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9019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07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020192019)生物)生物 专题专题 07 07 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的基本规律 1 (2019全国卷T5)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 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 X 染色体上,含有基因 b 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2 (2019全国卷 IIIT6)假设在

2、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 BB 和 Bb 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 型为 bb 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 Bb 的该动物 1000 对(每对含有 1 个父本和 1 个母本) ,在这 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 BB、Bb、bb 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 B250、500、250 C500、250、0 D750、250、0 3 (2019全国卷 IIT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 了下列四个实验。 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用

3、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11 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 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或 B或 C或 D或 4 (2018天津卷T6)某生物基因型为 A1A2,A1和 A2的表达产物 N1和 N2可随机组合形成二聚体蛋白,即 N1N1、N1N2、N2N2三种蛋白。若该生物体内 A2基因表达产物的数量是 A1的 2 倍,则由 A1和 A2表达产物 形成的二聚体蛋白中,N1N1型蛋白占的比例为 A1/3 B1/4 C1/8 D1/9 5 (2018天津卷T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

4、b)为显性;体色基 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 个 AAXBXb类型的变异组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的核 DNA 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 和 a 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 6 (2018江苏卷6)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会导致子二代不符合 31 性状分离比的情况是 A显性基因相对于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 2 种类型配子数目相等,雄配子中也相等 C子一代产生的雄配子中 2 种类型配子活力有差异,雌配子无差异

5、 D统计时子二代 3 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相等 7 (2018浙江卷T5)一对 A 血型和 B 血型的夫妇,生了 AB 血型的孩子。AB 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 A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 C共显性 D性状分离 8 (2017新课标卷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 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 BbXRXr BF1 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 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 X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

6、 bXr的极体 9 (2017新课标卷T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 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 A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 B 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 D 基因的表达产物 能完全抑制 A 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 a、b、d 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 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 的数量比,则杂交 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 aaBBdd,或 AAbbDD aabbdd BaaBBDD aabbdd,或 AAbbDD aaBBDD CaabbDD aabbdd,或

7、AAbbDD aabbdd DAAbbDD aaBBdd,或 AABBDD aabbdd 10 (2017新课标卷T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 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 O 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11 (2017海南卷T20)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 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 1 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

8、述正确的是 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 1 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12(2016全国卷 IIIT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 若 F1自交, 得到的 F2植株中, 红花为 272 株, 白花为 212 株; 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 F1红花植株授粉, 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 101 株,白花为 302 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9、A. 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 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 2 种 C. 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 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类型比红花植株的多 13(2014上海卷T14)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 3 准备了实验装 置,棋子上标记的 D、d 代表基因。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 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 录字母。此操作模拟了 等位基因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A B C D 14 (2014上海卷T25)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

10、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 150g 和 270g.现将 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 190g 的果实所占比例为 A3/64 B5/64 C12/64 D15/64 15(2014上海卷T27)一种鹰的羽毛有条纹和非条纹、黄色和绿色的差异,已知决定颜色的显性 基因纯合子不能存活。图 9 显示了鹰羽毛的杂交遗传,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绿色对黄色完全显性 绿色对黄色不完全显性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完全连锁 控制羽毛性状的两对基因自由组合 A B C D 16(2014海南卷T22)基因型为 AaBbDdEeGgHhKk 个体自交,假定这 7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下列有 关其子代叙述正确的是

11、 A1 对等位基因杂合、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5/64 B3 对等位基因杂合、4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35/128 C5 对等位基因杂合、2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67/256 D6 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与 6 对等位基因杂合的个体出现的概率不同 17(2014海南卷T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 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18(2013新课标卷T6)若用玉米为实验

12、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 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19(2013海南卷T16)人类有多种血型系统,MN 血型和 Rh 血型是其中的两种。MN 血型由常染色体上的 1 对等位基因 M、N 控制,M 血型的基因型为 MM,N 血型的基因型为 NN,MN 血型的基因型 MN;Rh 血型由常 染色体上的另 1 对等位基因 R 和 r 控制,RR 和 Rr 表现为 Rh 阳性,rr 表现为 Rh 阴性:这两对等位基因自 由组合。若某对夫

