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

上传人:吹** 文档编号:222488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2年秋教科版二年级上科学全册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我们的地球家园我们的地球家园 1 1. .地球家园中有什么地球家园中有什么 1.课前展示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拍摄的地球的图片,抓住学生的兴趣,学生会说地球上有海洋、陆地等,还有学生看到地球板贴卡上的白色想到了冰川,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地球图片上的颜色,后续学生在绘画时也给地球分块上色。 2.我把卡片交给组长,组长负责把卡片撕下来,这个过程有点花费时间,二年级的孩子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容易丢。有些小组把卡片叠成一沓看,有些小组按顺序铺在桌子上看,铺在桌子上的小组组内讨论并给八张卡片分类,还指出号卡片是人造的公园,我觉得很意外。下次上课时可以在小组讨论环节进行设计,会有更多的收获。

2、3.开始绘画时, 有同学询问我可以画火星吗?可以画奥特曼吗?我笑着问他这个是不是地球家园中的,他摇了摇头。当学生们绘画时,他们很高兴,老师要让学生明确任务。 4.请学生上台汇报时,还是有部分同学沉浸在绘画中,需要时间整理画笔和课堂纪律。有的学生进度快,画的物品都已经上色了,还有些同学速度慢,我让他们下课后在完善。在汇报时,有同学画了太阳,马上就有学生说太阳不是地球家园的,我又询问还有什么不是地球家园里的?同学们回答还有月亮、星星是地球家园外的。 5.对于土壤,没有同学提及,我就简单讲解了一下,为第二课做铺垫。同学们认为地球家园中的任何物体都不能缺少,但是由于时间不够,自由表达的机会较少,后续可

3、以增加讨论时间。 6.拓展部分就完全没有时间了,只能给学生布置一个观察记录单,让学生课后去观察。 2 2. .土壤土壤动植物的乐园动植物的乐园 1.本节课学生将走向校园,比较兴奋,老师要提前确定好观察的任务和要求,我采取的是组长带领组员模式,出发前请学生明确自己的任务和工作。 2.学生本身就对校园中的动植物有一定了解,在探索环节,讲述的种类比较多,老师可以简单的进行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方便学生后续的记录。 3.观察活动时间我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学生回到教室还会对自己的记录进行完善。 4.学生对他们所熟知的狗尾巴草、三叶草、蚂蚁群特别激动。但我校总体动植物较少,学生观察

4、时虽很有兴趣但热情度不高,比较遗憾。 5.学生会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老师要提前告知可以用绘画等形式进行记录;还会遇到很 多数量的动植物,老师要提前告知计数的方法,可以用很多、数不清等词汇记录。 6.介绍几种土壤时,部分同学对黑土有简单的了解,知道黑土最肥沃。 3 3. .太阳的位置和方向太阳的位置和方向 本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辨别方向, 同时明白地球的生命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课上用到了以下活动材料。 器材:东、南、西、北、左、右方位卡,太阳、吸管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总觉得一堂课好的导入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第一个班,我用了谜语的方式导入,发现对学生而言太简单

5、,就像一块小石头砸进水没有一点涟漪。学生对于太阳很了解,他们有一定的前概念,但也有不清楚的,我想更直观的视频可能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于是第二节换成视频导入。 二年级学生对方向感与一定认识,但是对东西南北和左右的方向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把南北和左右混合在一起更难。 学生对于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西方落下这一活动轨迹已有前概念,那中午太阳在哪个方位呢?这时学生就是猜测,有说南,也有猜测北的。中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我是直接告诉孩子,我们处于地球的北半球,太阳就在南方。这样学生明白了一天中太阳的活动轨迹;从早晨东方中午南方傍晚西方。 利用早晨的太阳来分辨方向,学生很明白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对于南北就混

6、乱了。前 2个班我是确定了早、中、晚太阳的位置后,让学生面向太阳站着,去辨别其余方向,刚开始比较顺利找对早晨时间的方向, 探究中午和傍晚时候的方向时, 就是磕磕绊绊, 教学效果不明显。后 2 个班我改变了方法:在学生早晨面向太阳辨别方向时,在他们不是很顺畅的情景下,介绍2 种更简单的方法:1.提供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卡,根据这个来辨别方向,2.告诉他们可以用东南西北的顺序,排列确定。这样,大部分学生能对照方位图卡来找方向,有的起立按照图卡站位, 准确的找到方向, 也有的同学用铅笔盒上的指南针来辨别, 可见他们还是很聪明的。 为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仅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内容,还带领他们根据老师

