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99851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2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3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3 3 节节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A 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1(2020 济宁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B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一定会增产、增收 C乙烯利是一种具有催熟作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D生产上使用 2,4D 时不需要考虑浓度 答案 D 2用矮壮素处理可以抑制植株增高,培育出矮化的水仙,提高观赏价值。与矮壮素的作用效果正好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 A乙烯利 B赤霉素 C2,4D D脱落酸 答案 B 解析 矮壮素可以抑制植株增高,而赤霉素促进

2、植株增高,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3(2019 邢台高二检测)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在将其催熟的同时又令其外观变得更好看。其中的膨大剂和催熟剂可能分别是( ) A生长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 B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 C生长素类调节剂和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 D赤霉素类调节剂和乙烯类调节剂 答案 B 解析 膨大剂能使果实膨大,主要原因应是细胞数目增多,引起细胞数目增多的应为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 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催熟剂的作用效果与乙烯相同, 其应为乙烯类调节剂。 4(2019 哈师大高二期中)下列关于“引来繁

3、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B适当喷洒 2,4D 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C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 答案 D 解析 与“瓜熟蒂落”有关的激素是乙烯和脱落酸,说明这一现象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A 项正确;2,4D 是生长素类调节剂,具有跟生长素类似的功能,适当喷洒一定浓度的 2,4D 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 项正确;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可以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因此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C 项正确;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

4、自身基因的调控,D 项错误。 5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瓜农滥用膨大剂致西瓜变“地雷”的情况。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媒体冠名为“植物激素”之后,引起了消费者的不少担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过量使用,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B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植物激素 C催熟剂是乙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D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答案 B 解析 膨大剂、催熟剂、增甜剂等是人工合成的,不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B 项错误。 题组二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 6 (20

5、20 衡水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探究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浓度”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葡萄插条不能带幼叶或幼芽,以免自身产生生长素影响实验结果 B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避免实验误差 C实验中不同浓度 NAA 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要相同 D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 NAA 和 IAA 浓度相同 答案 C 解析 实验用葡萄插条可带少量幼叶或幼芽,但要保证各插条所带幼叶或幼芽的数量相同,A 项错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B 项错误;实验中自变量是 NAA 溶液浓度,NAA 处理插条的时间属于无关变

6、量,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C 项正确;NAA(奈乙酸)属于生长素类调节剂, 不是生长素(IAA), 因此不能确定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的最适NAA和IAA浓度是否相同,D 项错误。 7(2019 南昌高二检测)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 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 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 答案 D 8 下列关于“探

7、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注意事项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不同组的无关变量可以不同 B找准插条的形态学上下端,防止颠倒 C不同组的实验材料处理的时间可以不同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答案 B 9某学生开展了“NAA 溶液对草莓发育的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的是草莓的瘦果,瘦果内包含着种子。根据有关信息可知,NAA 溶液( ) A导致草莓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B在本实验中帮助草莓完成了受粉 C主要起了驱虫的作用 D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 答案 D 解析 受粉后, 种子才能形成, 发育中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 促进果实的发育。 分析题

8、图,未经受粉但喷洒了一定浓度的 NAA 溶液后草莓果实表现出发育现象, 由此可推知 NAA 的作用类似于草莓种子发育时产生的生长素,D 项正确。 10龙牙楤(又名刺老芽、树头芽),春季采嫩芽、嫩叶食用,也具有相当高的药用价值,有补气安神、祛风活血等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春季, 人们集中采摘龙牙楤的嫩芽, 但是嫩芽的数量仍在增加, 原因是_。 (2)为了大量栽培龙牙楤,研究小组尝试探究不同浓度的 2,4D 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完成了一组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 1 小时后,分别放入 4 种溶于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的不同浓度 2,4D 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插条浸泡在蒸馏水

9、中的目的是减少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的对照组的操作是_ _。 从预实验结果可知,与浓度为 8 ppm 的结果相比,浓度为 15 ppm 的 2,4D 溶液对插条的影响是_。 在预实验以及正式实验过程中, 都要控制好无关变量, 如_和_。 用浸泡法处理插条, 与沾蘸法相比, 所用的2,4D浓度_(填“较高”或“较低”),所需处理时间_(填“较长”或“较短”)。 答案 (1)解除了顶端优势(答案合理即可) (2)插条中的内源激素 将插条放在等量含糖的磷酸缓冲液中,其他条件相同 促进生根的作用减弱 实验温度 插条处理的时间(是否有光照等,答案合理即可) 较低 较长 B 组 综合强化练 1 植物生

10、长调节剂在生产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萘乙酸、2,4D 等均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它们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 C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延长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 D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 淀粉酶 答案 A 解析 萘乙酸、2,4D 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但生长素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 错误。 2 某课题组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

11、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只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B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具有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C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乙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是 10 mol/L D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枝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至少设计 4 组实验 答案 D 解析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与浓度,A 错误;实验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甲的作用都是促进生根, 没有体现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 浓度过高时抑制生长的特点, B 错误;一定范围内,随着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的浓度增加,月季的生根数目逐渐减少,植物生长调节剂乙可能对月季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 或其

