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的风土人情,民族: 国花: 国旗:国徽:,大和民族,樱花,日出之国,和服,倭国、东瀛、东洋,国服: 国名:,今日日本,圆形,绘有瓣 黄色的菊花瓣图案,你了解多少?,一衣带水,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也有记载:“(秦始皇)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古代中日交流源远流长,汉倭奴国王金印,
2、东汉光武帝画像,后汉书中就记述了公元57年(东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予印绶”,倭奴国其实是日本北九州沿海一带的部落小国,汉光武帝曾通过来使授予刻有“汉委倭奴国”五字的金印,这枚印以于1784年在日本博多湾志贺岛(今福冈市东区)上被发现,现珍藏于福冈市美术馆。,遣隋使,据隋书倭国传载,600年推古朝首次遣使通隋,又据日本书纪记载,607年圣德太子遣小野妹子使隋。 这便是日本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开端。,公元607年日本开始遣隋,到618年唐灭隋时日本共派出四次遣隋使(毕竟隋朝存在时间太短),到了唐朝,中国的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时期,日本则处于封建制代替奴隶制
3、的变革时代。中日两国交往最频繁的时候应该是在公元630年894年,这段期间共派出遣唐使19次。,大化改新的背景:,(2)外部压力: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 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与唐朝结盟,(3)内部动力:国内有一股拥护改革的力量(皇室和留学生为代表的改革派),渴望参照隋唐制度实行改革。,(1)内部压力: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豪强贵族(苏我氏贵族)权倾朝野,致使皇权旁落,公元645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 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 )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
4、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为改革扫清障碍。,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氏,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1)政治:,(2)经济:,改革行政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实行以天皇为中心的中 央集权制;,推行公地公民制度,把全国的土地收归国有,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仿照隋唐制度,宫廷政变
5、后,孝德天皇继位,建年号为“大化”,内 容,经济,公地公民制,租庸调制,班田收授法,政治,官制,中央官制: 二官八省制,地方官制: 国、郡、县制,制定律令,租庸调制,均田制,三省六部制,州县制,制定唐律,隋唐制度,天皇制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参照,1.积极性:,2.局限性:,大化改新的影响:,1)使日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2)使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庄园,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大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今天日本跻身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日本的发展对今天中国有何启示?,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历史的启示,大和国,日本国,大化改新,准备,实行,成果,后果,背景,5世纪统一日本本土,大化改新后正式改名,宫廷政变,天皇颁诏,政治经济 文化繁荣,形成庄园 武士阶层,645,646,10世纪,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