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有*** 文档编号:214720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题,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 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1) 伫立(zh) 深恶痛疾() B斡旋(w) 荣膺(yng) 络绎不绝(y) C愧怍(zu) 濒临(pn) 孜孜不倦(z) D拮据(j) 眺望(tio) 锲而不舍(qi)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文化遗产 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敬畏历史、 文化、敬畏生态

2、,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 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A承载 敬重 底气 B承载 敬畏 底线 C记载 敬重 底线 D记载 敬畏 底气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使不同时代名家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虚地回答:“我怎么比得

3、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 A., ; ”! B.? ; !” C.? , ”! D., , !” 5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和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

4、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阅读今别月宫去,采得月壤归一文,完成 6-9 小题。 今别月宫去,采得月壤归 2020 年 12 月 3 日 23 时 10 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 牛发动机工作 6 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 3 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 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

5、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截至 12 月 2日 4 时 53 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 12 月 2 日 22 时,经过约 19 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专家介绍,为确保月

6、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设计师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

7、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已经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B上升器是直接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的。 C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不是同时进行。 D为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多种采样装置。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着陆器携带的装置繁多。 B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完成采样任务难度很大。 C使用举例子的说

8、明方法,说明为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只需携带 4 种装置。 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为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要携带多种装置。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写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意味着我国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B第段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段中的“神器”指的是钻取采样、表取采样、表取初级封装和密封封装等装置。 D本文采用空间顺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关的科学知识。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回答 911 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代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

9、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9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 尤:格外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 C日光下澈 澈:穿透 D悄怆幽邃 邃:深 10下面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译文

10、:那溪水的底部全是石头。 B卷石底以出 译文: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 B本文所写景物,自始至终都透露出作者与同游人的喜悦愉快的心情。 C“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D本文不但语言精练优美,还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如“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第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

11、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2.本卷共 13 题,共 93 分。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 分) (1)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 (2)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 (3)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杏花疏影里,_。(陈与义临江仙夜等小阁忆洛中旧游)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这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

12、比邻”、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急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释】驽马:劣马,即跑不快的马。锐:急剧。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良马虽善走( ) (2)苟进取不已( )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15选文运

13、用对比手法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药杯里的莫扎特一文,完成 16-19 题。 药杯里的莫扎特 宗璞 一间斗室,长不过五步,宽不过三步,这是一个病人的天地。我住在这里,每天第一要事是烤电,在一间黑屋子里,听凭医生和技师用铅块摆出阵势,引导放射线通行。是曰摆位。听医生们议论着铅块该往上一点或往下一点,便总觉得自己不大像个人,而像是什么物件。 精神渐好一些时,安排了第二要事:听音乐。在病室里,两盘莫扎特音乐的磁带是我亲密的朋友。使我忘记种种不适,忘记孤独,甚至觉得斗室中天地很宽,生活很美好。三小时的音乐包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三个交响曲。尤其是

14、第四十交响曲的开始,像一双灵巧的手,轻拭著听者心上的尘垢,然后给你和着淡淡哀愁的温柔。 终于出院了,回到离开了几个月的家中,坐下来,便要求听一听音响,那声音到底和用耳机是不同的。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提琴组齐奏的那一段悠长美妙的旋律简直像从天外飘落。我觉得自己似乎已溶化在乐曲间,不知身在何处。第二乐章快结尾时,一段简单的下行的乐音,似乎有些不得已,却又是十分明亮,带着春水春山的妩媚,把整个世界都浸透了。没有人真的听见过仙乐,我想莫扎特的音乐胜过仙乐。 别的乐圣们的音乐也很了不起, 但都是人间的首乐。 贝多芬当然伟大, 他把人间的情与理都占尽了,于感动震撼之余,有时会觉得太沉重。好

15、几个朋友都说,在遭遇到不幸时,柴可夫斯基是不能听的,本来就难过,再多些伤心又何必呢。莫扎特可以说是超越了人间的痛苦和烦恼,给人的是几乎透明的纯净。充满了灵气和仙气,用欢乐、快乐的字眼不足以表达,他的音乐是诉诸心灵的,有着无比的真挚和天真烂漫,是蕴藏着信心和希望的对生命的讴歌。 在死亡的门槛边打过来回的人会格外欣赏莫扎特,膜拜莫扎特。他自己受了那么多苦,但他的精神一点没有委顿。他贫病交加,以致穷死,饿死,而他的音乐始终这样丰满辉煌,他把人间的苦难踏在脚下,用音乐的甘霖润泽着所有病痛的身躯和病痛的心灵。他的音乐是真正的上界的语言。 虽然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不同,莫扎特在音乐领域中全能冠军的