13、妇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为 MN 型-Rh 阳性,且已生出 1 个血型为 MN 型-Rh 阴性的儿子, 则再生 1 个血型为 MN 型-Rh 型阳性女儿的概率是 A. 3/8 B. 3/16 C. 1/8 D. 1/16 20(2013天津卷T5) 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 验,结果如右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黄色为显性性状,黑色为隐性性状 B. F1 与黄色亲本杂交,后代有两种表现型 C. F1 和F2 中灰色大鼠均为杂合体 D. F2 黑色大鼠与米色大鼠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米色大鼠的概率为 1/4 21(2013上海卷T30)基因A

14、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 2。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 F1,对 Fl进行测交,得到 F2,F2的表 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l133。该亲本的表现 型最可能是 A红色窄花瓣 B白色中间型花瓣 C粉红窄花瓣 D粉红中间型花瓣 22(2012安徽卷T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 病基因 R 对感病基因 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 rr 占 1/9,抗病植株 RR 和 Rr 各占 4/9,抗病植株 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

15、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A1/9 B1/16 C4/81 D1/8 23(2012广东卷T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 息可预测,图 8 中 II3 和 II4 所生子女是(多选) (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8 C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 24(2012山东卷T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1 基因型为 AaBB, 且-2 与-3 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

16、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3 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B-2 的基因型一定为 aaBB C-1 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 或 AABb D-2 与基因型为 AaBb 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 3/16 25(2012天津卷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 X 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 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 中约有 1/8 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BbX 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 X r的配子占 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 3/16 D白眼残翅雌果

17、蝇能形成 bb X 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26(2012江苏卷T11)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 F1的基因型 DF2的 3:1 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7(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24)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 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 4 个配子,比例为 1:1:1:1 BF1产生基因型 YR 的卵和基因型 YR 的精子数量之比为 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 F1产生的

18、 4 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 YR 和基因型为 yr 的比例为 1:1 28(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30)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的控制,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 右表,若 W PWS与 WSw 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A3 种,2:1:1 B4 种,1:1:1:1 C2 种,1:1 D2 种,3:1 29(2011上海生命科学卷T31)小麦麦穗基部离地的高度受四对基因控制,这四对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 源染色体上。每个基因对高度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将麦穗离地 27cm 的 mmnnuuvv 和离地 99cm 的 MMNNUUVV 杂交

19、得到 F1,再用 F1代与甲植株杂交,产生 F2代的麦穗离地高度范围是 3690cm,则甲植株可能的 基因型为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30(2011海南生物卷T17)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 AaBBCcDDEeAaBbCCddEe 产生的 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A1/32 B1/16 C1/8 D1/4 31(2011海南生物卷T18)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 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

20、亲本进行实验。 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1代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1代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 F2代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杂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32(2010北京卷T4)决定小鼠毛色为黑(B)褐(b)色、有(s)/无(S)白斑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 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 BbSs 的小鼠间相互交配,后代中出现黑色有白斑小鼠的比例是 A1/16 B3/16 C7/16 D9/16 33(2010全国卷T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

21、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 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 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的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 34(2010江苏卷T2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 基因决定雄株,g 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 基因 决定雌株。G 对 g、g ,g 对 g是显性。如:Gg 是雄株,g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 和 Gg 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

22、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柑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35(2010安徽卷T4)南瓜的扁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和 B、b) ,这两 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获得 137 株扁盘 形、89 株圆形、15 株长圆形南瓜。据此推断,亲代圆形南瓜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 和 Aabb BaaBb 和 Aabb CAAbb 和 aaBB DAABB 和 aabb 36(2010福建卷T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23、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37(2019全国卷T32)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 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 现 的 概 率 为 _ 。 图 中 所 列 基 因 中 , 不 能 与 翅 外 展 基 因 进 行 自 由 组 合 的 是 _。 (2) 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

24、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 出现的概率为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 F1, F1相互交配得到 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 F1表现型是_, 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能 够验证伴性遗传的 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 38(2019全国卷 IIT32)某种甘蓝的叶色有绿色和紫色。已知叶色受 2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a 和 B/b 控 制,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表现隐性性状,其他基因型的个体均表现显性性状。某小组用