7、的指令找宝藏,进一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最后, 在学生分享太阳和人类关系后, 有时间再播放太阳的作用, 让学生明白太阳的重要。 这节课再次让我明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他们才能愿学、 乐学! 4 4. .观察月相观察月相 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月相图片,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 2.实际观察月相和掌握记录月相的 2 种方法。引导学生连续观察是本课的难点。 活动材料: 材料: 月相图卡、月相板贴、班级记录表、记录月相的白色圆片,材料准备齐全,点赞! 自备材料:手机下载日出日落月相 APP 学生对月亮有一定的前认知,但在前面班级上课时发现,有部分学生认为月相的不同是因

8、为地球挡住了月球。为了解决这一错误的认知,在了解学生前概念的情况下,播放月相的形成视频,进一步明白月相的形成原因。 活动一、观察月相,寻找月相的变化规律 明白了月相的形成原因,用月相卡片让学生小组活动,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卡片,寻找月相变化规律。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适当板书。 注意:1.活动中,学生能找到月相的变化,但他们会用由小到大来描述,可以引导观察农历十五的月亮,发现是圆的,从而概括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2.可以介绍一个月中以十五为中心,分为上半个月和下半个月,这样学生描述月相变化更顺畅。3.廿(nian) :学生会读成甘(gan),这时,引导学生运用更多资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二

9、、实际观察和记录月相 教学中,2 种记录月相的方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因为天气原因,提前布置观察难以实现,教学中运用日出日落月相 APP,呈现要记录当天月相,让学生去观察记录。本节课我重点选用了涂黑的方式记录月相。 建议:在学生记录时,一定要走进学生,你会发现还是有少部分同学会画错,这时可以适当指导。最后让学生回家完成一周的月相记录。如果因为天气实际观察不到,可以借助电脑或者日出日落月相 APP 完成。 最后让学生观看月相模拟视频,建议学生自己回家做做,同时完成未来一周的月相观察记录,如果因为天气原因观察不到,可以借助网络、或者 APP 完成。 5 5. .各种各样的天气各种各样的天气 本课主要是

10、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家园的天气变化会给地球生命带来的影响,有 3 个活动: 1.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 2.能区分不同的天气 3.说说天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材料: 材料:阴、晴、雨、雪的黑板板贴;以及带有天气活动卡片 活动一、说说自己知道的天气 二年级的孩子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对天气有一定的了解。让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天气时,他们会畅所欲言,说到很多天气。但也有学生会说到泥石流等,这时不用老师指出,其余学生就会指出:这是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再让学生听天气预报,说说有哪些天气,加深印象。 建议:说自己知道的天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他们的前概念,让课堂活跃起来。二年级的孩子需要老师正面的肯定,

11、建议能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 活动二、能区分不同的天气 1.区分阴、晴、雨、雪常见天气 这一活动中,对于阴、晴、雨、雪这些常见的天气,孩子们很容易区分,并能说出理由。对于是大雨还是小雨有争议,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只要明白是雨天就可以,降水量不做要求。前面都是让学生观察图片区别天气,比较直观,辨别的方法主要从云量和降水量两个方面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阴、晴、雨、雪天气的主要特征后,完成活动手册关于辨别天气的记录,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延伸认识其他天气 学生能区别常见的天气了,再次追问:在重庆,还有哪种天气常见呢? 引出多云,对于多云学生就有争议了,我先出示图片问道:这是什么天气?有学生说是“

12、晴” ,还有人说“阴” ,分别说出了自己理由。然后给学生介绍区分多云和晴的办法,作为了解。雾天是重庆常见的天气,引出雾天,追问: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 学生的回答很自然过渡到活动三。 活动三、说说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明白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体会到只有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才能趋利避害。 我以“你喜欢什么天气,不喜欢什么天气,为什么?”这一问题为线索,学生能认识到天气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既有利,也有不利。接着出示灾害性天气带来影响的图片,让学生说是什么造成的?进一步明白灾害性的天气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前面班级授课时,活动二费时太多,在后面班级授课

