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8999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0-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训练 专题17 实验与探究 (学生版不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十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02019)生物)生物 专题专题 17 实验与探究实验与探究 1 (2019北京卷T1)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 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A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2 (2019北京卷T2)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 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 。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

2、平比对照组提高了 1.5 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 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3 (2019天津卷T4)叶色变异是由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芽变现象。红叶杨由绿叶杨芽变后选育形成,其叶 绿体基粒类囊体减少,光合速率减小,液泡中花青素含量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红叶杨染色体上的基因突变位点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识别 B两种杨树叶绿体基粒类囊体的差异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 C两种杨树叶光合速率可通过“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作比较 D红叶杨细胞

3、中花青素绝对含量可通过“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测定 4 (2019江苏卷T12)下列关于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微生物的试剂和器具都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接种前后,接种环都要在酒精灯火焰上进行灼烧 C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污染 D菌种分离和菌落计数都可以使用固体培养基 5 (2019江苏卷T22)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4、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 6 (2019浙江 4 月选考T10)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7 (2019浙江 4 月选考T18)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活动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时期 的细胞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装片制作过程中需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根尖便于染色 B观察过程中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 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发生 DNA 复制及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D图丙细胞中的

5、染色体数目比图乙细胞中的增加了一倍 8 (2019浙江 4 月选考T20)为研究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 DNA 还是蛋白 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 S 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 R 型及 S 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 R 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 DNA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 DNA 9 (2018海南卷T23)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 B高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花生子

6、叶中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由低倍镜转到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 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10 (2018北京卷T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 DNA 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11 (2018全国卷T4)已知药物 X 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 D 可抑制药物 X 的作用。某同学将同 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

7、中 甲组未加药物)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 X 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 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 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 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 X,继续培养 D若药物 X 为蛋白质,则药物 D 可能改变了药物 X 的空间结构 12 (2018浙江卷T12)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 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8、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 CO2 D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13 (2018江苏卷T24)下列中学实验均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有关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编号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实验操作或现象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紫色洋葱外表皮、蔗糖溶 液等 原生质层呈紫色,各组成部分结 构清晰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 花生子叶、苏丹染液等 在高倍镜下可见细胞中被染成橘 黄色的脂肪液滴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洋葱根尖、龙胆紫溶液等 在高倍镜的同一个视野中,可见 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各 时期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 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

9、、血细胞计数板等 在 10 目镜、40 物镜下的一个视 野中完成对整个计数室中酵母菌 的计数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14 (2018全国卷T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豌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15(2018天津卷T5) 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在连通 CO2和 O2传感器的 100mL 锥形瓶中, 加入 40 mL 活化酵母菌和 60 mL 葡萄糖培养液,密封后在最适温度下培养。培养液中 O2和 CO2相对含量变化见下图。 有

10、关分析错误的是 A. t1t2,酵母菌的有氧呼吸速率不断下降 B. t3时,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比 t1时快 C. 若降低 10 培养,O2相对含量达到稳定所需时间会缩短 D. 实验后的培养液滤液加入适量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变成灰绿色 16 (2018全国卷T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 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 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 17 (2018浙江卷T17)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

11、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 如下,其中、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的伸缩性比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18 (2018全国卷T6)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突变体 M 和 N 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 长,但 M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添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将 M 和 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

12、)的菌落。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突变体 M 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 B突变体 M 和 N 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 M 的 RNA 与突变体 N 混合培养能得到 X D突变体 M 和 N 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 DNA 转移 19 (2017海南卷T8)某染料(氧化型为无色,还原型为红色)可用于种子生活力的鉴定。某同学将吸胀 的小麦种子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并进行染色实验来了解种子的生活力,结果如表所示。 分组 甲组 乙组 处理 种子与染料混合保温 种子煮沸后与染料混合保温 结果 种子中的胚呈红色 种子中的胚未呈红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组的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13、 B呼吸作用产生的 NADH 使染料变成红色 C乙组胚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能将染料运出细胞 D种子中胚细胞代谢活动的强弱会影响染色效果 20 (2017江苏卷T13)研究小组探究了萘乙酸(NAA)对某果树扦插枝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下图。下 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自变量是 NAA,因变量是平均生根数 B不同浓度的 NAA 均提高了插条生根率 C生产上应优选 320 mg/ L NAA 处理插条 D400 mg/ L NAA 具有增加生根数的效应 21 (2017江苏卷T17)为了探究一种新型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效能,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 结果如下图。由图中实验结果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碱性