25、绿叶甘蓝和紫叶甘 蓝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实验:让绿叶甘蓝(甲)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都是绿叶 实验:让甲植株与紫叶甘蓝(乙)植株进行杂交,子代个体中绿叶紫叶=13 回答下列问题。 (1)甘蓝叶色中隐性性状是_,实验中甲植株的基因型为_。 (2)实验中乙植株的基因型为_,子代中有_种基因型。 (3)用另一紫叶甘蓝(丙)植株与甲植株杂交,若杂交子代中紫叶和绿叶的分离比为 11,则丙植株所有 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紫叶,则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若杂交子代均为 紫叶,且让该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叶与绿叶的分离比为 151,则丙植株的基因型为_。 39(2019全国卷 IIIT32)玉米是

26、一种二倍体异花传粉作物,可作为研究遗传规律的实验材料。玉米子 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中,杂合子通常表现的性状是_。 (2)现有在自然条件下获得的一些饱满的玉米子粒和一些凹陷的玉米子粒,若要用这两种玉米子粒为材料 验证分离定律。写出两种验证思路及预期结果。 40(2019北京卷T30)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意义重大。油菜的杂种一代会 出现杂种优势(产量等性状优于双亲) ,但这种优势无法在自交后代中保持,杂种优势的利用可显著提高油 菜籽的产量。 (1)油菜具有两性花,去雄是杂交的关键步骤,但人工去雄

27、耗时费力,在生产上不具备可操作性。我国学 者发现了油菜雄性不育突变株(雄蕊异常,肉眼可辨) ,利用该突变株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 由杂交一结果推测,育性正常与雄性不育性状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在杂交二中,雄性不育为 _性性状。 杂交一与杂交二的 F1表现型不同的原因是育性性状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 3 个基因(A1、A2、A3) 决定。品系 1、雄性不育株、品系 3 的基因型分别为 A1A1、A2A2、A3A3。根据杂交一、二的结果,判断 A1、 A2、A3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是_。 (2)利用上述基因间的关系,可大量制备兼具品系 1、3 优良性状的油菜杂交种子(YF1) ,供农业生产使 用,主

28、要过程如下: 经过图中虚线框内的杂交后,可将品系 3 的优良性状与_性状整合在同一植株上,该植株所结种 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 将上述种子种成母本行,将基因型为_的品系种成父本行,用于制备 YF1。 为制备 YF1,油菜刚开花时应拔除母本行中具有某一育性性状的植株。否则,得到的种子给农户种植后, 会导致油菜籽减产,其原因是_。 (3)上述辨别并拔除特定植株的操作只能在油菜刚开花时(散粉前)完成,供操作的时间短,还有因辨别 失误而漏拔的可能。有人设想: “利用某一直观的相对性状在油菜开花前推断植株的育性” ,请用控制该性 状的等位基因(E、e)及其与 A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展示这一设想。

29、41 (2019天津卷T10)作物 M 的 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 1(以两 对同源染色体为例) 。改造 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 F1优良性状一致的 N 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 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 2。据图回答: (1) 与途径 1 相比, 途径 2 中 N 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 不会发生由_ 和_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 (2)基因杂合是保持 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 n 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 F1基 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克隆胚与 N 植株基

30、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 (3)通过途径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 F1的优良性状。 42 (2019江苏卷T32)杜洛克猪毛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毛色有红毛、棕毛和白毛三种,对 应的基因组成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毛色 红毛 棕毛 白毛 基因组成 A_B_ A_bb、aaB_ aabb (1)棕毛猪的基因型有_种。 (2)已知两头纯合的棕毛猪杂交得到的 F1均表现为红毛,F1雌雄交配产生 F2。 该杂交实验的亲本基因型为_。 F1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对应比例为_。 F2中纯合个体相互交配,能产生棕毛子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种(不考虑正反交) 。 F2的棕毛个体中纯合体的比例为_。F2中棕毛个体相互

