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氨和铵盐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97029 上传时间:2021-10-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7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2.2氨和铵盐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2.2氨和铵盐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2.2氨和铵盐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2.2氨和铵盐 基础对点练+综合强化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氨和铵盐氨和铵盐 A 组 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氨的性质与喷泉实验 1.关于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氨因为有刺激性气味,因此不用来作制冷剂 B.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 NO C.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较稳定,不容易分解 D.氨水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 OH 答案 B 解析 氨易液化,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常作制冷剂, A 项错误; 4NH35O2= 催化剂 4NO 6H2O,B 项正确;氨水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 NH3和 H2O,C 项错误;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是 NH3与水反应生成的 NH3 H2O 电离出 OH ,D 项

2、错误。 2.下列关于氨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水显碱性,是因为氨水是一种弱碱 B.氨水和液氨成分相同 C.氨水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是 NH3(除水外) D.1 mol L 1 的氨水指在 1 L 溶液中含 NH3、NH3 H2O、NH 4物质的量之和为 1 mol 答案 D 解析 溶于水的氨气大部分与水反应生成 NH3 H2O,所以除水外,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粒子 是 NH3 H2O;NH3 H2O 是一种弱碱,在水中发生部分电离使溶液呈碱性;氨水中共含有六种 粒子,分别是H2O、NH3、NH3 H2O、NH 4、OH 和少量的H,是一种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3、( ) 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 B.氨水显碱性,溶液中只有 OH ,没有 H C.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 NH3H =NH 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 答案 A 解析 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所有水溶液中都会同时含有 H 和 OH;氨气与氯化 氢气体相遇,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小颗粒,产生白烟;NH3H =NH 4中,无电子转 移,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4.(2019 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B.进入烧瓶中的液体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

4、 C.形成喷泉的原因是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D.用氯气代替氨气,利用此装置也可进行喷泉实验 答案 D 解析 A 项,NH3极易溶于水,可用来做喷泉实验;B 项,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色;C 项,NH3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水 沿导管迅速向上流动, 从而形成喷泉; D 项, Cl2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 不能用于做喷泉实验。 题组二 铵盐的性质与检验 5.下列对于铵盐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绝大多数都溶于水 都是白色晶体 都有刺激性气味 加热后都有氨气放出 与碱混合后加热都有氨气放出 都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A.全部 B. C. D.

5、答案 C 解析 绝大多数铵盐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都能与碱反应,加热后生成氨气和水;大多 数铵盐加热后分解生成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铵盐加热 并不一定全部放出氨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可生成氮气或氮的氧化物等。 6.给装有下列少量固体物质的试管加热,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消失的是( ) A.碳酸氢铵 B.碳酸氢钠 C.氯化铵 D.碳酸铵 答案 B 解析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碳 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即铵盐受热分解无固体残留物。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固体碳酸钠,试管底部的物质不可能完全

6、消失。 7.检验试管中盛有的少量白色固体是铵盐的方法是( ) A.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看试纸是否变蓝 B.将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看是否变红 C.加水溶解,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酸碱性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再滴入酚酞溶液 答案 A 解析 检验铵盐的方法:将某固体(或其溶液)与强碱共热,若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 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原固体为铵盐(或其溶液)。 题组三 氨的制法与检验 8.(2018 安徽定远重点中学高一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 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解

7、析 氯化铵分解生成的 NH3与 HCl 在试管口冷却后重新生成 NH4Cl,不能得到 NH3,错 误; CaO 与水反应消耗了水, 并且放出大量的热, 使 NH3 H2O 分解放出氨气, 正确; NH4Cl 与 Ca(OH)2加热条件下反应,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加热浓氨水,促进 NH3 H2O 的分解和氨气的逸出,正确。 9.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氨的是( ) A.气体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C.气体与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 D.气体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 答案 C 解析 检验氨气常选用的试剂或仪器是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8、(变蓝)、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有白烟产生),而浓硫酸难挥发,与 NH3反应不能形成白烟,故 C 项符 合题意。 10.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2)用装置 B 收集氨气时,应选择氨气的进气口是_(填“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 由是_。 (3)打开装置 B 中的止水夹 c,若观察到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_。 (4)为防止污染环境,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_(填序号)。 答案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

9、O (2)a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 (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 解析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氨气比空气的密度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进气导气管要伸入烧瓶底部。 (3)能形成喷泉,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酚酞变红,说明水溶液显碱性。 (4)不利于氨气的吸收,、能防止倒吸,会发生倒吸。 B 组 综合强化练 1.下列有关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能升高,氨具有还原性 B.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方程式是 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C.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中若氧气过量则有