13、时,活动二尽可能不浪费时间,为活动三留出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认识到只有掌握天气的变化规律,人们才能趋利避害。 四、拓展 对于灾害性的天气,如冰雹、龙卷风、霜冻等,学生没有感性体验,布置作业:回家收集 各种灾害性天气给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的资料。 6 6.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季节 季节的变化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但是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人类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学生没有过深入的思考。在本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重点对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得到一些启示。 本课有 3 个教学活动: 1.展示收集的有关四季的资料 2.举例说说,在不同的季节,动物、植物和人们的衣着有什么变化

14、3.拼一张四季变化图 活动材料: 材料:动、植物及人类四季变化图、四季相关的词语卡、词语板贴 活动一:分享收集到的四季资料 学生对于四季有一定的认识,在这一环节让学生分享收集的四季知识,了解到与四季相关的诗歌、词语、动植物的变化。 注意:布置任务时要让学生明白是收集与四季相关的词语、动植物的变化等,不然分享的资料是五花八门的。 活动二、说说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的变化 这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四季图片,说说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都能发现动植物在四季的变化。说到人类在四季的变化时,除了服装的变化,多数孩子能说到饮食的变化,如夏天吃冰激凌,冬天就很少;四季盖的被子也不同等等。学生能说到动植

15、物在四季的变化,再小组交流讨论,完成动植物及人类在四季中的变化表格。 活动三:拼一张四季图 这一部分让学生把四季词语卡,或者活动手册后面的四季词语,把他分类别放到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里,也可以补充其他词语! 我把词语和活动手册后面的词语相结合, 让学生把两组词语写在活动手册对应的四季图中,增加词语量! 拓展: 我用了以下活动进行拓展: 1.玩大转盘的游戏,转到哪个季节,就说说它的特点。 2.说说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7 7. .做大自然的孩子做大自然的孩子 本课是第一单元最后一课,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地球是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的衣食住行等都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起

16、来,保护动植物。本课有2 个活动: 1.寻找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2.爱护小动物 活动材料: 材料:植物和生活关系图卡、小鸟喂食器 一、探索 活动一、寻找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为了让学生自主搜索生活经验“发现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联系”从而建立同样生活在地球家园上的我们和植物动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概念, 认识到动植物对于人类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大自然中动植物是我们的同伴,提问:你知道动植物与我们有什么联系吗?第一个班的学生当听到这个问题时有点懵, 难以回答。 后面的班级我这样问:你能说说与我们衣食住行相关的动植物有哪些吗?借助植物与生活关系图卡小组讨论说出十种以

17、上的动植物名称。这一活动很容易调动学生前概念,激起学习兴趣。 小组分享时,发现学生对衣和食很容易说出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但住和行有困难,我用更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住与植物的联系,很轻松的解决他们学习难点。尤其是“行” ,学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查阅字典或者百度查找答案,这正是一种科学精神。明白了意思,学生很快就能发现:马、骆驼与我们的行有联系,轮胎使用的是橡胶。 让学生填写表格,说说动植物与我们的联系,检查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活动二、爱护小动物 通过寻找动植物和我们衣食住行联系的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动植物对于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这是再次追问学生:动植物对于我

18、们的生活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要保护动植物” ,进而进入到本课的实践活动, “给小鸟建个家”或者“做一个小鸟餐厅” 。这一部分主要采用微课,让学生明白如何给小鸟建个家或者做一个小鸟餐厅,小组为单位,自选其一去完成。提醒学生只有在特别严寒的时候这样做,不能让小鸟养成依赖。 二、拓展 完成活动手册 这部分是让学生到校园里寻找更多的动植物与人类的联系,这样做可以在增强活动、 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深度地卷入活动之中。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材料材料 1 1. .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生活的世界 本课是“材料”单元的起始课,重在帮学生建立“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两个概念,让学生从材料的视角去