31、交配,子代白毛个体的比例为 _。 (3) 若另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 I、 i, I 基因对 A 和 B 基因的表达都有抑制作用, i 基因不抑制, 如 I_A_B_ 表现为白毛。基因型为 IiAaBb 的个体雌雄交配,子代中红毛个体的比例为_,白毛个体的比 例为_。 43 (2019浙江 4 月选考T31) 某种昆虫眼色的野生型和朱红色、野生型和棕色分别由等位基因 A、a 和 B、 b 控制,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研究其遗传机制,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和朱红眼的遗传方式为_,判断的依据是_。 (2)杂交组合丙中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和_,F1中

32、出现白眼雄性个体的原因是_。 (3)以杂交组合丙 F1中的白眼雄性个体与杂交组合乙中的雌性亲本进行杂交,用遗传图解表示该过程。 44(2018全国卷T32)果蝇体细胞有 4 对染色体,其中 2、3、4 号为常染色体。已知控制长翅/残翅性 状的基因位于 2 号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 3 号染色体上。某小组用一只无眼灰体长翅 雌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长翅雄蝇杂交,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眼 性别 灰体长翅灰体残翅黑檀体长翅黑檀体残翅 1/2 有眼 1/2 雌 9331 1/2 雄 9331 1/2 无眼 1/2 雌 9331 1/2 雄 933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

33、结果,_(填“能”或“不能” )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 还是常染色体上,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 显性性状是_,判断依据是_。 (2)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请用上表中杂交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来确 定无眼性状的显隐性(要求: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 。 _。 (3)若控制有眼/无眼性状的基因位于 4 号染色体上,用灰体长翅有眼纯合体和黑檀体残翅无眼纯合体果蝇 杂交,F1相互交配后,F2中雌雄均有_种表现型,其中黑檀体长翅无眼所占比例为 3/64 时,则说明无 眼性状为_(填“显性”

34、或“隐性” ) 。 45(2018全国卷T31)某小组利用某二倍体自花传粉植物进行两组杂交实验,杂交涉及的四对相对性 状分别是:红果(红)与黄果(黄) ,子房二室(二)与多室(多) ,圆形果(圆)与长形果(长) ,单一花 序(单)与复状花序(复) 。实验数据如下表: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 F2表现型及个体数 甲 红二 黄多 红二 450红二、160 红多、150黄二、50黄多 红多 黄二 红二 460红二、150 红多、160黄二、50黄多 乙 圆单 长复 圆单 660圆单、90 圆复、90长单、160长复 圆复 长单 圆单 510圆单、240 圆复、240长单、10长复 回答下列问题:

35、 (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控制甲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上,依据是 _;控制乙组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填“一对”或“两对” ) 同源染色体上,依据是_。 (2)某同学若用“长复”分别与乙组的两个 F1进行杂交,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其子代的统计结果不符合的 _的比例。 46(2017新课标卷T32)已知某种昆虫的有眼(A)与无眼(a) 、正常刚毛(B)与小刚毛(b) 、正常 翅(E)与斑翅(e)这三对相对性状各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三个纯合品系:aaBBEE、AAbbEE 和AABBee。假定不发生染色体变异和染色体交换,回答下列问题: (1)若 A/a、B/b、E/e 这三对等

36、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来确定这三对 等位基因是否分别位于三对染色体上。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假设 A/a、B/b 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 X 染色体上,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设计实验对这一假设进行 验证。 (要求: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7(2017北京卷T30)玉米(2n=20)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近年来常用的一种单倍体育种技术使 玉米新品种选育更加高效。 (1)单倍体玉米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因此在_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无法联会,导致配子中无完 整的_。 (2)研究者发现一种玉米突变体(S) ,用 S 的花粉给

37、普通玉米授粉,会结出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胚是 单倍体;胚乳与二倍体籽粒胚乳相同,是含有一整套精子染色体的三倍体。见图 1) 根据亲本中某基因的差异,通过 PCR 扩增以确定单倍体胚的来源,结果见图 2。 从图 2 结果可以推测单倍体的胚是由_发育而来。 玉米籽粒颜色由 A、a 与 R、r 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A、R 同时存在时籽粒为紫色,缺少 A 或 R 时 籽粒为白色。紫粒玉米与白粒玉米杂交,结出的籽粒中紫白=35,出现性状分离的原因是_。推 测白粒亲本的基因型是_。 将玉米籽粒颜色作为标记性状,用于筛选 S 与普通玉米杂交后代中的单倍体,过程如下 请根据 F1籽粒颜色区分单倍体和二倍

