中的思念是夕阳下的天涯断肠人,孤独而落寞,旅思悠长。 示例 2:选择庭中有奇树古诗中的思念是庭院中的一棵常绿树,茂盛而细密,绵绵不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