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10768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1.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2届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全册问题总结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 届届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重点知识重点知识 辩证辩证唯物论唯物论物质观;意识观物质观;意识观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认识论认识论 实践观;真理观实践观;真理观 唯物唯物辩证法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主体 ( (又称唯物史观又称唯物史观) ) 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人的价值人的价值; ;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观价值观; ;价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认识论

2、+辩证法 唯物论+认识论=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 1、意识能动作用(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消沉。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

3、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利用正确的意识指导实践。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原理:规律具有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具有普遍性,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4、如何做到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不断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4)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5、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对

5、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要求我们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这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 求索真理的历程)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特点: 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2 2、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勇于实践。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要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属性(特征) 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 原理: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认识的过程 (追求

7、真理是一个过程) 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 (3)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 (4)认识具有反复性

8、、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具有客观性 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 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

9、新的联系。 3、联系具有多样性 原理: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要善于分析、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3)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10、趋向(4)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6、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

11、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新事物;又要做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困难。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 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 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 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

12、始新的量变,如此循 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要坚持适度原则。 4、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1)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原理内容:世界

13、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2、矛盾具有普遍性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14、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特点 表现: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

15、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原理: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 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16、:看问题要全面,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矛盾分析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要坚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2)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

17、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6)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防止向不利情况转化。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 (3)辨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1)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2)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

18、拓新境界。 3、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部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一部分:历史观(唯物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并非完全同步(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与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

19、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3)社会发展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 (

20、1)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2)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改革的作用: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的主体。 (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 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原理: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

21、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判断和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3、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如何实现人生价值(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客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2、 (4)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5)把自己的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命运和人类的幸福结合在一起。 5、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答题要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观人民群众其他观点 【答题模板】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3、。 另外应注意的观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重点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重点 1、比较社会主义民主政体与资本主义民主政体: (1)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表明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2)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行民主政体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4、比较完备和成熟。但其国家性质决定了它终究不可能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社会主义中国的民主政体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但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百年历史,还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经历不断探索、 改革、 自我完善的过程, 以发展人民民主,更加充分地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3)社会主义国家的管理形式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同属于:代议制。社会主义国家管理形式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显著,最重要的特征是:在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实行民主集中制。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

25、体会危害国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除了国体对政体的决定作用外,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3、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管理形式或政体)的分类 (1)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分为民主共和制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主要表现在:民主共和制的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注:在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在议会制共和制的国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

26、脑,有实权制的国家,国家元首同时又是政府首脑,有实权) (当代主要国家美、俄、中、法、德、印等都是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如英国、日本、西班牙,君主没有实权;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家如摩洛哥、约旦、沙特等国家君主仍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2)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分为议会制国家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 议会制:又称内阁制、议会内阁制、责任内阁制。政府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

27、。政府首脑一般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当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由政府首脑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议会选举,根据新的议会选举结果成立新的政府。 (如:英国、德国、日本等) 总统制: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直接行使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总统独立于议会之外, 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 只对选民负责, 不对议会负责。 (如:俄罗斯、美国等) 半总统制: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掌握一定的行政权;政府中仍设内阁总理,向议会而不向总统负责。这种国家管理形式,既有议会制的特征,又有总统制的特征,被称为半总统制。 (法国等) 4 4、单一制国家的特征。单一制国家、单

28、一制国家的特征。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和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和自治区域自治区域。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 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 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5、维护主权国家的统一 .为什么为什么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必须维护国家统一?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中央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 (2)在当代中国,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9、,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这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旨在制造国家分裂的图谋,终究是不能得逞的。 怎样维护国家统一怎样维护国家统一? 为维护国家统一,一方面要维护民族的团结,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方面要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要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和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6. 国际组织的作用 (1)积极作用: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国际组织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合作,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流、协调、合作,调

30、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局限性:国际组织参与国际事务受诸多因素制约,有其局限性。某些大国依仗实力,控制国际组织,使之成为其推行强权和霸权的工具。 7、 中国与国际组织 (1)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广泛参加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多边事务,积极参加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发挥积极作用。 (2)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为

31、本地区的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还积极发展与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关系。 8、英国政体的实质实质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看, 王室、 议会和内阁都是资产阶级和贵族代表组成的,其人员构成和实施的政策说明,这一政体本质上是资产阶级政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英王和王室世代承袭,成为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代表,拥有巨大的资产,在英国社会中仍居最上层。 议会同样是“有钱人议事的场所” 。从执政理念和政策来看,议会的上院和下院没有本质区别,都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效力。 保守党和工党轮流组阁,但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方面,两党没有根本区别。两党的的关系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9