19、审视世界。2 年级学生对材料有许多感性的认识,他们能说出许多材料的名称,也知道许多材料的特点。但 2 年级学生对材料的认识主要来自生活中无意识的观察,是比较模糊和零碎的,往往分不清物品和材料,有时会混为一谈。本课有以下活动: 1.认识材料 2.给物品分类 活动材料: 材料:橡胶手套、玻璃烧杯、塑料杯、气球、金属勺、小木块、木筷、回形针、布、玻璃珠、塑料瓶、陶瓷勺、玻璃瓶、纸 自备材料:学生活动手册 活动过程: 一、聚焦 本课我以讲故事的形式串联整个内容,首先出示乔治和佩琪,说到,乔治和佩琪要邀请大家到他们家玩,想去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坐上佩奇家的专属座驾,出发吧!PPT 呈现沿路的风景等。问学生

20、:你看到了什么?能把你们看到的物品分成 2 大类吗?学生自由表达,分类。引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说说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哪些物品属于人工世界,哪些属于自然世界?让学生畅所欲言。 二、探索 活动一:认识材料 那我们现在一起走进佩奇家里面看看吧!说说佩奇家里有哪些人工制造的物品,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这一活动主要让学生认识各种材料, 通过观察佩奇家客厅里的物品, 引出 “材 料” 这一研究主题, 启发学生对材料做出思考。 同时, 也可以反应学生对材料的认识的前概念。 同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给物体分类 1.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按照材料类别对物品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老

21、师要提前准备好本课所需材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装好,做好课前准备。通过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了常见材料的类别以及它们的特点。提问:乔治调皮了,不一会就把课堂里的物品摊了一地,佩奇想收拾一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嗯,看来我们都认识,但是佩奇平时都喜欢根据材料的类别给物品分类摆放。你们能按材料给这些物品分类吗?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他们大多会说出把同一类的材料放在一起。本课我没有设计记录单,所以就让学生直接动手摆放在桌面上,提醒活动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活动后交流分类的结果以及原因。注意有的物品是由2 种及以上材料做成,这种物品的分类方法! 2.完成活动手册给物体分类 ,学生自主完成,分享结果。这样

22、可以检测学生课堂的掌握情况。 2 2. .不同材料的餐具不同材料的餐具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4 种典型材料的特点, 明白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同种物品可以由不同的材料组成。 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材料的特点 2.“神秘的盒子”的游戏 活动材料: 1.材料:金属碗和金属勺、陶瓷碗和陶瓷勺、木碗和木勺、塑料碗和塑料勺 2.自备材料:盒子 活动一:餐具对对碰 活动方法: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小组给餐具配对,全班交流配对的理由。 活动反思: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前概念把餐具配对。开始我准备了蓝色的塑料碗和黄色的勺子,教学第一个班,发现这活动对他们太简单了。于是又把蓝色的塑料碗换成白色

23、,增加难度。后面的班级就有学生被难住了,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成功配对。 活动二:观察不同材料餐具的特点 对材料特点的观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也是费时最多的环节。 活动方法: 1.全班交流观察实验方法,明白用眼、手、鼻、耳等方法观察四种材料的特点,知道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方法观察。 2.学生完成观察活动并在活动手册做好记录。 3.全班交流 活动反思: 1.二年级学生还不能独立设计观察实验方法, 所以活动前我带领他们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孩子们大都能说出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听等方法以及要观察的内容。教学时,发现孩子们虽然能说出来,但在观察记录时多数孩子只用一种方法观察材料的一个特点。后面的班

24、级在交流方法后我会强调不仅要用不同的方法观察材料, 还要一种方法去观察材料不同的特点。 2.巡视时发现有的孩子用同一种方法观察了同一种材料的不同特点,但没有记录,需要提醒学生补上。 3.交流时发现, 用手观察时, 学生会说比较轻或者比较重。 轻和重是要对比观察才能得出,要追问学生: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活动三:神秘盒子的游戏 活动方法: 1.准备一个装有餐具的盒子,找一个学生上台先观察,知道是什么材料的餐具。 2.台下的学生只能描述物品或材料的特点进行提问,台上的学生只回答是或者不是, 其余学生根据台上学生的回答猜出是什么材料的餐具。 活动反思: 1.教材准备的盒子是封闭的,我在准备材料时,在