12、在01 molL1中的某浓度区间内有促进作用,C 错误;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甲、乙对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还应设计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空白对照组与同时使用甲、乙两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实验组,D 正确。 3西瓜膨大剂是由日本科学家在上世纪 80 年代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合物,作用效果持久,应用广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膨大剂是一种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生长素的一种 B过量使用西瓜膨大剂,其残留部分很可能造成青少年摄入过量激素,从而导致发育过快 C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促进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子房壁发育为

13、成熟的果实 答案 C 解析 西瓜膨大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是植物细胞合成的,不属于植物激素,从其功能推断应该属于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的一种,A 项错误;人体没有识别西瓜膨大剂的受体,西瓜膨大剂不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B 项错误;将生长素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涂在二倍体西瓜未受粉的子房壁上,刺激子房发育成果实,获得无子西瓜,C 项正确;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的作用是促进果实发育,D 项错误。 4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某植物插条使其生根,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清水 浓度 a 浓度 b 浓度 c 平均生根数 15 29 38 7 A.实验中

14、的插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 B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浓度 b C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D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答案 B 解析 由于在清水中也能生根(平均生根数为 15),而带芽或幼叶的插条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所以实验中的插条可能带有芽或幼叶,A 正确;实验组别较少,浓度梯度偏大,虽然 b 浓度时生根数量最多, 但无法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B 错误; 与对照组比较,浓度为 a、b 时促进生根,浓度为 c 时抑制生根,则说明该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

15、根,C 正确;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的不同浓度,如插条的长势、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 正确。 5 (2019 长沙高二检测)某小组开展“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探究,下列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要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个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高、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答案 A 6如图为一种植物插条经不同浓度 IAA 浸泡 30 min 后的生根结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

16、组为不加 IAA 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 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 mg/L 与 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数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作用是浓度较低时促进生根,浓度过高时抑制生根 答案 B 解析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不同之处是外源 IAA 的浓度不同, 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用清水浸泡(即外源 IAA 的浓度为 0),但枝条本身存在 IAA,A 错误;用 300 mg/L IAA 处理的枝条平均生根数最多,故这四组实验中,该浓度 IAA 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

17、有效,B 正确;分析柱状图可知,100 mg/L 与 300 mg/L IAA 处理获得的根数量差异较大,C 错误;通过柱状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题中所示浓度的 IAA 均体现了 IAA 对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 错误。 7请回答下列与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的问题: (1)植物激素中生长素、_和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称为植物生长促进剂;_和乙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称为植物生长抑制剂。 (2)某校课题研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类调节剂萘乙酸(NAA),在促进生长的浓度范围内,与 IAA 浓度相同时,NAA 产生的促进生长作用大于生长素(IAA)的。为了

18、验证 NAA 和 IAA 的这种差异,现用玉米的胚芽鞘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前要对等长的胚芽鞘做去掉尖端的处理,其目的_。 答案 (1)细胞分裂素 赤霉素 脱落酸 (2)排除胚芽鞘自身产生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1)植物激素中包括生长促进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等;生长抑制剂:脱落酸、乙烯等。 (2)在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可以通过胚芽鞘的生长程度判断所选试剂的作用效果;植物胚芽鞘尖端会自然地产生生长素,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所以应去除。 8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河北杨插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步骤如下: 剪取 1 年生未萌发的河北杨枝条,按级分别剪

19、取插穗,插穗长 20 cm,切口上平下斜,上端 12 个幼芽。 选择相同的插穗 400 支,平均分成四组,分别放在浓度为 400 mg/L、600 mg/L、800 mg/L的萘乙酸溶液和清水中浸泡 300 min。 将处理后的插穗扦插在同种基质中,60 天后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萘乙酸溶液 浓度(mg/L) 生根插条 数(支) 平均生根 数(条/支) 生根率(%) A 400 69 6 69 B 600 85 13 85 C 800 43 8 43 D 0(清水) 7 3 7 回答有关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 无关变量有_(写出两点)。 (2)植物扦插时, 通常去掉插

20、穗上的成熟叶片, 其目的是_。 (3)各组处理、 扦插100支插穗, 最后计算平均值是为了_。 (4)插穗的下端切成斜口, 比切成平口更有利于插穗的成活, 原因是_。 (5)根据表中结果,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 答案 (1)萘乙酸的浓度 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环境温度(pH)等(写出两点即可) (2)降低蒸腾作用, 减少水分的散失 (3)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减少实验误差 (4)切成斜口可增大吸收面积 (5)一定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且浓度为 600 mg/L 左右的萘乙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 解析 (1)据实验课题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而选取侧芽的数目、溶液处理的时间、环境温度(pH)等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它们属于无关变量。(2)植物扦插繁殖时,去掉插穗上的成熟叶片,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3)取平均值可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4)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可增大吸收面积。(5)由表格可知: 一定浓度的萘乙酸能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 且浓度为 600 mg/L 左右的萘乙酸促进河北杨插条生根的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