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952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2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A 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1 (2020 山东高二模拟)下列有关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实例分析, 属于直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合成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是( ) A白化病 B苯丙酮尿症 C囊性纤维化 D豌豆粒形 答案 C 解析 白化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粒形都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故 A、B、D 不符合题意;囊性纤维化属于基因直接通过控制结构蛋白合成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项符合题意。 2白化病和黑尿病都是因为酶缺陷引起的分子遗传病,前者不能由酪氨酸合成黑色素,后者不能将尿黑酸转变为乙酰乙酸,排出的尿液中

2、因含有尿黑酸,遇空气后氧化变黑。如图表示人体内与之相关的一系列生化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一个皮肤角质层细胞控制酶 B 合成的基因异常,不会导致白化病 B若一个胚胎干细胞控制酶 D 合成的基因异常,可能会导致黑尿病 C白化病和黑尿病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 D图中代谢过程可说明一个基因可影响多个性状,一个性状也可受多个基因控制 答案 C 解析 白化病和黑尿病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的,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的,而非直接控制,C 项错误。 题组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细胞分化 3(2019 广西南宁三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描述正确的

3、是( ) A老年人体内没有细胞分化 B细胞分化的方向是可逆转的 C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D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数量和种类 答案 C 解析 老年人体内也有细胞分化,A 错误;细胞分化的方向是不可逆转的,B 错误;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如胰岛 B 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C 正确;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的种类,未增加细胞的数量,D 错误。 4细胞分化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 ADNA 上的基因发生改变 BmRNA 种类发生改变 C蛋白质的种类发生改变 D细胞的功能发生改变 答案 A 解析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 DNA 上的基因不会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后,细胞中蛋白

4、质和 mRNA 的种类会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会发生稳定性差异。 5(2020 福建漳州华安一中高一下月考)下列哪个案例能说明人体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 A进行 ATP 的合成 B进行呼吸酶的合成 C合成血红蛋白 D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答案 C 解析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所有细胞都存在血红蛋白基因, D 不符合题意;ATP 是细胞的直接能量来源,而 ATP 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因此只要是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酶和 ATP 的合成,A、B 不符合题意;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是已经分化的红细胞,C符合题意。 题组三 表观遗传及基因与性状的对应关系 6下列有关表观遗

5、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表达发生改变 B生物表观遗传中表型发生改变 C生物表观遗传中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生物表观遗传现象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答案 C 解析 生物表观遗传是指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的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的变化现象。 7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 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导致 DNA 甲基化,进而使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因此失去转录活性。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DNA 甲基化,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DNA 甲基化,会导致 mRNA 合成受阻 CDNA 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生物体的性状 DDNA 甲基化,可能会影响细胞分化 答案 A 解

6、析 DNA 甲基化是 DNA 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A 错误。 8下列关于基因对性状控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白化病患者缺乏酪氨酸酶,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同一株水毛茛在空气和水中的叶形不同,体现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C原发性高血压与多对基因表达产物有关,体现基因与基因共同作用控制性状 D抗生素阻止细菌内 tRNA 和 mRNA 的结合,体现基因表达产物通过影响转录而影响性状 答案 D 解析 抗生素阻止细菌内 tRNA 和 mRNA 的结合, 体现基因表达产物通过影响翻译的过程而影响性状,D 错误。 9基因型为 AA 和 A

7、a 的玉米,在有光条件下发育成绿色幼苗,在无光条件下发育成白化幼苗;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无论有无光照均发育成白化幼苗,由此可见( ) A性状完全由基因决定,与环境无关 B性状完全由环境决定,与基因无关 C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D无光条件下,基因决定性状;有光条件下,环境决定性状 答案 C 解析 基因型为 AA 和 Aa 的玉米,在有光条件下发育成绿色幼苗,在无光条件下发育成白化幼苗, 这说明性状不仅受基因的控制, 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A、 B、 D 项错误, C 项正确。 10下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

8、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_和_也不同。图二过程进行时碱基之间遵循_原则。 (2)与图一中 A 链相比,C 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_和_。 (3)基因中由于碱基缺失导致一种转运蛋白异常,使个体患上囊性纤维化,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_。 答案 (1)酶 原料 碱基互补配对 (2)核糖 尿嘧啶 (3)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解析 (1)图一是基因表达过程中的转录,模板是 DNA 的一条链,原料是 4 种核糖核苷酸,还需要 RNA 聚合酶; 图二是 DNA 的复制过程, 模板是 DNA 的双链, 需要 DNA 聚合酶等,原料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所以所需要的条件中模板、酶和原料等不

9、同。图二过程进行时碱基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图一中 C 链(RNA)与 A 链(DNA)相比,C 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核糖和尿嘧啶。 B 组 综合强化练 11根据以下材料:藏报春甲(aa)在 20 时开白花;藏报春乙(AA)在 20 时开红花;藏报春丙(AA)在 30 时开白花。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型相互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材料可知,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由材料可知,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C由材料可知,环境影响基因型的表达 D由材料可知,生物体的表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 和、和实验中,都只有一个变量,可以得出相应结

