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509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二校联考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 分) (1)江山如此多娇,_。 (2)诗歌中的色彩饱蘸着感情,在诗人笔下可以产生神奇的魅力。它已超越了客观的写景效果,而成为独特的抒情手段。“_,_。”杜甫在秋月这样的良辰美景中抒发了思念之情和无限的人生感慨;“_,_。”许浑登上咸阳城楼,极目远眺,面对萧条苍凉的景色,忽而生出世事变迁的兴亡之叹;“_,李花白,菜花黄。”词人秦观则徜徉在百花争艳的田野,心情欢快。 (3)李白行路难中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是 _,_。

2、(4).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 , ”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 ( 岳阳楼记 )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9 分) 文化类节目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优秀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近年来,文化类节目呈现内容不断创新的良好态势,在诸多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朗读者就是其中为观众所熟知的一个。与前两季以“青春”“礼物”为主题不同,第三季节目通过开放式命题,唤起人们深入思考。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到文化繁荣,话题紧贴社会现实,通过生动鲜活的个体讲述,呈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发展。 (1)请提取第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2)第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

3、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 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语段中的“传承”“弘扬”“呈现”都是动词。 B“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的短语类型相同。 C第句是单句,主语是“主题”,“唤起”后面是宾语部分。 D“生动鲜活”“波澜壮阔”都是褒义词。 3、综合性学习(10 分) 新华中学举办“逐梦好青年,接续向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秀青春风貌】校团委邀请你拟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语段中的划线句完成宣传语的上句。 (2 分) 新时代中国青年刚健自信、担当有为,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奋力走在时代前列,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昂扬风貌:追求远大理想,与国家同

4、呼吸,与人民共命运,时刻彰显着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伟大使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勇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上句:_ 下句:传承使命勇做时代先锋 (2)【访青春榜样】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年榜样的力量,校团委拟开展采访青年奋进者的活动。作为活动策划者,请简要阐述你的采访思路。 (2 分) 我的采访思路:为了让采访高效进行, 我们第一步要确定采访对象, 第二步要拟定_,第三步要约定采访时间,第四步再进行_。 (3)【燃青春接力】跨越百年,三代青年相聚一堂。面对主持人“青春应该做什么”这个提问,请你补全当代青年的回答。 (2 分) 李大钊:我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旧中国。我的青春是用热血和

5、生命,创造一个崭新的中国。 雷锋:我生活在欣欣向荣的新社会。我的青春是用拼搏和汗水,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 当代青年:我生活在繁荣富强的新时代。我的青春是_,_。 主持人:跨越百年,传承一代代不变的梦想,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风景! (4)【研青春成才】综合下列两则材料,探究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分) 材料一:“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是青年彭士禄在组织征求他意见,是否愿意改行学原子能核动力专业时的坚定回答;“家是玉麦,国是中国”,这是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从小就树立并付诸行动的坚定信念;“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云南丽

6、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生山启燕毕业后的坚定选择 材料二:青年成才因素调查图 我的结论:_ 4、名著阅读(7 分) 【唱词】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彤云低锁山河暗,疏林冷落尽凋残。往事萦怀难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烦。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血刃未除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遣危难。满怀激愤问苍天,问苍天,万里关山何日返;问苍天,缺月儿何时再团圆;问苍天,何日里重挥三尺剑,诛尽奸贼庙堂宽。壮怀得舒展,贼头祭龙泉。却为何天颜遍堆愁和怨,天哪天,难道你也怕权奸,有口难言。 (1)戏剧野猪林源自古典小说水浒传 , 水浒传的作者是_这段唱词是小说人物_(填写人

7、名)的内心独白。我知道水浒传中与 B 人物相关的另一个情节是_ _(概述情节,10 个字以内) 。 (3 分) (2)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对水浒传中的很多人物作了精要的点评。请参照示例,在下面三个备选项中任选一项,分析金圣叹为什么这样点评人物。 (3 分) 【示例】 “杨志何如人也?”曰: “正人也。 ” 分析: “正人”意为正派之人。杨志不肯上梁山落草为寇,认为这样做辱没先祖杨令公威名,这一行为体现他出身正派、行事规矩的风范。 【备选】 “鲁达何如人也?”曰:“阔人也。” “柴进何如人也?”曰:“良人也。” “吴用何如人也?”曰:“捷人也。” 二、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8、(21 分) 人生没有多余的疼 朱成玉 在键盘上敲字的时候,忽然想,如果人生也有一个删除键,我会删除些什么呢?快乐幸福的时光自然舍不得删去,那么删去的就只有那些疼了。 我想删去手指的疼。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老师和家人都劝我复读一年,我却倔强地选择了离开学校。每天上午 9 点 30 分,是学校上课间操的时间,喇叭里传来熟悉的“广播体操”,一颗心便跟着疼了,再回不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校园。于是更加发奋地自学,冬天,写字的手冻成了“馒头”,钻心的疼让我坐卧不宁, 【甲】直到现在,每到下雨阴天,手指还会隐隐作痛,20 多年以前的疼,就像一条甩不掉的蛇,紧紧尾随。 我想删去肩膀的疼。在家待业