14、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 的去污力最强 B不同类型洗衣粉影响碱性纤维素酶的去污力 C碱性纤维素酶对污布类型 2、3 的去污力不同 D加大酶用量可以显著提高洗衣粉的去污力 22(2015安徽卷T3)右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C甲和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等,DNA 含量相同 D统计图中处于分列其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 23(2015天津T5)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

15、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24(2015山东T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色素滤液细线浸入层析液,可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重叠 B低温诱导大蒜根尖时间过短,可能导致难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需保持细胞活性以便观察有丝分裂过程 D将洋葱表皮放入 0.3g/ml 蔗糖溶液中,水分交换平衡后制成装片观察质壁分离过程 25(2015江苏T2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与结果的分析,错误 的是 A组织切片上滴加苏丹芋染液,显微观察有橘黄色颗粒说明有脂肪 B组织样液中滴加斐林试剂,不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没有还原糖

16、 C洋葱表皮细胞滴加蔗糖溶液后,发生质壁分离说明细胞有活性 DPCR 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变蓝说明有目的 DNA 产生 26(2015江苏T25)图 1、2 分别为“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中部分操作步骤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图 1、2 中加入蒸馏水稀释的目的相同 B图 1 中完成过滤之后保留滤液 C图 2 中完成过滤之后弃去滤液 D在图 1 鸡血细胞液中加入少许嫩肉粉有助于去除杂质 27(2015广东T3)关于 DNA 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用兔的成熟的红细胞可提取 DNA BPCR 的每个循环依次经历变性、延伸、复性 CDNA 溶液与二苯胺试剂混合,沸水浴后生成蓝色产

17、物 D用甲基绿对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 28(2014重庆卷T1)下列与 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 29(2014山东卷T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蛋白质时,先加 NaOH 溶液,振荡后再加 CuS04溶液 B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C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

18、再进行低温处理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30(2014四川卷T4)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染色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31(2014北京卷T5)在 25的实验条件下可顺利完成的是 A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B用斐林(本尼迪特)试剂鉴定还原糖 C大鼠神经细胞的培养 D制备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固体培养基 32(2014江苏卷T22)关

19、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量取2mL斐林试剂时应优先选用5mL量筒而不用10mL量筒 B隔水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液面应低于烧杯中水的液面 C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33(2014课标卷T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 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34

20、(2014江苏卷T1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 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 B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吸水纸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 D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 35(2013北京卷T5)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噬菌体须在活菌中增殖培养是因其缺乏独立的代谢系统 B提取组织 DNA 是利用不同化合物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 C成熟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发生质壁分

21、离是因为细胞壁具有选择透(过)性 DPCR 呈指数扩增 DNA 片段是因为上一轮反应产物可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 36(2013江苏卷T21)在 1、3、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蒸馏水,2、4、6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2 mL 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 14 号试管中适量滴加斐林试剂,5、6 号试管中合理滴加双缩脲试剂, 摇匀。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A1、3、5 号试管内都呈蓝色 B3 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其余试管内都呈蓝色 D4 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 号试管内呈紫色 37(2013重庆卷T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

22、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 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在 95%乙醇中加入无水 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38(2013山东卷T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 DNA 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对线粒体染色 39(2013海南卷T8)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 CaCO3能避免叶

23、绿素呗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40(2013福建卷T4)下列为减少实验误差而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减少实验误差采取的措施 A 对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进行计数 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B 探索 2,4-D 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 C 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 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 D 比较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观察多个装片、 多个视野的细胞并统计 41(2013江苏卷T4)某同学用洋葱进行 DNA 粗提取和鉴定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加入洗涤剂后用力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B. 用蛋白

24、酶纯化过滤后的研磨液中的 DNA C. 加入酒精后用玻璃棒轻缓搅拌 D. 加二苯胺试剂摇匀后沸水浴加热 42(2013江苏卷T5)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 2-3 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 70%的乙醇溶解色素 43 (2013江苏卷T17)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 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 a B经管口 3 取样检测酒精和 CO2的产生情况 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

25、查 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 2 连通 44(2013广东卷T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 A B C D 45(2013上海卷T13)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 10 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 40 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A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 、光圈缩小 B用平面镜(或调低亮度) 、光圈放大 C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 、光圈放大 D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 、光圈缩小 46(2013上海卷T26)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甲、乙容器分别代表某动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小 球的

26、颜色和字母表示雌、雄配子的种类,每个容器中小球数量均为 12 个。则下列装置正确的是 47(2012福建卷T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 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 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 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 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 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