16、地位有些像我国文坛上的苏东坡。莫扎特在短促的人生旅程间写出了交响乐、协奏曲、独奏曲、歌剧等许多伟大作品。音乐创作中几乎什么都和他有关,近来还考证出他是摇滚乐的祖师爷。苏东坡在宦游之余写出了诗词文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始终是未经册封的文坛盟主。他们都带有仙气,所以后人称东坡为坡仙。莫扎特生活在十八世纪,世界已经脱离了传说,也少有想象的光彩了,我却愿意称他为莫仙。 回家以后的日子里,主要内容仍是服药。最兴师动众且大张旗鼓的是服中药。我手捧药杯喝那苦汁时,下药(不是下酒)的是音乐。似乎边听音乐边服药,药的苦味也轻多了。听的曲目较广,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等,还有各种歌剧,都曾助我一口(

17、不是一臂)之力。但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 热气从药杯里冉冉升起,首乐在房间里回绕,面对伟大的艺术创造者们,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而有福气,生在这样美好的艺术已经完成之后而且,在我对时间有了一点自主权时,还没有完全变成聋子。 (有删改) 16题目“药杯里的莫扎特”有何含义? 17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其作用。 尤其是第四十交响曲的开始,像一双灵巧的手,轻拭着听者心上的尘垢,然后给你和着淡淡哀愁的温柔。 18文章第段中写到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19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斗室很小,第段却写“甚至觉得斗室

18、中天地很宽”,用看似矛盾的内容表现了莫扎特的音乐让作者忘记病痛,忘记孤独。 B第段“我觉得自己似乎已溶化在乐曲间,不知身在何处”中“溶化”一词表现了作者出院后用音响听莫扎特音乐时狂喜的心情。 C第段由莫扎特写到苏东坡是因为两者有着近似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过程,突出了莫扎特的音乐带给人心灵的慰藉。 D第段结尾句“但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中间的逗号用得有特点,作者用短句的形式突出了自己对莫扎特的喜爱。 E文章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庆幸自己能听到莫扎特美好的音乐,庆幸自己病好了之后还能继续欣赏莫扎特的音乐,表达了自己对莫扎特音乐的热爱之情。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3 分) (一)综合性学习(5

19、 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指出: “科技的潜力令人惊叹, 北京冬奥会在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挖掘了这种潜力。 ”为了进一步了解科技感、 未来感十足的北京冬奥会, 某班将开展以“走进科技冬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全面提升。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离不开强大科技实力的支撑。科技冬奥确实展现了中国举世瞩目的创新发展成就。 【材料二】 【材料三】 流光溢彩的开幕式视觉盛宴背

20、后, 是超大 8K 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 人工智能实时捕捉技术、裸眼 3D 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的汇聚。冬奥会中的科技创新影显了中国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科技不仅为北京冬奥会赋能,有关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应用,也将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催生动力。 【材料四】科技冬奥也是创新推动人类进步的缩影。中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全身裹紧的速滑服,可以有效降低风阻;中国钢架雪车健儿足下的高科技战靴,有采用仿生流体力学设计的导流线和科技材料打造的鞋底异形曲面碳板,能为运动员起跑、滑行提供重要支撑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成为可能。 20请探究【材料二】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

21、料,概括“科技冬奥”有哪些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名著阅读(8 分) 22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作品、作者 人物 文段 作品:1_ 作者:2_ 3_ 他在战后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下, 在巴黎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 成了同时在中国成立的这个组织的创建人,他在巴黎学习了两年,到英国去了几个月,又回到法国,接着又到德国学习了一年。 4_ 他的伙食也同每一个人一样, 但因为是湖南人, 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馒头夹着辣椒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 5_ 他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 红军

22、说, 他可以手无寸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他的辈分最高。 2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宋江道:兄弟,你休怪我!前日朝廷差天使赐药酒与我服了,死在旦夕。我为人一世,只主张忠义二字,不肯半点欺心。今日朝廷赐死无辜,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我死之后,恐怕你造反,坏了我梁山泊替天行道忠义之名。因此,请将你来,相见一面。昨日酒中,已与了你慢药服了,回至润州必死。你死之后,可来此处楚州南门外有个蓼儿洼,风景尽与梁山泊无异,和你阴魂相聚。我死之后,尸首定葬于此处,我已看定了也!言讫,堕泪如雨。李逵见说,亦垂泪道:罢,罢,

