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24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 一、一、(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应和(h) 贮蓄(ch) 宛转(wn) 截然不同(ji) B.黄晕(yn) 酝酿(yn) 匿笑(n) 絮絮叨叨(x) C.菡萏(hn) 倜傥(tng) 粗犷(kung) 淅淅沥沥(l) D.蝉蜕(tu) 盔甲(ku) 霎时(sh) 水波粼粼(l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 分) A.攲斜 水藻 轻捷 各得其所 B.云宵 祷告 感概 美不胜收 C.奥密 徘徊 姊妹 花团锦簇 D.静谧 煎熬

2、搓捻 人迹罕致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李明凭借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演讲征服了观众,夺得了冠军。 B.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志成城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一百多件古埃及文物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参观者接踵而至接踵而至地到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 分)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的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B.终南山,这位 85 岁的耄耋老人,是我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C.夺冠这部电影

3、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拼搏精神。 D.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5.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最得体的一项是( )(4 分) 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你会对他们说: A.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 B.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啦! C.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们这些老年人,净给我们找麻烦。 D.奶奶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家人可就麻烦了。 二、二、(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一)课内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思而不学则殆殆 殆:疑惑 B.人不堪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 乐:快乐 D.逝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回也不改其其乐 仁在其其中矣 B.可以为为师矣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C.温故而而知新 学而而时习

5、之 D.逝者如斯夫夫 匹夫夫不可夺志也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思考比学习更重要。 C.选文中,孔子特别赞赏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包含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蔡顺:字君仲,东汉人。岁荒:

6、年岁不好。异器:不同的碗。赤眉贼: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 分)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11.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蔡顺是个怎样的人。(3 分) (三)诗歌阅读(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213 题。(共 8 分)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4 分) 13. 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4 分) (四)(四)

7、根据原文默写根据原文默写 14.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 8 8 分)分) (1)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罕) (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3)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 三、(三、(5 5 分)分) 15.阅读朝花夕拾片段,完成题目。 过了一星

8、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

9、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这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作品原名是 ,作者是 。(2 分) (2)选文中的“他”指的是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四、(四、(3232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618 18 题。(共题。(共 12 12 分)分) (-)秋

10、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

11、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 烦不烦?几步路, 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 坐在我身边, 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

12、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 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4 分) 17.

1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8.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末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文章结构有什么作用?(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1922 题。(题。(2020 分)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

14、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 银丝小镜框, 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那袍子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很不踊跃,课堂上总不大上座,但教员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一部分写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

15、吧。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 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

16、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

17、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

18、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4 分) 回忆的内容 当时的印象或受益之处 相貌神态、上课发怒 凶 (1) 提高了“我”对国文的兴趣 修改作文 (2)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 6 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3 分)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2)从

19、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21.第段极力刻画国文老师相貌古怪、 不修边幅, 对学生凶的形象, 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用意。(6 分) 22.阅读全文,回答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 分) 五、(五、(6060 分)分) 2323按要求作文。按要求作文。 电影老师好有这样的几句台词: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也会因与家人的同行而拥有幸福的时光、与同学老师

20、的相遇而拥有快乐的时光,与自然风景接触而拥有美丽的时光.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时光! 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 ”代替,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不少于 650 字。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试卷 一、一、(2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应和(h) 贮蓄(ch) 宛转(wn) 截然不同(ji) B.黄晕(yn) 酝酿(yn) 匿笑(n) 絮絮叨叨(

21、x) C.菡萏(hn) 倜傥(tng) 粗犷(kung) 淅淅沥沥(l) D.蝉蜕(tu) 盔甲(ku) 霎时(sh) 水波粼粼(ln) 【答案】D 【解析】A. 贮蓄(zh) B. 黄晕(yn) C. 粗犷(gu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 分) A.攲斜 水藻 轻捷 各得其所 B.云宵 祷告 感概 美不胜收 C.奥密 徘徊 姊妹 花团锦簇 D.静谧 煎熬 搓捻 人迹罕致 【答案】A 【解析】B感慨 C.奥秘 D人迹罕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李明凭借咄咄逼人咄咄逼人的演讲征服了观众,夺得了冠军。

22、 B.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众志成城打赢了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 C.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这种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D.一百多件古埃及文物在山东博物馆展出,参观者接踵而至接踵而至地到来。 【答案】B 【解析】A 项,“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使人惊惧,此处与语境不符。C 项,“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比喻谦虚好学。对象不符。D 项,“接踵而至”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和到来重复。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 分) A.通过观看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我更加热爱的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23、 B.终南山,这位 85 岁的耄耋老人,是我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C.夺冠这部电影之所以广受欢迎的原因是融入了中国女排的奋斗历程和拼搏精神。 D.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 【答案】B 【解析】A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让”。C 项,“之所以”和“原因”重复。D 项,应为“纠正随时发现并及时”,语序不对。 5.下面情景中,语言表达最得体最得体的一项是( )(4 分) 很多老年人不愿意佩戴口罩。作为社区志愿者,你会对他们说: A.每个人都必须佩戴口罩,你们凭什么搞特殊呢? B.不戴口罩,染上病了就只有去医院戴呼吸机啦! C.别人都是一说就听,就你