25、盒子的正面挖了一个圆孔,让台上的学生用手摸、 掂的方式先猜出盒子里是什么材料的餐具, 3 轮没猜对就可以用看等其他方法观察,这样加大了游戏难度。 2.玩游戏时, 第一轮可以由老师带领学生玩, 后面找学生上台玩。 学生特别喜欢这个游戏,下课了还兴趣盎然。 3 3. .书的历史书的历史 本课通过重演书的历史,引领学生体验一种物品制作材料的革新过程。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变化历史,体验对比泥板、简牍和纸的书写感受、装订难度和便捷程度,体会做书的材料随时代演变、革新的过程。 本课有以下活动: 1.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写字 2.试着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 活动材料: 材料:泥板、竹片、纸、订书机、细

26、绳、毛笔、竹笔、墨水 自备材料:铅笔 本课我用提问的方式进入课题:出示图书馆、书店的的书问学生:你知道这些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学生都会说到纸,接着追问: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料来做书的吗?很自然进入主题。 活动一、了解做书材料的演变历史 方法: 收集学生前概念,让学生说自己知道人类曾经用过哪些材料做过书观看微视频小结做过书的材料引发思考: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 活动反思: 1.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们都用哪些材料做过书。在了解前概念时,大多学生会说到竹片、木片、龟壳等,由此可见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丰富,尤其是说到东汉蔡伦发明的纸就有学生提出反对意见,为了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答复,给全班学生一个

27、了解纸的发展历程,我带领孩子现场查阅资料,发现早在西汉初期就有了纸,只是比较粗糙,不被广泛运用,在蔡伦改进后,逐渐普遍使用。 2.在探讨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时孩子们大多会说到方便,于是反问: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一起来体验体验。自然的过渡到活动二。 活动二、体验用不同的笔在泥板、竹简、纸上书写 方法: 1.出示材料,学生匹配泥板、竹简、纸对应的笔。 2.小组内体验用不同的笔在 3 种材料上写字,感受这种方法是否便利。 3.全班交流书写感受。 活动反思: 1.体验毛笔在竹简上写字材料不好准备,尤其是墨水,要么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墨盘,让学生书写的时候蘸取墨汁,这样的话很容易打翻墨盘或者蘸墨汁时桌面到处

28、洒些墨水,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选用的是有笔盖的毛笔,课前把毛笔用水泡开,再给每一支毛笔蘸上墨水,盖上笔盖,这样课上可以直接使用。 2.大多数学生不会用毛笔,课上要教学生握笔姿势。 3.在泥板上写字,泥板会掉很多碎泥屑,用毛笔写字时还是会在桌上或者手上留下墨水痕迹,提醒他们洗手。 活动三、装订成册,做一本书 方法: 1.全班交流装订方法 2.学生体验做书活动 活动反思: 交流装订方法时,学生统一认为纸的装订用订书机就可以,很方便;泥板的装订有同学说可以打孔,有的说可用胶布粘、也有说用线捆。方法很多,我没有干预,让学生自己去体验这些方法可不可行。分享时学生说泥板的装订太难了,不好装。竹简的装订方法

29、更复杂,我借用了前辈的竹简装订视频,先让他们看,再进一步指导才明白了,比较费时间;竹片小孔中间有竹纤维,线不好穿过,可以先用小的棍子把中间的竹纤维分开;线也很容易分开,影响操作,可以用火先把两端燃烧一下。 整节课学生兴趣盎然,下课了都还意犹未尽。学生体验了不同材料的书写及装订,感受到做书的材料为什么会变化,在将来,做书的材料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4 4. .神奇的纸神奇的纸 本课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纸折叠成瓦楞状,然后去体验改造后的纸在弹性与缓冲、 承载力、 隔热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将发现对纸进行简单加工后, 它的性能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并且这种变化可以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本课有以下活动: 1