23、罢!生时伏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回到润州,果然药发身死。李逵临死之时,嘱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从人置备棺椁盛贮,不负其言,扶柩而往。 (选自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 徽宗帝梦游梁山泊) 宋江与李逵兄弟情谊深厚,但是,宋江最后却毒死了李逵。请你结合小说主题,从“忠”与“义”的角度谈谈对宋江这一行为的看法。 六、(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24.作文(50 分) 写文章是我们在求学阶段躲不过的事情,叶圣陶先生说: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 艰难的事儿。文章的材料是

24、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你对写文章这件事有什么看法?你在写文章的时候体验过什么样的喜悦与困惑?你有过什么样难忘的写文章的经历? 请结合以上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 600 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22 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考前押题试卷(2) 一、(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7 分。14 小题,67 小题,

25、每题 2 分;5 小题,811 小题,每题 3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临(1) 伫立(zh) 深恶痛疾() B斡旋(w) 荣膺(yng) 络绎不绝(y) C愧怍(zu) 濒临(pn) 孜孜不倦(z) D拮据(j) 眺望(tio) 锲而不舍(qi) 【答案】D 【解析】A.深恶痛疾()w;B.斡旋(w)w;C.愧怍(zu)zu,濒临(pn)bn; 故选 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历史文化遗产 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我们要敬畏历史、 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

26、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 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A承载 敬重 底气 B承载 敬畏 底线 C记载 敬重 底线 D记载 敬畏 底气 【答案】B 【解析】第一空:承载:指承受支撑物体;担当或蒙受。记载:指把事情记录下来,也指记录事情的文字。 在此形容历史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应使用“承载”一词;第二空:敬重:恭敬尊重。敬畏:既敬重又害怕。在此形容应该尊重文化,有敬畏之心;使用“敬畏”与“敬畏历史”“敬畏生态”构成排比句式,前后文衔接,应使用“敬畏”一词;第三空:底气:说、唱时由胸腔腹腔共鸣产生的力气;基本的信心和力量。底线:最低的限度,必要条件;指事情在能

27、力范围前的临界值;指潜藏在敌人内部的人;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在此形容筑牢文物安全防线,应使用“底线”一词;故选 B。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使不同时代名家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句 【答案】C 【解析】C.第句病因:缺少主语;可删去“使”;故选 C。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孔子非常喜欢自己的学生颜回。有一次,他问子贡:“你与颜回,谁强”,子贡谦虚地回答:“

28、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孔子点点头,笑着说:“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 A., ; ”! B.? ; !” C.? , ”! D., , !” 【答案】B 【解析】“我怎么比得上颜回呢”是反问句,应该用问号;“他听到一件事,便能推知十件”与“我听了一件事,才能推知两件”分句之间构成并列,应该用分号;“你不如他,我与你都不如他”是孔子的感慨,应该用叹号。据此,答案为 B。 5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29、,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和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答案】C 【解析】C.“羌管悠悠霜满地”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写的是霜,不是月光。应改为“以霜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故选 C。 阅读今别月宫去,采得月壤归一文,完成 6-9 小题。 今别月宫去,采得月壤归 2020 年 12 月 3 日 23 时

30、 10 分,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点火,3000 牛发动机工作 6 分钟后,顺利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成功实现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起飞。 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 3 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随后,上升器将与环月等待的轨返组合体交会对接, 将月球样品转移到返回器, 后者将等待合适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准备。 据介绍,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开展了太阳翼展开、机构解锁等相关准备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挖土的工作模式,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自动采样任务采用表钻结合、多点采样的方式,设计了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 这两种模式并不是同时进行。首先开启的

31、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截至 12 月 2日 4 时 53 分,嫦娥五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完成了月球钻取采样及装。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截至 12 月 2 日 22 时,经过约 19 小时月面工作,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 并已按预定形式将样品封装保存在上升器携带的贮存装置中。 专家介绍,为确保月球样品在返回地球过程中,保持真空密闭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探测器在月面对样品进行了密封封装。 为了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

32、五号探测器系统设计师介绍,机械臂表取可以想象成类似人手的装置,在腕关节设有两个采样装置,很像挖土的铲子;钻具钻取则可以钻入月球内部,钻取月壤岩芯。它们科学分工,精密配合,采取深钻、浅钻、铲土、挖土、夹土等各种方式,采集月壤样品并进行密封封装。 距人类上一次从月球采样至今,已有 40 多年的时间没有拿到新的月球样品。科学家表示,对月壤的研究不仅涉及月球本身,还包含太阳系空间物质和能量的重要信息。将月球的月壤等关键性样品运回地面实验室供科学家精准分析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月球的状态、温度、物质含量等重要信息,深化对月壤、月壳和月球形成演化的认识。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下面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