27、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 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 S 型菌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8(2012广东卷T3)分析下表,可推测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乙 甲、乙混合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酶 B乙溶液含有还原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49(2012广东卷T24)小杨对 4 种实验材料的研究及观察记录见下表,正确的是(多选) : 选项 实验材料 观察到的结构或现象 A 胚胎干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B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质壁分离及复原 C 黑藻叶片 叶绿体移动 D 大肠杆菌 有核仁 50(2012北京

28、卷T5)高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一项是 A. 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鲜的葡萄汁中 B. 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小块的鲜豆腐上 C. 将转基因植物叶片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 D. 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无菌的选择培养基上 51(2012 天津卷T4)下列实验操作难以达到预期结果的是 A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技术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 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 应 NaOH 进入琼脂快的速率。 C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29、中,培养起内共三次取样测定密度,即可准确绘制酵母菌 种群增长曲线 D在“探究 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 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 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52(2012江苏卷T15)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53(2012山东卷T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 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

30、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54(2012江苏卷T19)下表中有关人体细胞化合物的各项内容,正确的是 A B C D 55 (2012上海卷T18)在观察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永久装片时,某同学在低倍镜下观察到了带有横纹 的巨大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染色体上的横纹是基因的所在地 B若一般体细胞 DNA 含量为 2C,则装片上的唾液腺细胞 DNA 含量高于 2C C若视野中有明显的异物,可移动载玻片或转动目镜以判断异物在何处 D若在视野左侧有一横纹较为清晰的区段

31、,应将载玻片左移使之位于视野中央 56(2011 新课标全国卷T6)下表是根据实验目的,所需选用的试剂与预期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试剂 预期的实验结果 A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醋酸洋红 染色体被染成紫红色 B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脂肪 双缩脲试剂 脂肪颗粒被染成红色 C 检测植物组织中的葡萄糖 甲基绿 葡萄糖与甲基绿作用, 生成绿 色沉淀 D 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斐林试剂 吡罗红 斐林试剂将 DNA 染成绿色, 吡罗红将 RNA 染成红色 57. (2011山东卷T4)某兴趣小组在室温下进行了酵母菌无氧呼吸的探究实验(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 是 A滴管中

32、冒出的气泡是反应产生 CO2的结果 B试管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C若试管中的水换成冷水,气泡释放速率下降 D被分解的葡萄糖中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 ATP,其余的存留在酒精中 58(2010新课标T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 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59(2010四川卷T2)下列对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 b 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

33、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定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60(2010新课标T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 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 组是 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 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 61(2010江苏卷T19)根据下列相关实验操作预期结果合理的是 A实验 B实验 C实验 D实验 62 (2010海南卷T7)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 4 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 其中属于叶绿素 b 的是 63(2010天津卷T3)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

34、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以下操作和结论正确的是 A剪取 5cm 根尖,用酒精和吡罗红混合液解离染色 B右图是高倍显微镜下调解细准焦螺旋看到的视野 C持续观察,视野中的 K 细胞将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D视野中,N 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M 细胞的一半 64(2010福建卷T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65(2010海南卷T8)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

35、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 引起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 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 C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66 (2019全国卷T29)将生长在水分正常土壤中的某植物通过减少浇水进行干旱处理,该植物根细胞 中溶质浓度增大,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增高,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回答下列问题。 (1)经干旱处理后,该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_。 (2)与干旱处理前相比,干旱处理后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会_,出现这种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_。 (3)有研究表明:干旱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

36、不是由缺水直接引起的,而是由 ABA 引起的。请以该种植物 的 ABA 缺失突变体(不能合成 ABA)植株为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 期结果。 67 (2019全国卷 IIIT29)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 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 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 )和硝态氮(NO 3 )。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 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 和NO 3 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 4 和NO 3 同时存在时

37、,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 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68 (2019江苏卷T30)为探究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一些有机物含量的变化,研究小组利用下列供选材料 用具进行了实验。材料用具:玉米籽粒;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碘液,缓冲液,淀粉,淀粉酶等;研钵, 水浴锅,天平,试管,滴管,量筒,容量瓶,显微镜,玻片,酒精灯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蛋白质(肽类)含量变化,在不同发芽阶段玉米提取液中,分别加入 _试剂,比较颜色变化。该实验需要选用的器具有_(填序号) 。 试管滴管量筒酒精灯显微镜 (2)为了检测玉米籽粒发芽过程

