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说同步检测试卷马说同步检测试卷 A 组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 )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5)才美不外见 ( ) (6)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 (7)策之不以其道 ( ) (8)食之不能尽其材 ( ) (9)其真无马邪 ( ) 2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策 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 (2)其 其真不知马也( ) 其真无马邪 ( ) (3)之 奴隶人之手 ( ) 马之千里者 ( ) (4)能 虽有千里之能( ) 安求其能千里也( ) (5)而 而伯乐不常有( )
2、执策而临之 ( ) 3按原文填空。 (1)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是:_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 (3)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 4文言虚词“其”有下列几种用法: A作代词,相当于“它”或“它的”;B.作副词,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C.作副词,表示推测的语气,相当于“可能”“恐怕”。 辨析下面的句子各属于哪种情况,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1)其真无马邪 ( ) (2)其真不知马也 ( ) (3)安求其能千里也( ) (4)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5)策之不以其道 ( ) (6)食之不能尽其材 ( ) 5请把翻译错误的地方改正过来。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
3、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食马者)约束它不按照它的道路,吃掉它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听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马鞍望着它,说: “天下没有马! ”唉,它真的没有千里马吗?真的不懂马啊! 改错:_ 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马说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达强烈的愤慨。 B 马说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头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中间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最后总结全文。 C 马说第三自
4、然段中四个“不”有力地谴责了“喂马人”的无知。 D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 B 组 7根据本文内容,从千里马角度谈起,分别以“有志”和“无才”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并结合课文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1)有志_,无才_。 (2)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_ 8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有_,方显_; 无_,岂有_。 9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它永世的知音, 遗憾的是在封
5、建社会里, 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 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拟一个下联。 (1)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_ (2)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_ 【甲】马【甲】马 说说 韩 愈 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千金市骨【乙】千金市骨 郭隗先
6、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安事:要何用。捐:弃。之:指死马。期年:满一年。诚:真心。致士:招纳贤士。见事:被侍奉。 A 组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11用现代汉语翻
7、译下面的句子。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_ B 组 12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 【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义是什么。 _ 13 【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 【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的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 A 组 (一) 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豆至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选自岳飞论马)
8、【注释】介胄:披上战甲。褫(ch):解除。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 (2)比行百余里 ( ) (3)犹可二百里 ( ) (4)受大而不苟取( ) 15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此 其 为 马 受 大 而 不 苟 取 力 裕 而 不 求 逞 致 远 之 材 也。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 _ 17这段文字表面谈马,实则议论如何对待人才。它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_ B 组 (二)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
9、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 而智之用百, 爪牙之用各一, 而物之用百, 以一敌百, 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则人之食于虎也( ) (2)于人不啻倍也 ( ) (3)虎利其爪牙 ( ) (4)故人之为虎食者( ) 19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四处) 虎 利 其 爪 牙 而 人 无 之 又 倍 其 力 焉 则 人 之 食 于 虎 也 无 怪 矣。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_ 21作者说虎的目的是为了告
10、诉我们什么道理?(用原文回答) 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1)并列 (2)受屈辱 (3)吃一次 (4)同“饲”,喂 (5)表现在外面 (6)犹,尚且 (7)方法 (8)才能、才干 (9)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2.(1)用马鞭驱赶 马鞭 (2)表示推测,恐怕 表示加强诘问语气 (3)结构助词,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4)才能 能够 (5)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3.(1)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1)B (2)C (3)A (4)A (5)A (6)A 5.(食马者)用马鞭驱赶它却不按照(驱
11、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喂它, 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马鞭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懂马啊! 6.D 7.(1)示例:有志难成千里马;无才可作老黄牛。 (2)仕途失意作马说 8.示例:有伯乐,方显槽间千里马;无刘备,岂有隆中决策人。 9.(1)贤才无辜逢昏君 (2)人间难得九方皋 10.(1)用马鞭驱赶 (2)买 (3)指死去的千里马 (4)助词,无实义 11.(1)唉!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懂马啊! (2)(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白白)丢掉了五百金! 12.表面看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13.千里马
12、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乙文参考译文】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道:请(您)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 (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白白)丢掉了五百金! 这个近侍(胸有成竹地)说: 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擅长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到了。 于是不到一年,三匹千里马
13、就到手了。现在大王真心想要招纳贤士,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比我有才能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吗?” 14(1)但是,然而 (2)等到 (3)还 (4)勉强 15.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 16.披上战甲奔跑,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是很快。 17.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参考译文】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为之感到奇怪。(它们)每天食豆数斗,喝水一斛,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
14、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像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得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 18(1)被 (2)只 (3)以为利 (4)吃 19.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20.然而老虎吃人并不常见。 21.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参考译文】老虎的力气,比人(的力气)不止大一倍。老虎有锋利的爪牙,但是人没有,又使它的力气加倍。那么人被老虎吃掉,也就不奇怪了。然而老虎吃人并不常见,而老虎的皮常被人拿来做坐卧的物品,为什么呢?老虎使用力气,人运用智慧;老虎只能使用它自身锋利的爪牙,但是人能利用工具。所以力气的作用是一,但是智慧的作用是百;爪牙的作用各自是一, 但是工具的作用是一百。 用一对抗一百, 即使凶猛也一定不能取胜。 所以, 人被老虎吃掉,是因为有智慧和工具而不能利用。因此世界上那些只用力气而不用智慧,和只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借助别人的人,都跟老虎一样。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