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41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2022 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期中易错点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握手(w ) 撇嘴(pi) 赞叹(z n) 派出(p i) B枯萎(wi) 羡慕(x n) 笔徒(du) 翻滚(gn) C迟媛(hun) 乏味(f ) 发楞(l ng) 叶柄(bng) D发怒(n ) 气愤(f ng) 绒毛(r ng) 空隙(x ) 2下列无错别字的一组词语( ) A绝处逢生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擎天憾地 B回味无穷 坚忍不拨 问心无愧 肃然起敬 C理所当然 专心致志 天灾人祸 庞然大物 D多愁善感 温故知新

2、见贤思全 黔驴技穷 3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嫦娥五号”探测器_完成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完善了探月工程体系,_为我国未来开展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奠定了重要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A虽然但是 B不是而是 C即使也 D不但而且 4“20 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这句话引用诗句的作用是说明( ) A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B现代科学技术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 C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永远生活在春天,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D现代科学技术能让树木根据人的意愿随时开花结果。 5下列对小华的“蝉蜕皮观察记录表”理解错误的

3、是( ) A小华不仅观察细致,还进行了连续的观察。 B只有进行连续的观察,小华才得出了如此完整准确的关于蝉蜕皮的信息。 C连续观察最主要的是用眼睛观察,不需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D小华观察时用表格和图片记录了蝉蜕皮的变化,非常的清晰直观。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6按照要求填写小记者采访报告。 大自然的生命富于情感。一个豆荚的五粒豆中,五粒 wn du( )的各有想法,结局却 jing rn b t ng ( ) 。 生命最了不起的价值是 z ng r n m i gui ( ) , 手留余香。 我们对蝴蝶的家 ji jng ( )在何处充满了疑惑, 对它如何 tng xi ( ) 充满了关爱。

4、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奇迹。 20 世纪是一个 h fng hun y( )的世纪。人类利用现代科学 j sh ( )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因此,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 ch ng d ( )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综合。在新的世纪里,人类必将继续 chu ng z o( )一个个奇迹,不断 gi shn( )我们的生活。人类和大自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科学家利用 的原理,发明了雷达。 (1)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根据语境和所学知识,在横线上补充完成报告的内容。 7形近字组词。 铺( ) 琴( ) 峰( ) 孙( ) 浦( ) 瑟( ) 缝( ) 逊(

5、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均匀( ) 空隙( ) 拂过( ) 逐渐( ) 牢固( ) 好看( ) 9读一读,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 )眼睛,( )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五粒豌豆( )落到了裂缝里,( )它顽强地生长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 科学( )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明,( )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10把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人( )鼎沸 横七( )八 ( )耳欲聋 神( )妙算 三头六( ) 精卫( )海 女娲( )天 ( )遇而安 (1)形容声音的成语是:_ _ (2)表示神话故事的成语是:_ _ 11选择恰当的词语概括课文中人物

6、的特点。 A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B纯真善良,有爱心 C随遇而安 (1)“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豌豆说。 ( ) (2)“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 (3)我一想起来就为蝴蝶着急,这样的天气它们能躲在哪里呢? ( ) 12课文记忆。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_地飞奔而来。据说观钱塘江大潮最好的地方是海宁市的_。 (2)飞机能够在漆黑的夜瑞安全飞行,是因为人们从_身上得到的启示,它在夜间飞行时,嘴里能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_。 (3) 暮江吟是_代诗人_写的一首关于描写秋景的诗; 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_写的一

7、首诗,其中后两句是:_,_。 (4) 盘古开天辟地 和 普罗米修斯 都属于_故事。 盘古倒下以后, 他的左眼变成了_,右眼变成了_,他的血液变成了奔腾不息的_;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火种,却受到了众神领袖_的严厉惩罚,后来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救了他。 (5)一场秋雨一场寒,_;立了秋,_。 三、语言表达三、语言表达 13仿写句子。 (1)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我望着_, 我仿佛看见_, 我仿佛听见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 _ 14按要求完成练习。 (1)“六一”儿童节那天,我高高兴兴地穿好校服红领巾去上学。 (修改病句) _

8、 (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 (修改病句) _ (3)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小麻雀。 (缩句) _ (4)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 (5)秋意渐浓,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 _ 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 神农尝百草 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 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座茫茫