38、体籽粒并写出与表型相应的基因型_。 (3)现有高产抗病白粒玉米纯合子(G) 、抗旱抗倒伏白粒玉米纯合子(H) ,欲培育出高产抗病抗旱抗倒 伏的品种。结合(2)中的育种材料与方法,育种流程应为:_;将得到的单倍体进行染 色体加倍以获得纯合子;_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 48(2017海南卷T29)果蝇有 4 对染色体(IIV 号,其中 I 号为性染色体) 。纯合体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灰 体、长翅、直刚毛,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甲、乙、丙三种单基因隐性突变的纯合体果蝇,其特点 如表所示。 表现型 表现型特征 基因型 基因所在染色体 甲 黑檀体 体呈乌木色、黑亮 ee III 乙 黑体 体呈深黑色

39、bb II 丙 残翅 翅退化,部分残留 vgvg II 某小组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乙果蝇与丙果蝇杂交,F1的表现型是_;F1雌雄交配得到的 F2不符合 9331 的表现型分 离比,其原因是_。 (2)用甲果蝇与乙果蝇杂交,F1的基因型为_、表现型为_,F1雌雄交配得到的 F2中果 蝇体色性状_(填“会”或“不会” )发生分离。 (3)该小组又从乙果蝇种群中得到一只表现型为焦刚毛、黑体的雄蝇,与一只直刚毛灰体雌蝇杂交后,子 一代雌雄交配得到的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直刚毛灰体直刚毛黑体 焦刚毛灰体焦刚毛黑体=623131,则雌雄亲本

40、的基因型分别为_(控制刚毛性 状的基因用 A/a 表示) 。 49.(2016全国卷IIT32)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 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 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

41、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50 (2016天津卷T9)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 , 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 a1和 a2,在鲫鱼中是 a3和 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 P1、 P2、P3、P4可两两组合成 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 GPI 基因、多肽链、GPI 的电泳(蛋白 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请问答相关问题: (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 GPI 类型是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 a2a4个体的比例为_。 在其杂交子

42、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 GPI 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_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 GPI 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下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 51(2015新课标卷T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 A 和 a 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 A 基因频率:a 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 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为,A 基因频率为。 (2)

43、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 Aa 和 aa 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 2:1,则对该结果 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 Aa 和 aa 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52(2015福建卷T28)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 A、a 和 B、b 控制。现以红眼黄体 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自合定律,理论上 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未出现, 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

44、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 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 合的后代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 体鳟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 体黑眼黄体鳟鱼,其基因型是。由于三倍体鳟鱼,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53(2015安徽卷T31)已知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毛颜色,BB 为黑羽,bb 为白羽,Bb 为

45、蓝羽;另一 对等位基因 C L和 C 控制鸡的小腿长度,CLC 为短腿,CC 为正常,但 CLCL胚胎致死。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且独立遗传。一只黑羽短腿鸡与一只白羽短腿鸡交配,获得 F1。 (1)F1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若让 F1 中两只蓝羽短腿鸡交配,F2 中出现 _中不同表现型,其中蓝羽短腿鸡所占比例为_。 (2)从交配结果可判断 C L和 C 的显隐性关系,在决定小腿长度性状上,CL是_;在控制致死效 应上,C L是_。 (3)B 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无色前体物质形成黑色素。科研人员对 B 和 b 基因进行测序 并比较,发现 b 基因的编码序列缺失一个碱基对。据此推测,b 基因翻译时,可能出现_ 或_,导致无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鸡(ZW 型性别决定)中,有人发现少数雌鸡的卵细胞不与精子结合,而与某一极体结合形成二倍 体, 并能发育成正常个体 (注: WW 胚胎致死) 。 这种情况下, 后代总是雄性, 其原因是_。 54(2015重庆卷T8)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