10、论。而和实验中温度和基因型都不同, 所以不能判断表型是由温度还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或是由它们共同决定的。 12如图为人体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在人体所有的细胞中均能发生 B基因 1 和基因 2 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细胞中 C反映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 D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过程不能完成 答案 C 解析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发生在人体未成熟的红细胞内,而过程发生在人体皮肤、毛发等细胞内,A 错误;人体的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而来,每一个体细胞内含有的基因相同,B 错误;反映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对生物体性状的间接控制方式,C 正确

11、;人体衰老引起白发的原因是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并不是酪氨酸酶不能合成,D 错误。 13 (2019 安徽毛坦厂中学高一下期末)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为显性, 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果蝇,所有果蝇都是黑体。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下列有关果蝇的体色与基因型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中不含添加剂时,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体色相同 B食物中不含添加剂时,基因型不同的果蝇体色可能相同 C若黑体果蝇甲黑体果蝇乙F1全部为灰体果蝇,则甲、乙的基因型均不可能为 bb D果蝇的体色受基因控制,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食物中不含添加剂时,基因型相同的果蝇体色相同,A 正确

12、;食物中不含添加剂时,基因型不同的果蝇体色可能相同,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果蝇均表现为灰体,B 正确;当亲本中甲的基因型为 bb,乙的基因型为 BB,且乙用含某种添加剂的食物喂养时,甲、乙均表现为黑体,当 F1的食物中不含添加剂时,F1全部表现为灰体,C 错误。 14 DNA 甲基化是指在 DNA 甲基转移酶(Dnmts)的催化下, 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上的一种修饰方式。 DNA 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的沉默, 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低会导致一些在正常情况下受抑制的基因如原癌基因被激活,从而使细胞癌变,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高效表达有关 B抑制 Dnm

13、ts 酶活性会降低细胞癌变的概率 CDNA 的甲基化会阻碍 RNA 聚合酶与基因上的密码子的结合 DDNA 的甲基化改变了原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答案 A 解析 据题意分析可知, DNA 甲基化会导致基因表达的沉默, 而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低会导致原来受抑制的基因如原癌基因被激活,故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高效表达有关,A正确;Dnmts 酶会导致 DNA 甲基化,抑制 Dnmts 酶活性会导致甲基化水平降低,而基因组总体甲基化水平低可能会导致癌变, 故抑制 Dnmts 酶活性可能提高细胞癌变的概率, B 错误;DNA 的甲基化可导致基因表达的沉默,阻碍 RNA 聚合酶与基因上的启动部位结合

14、,密码子在 mRNA 上,C 错误;DNA 的甲基化会将甲基基团转移到胞嘧啶上,并没有改变原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D 错误。 15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生物性状 B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与外界环境共同控制的 C基因控制性状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实现的 D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体性状也发生改变 答案 C 解析 一个基因可能控制多个生物性状,一个生物性状也可能受多个基因控制,A 正确;生物体的性状不仅受基因控制,还受外界环境影响,B 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 错误;由于密

15、码子的简并,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后遗传密码发生了改变,但是控制合成的氨基酸的种类不一定发生改变,因此不一定导致生物体性状发生改变,D 正确。 16菱生活在淡水中,它的叶有两种形态:沉于水中的呈细丝状,浮出水面的却薄而宽阔。这个实例可以说明( ) A基因对性状的表现具有决定性作用 B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C性状的表现未必受基因的控制 D环境是性状表现的决定因素 答案 B 解析 菱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表型不同,说明环境对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17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 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 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 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 mRNA 起始密码子上游的特异

16、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 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核糖体能与铁蛋白 mRNA 一端结合,沿 mRNA 移动,遇到起始密码子后开始翻译(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_,铁蛋白基因中决定“”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_。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_,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 mRNA 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_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_。 (3)若铁蛋白由 n 个氨基酸组成,指导

17、其合成的 mRNA 的碱基数远大于 3n,主要原因是_。 答案 (1)GGU CCACTGACC (2)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结合与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 (3)mRNA 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 18 油菜植物体内的中间代谢产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运向种子后有两条转变途径, 如图甲所示,其中酶 a 和酶 b 分别由基因 A 和基因 B 控制合成。我国陈锦清教授根据这一机制培育出高产油菜,产油率由原来的 34%提高到 58%。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甲分析,你认为提高油菜产油量的基本思路是_。 (2)图乙表示基因 B, 链是转录链, 陈教授及助手诱导 链也能转录, 从而形成双链 mRNA,试回答: 控制酶 b 合成的基因的基本单位是_。 控制酶 a 与酶 b 合成的基因在结构上的本质区别是_。 转录出的双链 mRNA 与图乙基因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_。 为什么基因 B 经诱导后转录出双链 mRNA 就能提高产油量? _。 答案 (1)抑制酶 b 合成, 促进酶 a 合成 (2)脱氧核苷酸 碱基对的数量及排列顺序不同 mRNA 中不含 T 含 U, 五碳糖为核糖 双链 mRNA 不能翻译(不能与核糖体结合)形成酶b,而细胞能正常合成酶 a,故生成的油脂比例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