9、大山脚下。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 神农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突然,他灵机一动,有了!他叫臣民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黑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 神农喜欢极了,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

10、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 ,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

11、,取名为“神农架”。 15说说你心中的神农是什么样的。 _ 16从文中找一处你认为神奇的地方。 _ 17将“神农尝百草”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简要的写在下面。 起因:_ 经过:_ 结果:_ 18神话有着神奇的想象,除了学过的课文,你还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请列举三个。 _、_、_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

12、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9这部分文本选自本学期的课文_ ,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他的代表作是( )(填序号) A 昆虫记 B 木偶奇遇记 20文中说“主人有的是时间”,这里的“主人”指的是_。 21画“_”的句子,把蟋蟀当成_来写,把它发出的声音说成是_。 22作者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 ) A蟋蟀的住宅特别壮观、豪华。 B蟋蟀建了很多住宅。 C蟋蟀用如此简单的挖

13、掘工具,建造出这样的住宅,让人们惊奇和佩服。 23准确生动的介绍离不开连续细致的观察,你认为选文中哪里能体现法布尔连续细致的观察?用“ ”画出来。 五、文言文阅读五、文言文阅读 课内阅读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24给下列字先注拼音再解释在文中的意思。 溺( )_ 堙( )_ 2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_ 26“精卫”在传说中,还有很多别名,请你为下列别名选择相应的含义。 誓鸟 ( ) 冤禽( ) 志鸟( ) A表现它死得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B赞美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C表现它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

14、精神。 六、书面表达六、书面表达 27快乐习作。 同学们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在书里一定认识了许多人物,如白雪公主、夸父、后羿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他们其中的一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以“我变成了 ”为题,发挥想象写一写。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 【详解】B 羡慕(xi n)笔陡 C 迟缓 D 气愤(f n) 2C 【详解】A 擎天撼地 B 坚忍不拔 D 见贤思齐 3D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这类题首先要看句子之间是什么关系。句子意思是“嫦娥五号”探测器的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具有重大意义,句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后者的意义更加重大,所以用不但而且这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4B 【详解】本

15、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盛唐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句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后来这句诗经常被人引用,用来形容某些生机竞发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势。课文中引用这句古诗,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大,是人们始料未及的,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材料内容的理解。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小华从晚上 8 点观察到 11 点,进行了连续观察。只有进行连续的观察,小华才得出了如此完整准确的关于蝉蜕皮的信息。小华观察时用表格和图片记录了蝉蜕皮的变化,非常的清晰直观。 C.有误

16、,观察不仅要用眼睛看,还需要用耳朵听,用心想。 6 (1)豌豆 迥然不同 赠人玫瑰 究竟 停歇 呼风唤雨 技术 程度 创造 改善 (2)蝙蝠飞行的 【详解】 (1)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语境,拼读每个音节,想好词语,最后动笔写,写完后读一读并进行检查,看看拼读、书写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语境。 书写时要注意“豌、迥、究、竟、歇、善”这些字的结构、部首,做到书写规范、正确和美观。 (2)此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文介绍了科学家们通过对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探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蝙蝠嘴里发出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传到蝙蝠耳朵里,它就改变飞行方向。科学家们从中受到启示,发明了

17、雷达。全文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蝙蝠主要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信号搜寻食物,探测距离,确定目标和回避障碍等, 人们根据蝙蝠夜间飞行用超声波反射确定障碍物分析出飞行路线的原理, 发明出了雷达。 7 铺满 琴键 山峰 孙子 浦东 瑟瑟发抖 缝隙 逊色 【详解】本题考查给形近字组词。 完成时要注意仔细区别每组字的不同,再分别组词。此为常用同音字和形近字,指导学生在对比中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在运用中达到理解与巩固。 铺可组词:铺设、铺垫、铺盖等。 琴可组词:钢琴、琴键、琴声等。 峰可组词:山峰、峰值、顶峰等。 孙可组词:外孙、曾孙、孙女等。 浦可组词:浦东、江浦、南浦等

