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樱桃桑椹与菖蒲, 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 却疑账主怕灵符。(清)李静山,看古诗猜传统节日,节令门端 阳(端午节),香包除外形活泼多样之外,也有趋吉避凶的含意。 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挂艾草或蒲草,小孩子身上挂着艾虎的香囊,男人喝雄黄酒,传说有避邪、求吉祥的作用。,端午风情,端午节包粽子、吃 鸭蛋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鸭蛋也艺术,端午的鸭蛋,汪曾祺,汪曾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影响,他的散文刻画民俗、民风,形象、生动,蕴涵着对民族文化传统的深切情感。他提出“风俗是一个民族集体创作的生活抒情诗”。,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
2、桥集、塔上随笔等散文集。,他的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生活的妙处和自己独特的感受。文风闲适自由,不事雕饰,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中体现了整体的严谨与和谐。,读读写写:,腌鸭蛋,门楣,肃然起敬,苋菜,籍贯,囊萤映雪,粽子,门槛,城隍庙,车胤,避邪,蝎子,yn,mi,xin,s,j,zng,kn,nng,yn,xi,xi,hung,端午的由来,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 和“初”相同,称“端五” 如称 “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两个五,故又称“重五”。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 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
3、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有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影响最广的是纪念屈原说。,端午习俗知多少?,吃粽子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端午习俗知多少?,赛龙舟,端午习俗知多少?,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端午习俗知多少?,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端午习俗知多
4、少?,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端午习俗知多少?,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框架,感知课文内容。,2、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3、体味文章中蕴含的情感.,4、认识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2、感受文章行文从容、语言优美的风格,品味富有特色的语句。3、保护中华民俗文化的传
5、承。,美食家,课文朗读,1.作者向我们介绍家乡端午节的哪些习俗?,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知内容看结构,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根据内容,你觉得课文写了哪几方面内容?请概括出来。,端午风俗(1),家乡鸭蛋(2、3),端午鸭蛋 (4、5、6),1、系百索子,2.做香角子,3.贴五毒,贴符,4、喝雄黄酒,画“王”字,鸭蛋络子,线绳结成的网状的袋子,家乡的鸭蛋到底好在哪里?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家乡的鸭蛋有怎样的感情?,家乡鸭蛋的特点,名声久远,质细而油多 蛋白而柔嫩,问起籍贯 会肃然起敬,上海店里 会特别标明,双黄鸭蛋 会成批输出,引袁枚文作证,以北京鸭蛋相
6、比,我对家乡鸭蛋的情感,曾经沧海难为水. 充满了自豪与热爱之情。,3.作者讲了端午的鸭蛋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怎么样?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趣事,挂鸭蛋络子,空蛋壳装萤火虫 联到囊萤映雪的故事,怀念童年,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名声 特色,挑鸭蛋 吃鸭蛋 玩蛋壳,课文小结,对故乡的自豪、热爱之情,对童年生活的怀想。,情感:,2.本文可分成几部分,怎样分?,1、说端午,介绍家乡端午的种种习俗(第1自然段),2、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2-3自然段),3、正式涉及正题“端午的鸭蛋”,着重写了“鸭蛋络子” 。(-自然段),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结构
7、,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端午的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挂“鸭蛋 络子”,敲破“空 头”吃,鸭蛋壳 装萤火 虫,囊萤映雪的故事,3.作者为何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并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上一层异样的光辉!,4.作者如此津津乐道“咸鸭蛋”有意义么?,2.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1.爱生活,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快乐,发现诗意。,课文分析(文章脉络),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而后又详细介绍了家乡特有的
8、风俗:“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进而引出家乡的特产高邮鸭蛋和“挂鸭蛋络子”的习俗。,循序渐进,课文分析,家乡高邮鸭蛋有何特点?作者着重写了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何特点?,作者在这里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家乡双黄鸭蛋“多”。 “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使人惊奇不已。”这里用多重转折方法说明家乡双黄蛋的“奇”。 第二自然段最后作者采用多层转折、层层铺垫的手法,说明家乡鸭蛋的“好”。 第三自然段具体点明高邮咸蛋的口味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经历表现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汪之作品特点,有人说汪曾祺 身兼“二美”:美文家,美食家。以美文之笔法述美食之精华,自然别具一格,寻常小物,但细细地品尝,却常有味外之味
9、。四方食事,课文分析,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你体会出了哪些味外之味?,挑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对童年的快乐的怀恋,对家乡的怀念,为家乡自豪。 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课文分析(结尾是狗尾续貂么?),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孩子们装萤与蛋壳之中自然想到的,表达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虽然对于全文结构的严谨性看来是不那么完整了,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品味生活的“美食家”,美文家,品味课文语言 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10、,口语色彩浓厚 平淡有味古汉语的点缀 朴素典雅运用语言造型 动感传神,语言艺术风格,请你从文中各找出几例加以分析。,课文分析(语言特色),1、平淡有味:,2、方言入文:,3、带有文言色彩:,读起来亲切自然。,4、有点幽默:,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引人入胜,以“我喜欢-,因为-。”为句式表达。,品味语言,示 例,1. “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可见生活中的情
11、趣是无处不在的。语言虽平淡,而细品之下确实有味。,口语色彩浓厚,2.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朴实自然,让人倍感亲切。,示 例,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过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雅俗共赏,又幽默风趣。可以看出作者驾驭语言文字娴熟的技艺!,古汉语的点缀,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绘声绘色,动感十足,活灵活现,示 例,运用语言造型,平淡自然也“美文”,话佳节,除了端午节外,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春
12、节,元宵节,清明,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你知道这些风俗吗,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元宵节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阳 冬至 腊八,保护中国节, 保护中国文化!,总结课文,端午的鸭蛋告诉我们: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的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文章小结,好的语言不一定是华美的辞藻和整齐的句式,看似平淡的语言同样有韵味有情致。本文的语言质朴、平实、生动,极具个性的本色,要认真品味。汪老先生的这篇文章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情之所至,“小叙事”亦能感动“大家伙”。,拓展延伸,汪曾祺笔下小小的鸭蛋能品味出生活的情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物品,或一件小事也能体现出真趣或真情,那么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真趣或真情吧!,作业布置,课后练习,1 介绍自己童年时代最难忘的有关过节的一件事或一件物品。2 推荐阅读沈从文的端午日、陈白尘的龙舟竞渡话端阳,比较与本文的异同。,一杯茶,一枚书签,一片枫叶,一本书,下象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