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66193 上传时间:2019-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3马说》名校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 说一、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祗(zh) 骈死(pin) 槽枥(l) 食马者(s) 外见(xin)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限标 2处)(2)才美/不外见(限标 1处)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故虽有名马 故:所以 虽:即使(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只,仅 奴隶人:奴仆(3)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和普通马)一同死 槽枥:马槽(4)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次 或:有时(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犹,尚且(6)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才能、才干(7)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2、”同“饲” ,喂(2)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 ,表现5辨析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1)策 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驱赶)执策而临之(马鞭)(2)其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代指“千里马”)其真无马邪(表示诘问,岂、难道)其真不知马也(表示推测,恐怕)(3)之 奴隶人之手(结构助词,的)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4)能 虽有千里之能(才能)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够)(5)而 而伯乐不常有(连词,表转折)执策而临之(连词,表修饰)6翻译下列句子。(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日行千里的马,吃一次有时可以吃光一石粮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让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不

3、能得到,怎么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用马鞭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知道千里马吧!7填空(1)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2)“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如我们学过的爱莲说也是这种文体。 马说通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3)贯穿全文的

4、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二、同步解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8请用原文语句填空,梳理文章结构。(1)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分析问题:千里马命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千里马遭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

5、可得。(3)得出结论:其真不知马也!9文中的“伯乐” “千里马” “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伯乐”喻指善于识别、发现、任用人才的人, “千里马”喻指有才华、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昏庸无能的封建统治者。10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什么句式?其作用是什么?反问;加强语气,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平之意及愤懑之情。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怀才不遇之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控诉之情。三、拓展训练【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

6、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 言于君曰:“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 死马而捐 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 ,千里之马至三。(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释】 涓人:国君的近侍。安事:何用。捐:花费。期年:满

7、一年。1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马鞭驱赶(2)其真无马邪 其:表示诘问,岂、难道(3)臣闻古之君人 闻:听说(4)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以:用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A潭西南而望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学而时习之(解析:例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A.连词,表修饰;B.连词,表并列;C.连词,表转折;D.连词,表并列。)14翻译下列句子。(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屈辱在奴仆的手里,(和普通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以千里马而著称。(2)死马且买之五

8、百金,况生马乎?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来买,何况是活马呢?15两文中“千里马”的命运截然不同,说说不同之处表现在哪里。【甲】文中的“千里马”因为不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任用,最终“不以千里称” ;【乙】文中,因为君主渴求得到“千里马”并能够采纳正确的建议,所以“千里马”得以脱颖而出。附【乙】文参考译文:我听说古时候的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一位近侍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 ”国君派遣他去了。三个月后得到了千里马,马已经死了,用五百两黄金买了死马的头,回去把此事回报给了国君。国君很生气,说:“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还花了五百两黄金!”近侍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百两黄金买,何况是活马呢?天下人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就会到来了。 ”于是不到一年,就来了好几匹千里马。练习评介:练习能突出文言文重在积累的关键要求,设题合理,层次渐进,重视文言常用词语、句式的积累。同步解读部分突出了文章重点;拓展训练结合课文,形成比照,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参考答案、翻译准确,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提高。整个练习编排规整,便于学习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