9、的时候,临时在一个工地做了半年力工,手掌磨出许多大大的血泡,却也不能停下来,因为瓦匠等着我“伺侯”呢,炎炎烈日,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之后,又去粮库扛麻袋。黑压压的麻袋落到肩膀上,整个人一下子就蹲到了地上,如此反复,直到后来才慢慢地直起腰来,真不知道那一天是如何熬过来的。【乙】 可是太阳, 像故意和我作对一般, 越发地把它那邪恶的热泼到我身上。【丙】回家之后,掀开衣服,看到肩膀上整个掀开了一层皮,里面嫩嫩的肉呼之欲出!母亲一边给我擦着药膏,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 我想删去脚掌的疼。刚结婚的时候,一贫如洗。租来的房子又小又破,冬天很冷,墙壁上到处是亮晶晶的霜花。买不起煤,就去后山打柴。 【丁】有一天

10、回来得晚,天已经黑了,妻子担心,拿着手电去山路上寻我。直至看到我拉着一车柴火,蹒跚归来时,终于忍不住哭出声来。我告诉她,不敢快走,鞋子马上就要掉了底儿,她找个绳子帮我把鞋子绑上。脚冻了,又红又肿,害得我现如今走起路来都不是那么笔直。 我想删去牙疼,我想删去头疼,我想删去失恋的疼,我想删去失去亲人的疼,我想删去各种各样的心疼,我想删去太多太多的疼! 我不知道,为何我的人生有如此多的疼,我似乎是疼痛银行的行长。 但是现在,我感谢疼痛,每一次疼痛,都会带给你一次历练。就像一次一次地跌倒,让孩子学会了走路和奔跑,就像一次一次地摔伤,让鹰学会了飞翔。人生在世,谁没有疼的经历呢!有痛感的人生,是有盐、有钙

11、的人生。 疼是人生里最活跃的细胞,可以用它谱曲,用它填词,可以用它酿酒,用它泡茶。在岁月的喉结,轻轻将它吐出,可以换一曲妖娆的歌儿。疼是推着人往前走的风,你若想甩脱它,便闻不到它吹送到你跟前的花香了。 人生没有多余的疼。赞叹珍珠的光芒时,别忘了,那是贝壳的眼泪,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璀璨。 5下面的句子是文章原句,请选择它在文中的正确位置。 ( ) (3 分) 那是人生中最漫长的一天,我盼着天快点黑下来,快点。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文章以“人生没有多余的疼”作标题有何作用?(4 分) 7本文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4 分) 8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文

12、中画线句的理解。 (4 分) 9读完这篇文章,请列举一个你自己认为的不多余的疼,并谈谈它对你人生的启迪是什么?(要引用合适的古诗文) (6 分) (二)阅读议论文,完成各题。 (16 分) 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 史志鹏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习近平总书记在 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 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 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等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

13、餐饮浪费现象有所改观, 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公款餐饮浪费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但鉴于经济社会的飞快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有些人认为已经没有必要再勤俭节约了,甚至养成了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的陋习,还有些人主张浪费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致使铺张浪费的现象仍屡屡发生。一些“吃播”标榜“大胃王”吸粉,实则暴饮暴食、假吃真吐;饭店里许多宴请聚餐,“盛宴”始、“剩宴”终;部分学校等单位也存在食物浪费问题。据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 3500 万吨,接近粮食总产量的 6%。 餐饮浪费不是私事,也不是小事,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尽管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但我国人口多、基数大,每人浪费一点,就会给粮食生产带来较

14、大压力,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粮食市场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要时刻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人的教诲犹在耳畔,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勤俭节约的传统决不可丢。 餐饮浪费无助于消费升级,更不会带来健康经济。消费升级,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背景下,浪费行为的本质是对资源的无效消耗。靠铺张浪费、肆意挥霍换来的经济发展绝不会健康、可持续。 书“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近来,视频水稻的一生收获广大网友称赞,它展现了水稻从种子变成大米的全过程,让更多人体会到“粒粒皆辛苦

15、”。此外,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发出公开信,倡议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特别是餐饮浪费上走在前、作表率。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一毛钱米饭”、建立“光盘”“空碗”激励机制、组织学生体验农事劳动、加强文明用餐立法监管为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各地也开展了很多有益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随着各项反对浪费举措的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厉行节约必须全民参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只有人人树牢节约理念,培养节约习惯,才能让厉行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厉行节约必须久久为功。不良风气非短期形成,破除陈规陋习更非一日之功。解决餐饮浪费问题不是一阵风,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更多的人对餐饮浪费不再“见