18、。 瑟可组词:瑟瑟发抖、萧瑟等。 缝可组词:缝隙、石缝、裂缝等。 逊可组词:逊色、谦逊等。 8 平均 缝隙 拂动 渐渐 坚固 漂亮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掌握能力。 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首先要清楚词语的意思,再根据词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近义词。 均匀: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因此近义词为平均。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因此近义词为缝隙 拂过:擦过.掠过。因此近义词为拂过。 逐渐:渐渐,逐渐。因此近义词为渐渐。 牢固:坚固,结实。因此近义词为坚固。 好看:漂亮、美观。因此近义词为漂亮。 9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 不仅 还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填入关联词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进行分析。

19、 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属于并列关系,用“不是而是”连接。 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属于转折关系,用“虽然但是”连接。 本题中前后句之间的关系是属于递进关系,用“不仅还”连接。 10 声 竖 震 机 臂 填 补 随 人声鼎沸#震耳欲聋 震耳欲聋#人声鼎沸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女娲补天#精卫填海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全词语与词语分类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人声鼎沸:指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震耳欲聋:指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

20、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 三头六臂:指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精卫填海:指古时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女娲补天:上古神话故事, 伏羲的妹妹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随遇而安: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1)根据词义可知,形容声音的成语是:人声鼎沸、震耳欲聋。 (2)根据词义可知,表示神话故事的成语是: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11 C A B 【解析】略 12 浩浩荡荡 盐官镇 蝙蝠 超声波 唐 白居易 苏轼 不识庐山

21、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神话 太阳 月亮 江河 宙斯 十场秋雨要穿棉 把扇丢 【详解】 (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默写与理解。 选自课文观潮 ,原文: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结合课文“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可知,观潮的最好地方是海宁市的盐官镇。 (2)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运用。 选自课文蝙蝠和雷达 ,结合“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和“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可知,飞机能在漆

22、黑的夜间飞行是因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它在夜间飞行时嘴里发出的声音叫“超声波”。 (3)本题考查古诗的积累与理解。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暮江吟 ,全诗内容: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 似真珠月似弓。 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全诗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盘古开天地是中国神话故事,写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

23、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课文讲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了火种,却受到了众神领袖宙斯的严厉惩罚,后来是大力士赫拉克勒斯救了他。 (5)本题考查对谚语的积累与默写。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的意思是每当北方冷空气南下,并在江淮一带与暖气团产生交汇,就会带来一场秋雨、一阵秋风,造成一次降温。气温也将变得一次比一次低,十场秋雨过后,大约就是秋尽冬始了,人们就要穿上棉衣防寒了。 “立了秋,把扇丢”是一句谚语,意思是立秋之后,天气转凉,不需要摇扇纳凉了。 13 那一轮明月 它那迷人的微笑 它在哼

24、唱着摇篮曲 是谁在守卫国家?当然是英勇的战士。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1)从例句可以知道,同学们要对某个事物进行想象,想象这个事物在做什么,在说什么。 示例一:我望着那一轮明月,我仿佛看见它那迷人的微笑,我仿佛听见它在哼唱着摇篮曲。 示例二:我望着那无数飘逸的白云,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尽情嬉戏,我仿佛听见了它们的欢声笑语。 (2)例句是一个设问句。设问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同学们先提出一个问题,再回答这个问题。 示例一:是谁在守卫国家?当然是英勇的战士。 示例二:是谁要保护这美丽环境?当然是人类。 14 “六一”儿童节那天,我高高兴兴地

25、穿好校服,戴好红领巾去上学。 昨天傍晚下了大雨。#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老麻雀掩护小麻雀。 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像蝴蝶似的翩翩起舞。 【详解】 (1)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搭配不当,“穿”不能与“红领巾”搭配。改为:“六一”儿童节那天,我高高兴兴地穿好校服,戴好红领巾去上学。 (2)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首先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其中要注意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

26、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本句前后矛盾,“傍晚”与“一夜”矛盾,删除其一。 (3)本题考查缩句。 缩句时,要把所有修饰语去掉,要注意缩句后语句要通顺。缩写句子的步骤: 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子的意思。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对这部分予以保留,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 本句缩为:老麻雀掩护小麻雀。 (4)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首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有不去不,没不加不。 )其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最后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

27、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 本句改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5)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要求改成比喻句。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 本句改为:秋天到了,一片片黄叶像蝴蝶一样从树上飘落下来。 15神农是一个百折不挠、敢于尝试、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人。 16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 17 神农想办法解决百姓的疾苦 神农带领臣民克服各种困难