24、们这些老年人,净给我们找麻烦。 D.奶奶爷爷,戴口罩是闷了点,但如果不戴,把病毒带回家传给家人可就麻烦了。 【答案】D 二、二、(33 分) (一)课内文言文(一)课内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68 题。(共 9 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6.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思而不学则殆殆 殆:疑惑

25、B.人不堪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好之者不如乐乐之者 乐:快乐 D.逝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答案】C 【解析】乐:以为快乐。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回也不改其其乐 仁在其其中矣 B.可以为为师矣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C.温故而而知新 学而而时习之 D.逝者如斯夫夫 匹夫夫不可夺志也 【答案】C 【解析】A.代词,他的/代词,这 B.成为/替 C.表顺承 D.语气助词/在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 8.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思考比

26、学习更重要。 C.选文中,孔子特别赞赏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 D.“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包含了孔子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感叹。 【答案】B 【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了学习与思考同等重要。 (二)课外文言文(二)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1 题。(共 8 分) 蔡顺少年孤,事母孝。岁荒,粮食不足,顺日拾桑椹,以异器盛之。赤眉贼见而问之。顺曰:“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注释】蔡顺:字君仲,东汉人。岁荒:年岁不好。异器:不同的碗。赤眉贼:西汉末年樊崇等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一处)。(2 分)

27、 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答案】黑 者 味 甘 以 供 母 /赤 者 味 酸 以 自 食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的句意是:黑色的桑椹味道甜是给母亲吃的,红色的桑椹味道酸是给自己吃的。据此,正确的句读是:黑者味甘以供母/赤者味酸以自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贼悯其孝,以白米牛蹄赠之。 【答案】起义军怜悯他的孝心,把白米和

28、牛蹄送给了他。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文言文翻译,在初中阶段尽量使用直译法,要求逐字逐句地落实,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在此题中,要注意“贼”为起义军,古代叛乱者称为“贼”、“悯”用组词法为怜悯、“之”为代词,代指蔡顺。 11.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蔡顺是个怎样的人。(3 分) 【答案】从蔡顺把甜的黑桑葚留给母亲吃,酸的红桑葚给自己吃这一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孝顺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答题时一定

29、注意结合文章,从看出来,他是一个的人。 【参考译文】 蔡顺从小就没有了父亲,他服侍母亲非常孝顺。那时候正逢年成不好,没有饭吃,他就每天捡拾桑树上结的果子,用不同的碗盛着。赤眉贼见了很奇怪,就问他这是什么缘故。蔡顺说,黑的味道甘甜用来奉养母亲,红的味道酸苦用来自己吃。赤眉贼听了,怜悯他的孝顺,拿牛蹄和白米送给他。 (三)诗歌阅读(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213 题。(共 8 分)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12. 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4 分) 【答案】小满时节,夜色清凉,微风过处柳条随风而动,夜莺也

30、在枝头自由自在地啼鸣。夜空清亮洁净,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万里长空,旁边星河熠熠生辉。描绘了一幅清朗明静的初夏夜色图。 【解析】本题为诗歌画面描绘题。诗歌画面描绘题解题思路:找名词、加修饰、加想象、总特点。注意画面感,可适当增设情景,辅助表达。画面呈现 3 分,总结特点 1 分。 13.有人认为本诗末句中“笑”字用得最为精妙,请说说妙在何处。(4 分) 【答案】“笑”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麦以人的情态,小麦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看那满地落红生动形象地写出小满时节,百花逐渐凋零,但小麦抽穗茁壮成长的景象,体现了其娇憨可爱的特点,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轻松愉悦之情。 【解析】本题为手法炼字题。解题思路

31、为:释字义+点手法、析内容(结合诗句翻译)+说特点、表情感。 (四)(四)根据原文默写根据原文默写 14.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 8 分) (1)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罕) (2)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3)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 。 【答案】(1)博学而笃志(2)山岛竦峙

32、(3)遥怜故园菊 (4)不知何处吹芦管 (5)落花时节又逢君(6)枯藤老树昏鸦(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三、(三、(5 5 分)分) 15.阅读朝花夕拾片段,完成题目。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星期要送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一惊,同时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

33、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但是我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1)这段文字节选自朝花夕拾,作品原名是 ,作者是 。(2 分) (2)选文中的“他”指的是

34、 ,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答案】(1)旧事重提;鲁迅; (2)藤野先生;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等。 【解析】本题考察名著阅读朝花夕拾,考察名著及作者相关信息,以及对文中人物形象的掌握。 四、(四、(3232 分)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618 18 题。(共题。(共 12 12 分)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