32、、法国政体的特点 (1 1) 半总统制。半总统制。 法国政体包含着许多总统制因素, 同时又包含许多议会制因素。 (2 2)行政双头制。)行政双头制。总统和总理都有行政权。一般来说,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总统占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3 3)多党制。多党制。 (4 4) 左右共治。左右共治。 (原因: 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来源不同。 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总理虽由总统直接任命,但总理要对议会负责,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总统和总理出自不同的党派。法国实行行政双头制,总统和总理都有行

33、政权) 10、英法两国政体的异同 1两国政体的不同点: (1)从政体看:从政体看: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法国是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2)从议会看:从议会看:英国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法国议会只是立法机关,其地位和作用都不能与英国相提并论。 (3)从国家元首看从国家元首看:英国国王是“虚位君主”,承担礼仪性职责;法国总统是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 (4)从政党看:从政党看:英国是两党制,由议会多数党组阁;法国是多党制,往往由多个党派联合组成多党联合政府。 (5)从政府首脑看:从政府首脑看:英国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权力很大;法国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相

34、对较小。 (6)从权力重心看:从权力重心看:英国的权力重心在首相,法国的权力重心在总统。 (7)从内阁稳定的角度看:从内阁稳定的角度看:英国政府比较稳定;法国总理有时无法掌控局面,导致政府危机。 2两国政体的相同点: (1)从政体和国体的关系看,从政体和国体的关系看,两国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式,两国政体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目的都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 (2)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从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看,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性质,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都充当资本主义制度的捍卫者。 (3)从国家权力运行的方式看从国家权力运行的方式看,英

35、法两国都出现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 (4)从现状看,从现状看,就维护资产阶级利益而言,英法两国的政体都渐趋成熟,但它们都同样面临困扰、存在各种弊端,这是无法通过调节政体从根本上加以解决的 11 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和利弊 (1 1)特点特点: 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 联邦政府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以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主要处理本州范围的事务。 联邦与州在各自的权力范围内享有最高权力, 都享有对人民的直接管辖权,相互间不得任意干涉。 联邦地位高于州。联邦先宪法、法律、条约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州的宪法或法律与联邦宪法、法律或条约抵触一律无效。 (

36、2 2)联邦制的利与弊联邦制的利与弊 联邦制的最大优点最大优点在于,在保持联邦是一个强大、统一国家的同时,确保州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美国联邦制的最大问题最大问题是效率不高,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相互扯皮、推诿,各州政府之间各自为政。全国性资产阶级阶级利益集团与地方性利益集团分享权力,对人民群众的要求,资产阶级则利用国家结构形式的特点相互推卸责任。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 12 美国两党制的实质 (1)美国两党在意识形态、阶级基础方面,没有本质区别。它们都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都赞同美国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推崇个人主义价值观。

37、(2)美国两党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政策和主张有明显差别,但这些差别不过是充当使两党制得以运行的机制。两党出于竞选的需要,在民众关注的某些议题上展现示不同政见,其结果是互相牵掣,避免任何一方背离美国的基本价值观。 (3)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在施政过程中,由于有在野党的监督和制约,执政党一般不敢过分滥用权力。 (4)从两党制的运行来看,美国的竞选,是有钱人的权力游戏、有权人的金钱游戏。有钱人才能掌握“话语霸权”。 (5)实质:美国的两党制实质上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党制度,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一项政治制度。不管哪个政党执政,都不可

38、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13、 美国三权分立制的利弊与实质 (1 1)积极作用(利) :积极作用(利) : 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对于反对封建专制,调节资产阶级内部各集团的利益,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有其积极作用。 (2 2)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弊) :阶级局限性和消极作用(弊) : (局限性)(局限性)由于广大劳动人民在国家政权中不居于支配地位,也就不可能对权力的运用施加重要影响。所谓分权与制衡,事实上成为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 (效率低)(效率低)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三大权力机关之间互相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贯彻难)(贯彻难)即使在美国,三权分立