30、.折瓦楞纸,观察普通纸和瓦楞纸侧面有什么不同 2.按一按,感受普通纸和瓦楞纸的弹性 3.放一放,感受它们的承载力 4.摸一摸,感受他们的隔热能力 活动材料: 材料:A4 纸、普通纸杯、瓦楞纸杯、瓦楞杯套、订书机、热水壶 自备材料:烧杯 本课材料准备的非常充分,整节课我用上的材料是 A4 纸、订书机、热水壶。普通纸杯、瓦楞纸杯、杯套起着展示作用,意义不大。 活动一、折叠瓦楞纸,观察侧面形状 材料:A4 纸 活动方法:每个小组准备 2 张 A4 纸,把其中一张折叠成瓦楞形状,对比观察瓦楞纸和普通白纸有哪些不同,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部分。 活动反思: 1.把普通纸折叠成瓦楞状,大多同学都会折,巡视时发现

31、有不会折的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也会完成。 2.观察瓦楞纸侧面的形状时,一开始我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活动,直接看它的两端就可以。当学生在观察时,因为看的视角不同,得出 2 个结论:波浪形和一字形状,统一观察方式后,学生就很快得出:瓦楞纸的侧面是波浪形状,普通的纸是一字形状。分享时有一学生说普通的纸侧面是一字形状,是平面图形。当他一说完,另一男孩子就说:老师,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普通纸的侧面不是平面图形,是一个立体的图形。非常有道理,给了我一个惊喜。 活动二、按一按,感受瓦楞纸的弹性 材料:活动一折的瓦楞纸和普通 A4 纸 过程:每个同学都用手压一压,体验压在瓦楞纸和普通 A4 纸的不同感受。

32、 活动反思:这一活动学生很容易就发现:瓦楞纸有弹性,普通的纸没有。学生在体验的时候,发现用手指去按没有用整个手掌按感受强烈,这是一个意外的惊喜。 活动三、放一放 材料:A4 纸、折叠的瓦楞纸、订书机、科学课本 活动方法:把同样高度的书距离一定距离平放在桌面上,把 A4 纸或折叠的瓦楞纸放在书上面,搭建一座桥,再把订书机放在纸上面,比较它们的承重力。 活动反思: 1.活动之前, 让学生先做预测, 说说把订书机放在 A4 纸和瓦楞纸上分别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大多都会说到订书机会掉落下去。当实验结果和预测不一样时,学生非常惊喜。 2.活动一学生折叠瓦楞纸时,没有规定以宽为起点还是长为起点,所以折叠的

33、瓦楞纸长短不一。这一活动中,我也就没有规定两边的书距离的远近,只告诉学生要把让订书机放在纸上就行。 3.巡视时发现,也有学生没有选择老师提供的书本来当做桥墩,而是用了同样高度的铅笔盒完成实验;也有同学在完成订书机这一探究后,还完成了橡皮、铅笔等物体的探究。这种探究精神值得点赞。 4.当得出瓦楞纸的承重力比普通纸要大,我还没来得及追问瓦楞纸的承载力,就有学生说 出:瓦楞纸不是所有的重量都可以承受,当重量超过承受力时,也是承受不了的。普通白纸也可以支撑比较轻的物体,只是支撑力没有瓦楞纸大! 活动四、摸一摸 材料: 折叠的瓦楞纸、烧杯、热水 活动过程:学生领取一杯热水,用白纸贴着杯子感受冷热程度;换

34、用瓦楞状纸,再次感受冷热程度,并对比有什么区别。 活动反思: 1.以防水太烫,课前要烧好水。课上提醒学生不要打翻水杯,注意安全。 2.材料提供了普通纸杯和瓦楞纸杯。我选择了学生自己动手折叠的瓦楞纸,让学生隔着自己折叠的瓦楞纸感受水的温度,和隔着普通纸感受水的温度,学生的体验感很明显。 本节课活动比较多,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高,他们也都明白折叠是加工改造纸的一种方法,对纸的改造还可以有许多其他的方法,拓展活动让学生回家做一张油纸,观察纸变成油纸后发生了哪些变化? 5 5. .椅子不简单椅子不简单 活动材料: 转椅 本课主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椅子进行观察,包括观察椅子的组成,辨别不同的材料及分析不同材料