33、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已经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B上升器是直接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的。 C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不是同时进行。 D为顺利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多种采样装置。 7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着陆器携带的装置繁多。 B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说明完成采样任务难度很大。 C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为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只需携带 4 种装置。 D使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为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要携带多种装置。 8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写将携带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意味

34、着我国成功实现地外天体起飞。 B第段加点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段中的“神器”指的是钻取采样、表取采样、表取初级封装和密封封装等装置。 D本文采用空间顺序,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与嫦娥五号探测器相关的科学知识。 【答案】6B 7D 8D 【解析】6B.根据第段“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 3 个阶段,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可知,点火起飞后,上升器经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3 个阶段,才会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上升器是直接进入预定环月飞行轨道的”表述有误;故选 B。 7D.根据第段“着陆器随身携带了钻取采样装置、表取采样装置、表取初级封装装置

35、和密封封装装置等神器”可知,此句列举了为完成采样任务,着陆器随身携带的装置,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排除 AB 两项;“等”字说明除了所列举的四种装置,还有其他的装置;排除 C 项;故选 D。 8D.根据第段“点火起飞后”,第段“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面后”,第段“截至 12 月 2 日 4时 53 分”等语句可知,本文运用了时间顺序;根据第段“首先开启的钻取模式,钻具钻取主要获得月面以下样品”“接着,机械臂表取装置开始自动采样并封装,机械臂表取则主要获得月球表面样品”等语句可知,本文还运用了逻辑顺序介绍了嫦娥五号探测器钻具钻取和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本文并未运用空间顺序;故选 D。 阅读小

36、石潭记一文,回答 911 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代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9对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尤清冽 尤:

37、格外 B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可以 C日光下澈 澈:穿透 D悄怆幽邃 邃:深 10下面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 译文:那溪水的底部全是石头。 B卷石底以出 译文: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C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 B本文所写景物,自始至终都透露出作者与同游人的喜悦愉快的心情。 C“皆若空游无所依”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

38、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D本文不但语言精练优美,还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如“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 【答案】9B 10A 11B 【解析】9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A.句意为: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B.句意为: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C.句意为:阳光直照(到水底)。澈,穿透;D.句意为:凄凉幽深。邃,深。故选 B。 10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A.“全石以为底”实际为“(小潭)以全石为底”,句中重点词:以,介词,把;为,做。句意为: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故选 A。 1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B.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等景物,渲染了凄寒幽怆的气氛

39、,表达了作者贬居时孤凄悲凉的心境;故选 B。 【参考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

40、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凄凉幽深。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第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2.本卷共 13 题,共 93 分。 二、(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 分) 12.请根据原文或提示

41、,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8 分) (1)江山如此多娇,_。(毛泽东沁园春雪) (2)长风破浪会有时,_。(李白行路难) (3)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杏花疏影里,_。(陈与义临江仙夜等小阁忆洛中旧游)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_,_”表达了自己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旷达、乐观的情怀。这与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 会挽雕弓如满

42、月 梦回吹角连营 吹笛到天明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解析】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竞、沧海、畔、雕、婵娟”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7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 1315 题。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今人或有志于学一旦发愤不分昼夜。数十日后,急心渐生,终以废学。孔子曰:欲速则不达。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此之谓也。 【注释】驽马

43、:劣马,即跑不快的马。锐:急剧。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良马虽善走( ) (2)苟进取不已( )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 15选文运用对比手法阐述了什么道理?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13(1)擅长、善于 (2)停止 14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意思正确即可) 15选文将“良马”善于奔跑却中途止步,与“驽马”行走缓慢却不间断反而先到达进行对比,阐述了学习要有恒心(或:学习要坚持不懈)的道理。(意思正确即可。) 【解析】13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

44、义等现象。(1)句意: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善:擅长、善于。(2)句意:如果能精进不停。已:停止。 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道:方法;恒:恒心。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意为: 好马虽然善于奔跑, 却气力疲乏衰竭, 中途就止步。 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 也许反而先到 (目的地) 。作者将好马和劣马进行对比

45、,意在引出“是故举一事,学一术,苟进取不已,必有成功之一日,在善用其精力耳”这一观点,即:学习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参考译文: 勤勉的方法没有别的,在于有恒心罢了。好马虽然善于奔跑,却气力疲乏衰竭,中途就止步。劣马缓慢行走不间断,也许反而先到(目的地)。因此要办一件事,学习一种技艺,如果能精进不停,必然有成功的一天,(关键)在于善于运用精力罢了。现在有的人有志向学习,一旦发奋学习,不分白天黑夜,几十天后,懈怠的心情渐渐生起,最后荒废了学业。孔子说想要追求速度反而不能达到目的。孟子说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四、(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5 分) 阅读药杯里的莫扎特

