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205970 上传时间:2022-01-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9 页 2020-2021 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学年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22 分) 1. “1840-1842 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被英国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见了分晓”。材料描述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 ) A.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 B.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D. 中国的主权丧失殆尽 2. 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120 年前的 1901 年也是农历辛丑年,这一年(1901 年)在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 A. 清

2、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B. 黄海海战失利丧失黄海制海权 C. 武昌起义发生,湖北军政府成立 D. 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兴起 3. 1898年,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说: “各国变法, 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谭嗣同作为洋务派的代表,领导了洋务运动 B. 谭嗣同的流血牺牲是变法成功的重要原因 C. 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 D. 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没有产生积极影响 4. 小明同学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了以下内容,据此判断他研究的是( ) 颁布时间:1912年 3月

3、11日 颁布机构:中华民国参议院 意义:肯定了民主共和制度和民族自由原则 A. 天朝田亩制度 B. 资政新篇 C. 马关条约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 这场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北大是这场运动的基地,新青年是最为重要的阵地,“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它的两大口号。这场运动是( ) A. 辛亥革命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大革命 6.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100 年前的浙江嘉兴南湖上,一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红船上召开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 2 页,共 9 页 红船

4、上召开的会议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毛泽东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A. B. C. D. 7. 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 C. 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 D. 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 8. 中国有“桥的国度”之称。遍布神州大地的桥, 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显示了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宛平城外的卢沟桥,(如图)这座华北第一大联拱石桥已经静静地横卧在永定河上达八百年之久,岁月的风霜在它身上留下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品读

5、、深思。以下事件与卢沟桥紧密相关的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武汉会战 C. 七七事变 D. 台儿庄大捷 9. 我国将每年 12 月 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如图),纪念 30多万死难同胞,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旅顺大屠杀 B. 七七事变 C. 南京大屠杀 D. 日本投降 10.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资料卡片,请为这张卡片选择合适的题目( ) A. 孟良崮上火如潮 B. 千里跃进大别山 C. 大军合力战淮海 D. 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 3 页,共 9 页 11.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会议,颁布纲领性文件,规定

6、“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部纲领性文件是( )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天朝田亩制度 C. 中国土地法大纲 D. 资政新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8 分)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递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

7、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材料三文献纪录片走进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解放战争期间,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发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1) 请写出材料一中与“五口通商香港失”相关的条约名称。“圆明园中尽烈火”是发生于哪次战争期间? (2) 据材料二归纳抗战胜利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抗战胜利的世界意义。 (3) 写出材料三中的三大战役的名称。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月四日下午一时半,十几个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人人手里拿着一面或两面旗帜,上面写着“还我青岛”“外争主

8、权内除国贼”等口号 6月 5 日,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以响应学生。6月6 日,上海各界联合会成立,反对开课、开市,并且联合其他地区,告知上海罢工主张。全国 22个省150多个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这一切都表明, 这场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 材料二 1935 年在贵州召开的那次会议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撤换了博古李德等“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这次会议表明党的领导成熟了,我们党能够而且善于灵活、正确地领导国内战争。 第 4 页,共 9 页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

9、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指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在贵州召开的会议是什么会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 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 10800 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 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 20000 人, 总计约为 39000人1843年至 1893 年, 中国城镇人口由 2072 万增加到 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 5.1%提高至 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才发展为近代城市。 材料二 2020 年 1

10、1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称赞张是企业家的典范。面对近代中国经济衰弱的现实,张在那个中国士大夫仍然耻于经商的时代,毅然放弃功名仕途,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他这样表明心志:“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2) 阅读材料二,归纳张謇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精神。 第 5 页,共 9 页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材料“1840-1842 年,以天朝上国自居的清王朝被英国的海军舰队接连挫败。中国的落后和西方的先进最终在战场上

11、见了分晓”可知,这是对鸦片战争的描述。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故选:B。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840-1842年”。 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掌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2.【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 1901年是农历辛丑年, 这一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黄海海战发生在 1894年,武昌起义发生在 1911年,洋务运动兴起于 19 世纪 60 年代。 故选:A。 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01年”。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 3.【答案】C 【解析】

12、据所学知,谭嗣同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最后失败了;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排除 ABD三项。C项表述正确,谭嗣同等维新派领导的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这是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 故选:C。 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 4.【答案】D 【解析】由题干材料判断是中国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 1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 年 3月 11 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国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

13、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 6 页,共 9 页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民国约法的相关史实。 5.【答案】B 【解析】据题干“德先生”和“赛先生”并结合所学,新文化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在西方是民主和科学的含义。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掀起新文化运动,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文化运动的情况、内容以及意义。 6.【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 7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叛徒的告密,大会的最后一天改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继续举行。出现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何叔衡、李达等 13人,他们代表了全国 50 多名党员。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在当前的中心

15、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中共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红船上召开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红船上召开的会议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毛泽东没有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红船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成立。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把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7.【答案】D

16、 第 7 页,共 9 页 【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适用于井冈山”并结合所学,A辛亥首义,吹响共和号角描述的是武昌起义,地点武昌;B五四中心,展开风云新征途描述的是五四运动,地点北京;C八一枪响,军旗迎风升起描述的是南昌起义,地点南昌;ABC不符合题意;1928年 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革命道路的开始,这犹如中国革命的一点“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纷纷建立根据地,推动了革命高潮的到来,形成“燎原之势

17、”,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D两军会师,开辟革命新道路在井冈山,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题干关键信息“适用于井冈山”。 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重大事件以及影响。 8.【答案】C 【解析】1937年 7 月 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军队的拒绝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 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C是正确的选项;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七七事变的内容。七七事变是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全国人民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空前规模

18、的全民族反侵略的战争。 掌握抗日战争时期重要事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题干给出了每年 12月 13 日定为国家公祭日,纪念 30 多万死难同胞,设问考查与该公祭日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1937年 12月 13 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及附近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进行了长达六周之久的血腥大屠杀,据统计遇害者达三十万人以上。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南京大屠杀;识记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与遇难同胞总数。 10.【答案】B 【解析】A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

19、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 C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第 8 页,共 9 页 D百万雄师过大江,使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南京解放,统治中国人民 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B。 本题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题干中的关键词“1947年 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地区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告诉我们,此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

20、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分析材料、理解材料,掌握挺进大别山的史实有利于解答本题。 11.【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材料出自中国土地改革大纲。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 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1947 年, 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

21、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考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2.【答案】【小题 1】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小题 2】国共两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的支持等。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

22、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小题 3】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解析】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抗日战争胜利、三大战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材料分析题形式呈现,依据所学和题意解答。 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第 9 页,共 9 页 抗日战争胜利、三大战役,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13.【答案】【小题 1】五四运动;“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开始领导中国革命

23、,是旧民主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小题 2】 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遵义会议。题目设计注重基础性,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依据材料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作答。 本题以五四运动、遵义会议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4.【答案】【小题 1】数量增加,人口增多;洋务运动。 【小题 2】爱国兴业;不恋官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踏实苦干。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张謇兴办实业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张謇兴办实业等相关史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