35、的作用,通过椅子这个例子认识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椅子,明白椅子的组成部分。 2.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材料:不同材料组成的椅子 4 把 活动方法:4 把椅子背靠背放好,找 5 个学生上台围绕在椅子周围,音乐声响起,学生围绕椅子转圈,音乐一停,学生抢椅子,没有抢到的同学淘汰,直到剩下一位。 活动反思:抢椅子的小游戏能调动学生的兴趣,但音乐停止间断时间不宜过长,会占用后面的观察时间。当游戏完后追问学生:这几张椅子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引出除了样式不同外,所用的材料也不同,有的是一种材料制成的,有的是多种材料制成的,这样顺利聚焦到本课主题。 二、

36、探索 活动一:观察椅子的组成部分 材料:旋转椅子 方法:学生观察椅子,找到椅子由哪几部分组成,完成活动手册。 活动反思:这一活动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分享时发现学生对于椅脚和支架的划分有不同的看法,后面经过讨论确定起着整个支撑的都是支架。 活动二:观察椅子各部分的组成材料及特性 材料:椅子 方法:确认好椅子的组成部分后,让学生观察每一部分由使用了什么材料,认识这些材料的特点,完成活动手册。 活动反思: 1.活动前指导学生完成互动手册第 2 部分的方法。各种材料的餐具学习过如何填写表格,本课就没有做指导。第一个班,巡视时发现学生不知道主要材料一栏如何填,后面的班级活动前都进行方法指导。 2.交流时发

37、现,学生对大部分的材料及其特点掌握的很好;但对于扶手的制作材料部分学生有不同意见: 认为摸起来是硬的, 但仔细捏发现有点弹性, 认为是橡胶, 这一说法很有道理;通过现场查阅资料才解决这一问题,扶手的材料属于塑料。 三、研讨 1.用多种材料做椅子有什么好处? 2.只使用一种材料制作椅子和使用多种材料制作椅子有什么不同? 反思:这一活动主要围绕这 2 个问题开展,学生大都能说到多种材料做的椅子更加美观、舒适、耐用!明白在不同的情景下需要不同材料的椅子。 6 6. .做一顶帽子做一顶帽子 本课是学生首次以设计师的角色参与课堂活动,他们要经历 “设计- 选材-制作-展示”的过程,本课有以下活动: 1.

38、设计帽子 2.制作帽子 3.展示帽子 活动材料: 材料:卡纸、剪刀、双面胶、扭扭棒、透明胶带、皱纹纸、软尺 活动过程: 活动一、设计帽子 方法:出示各种各样的帽子,学生说说制作帽子的材料以及功能;接着追问:你想做一顶什么功能的帽子?学生畅所欲言,然后把自己想做的帽子设计草图画在活动手册上。 活动反思:设计之前,让学生观察各种帽子的制作材料及功能,很好的打开学生的思维,在说到自己想设计什么功能的帽子时,大开脑洞;有说要设计具有防弹功能的帽子、也有设计能飞的帽子这一活动学生很轻松能完成。 活动二、制作帽子 材料:卡纸、剪刀、双面胶、扭扭棒、透明胶带、皱纹纸 方法:学生根据小组内的设计图,讨论决定设

39、计款式,再根据小组确定的设计图找老师领取材料,完成帽子的制作。 活动反思: 1.制作过程我预计 15 分钟,巡视发现有的小组合作较好,能完成帽子的制作,有的小组完成不了,需要更多时间。巡视时需要提醒学生时间,培养他们的时间观念。 2.之前讨论过帽子的大小,可在制作时还是有小组会忽略一些问题,需要老师提醒。 活动三、展示帽子 活动方法:各小组把做的帽子拿到台上展示,说说自己做的帽子有什么功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吗?帽子还有哪些不足,准备如何改进? 活动反思: 1.学生大都能根据设计完成作品,有的小组在制作过程中容易忘记注意事项,需要提醒。 2.因为材料的单一,帽子的款式以及作用也比较单一。如果提前布置任务,设计好草图,学生自己准备需要的材料,这样制作的帽子应该会呈现多样化。 3.要求学生再次改进帽子,期末开展帽子展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科学 > 教科版 > 二年级上册(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