46、一文,完成 16-19 题。 药杯里的莫扎特 宗璞 一间斗室,长不过五步,宽不过三步,这是一个病人的天地。我住在这里,每天第一要事是烤电,在一间黑屋子里,听凭医生和技师用铅块摆出阵势,引导放射线通行。是曰摆位。听医生们议论着铅块该往上一点或往下一点,便总觉得自己不大像个人,而像是什么物件。 精神渐好一些时,安排了第二要事:听音乐。在病室里,两盘莫扎特音乐的磁带是我亲密的朋友。使我忘记种种不适,忘记孤独,甚至觉得斗室中天地很宽,生活很美好。三小时的音乐包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三个交响曲。尤其是第四十交响曲的开始,像一双灵巧的手,轻拭著听者心上的尘垢,然后给你和着淡淡哀愁的温柔。 终于出院了,回到离开

47、了几个月的家中,坐下来,便要求听一听音响,那声音到底和用耳机是不同的。莫扎特第二十一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提琴组齐奏的那一段悠长美妙的旋律简直像从天外飘落。我觉得自己似乎已溶化在乐曲间,不知身在何处。第二乐章快结尾时,一段简单的下行的乐音,似乎有些不得已,却又是十分明亮,带着春水春山的妩媚,把整个世界都浸透了。没有人真的听见过仙乐,我想莫扎特的音乐胜过仙乐。 别的乐圣们的音乐也很了不起, 但都是人间的首乐。 贝多芬当然伟大, 他把人间的情与理都占尽了,于感动震撼之余,有时会觉得太沉重。好几个朋友都说,在遭遇到不幸时,柴可夫斯基是不能听的,本来就难过,再多些伤心又何必呢。莫扎特可以说是超越了人间

48、的痛苦和烦恼,给人的是几乎透明的纯净。充满了灵气和仙气,用欢乐、快乐的字眼不足以表达,他的音乐是诉诸心灵的,有着无比的真挚和天真烂漫,是蕴藏着信心和希望的对生命的讴歌。 在死亡的门槛边打过来回的人会格外欣赏莫扎特,膜拜莫扎特。他自己受了那么多苦,但他的精神一点没有委顿。他贫病交加,以致穷死,饿死,而他的音乐始终这样丰满辉煌,他把人间的苦难踏在脚下,用音乐的甘霖润泽着所有病痛的身躯和病痛的心灵。他的音乐是真正的上界的语言。 虽然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专业不同,莫扎特在音乐领域中全能冠军的地位有些像我国文坛上的苏东坡。莫扎特在短促的人生旅程间写出了交响乐、协奏曲、独奏曲、歌剧等许多伟大作品。音乐

49、创作中几乎什么都和他有关,近来还考证出他是摇滚乐的祖师爷。苏东坡在宦游之余写出了诗词文赋等各种体裁的作品,始终是未经册封的文坛盟主。他们都带有仙气,所以后人称东坡为坡仙。莫扎特生活在十八世纪,世界已经脱离了传说,也少有想象的光彩了,我却愿意称他为莫仙。 回家以后的日子里,主要内容仍是服药。最兴师动众且大张旗鼓的是服中药。我手捧药杯喝那苦汁时,下药(不是下酒)的是音乐。似乎边听音乐边服药,药的苦味也轻多了。听的曲目较广,贝多芬、柴可夫斯基、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等,还有各种歌剧,都曾助我一口(不是一臂)之力。但听得最多的,还是莫扎特。 热气从药杯里冉冉升起,首乐在房间里回绕,面对伟大的艺术创造者们,

50、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我觉得自己真是幸运而有福气,生在这样美好的艺术已经完成之后而且,在我对时间有了一点自主权时,还没有完全变成聋子。 (有删改) 16题目“药杯里的莫扎特”有何含义? 17文中画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请结合上下文赏析其作用。 尤其是第四十交响曲的开始,像一双灵巧的手,轻拭着听者心上的尘垢,然后给你和着淡淡哀愁的温柔。 18文章第段中写到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写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19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开头写斗室很小,第段却写“甚至觉得斗室中天地很宽”,用看似矛盾的内容表现了莫扎特的音乐让作者忘记病痛,忘记孤独。 B第段“我觉得自己似乎已溶化在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冲刺押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