35、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 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 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

36、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

37、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6. 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4 分) 【答案】母亲需要顶住自己和儿子厄运的双重打击:母亲身体不好,与病魔作斗争;我因瘫痪经常向母亲发脾气,作为母亲还得坚强面对儿子的瘫痪,以及女儿未成年的压力。 【解析】本题考察对于文章内容的概括,注意人+事,文中母亲的艰难具体体现在一

38、方面自己重病缠身,另一方面又要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注意体会母亲的心境。 1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答案】运用动作描写,“躲”“听”等动作,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的矛盾心理,表现出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宽容与忍耐。 【解析】 本题考察人物描写手法赏析, 注意点手法+析内容+表情感,此外可以考虑其对于人物形象的作用。 18 第段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第段末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两处这样写对于文章结构有什么作用?(5 分) 【答案】母亲说“好好儿活”,带着几分无奈,几分

39、顽强,母亲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许不长了,却仍在不屈地在与病魔抗争,不希望看到身怀病痛的儿子,失去与病魔抗争的自信,失去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感悟了生活的真谛。结构上是前后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解析】本题考察语句含义,以及结构作用。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情感主旨,结构上主要看前后关系,对比还是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9221922 题。(题。(2020 分)分)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上的绰号是“徐老虎”,

40、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 银丝小镜框, 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他常穿的是一件灰布长袍,好像是在给谁穿孝,那袍子已油渍斑斑。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每到下午上国文之类的课程,学生们很不踊跃,课堂上总不大上座,但教员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

41、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一部分写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之所以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我想大概是由于正当防卫吧。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 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

42、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 都会引用这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

43、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之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 “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

44、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听说他已早归道山了。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于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9.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4 分) 回忆的内容 当时的印象或受益之处 相貌神态、上课发怒 凶 (1) 提高了“我”对国文的兴趣 修改作文

45、 (2) 【答案】(1)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读 (2)让我的作文硬朗挺拔 20.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 6 分) (1)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3 分) 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居然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 【答案】居然,意思是竟然,出乎意料。写出徐老师对我影响的深远,表现出我对徐老师态度的转变,表达出我对徐老师的感激和敬意。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 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 【答案】比喻的修辞。把作文中多余的话,无关紧要的情节比喻为“虚泡囊肿”,把删改后精华内容比喻为“筋骨

46、”,(1 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徐老师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对学生认真负责。体现作者对老师的感激、敬慕之情。(2 分) 3.第段极力刻画国文老师相貌古怪、不修边幅,对学生凶的形象,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其用意。(6分) 【答案】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2 分)本段刻画了一位相貌古怪、不修边幅(邋里邋遢)、行为怪异、笑容狰狞的以及对学生很凶不受学生欢迎的徐老师形象,通过这些看似丑化的描写来突出国文老师的有趣可爱、个性鲜明(2 分);同时也与下文老师的认真敬业、才学出众形成对比反衬,表达作者的喜爱与敬慕之情。(2 分) 4.阅读全文,回答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 分) 【答案

47、】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我“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看到底”来突出他的凶。 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的朗诵,突出了他才学丰厚,富有才华,治学严谨。 从他大墨杠子大勾大抹的批改“我”的作文并为我耐心讲解,看出他对学生认真负责,关爱学生。 【解析】本题考察人物形象概括,注意结合文章内容,事件+人物形象的格式呈现。 五、(五、(6060 分)分) 2323按要求作文。按要求作文。 电影老师好有这样的几句台词: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也会因与家人的同行而拥有幸福的时

48、光、与同学老师的相遇而拥有快乐的时光,与自然风景接触而拥有美丽的时光.而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好的时光! 请以“最好的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 ”代替,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不少于 650 字。 评分意见: 项目 评分细则 基 础 等 级 一类文 ( 36 48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书写美观,卷面整洁。 二类文 ( 24 35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

49、实,结构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晰,详略基本得当,语言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书写规范,卷面较整洁。 三类文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内容比较空泛,中心不够明确,感情(023) 虚假,结构不完整,层次不够清晰,详略不得当,语病较多,文体混乱,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 发 展 等 级 (012 分) 选材 文采 创新 素材丰富 素材新鲜 见解新颖 用词贴切 句式灵活 善用修辞 文句有表现力 构思新巧 想象有独到之处 表达有创意 有个性色彩 减 分 无题目、 写错题目 扣 2 分。 错别字、 标点 每处错误扣 1 分,最多扣 5 分。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 50 字扣 1 分。 1基础等级从思想、题意、内容、结构、表达、感情、文体(考生所选文体)、书写等方面综合分类评分;发展等级不求全面,只要具备一项指标以上即可酌情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发展等级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等级分发展等级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 58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