28、险阻,勇尝百草 神农写成神农本草经为百姓治病。人们为纪念他,把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18 嫦娥奔月 天女散花的传说 龙洞传奇 【解析】15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 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 结合文中“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可知,神农是一个百折不挠、敢于尝试、为民造福、无私奉献的人。 16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我们要通读片段,勾画出与题目相关

29、的语句,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总结作答即可。 找出你文中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即可,答案不唯一。示例: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17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结合文中“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可知,故事一开始神农想办法解决百姓的疾苦,后来

30、神农带领臣民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勇尝百草,最后神农写成神农本草经为百姓治病。人们为纪念他,把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18本题考查对神话故事的积累。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解答此题,从平时的积累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可。示例:河伯游北海。 19 蟋蟀的住宅 A 20蟋蟀 21 人 弹琴 22C 23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分析】19本题考查的是课文的相关文学

31、常识。 本段文字是课文蟋蟀的住宅 ,作者是法布尔,代表作有昆虫记 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结合原文的内容“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可以得出“主人”指的就是蟋蟀。 21本题考查的是对划线句的理解和分析。 结合划线句的内容“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中从“蟋蟀在弹琴”可以得出是把蟋蟀当成人来写,把它发出的声音说成是弹琴的声音。 2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32、”可以得出作者称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是因为蟋蟀用如此简单的挖掘工具,建造出这样的住宅,让人们惊奇和佩服。 2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蟋蟀的隧道不过一指宽, 但是作者却发现“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 就像一座门”足以证明作者观察很细致。而“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从草”的结论,则是作者通过长期连续观察总结出来的。 24 n 溺水,淹没。 yn 填塞。 25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26 C A B 【解析】24本题主要考查解释字词。 “溺而不返”意思:因溺水而没有到家。溺 n :溺水,淹没。 “以堙于东海。”意思:想要把海填平。堙:填塞。 2

33、5本题主要考查翻译诗句。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意思:女娃去东海游泳,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26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 誓鸟:表现它不达目的、永不罢休的精神。 冤禽:表现它死得十分冤屈,令人同情。 志鸟:赞美它志向宏伟,意志坚强。 【点睛】参考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娃。有一天,女娃去东海那里游玩,因溺水而没有到家,所以,她死去之后非常气愤,投胎变作一只绿色的小鸟,经常精卫精卫的叫,所以大家叫她精卫。她常常从西山叼来木石,投到海中,想要把海填平。 27范文: 我变成了孙悟空 如果有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可以让我变成一个神仙人物,我一定要变成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我正想着,忽然!我的面

34、前出现了一颗糖。我拿起来就往嘴里放。就在这时,我忽然来到了花果山。众猴围着我叫大王!我一听,难道我真的成了孙悟空?!我连忙驾着筋斗云去龙宫。因为我做梦都想去龙宫玩一玩。 我一到龙宫,就看到了那又长又气派的楼梯,我差点摔倒。我爬了大约十分钟就以为到了,可是我整错了!我左右看了一下,发现我才爬了四分之一。我有点抓狂!我竟然忘了我有筋斗云,何不用筋斗云飞上去呢!于是,我翻了个跟头就来到了龙宫。龙王一见我就说:“大圣,你怎么来了?”我说:“我只是来玩玩的。”龙王说:“何不先尝一尝龙宫的山珍海味,再玩也不迟啊!”我想也好,正准备好好吃一顿的时候,发现我的饭菜都被下了毒药。就忍不住大怒,把龙宫给拆了!就气

35、冲冲的回去了。 我还没到花果山,就被妈妈叫醒了!“小懒虫!快起来上学了!”原来这是梦啊!啊!如果我真的变成孙悟空那该多有意思呀! 【详解】本题为半命题的想象作文,要求以“我变成了 ”为题,写一篇作文。先补充题目,然后进行合理的想象。同学们一定读过许多课外书,在书里一定认识了许多人物,如白雪公主、夸父、后羿如果有一天,你变成了他们其中的一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写想象作文要注意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想象要合理,不能天马行空,胡编乱造,要符合生活实际。在写法上也要写“实”,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让人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写想象作文也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章法结构,使人读起来能感到文通字顺,条理清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或者修辞式开头点题。 中间:交代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 结尾:总结式或者抒情式扣题,升华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四年级上册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