39、的原则也难以在政治实践中真正贯彻。 (3 3)三权分立制的三权分立制的本质本质:是一种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它有效地维护了美国资产阶级的统治。但是,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在这种制度下享有真正的民主。 14、 美国利益集团的政治作用 积极作用: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资产阶级各派及其代理人通过利益集团竞争和分享国家权力,相互制衡,有助于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作用:a、只有少数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而广大劳动人民的众多利益集团影响力却很小;b、利益集团作为公众参与政治的“中间人” ,垄断了公众接近政府权力的途径;c、利益集团为政府腐败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3)

40、利益集团的实质:利益集团的实质:美国政坛中的利益集团机制,是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特殊形式,具有相当的隐蔽性和欺骗性,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在“民意”的幌子下控制权力。 15、民主集中制的表现 (1) 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的关系来看,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从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来看,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一方面,其他国家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另一方面,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其他国家机关按照法定分工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3)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按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划分职权

41、。一方面,各级地方利益是国家整体利益的一部分,地方必须服从中央;另一方面,在保证中央统一领导的同时,必须考虑地方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决定着国家的其他各种具体制度; 它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径,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2)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优越性: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用了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

42、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好制度 (3)比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 不同点: 经济基础不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西方议会制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 国体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西方议会制则是由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决定的。 组织和活动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西方议会制则实行三权分立制原则。 实质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西方议会制则维护和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实施效果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

43、,又有利于国家的集中管理,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西方议会制国家权力由不同的机关掌握,难免互相牵制,降低效率。 相同点:都属于代议制,有民主原则共性。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 17、联合国的作用: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 推动共同发展、 促进人类文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联合国作为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 在保障全球安全的国际合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建立了一套庞大、复杂、较为系统联合国经社系统,为世界特别是发

44、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该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推动发展的先驱。 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联合国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通过改革加强联合国的作用,符合人类的共同利益。 18、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中国是当代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一只重要力量。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在事关和平与安全的重大事务上享有否决权,是联合国中拥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之一。 (2)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本着自身肩负的重大国际责任,尊重

45、联合国的权威地位,维护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加各项工作,在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中国坚持以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中国坚持以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中国是联合国改革的最早倡导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 中国主张改革应发扬民主,广泛协商,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改革应有利于坚持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更好地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会员国的共同利益;应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切实维护其利益。 1919、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 (1 1)基本原则:)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 (2 2)职能:

46、)职能:组织实施所管辖的各项贸易协定、协议,为成员提供处理各协定、协议有关事务的谈判场所,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定期审评各成员的贸易政策法规,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提供技术援助及培训。 (3 3)作用:)作用:世贸组织加强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市场的统一和市场经济的普及。但是,世贸组织自身存在的各种矛盾也制约其作用的发挥。 (4 4). .中国为什么要入世?中国为什么要入世? 世贸组织的地位+作用: (地位)世贸组织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和组织基础,是众多贸易协定的管理者,是各成员贸易

47、立法的监督者,是就贸易问题进行谈判和解决争端的场所。 (作用)世贸组织加强了国际多边贸易体制,深化了国际分工和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促进了世界市场统一和市场经济的普及。 中国入世的意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新形势下,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对我国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符合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入世后享受的权利:享受多边、无条件、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参与世贸组织各机构的所有重要会议;参与贸易政策审议,对贸易伙伴的贸易政策进行质询和监督;

48、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纠纷;参与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制定多边贸易规则;享受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权益。 20、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 1). .宗旨:宗旨: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改善商业环境,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 2 2(2 2)组织方式(独)组织方式(独特的特的 APEC 方式的内容) :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区别:这种全新的合作方式以磋商代替谈判,以论坛承诺代替法律协定,避免高度机制化和强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

49、,从而平衡不同发展水平的成员的权益和要求,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 (3 3). .作用:作用:亚太经合组织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是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主要机构。 (4 4)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在亚太地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亚太经合组织的重要成员,中国参加了历届部长级会议和历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积极参与各层次各领域合作, 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 21、欧盟 (1 1). .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a、欧盟的实力首先表现在经济实力上,对外

50、贸易位居世界第一,官方发展援助居世界第一。 b、欧盟的集团优势地位,使其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欧盟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 c、欧盟在联合国和其他一些国际组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作用:欧盟在国际事务中有重要影响,发挥着重大作用,欧盟主张多边主义方针,主张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上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主张国际反恐必须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等。 (2 2)中国与欧盟的关系中国与欧盟的关系: a、中欧关系发展迅速,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在国际事务、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b、中国重视欧盟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版 > 必修4(生活与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