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O**** 文档编号:209837 上传时间:2022-03-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4 课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学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 德国自 19 世纪 90 年代开始, 从争取称霸欧洲的 “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一政策的转变加剧了( ) A德美矛盾 B英德矛盾 C德法矛盾 D德日矛盾 【答案】B 【解析】当时拥有世界霸权的是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德国从争取称霸欧洲转向夺取全球霸权势必会加剧英德之间的矛盾,故选 B 项。 2 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名言是“火药是干的, 剑是磨过的, 目标明确, 力量集中, 悲观者已经被赶走,我为我武装的人民干一杯”。这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强烈的( ) A军

2、国主义 B霸权主义 C极端民族主义 D乐观主义 【答案】A 【解析】材料中“火药”“剑”“目标”“力量”体现了德国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故 A 项正确。 3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 1908 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大战,直到 1914 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纯属偶然 B大战注定爆发于 1914 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答案】C 【解析】无论是“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还是萨拉热窝事件,都是大国侵略巴尔干半岛的行为,故当时机成熟时,这

3、些行为就是大国发动战争的借口,故 C 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工业国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战争爆发是历史必然,故排除 A 项;B 项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D 项只是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表象的分析,不能体现出萨拉热窝事件的根源,故排除。 4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 A德军主力部队被消灭 B德国军事上犯了严重战略错误 C德军由进攻转入防御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答案】D 【解析】 马恩河战役宣告德国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西线进入相持阶段, 之后东线也进入相持阵地战,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

4、错误,排除;题干问的是马恩河战役的后果而不是失败的原因,排除 B 项;由进攻转入防御并不等同于失败,排除 C 项。 5法国贝当将军在回忆某战役时说:“德军试图造成一个任何部队都无法坚守的死亡区。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这旨在说明( ) A德国军事实力强大 B战争的残酷性 C战争成为新技术催化剂 D贝当为投降德国辩解 【答案】B 【解析】材料“钢铁碎片、霰弹片和毒气向我们所在的树林、堑壕和掩蔽部铺天盖地袭来,简直在消灭一切”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故 B 项正确。 6“签署凡尔赛条约 , 仅是巴黎和会内容的一部分。继凡尔赛条约之后,又签订了

5、对其他战败国的一系列条约,包括对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 、对保加利亚的纳伊条约”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际关系的进一步民主化, 其积极意义表现在( ) A用集体缔约的方式来消除国际之间的争端 B用全体一致的原则构建制止战争的机制 C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矛盾 D用集体威胁的办法遏制企图发动侵略的国家 【答案】C 【解析】通过召开巴黎和会和签署一系列的条约,规划了一战后的世界格局,所以其积极意义在于用召开国际会议的办法力图解决国际间的矛盾,故选 C 项。 7“凡任何战争或战争之威胁,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

6、以上内容体现的是国联盟约中的( ) A委任统治 B集体安全 C民族自决 D全体一致 【答案】B 【解析】材料“不论其直接影响联盟任何一会员国与否,皆为有关联盟全体之事。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国间之和平”体现了国联会员国集体互保,维护集体安全,故 B 项正确。 8凡尔赛体系的主要积极影响是( ) A中国收回山东的主权和一些权利 B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C消除了战胜国之间的基本矛盾 D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凡尔赛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一段时期内维持了欧洲的和平,故 D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7、迄 1914 年,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 17 亿美元,德国的投资为 9 亿美元,直追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协约国的贸易从 1914 年的 82 400 万美元增加到 1916 年的 321 400 万美元,而与同盟国的贸易则从 16 900 万美元猛跌到 116 万美元。1917 年 1 月 31 日,德国通知美国政府即将开始无限制的潜艇战,美国遂于 2 月 3 日宣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3 月 1 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公布了一份德国外交大臣发给德驻墨西哥公使的密电,电令的内容是如果美国由于潜艇战而对德作战,墨西哥就与德国结成反美联盟, 作为参战的报酬, 德国答应帮助墨西哥夺回新墨西哥

8、等三州。 美国舆论大哗, 引起战争狂热。 4 月 6 日,美国正式对德宣战。为了适应反潜斗争的需要,美国开始大量建造驱逐舰。美国海军的重大贡献是它的护航编队把美国部队和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安全运到法国。由于美国参战,协约国和中立国方面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参加一战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参加一战的影响。 【答案】(1)背景:美德矛盾加剧;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利益密切;德国发动无限制潜艇战;德国企图利用墨西哥牵制美国。 (2)影响:推动了美国的海军建设;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德国的失败;