10、红棕色气体生成 D.氨的催化氧化属于人工固氮 答案 D 解析 氨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只能升高不能降低,氨具有还原性。氨的催化氧 化产生的一氧化氮与过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气体二氧化氮。氨的催化氧化不属于氮的 固定。 2.(2018 青海昆仑中学期末)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混合施用 B.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溶解性和氧化性 C.实验室常用固体氯化铵与固体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氨气 D.氨气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氧化性物质如氧气发生反应 答案 B 解析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反应,放出氨气从而降低肥效,A 项正确;氨的喷泉实 验体现了氨气极易溶

11、于水的性质,不能体现其具有氧化性,B 项错误;氨气具有还原性,在 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能与 O2发生反应,氨气被氧化为 NO,D 项正确。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含有的粒子种类、数目相同 B.“两水”都有刺激性气味,都能漂白有机色素 C.“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D.“两水”放置时间较久后都会因为相同的原理而变质 答案 C 解析 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有 Cl2、H2O、HClO、Cl 、ClO、H、OH,共 7 种,氨水中存 在的微粒有 NH3、H2O、NH3 H2O、NH 4、H 、OH,共 6

12、种,A 错误;氨水无漂白性,不 能漂白有机色素, B 错误; 氯水中存在氯气和水的可逆反应, 氨水中存在氨和水的可逆反应, C 正确;氯水变质是因为 HClO 见光分解,氨水变质是由于氨气的挥发,D 错误。 4.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如图是化学教材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在 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而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气体和液体的组合中不可能 形成喷泉的是( ) A.氯化氢和水 B.氧气和水 C.氨气和水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B 解析 氯化氢、氨气都极易溶于水,挤压装置中的胶头滴管,它们被水吸收,烧瓶内的气压 都迅速减小,都可形成喷泉; 二氧化

13、碳极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烧瓶内的气压迅速减小, 可形成喷泉;氧气难溶于水,烧瓶内的气压几乎无变化,不能形成喷泉。 5.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制氨气或验证氨气的化学性质,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装置甲制取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 C.用装置丙验证氨气具有还原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答案 C 解析 实验室采用装置甲制取氨气时,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圆底烧瓶中盛放氢氧化钠固 体或生石灰,图示药品使用不正确,不能用来制取氨气,A 项错误;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 硫酸铵, 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B 项错误; 丙装置中发生反应: 2NH33CuO= N23Cu 3H2O,可以验证氨

14、气具有还原性,C 项正确;氨气与水直接接触,不能起防倒吸的作用, D 项错误。 6.如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X 收集气体 Y A 碱石灰 氯化氢 水 B 碱石灰 氨气 水 C 氯化钙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钠溶液 D 氯化钙 一氧化氮 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C 解析 碱石灰可吸收氯化氢气体;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一氧 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7.(2018 江苏淮阴中学期中)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实验室中的一瓶未知白色固体粉末进行了如 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为_(填化学式,下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_。

15、 (2)该白色固体粉末是_(填化学式)。 (3)写出该白色固体粉末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 (1)CaCO3 NH3 (2)NH4HCO3 (3)NH4HCO3= NH3CO2H2O 解析 该白色固体粉末加入 CaCl2溶液中迅速溶解,加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 明该白色固体粉末中有 HCO 3; 加热加入澄清石灰水后所得滤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白色固体粉末中有 NH 4。综上分析可知该白色 固体粉末为碳酸氢铵。 8.(2019 烟台期末教学质量抽测)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 其中装置 A、F 分别为

16、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装置 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发生反应 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 装置A的圆底烧瓶中盛放的固体物质可选用_(填字母)。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碳酸钙 (2)装置 B、D 的作用均为_。从装置 C 的 b 处逸出的尾气中含有少量 Cl2,为防止其 污染环境,可将尾气通过盛有_溶液的洗气瓶。 (3)装置 F 的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装置 E 的作用是除去 Cl2中的 HCl,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为_。 (4)反应过程中,装置 C 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另一种产物为 N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 答案 (1)分液漏斗

17、 b (2)除去水蒸气或干燥气体 NaOH (3)MnO24H 2Cl= Mn2 Cl 22H2O 饱和食盐水 (4)8NH33Cl2=6NH4ClN2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 a 是分液漏斗;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大量的 热,促进浓氨水挥发,可快速制取氨气。 (2)制取的氨气和氯气中均混有水蒸气,装置 B 中盛装的碱石灰、D 中盛装的浓硫酸均可以除 去水蒸气,起干燥气体的作用;氯气有毒,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尾气中的氯气。 (3)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nO2 4H 2Cl= Mn2 Cl 22H2O;浓盐酸易挥发,制得的氯气中含有 HCl 杂质,通过 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可以除去 HCl 杂质。 (4)反应过程中,装置 C 的集气瓶中有大量白烟产生,说明生成的产物有氯化铵,另一种产物 为 N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NH33Cl2=6NH4Cl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