16、怪不怪”,对节约粮食变得“自然而然”。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9 月 7 日) 10文章的标题是全文的论点吗?为什么?(4 分) 1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对文章论证思路的分析梳理。 (4 分) 前两段从正面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引出下文的浪费行为;_; _;_;_。 1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4 分) 13文章第段中作者引用古语分别有什么作用?(4 分) (三)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7 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17、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乙】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而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徒,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溪傍若有遗址,人云乃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刘宅陂池台榭、奇木异草,

18、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氓,尚有居溪旁者。 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丰乐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节选自欧阳修菱溪石记 ) 【注释】差小:比较小。偃然:静静地。徙:移动,搬动。若:好像。称:相称。编氓:平民。负:倚靠。 14运用表格中所提示的方法,解释【甲】 【乙】两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 方法 语境筛选 字源追溯 词性类推 词义迁移 资料 居高面下。 到,靠近。 面对,对着。 将要,快要。 金文隶书 楷书 芳 渔人甚异之 下见小潭, 水尤清洌 词语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野芳发而幽香 而

19、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其一差小而尤奇 加 点 词 含义 (1)临:_ (2)芳:_ (3)乐:_ (4)尤:_ 1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 16如果将【甲】文第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换成“作亭者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太守也”,其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3 分) 17 【甲】 【乙】两文中,除了热爱山水,作者还表达了什么共通的情怀?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 分) 三、作文 18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作文。 (55 分) 古人云,“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20、下为准的责任意识、担当精神。花木兰替父从军体现的是一位儿女对父母、对家庭的责任;精忠报国体现的是南宋名将岳飞对国家的责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范仲淹对人民的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责任。 你有怎样的责任?你对责任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以“我明白,那是我的责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按文体要求作文,600 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1.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有桃花红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2(1)节目是窗口。 (2

21、)将“教育发展”后的逗号改为顿号。 (3)C 3(1)【秀 青春风貌】示例:追求理想彰显爱国精神 (2) 【访 青春榜样】示例:采访提纲(方案、内容、问题) 实地(现场)采访 (3) 【燃 青春接力】示例一:用创新和梦想,成就一个强大的中国。 示例二:用努力和奋斗,成就一个伟大的中国。 (4)【研 青春成才】示例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示例二: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进心)是青春成才的主要因素。 4 施耐庵 林冲 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梁山聚义 示例:“阔人”意为豪爽阔达之人。鲁达遇到被镇关西欺辱的金氏父女,激于义愤,先

22、慷慨解囊,后替他们惩治恶徒,可见其豪爽阔达。 “良人”意为善良之人。柴进在林冲刺配沧州时,不仅厚礼款待,还写信让管营照看林冲,可见其重情义、善良。 “捷人”意为心思敏捷之人。吴用在“智取生辰纲”时,提前规划、周密安排,骗过了防备严密、精明能干的杨志,可见其机智过人。 5B 6结构上:与结尾照应。内容上:概括了文章内容,揭示了文章主题:要把生活中的疼痛升华为人生中的挫折,这种挫折实则就是一种历练,一种积淀。表现了作者的勇气与果敢。同时标题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7欲扬先抑。前文用大量的篇幅写“我”想删去生活中的“疼”,后文笔锋一转感谢疼痛,前文的删去为后面的感谢做了铺垫。 8 “有盐”指有

23、味道, “有钙”指的是强健筋骨。 在这里是说, 人体验的每一次疼痛都会让自己更加坚强勇敢,才能造就值得回味的精彩人生。 9举例符合题意即可。 启迪: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有疼痛,但人生的璀璨是用疼痛磨砺出来的。正如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逆境造就人才,磨炼促人成长。 10不是。标题只是全文论点重要的一部分,全文的论点是“只有人人树牢节约理念,培养节约习惯,才能让厉行节约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1 第段列举错误观点和铺张浪费的现象; 第段批驳“餐饮浪费有助于消费升级”等错误观点; 第段以各地的有益实践取得一定成效为例从正面论述; 第段总结全文,提出论点和希望。

24、 12示例:列举“中国每年浪费粮食约 3500 万吨”和“接近粮食总产量的 6%”两组数据,深刻而有力的论证了餐饮浪费的严重危害性。 13第段引用“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重在论述餐饮浪费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第引用“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论证了粮食的来之不易,“粒粒皆辛苦”则是对视频水稻的一生的肯定。 14 居高面下(答一种即可) 花 以为乐 格外(非常、十分、尤其、很) 15 (1)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2)每年寒霜降落,水位下降露出大石(溪水干涸,石头显露出来) 。 16如果把句子换成陈述句,就只是陈述事情;原句采用设问(设问句式) ,能够引发读者对作亭者和命名者身份的思考(强调了作亭者和命名者的身份) ,表达了作者对亭的喜爱以及自得的心情。 17两文都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众乐乐、以民为本、乐民之乐)的情怀。 【甲】文描绘了作者与滁州百姓同游山林的美好和谐的情景。 【乙】文中作者把菱溪之石移到丰乐亭旁,让滁州百姓尽情游览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数学 > 月考试卷 > 九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