9、加快了一战的结束。 【选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 30 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这反映当时有人认识到( )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 B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军备战 C欧洲在一战前 30 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科技的发展,注定了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是由战前 30 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

10、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故 A 项符合题意;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的表现,排除 B 项;C 项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与科技发展导致战争的残酷性无关,排除 D 项。 2“马恩河之战后,双方开始向沿海地带机动,但无任何战略意义,只是把战线延长到海边。双方统帅部分别于 11 月 15 日和 17 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该战场形势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用来说明( ) A一战演变为持久战的原因 B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 C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 D同盟国不再推行任何机动战 【答案】A 【解析】“双方统帅部分别

11、于 11 月 15 日和 17 日下令转入防御,建立筑垒阵地,从此西线机动战完全结束,转入阵地战”故 A 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的目的,排除 B 项;材料信息表明德国的速胜计划破产,转入阵地战,不能说明阵地战是最主要作战形式,排除 C 项;材料信息无法得出同盟国以后是否推行机动战,排除 D 项。 3.1917 年 3 月,美国总统伍德罗 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经过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 30 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明确表达了

12、是否参战的问题 B对战争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 C认为加入协约国一方对美国有利 D立足于世界公民的身份,追求世界和平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域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可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演说中隐含着美国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B 项正确;A、C、D 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均排除。 4毛元佑在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写道:“敌军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的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军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军队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

13、动摇。”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 A凡尔登战役 B马恩河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日德兰海战 【答案】C 【解析】“世纪初的列强混战”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据材料“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大象坦克的出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坦克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被使用,故 C 项正确。 5.1917 年 4 月,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继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真正演变为全球性战争。由此可知,“全球性战争”是( ) A科技进步的负产品 B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C世界整体化的产物 D国家利益至上的恶果 【答案】C 【解析】从材料“1917 年”“美国对德宣战,在此影响下,中国、巴西等一批国家相

14、继对德宣战”可以看出, 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背景下,各国联系密切,所以说“全球性战争”是世界整体化的产物,故选 C 项。 6威廉二世的外交大臣比洛说:“当其他国家分割世界时我们不会消极地躲在一旁。如果英国人谈大不列颠, 法国人谈新法兰西, 俄国人侵占亚洲, 那么我们也要求建立大德意志。 ”这段话表明( ) A德国成为容克贵族的国家 B德国为了摆脱危机奉行对外扩张政策 C德国为了利益而要在世界上争霸 D德国为实现欧洲的和平而努力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 世纪末,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德国要重新瓜分世界领土,与各国争

15、霸,故 C 项正确。 7在巴黎和会上,美、英支持日本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而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又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美、英转变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人民反日斗争的高涨 B中国是国际联盟的参加国 C英日同盟的宣告失效 D力图遏制日本势力的扩张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美英在亚太地区与日本的矛盾尖锐,为了遏制日本势力扩张,故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的要求,D 项正确。 8 非战公约规定:各缔约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

16、 ) 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 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 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故 A项正确; 非战公约 并未限制军备竞赛, 排除 B 项;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 非战公约 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排除 C 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排除 D 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1920 年 1 月,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国联盟约规定通过集体安全、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以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凡是在大战中对同盟国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成员国。行政院是国际联盟最重要的机关,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4 国为其常任理事国,美国未加入。但是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国际联盟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二战爆发后,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1946 年 4 月 19 日, 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18、(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联盟成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际联盟的作用。 【答案】(1)原因:一战的教训;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维护凡尔赛体系的需要;抵制共产主义。 (2)作用:反映了人类对世界和平的向往;用协商和仲裁解决国际争端,推动国际社会有序化;为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提供借鉴;未能有效维护和平,客观上助长了侵略。 【解析】 (1)从材料时间“1920 年 1 月”, 宗旨“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 “集体安全、 裁军、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措施,原则“保障会员国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并规定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以及主导国家等信息,结合世界现代史的史实回答。 (2)从材料中“国际联盟以保障国际和平与促进国际合作为宗旨”“对违背者实行经济制裁”“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等信息,得出国际联盟在一战后对于国际秩序、世界和平以及国际组织运营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