38、中淀粉含量变化,将不同发芽阶段的玉米籽粒纵切,滴加_, 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胚乳呈蓝色块状,且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蓝色块状物变小。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_。 (3)为了验证上述蓝色块状物变小是淀粉酶作用的结果,设计了如下实验;在 14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相 应的提取液和溶液(如下图所示) ,40 温育 30 min 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 60 水浴加热,观察试管 内颜色变化。 请继续以下分析: 设置试管 1 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_。 试管 2 中应加入的 X 是_的提取液。 预测试管 3 中的颜色变化是_。若试管 4 未出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 ,则最可 能的原因是_。 69 (

39、2019浙江 4 月选考T33)欲验证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 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小鼠若干只,胰岛素溶液,葡萄糖溶液,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要求与说明:血糖浓度的具体测定方法及过程不作要求,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用柱形图表示至少 3 次的检测结果)_: (3)分析与讨论 正常人尿液中检测不到葡萄糖,其原因是_。 当机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中的内分泌细胞及其分泌的激素变化是_。此时,机体细胞一方面增 加对葡萄糖的摄取、贮存和利用,另一方面_。 70 (2018全国卷T29)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

40、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 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 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 A、B 两组后进行处理,A 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B 组的处理 是_。 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 _。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实验结果与分析 B 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 A 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 B 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_激素和_激素。 71 (2018天津卷T29)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功能受多种物质影响,与血管健康密切相关。 (1)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

41、氮,可降低 VSMC 膜上 Ca2+运输蛋白的活性,导致进入细胞内的 Ca2+_(增加/减少) ,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上述调节方式属于_调节。 (2)机体产生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引起 VSMC 少内质网功能素乱,堆积未折叠蛋白,这些蛋白 没有形成正确的_,不能行使正常功能。 (3) 用同型半胱氨酸处理体外培养的小鼠成熟分化型 VSMC 后, 其细胞分化相关指标的交化如下表所示。 由此推断,同型半胱氨酸导致 VSMC 分化程度_(升高/降低) ,功能紊乱。 (4) 已知血管保护药物 R 对 VSMC 没有直接影响, 但可改善同型半胱氨酸对 VSMC 的作用。 以小鼠 VSMC 为材料,在细

42、胞水平研究上述作用时,应设计三组实验,即_、同型半胱氨酸处理组和 _;每组内设三个重复,其目的是_。 72 (2017新课标卷T29)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 RNA 病毒和 DNA 病毒两种类型。 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 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 (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 (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73 (2017海南卷T26)为探究植物生长素对枝条生根的影响,研究人

43、员在母体植株上选择适宜的枝条, 在一定部位进行环剥去除树皮(含韧皮部) ,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于环剥口上端,并用湿土包裹环剥 部位,观察枝条的生根情况,实验的部分结果如表所示。 生长素用量 (mg/枝) 处理枝条数 第 90 天存活枝条数 第 90 天存活时 的生根枝条数 首次出根所 需天数 0 50 50 12 75 0.5 50 50 40 30 1.0 50 50 43 25 1.5 50 50 41 30 2.0 50 43 38 30 3.0 50 37 33 33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生长素用量为 0 时,有些枝条也生根。其首次出根需要天数较多的原因是_。 (2)表中

44、只提供了部分实验结果,若要从表中所列各生长素用量中确定促进该植物枝条生根效果最佳的 用量,你认为需要提供的根的观测指标还有_(答出两点即可) 。 (3)从激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的原因是_。 74 (2017北京卷T31)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 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 (1) 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 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 (写 出三类) 。 (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 (3)疟原虫大量增殖后胀破红细胞进入血液,刺激吞噬细胞产生致热物

45、质。这些物质与疟原虫的代谢产 物共同作用于宿主下丘脑的_中枢,引起发热。 (4)疟原虫的主要抗原变异频繁,使疟原虫能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_性清除,从而使该 物种得以_。 (5)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 验。 组别 实验材料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 1 疟原虫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2 加入青蒿素 60 3 仓鼠细胞的线粒体 不加入青蒿素 100 4 加入青蒿素 97 1、2 组结果表明_;由 3、4 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

46、为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 物学实验证据。 75(2015福建卷T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 鬼针草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请回答: 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右为显微镜下观察到 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细胞处于分裂期的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到达 1.0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 的细胞数目相对。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为探究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 某同学提出假设:可可碱会降低种子中赤霉素的水平。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 本思路: 。 76 (2015重庆卷T10)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 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生物高考 > 试题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