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4216 上传时间:2021-05-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6.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第47讲 化学实验热点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第 47 讲讲 化学实验热点化学实验热点 复习目标 根据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能做到:(1)设计、评价、改进实验方案;(2)正确 选用实验装置; (3)掌握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4)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分析或处理实验数据、 得出合理结论。 热点一热点一 无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无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 1物质制备流程 2气体发生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制备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制取气体的量等因 素来设计反应装置。 (2)气体发生装置的基本类型 制取装置 可用来制取的气体 反应原理 固固 气 O2 2KClO3= MnO2 2KCl3O2 NH3 2NH4ClCa(

2、OH)2= CaCl22NH32H2O 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HCl NaClH2SO4(浓)= NaHSO4HCl 固液 气 固(块状) 液 气 H2 2H Zn=H 2Zn 2 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固液 气 O2、 H2、 CO2、 NH3、 Cl2、SO2 O2:H2O2与 MnO2 H2:Zn 与稀硫酸 CO2:CaCO3与稀盐酸 NH3:浓氨水与 CaO Cl2:浓盐酸与 KMnO4 SO2:亚硫酸钠与硫酸 3.气体的净化(干燥)装置 (1)设计原则:根据主要气体及杂质气体的性质差异来选择除杂试剂及除杂装置。 (2

3、)除杂装置基本类型 装置示意图 适用范围 试剂与杂质气体反应,与主要气体不反应; 装置用固体吸收还原性或氧化性杂质气体 杂质气体被冷却 后变为液体, 主要 气体不变为液体 (3)吸收剂的选择 选择吸收剂应根据被提纯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一般情况如下: 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 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 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 水为杂质时,可用干燥剂来吸收; 能与杂质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尾气处理装置的选择 a 装置用于吸收溶解或反应速率不是很快的气体,如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CO2等。 b 装置用于收集少量气体。 c、d 装置用于

4、吸收极易溶且溶解很快的气体,如 HCl、HBr、NH3等;其中 d 装置吸收量少。 e 装置用于处理难以吸收的可燃性气体,如 H2、CO 等。 5实验条件的控制 (1)排气方法 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CO2、水蒸气等干扰实验,常用其他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排尽装置中 的空气;有时也可充分利用反应产物气体(如:氨气、氯气、二氧化硫)等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控制气体的流速及用量 用分液漏斗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和用量。 观察气泡,控制气流速度,如图甲,可观察气泡得到 N2、H2的体积比约为 13 的混合 气体。 平衡气压如图乙,用长玻璃管平衡气压,防堵塞。 (3)压送液体 根据装置的密封性,让反应生

5、成气体或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将液体压入或倒流入另一反 应容器。 (4)温度控制 控制低温的目的:减少某些反应物或产品分解,如 H2O2、NH4HCO3等;减少某些反应物 或产品挥发,如盐酸、氨水等;防止某物质水解,避免副反应发生等。 采取加热的目的: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平衡移动,加速溶解等。 常考温度控制方式: a水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 100 以下。 b油浴加热:均匀加热,反应温度 100260 。 c冰水冷却:使某物质液化、降低产物的溶解度;减少其他副反应,提高产品纯度等。 d保温:如中和热测定时,两烧杯之间填泡沫,真空双层玻璃容器等。 6解答物质制备试题的思维流程 (1)认真阅读题干

6、,提取有用信息,包括实验目的、反应条件、陌生物质的性质、陌生反应原 理等。 (2)仔细观察装置图(或框图), 联想熟悉的实验, 找出每件仪器(或步骤)与熟悉的某一实验相似 的地方,分析每件仪器中所装药品的作用。 (3)通读问题,整合信息,把所有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题给信息和化学基础知识做出正 确答案。 答案 (1)去除水中溶解氧 分液漏斗 (2)Zn2Cr3 =Zn22Cr2 排除 c 中空气 (3)c 中产生 H2使压强大于大气压 (冰浴)冷却 过滤 (4)敞开体系,可能使醋酸亚铬与空气接触 1过氧化锶(SrO2)通常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漂白剂等。制备原理为 SrO2= SrO2。 某

7、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在实验室中模拟制备过氧化锶。 (1)选择必要仪器制备过氧化锶(气流按从左到右的流向):_(填字母)。 (2)该实验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填序号)。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将水滴入烧瓶中 在相应装置中装入药品 检查装置气密性 加热 停止加热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4)利用反应 Sr2 H 2O22NH38H2O=SrO2 8H2O2NH 4制备过氧化锶,装置如下: 仪器 X 的作用是_。 氨气在该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 实验结束后,得到 SrO2 8H2O 的操作为_。 (5)设计实验证明 SrO2的氧化性比 FeC

8、l3的氧化性强:_ _。 答案 (1)ABEB (2)2Na2O22H2O=4NaOHO2 (3) (4)防倒吸 中和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过滤、洗涤、干燥 (5)在盐酸酸化的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 锶,溶液变为红色,证明 SrO2的氧化性比 FeCl3的强 解析 (1)根据反应原理,需要制备氧气。由于锶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发生反应,因此需要预 先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然后通入玻璃管中与锶发生反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进入 E 装置,因此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BEB。(3)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所以首先要检 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

9、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对玻璃管进行加 热, 发生反应, 反应完全后, 停止加热,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故实验操作的顺序是。 (4)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仪器 X 的作用是防倒吸。根据反应原理 Sr2 H 2O2=SrO2 2H ,通入氨气可中和 H,促进反应的正向进行。 2(2020 广东省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MnSO4晶体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晶体, 某校同学设计实验制备并检验 MnSO4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设计用 SO2和适量纯净的 MnO2制备 MnSO4,其装置如下: A 装置中固体药品 X(正盐)通常是_(填化学式)。 B 装置中通 SO2的导

10、管末端接多孔球泡的目的是_。 (2)乙组同学定性检验甲组同学的产品中 Mn2 的存在,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加入(NH 4)2S2O8 溶液, 滴入硝酸银(作催化剂), 微热振荡, 溶液显紫色,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 (3)丙组同学为检验无水 MnSO4(接近白色)的热分解产物,将 MnSO4晶体脱水后放入下图所 示的装置中,打开 K1和 K2,缓慢通入 N2,加热,硬质玻璃管中最后得到黑色固体。 检验分解的气态产物中是否有 SO2及 SO3, 装置 E、 F 中的溶液依次是_、 _(填字母)。 aBa(NO3)2溶液 bBaCl2溶液 c品红溶液 d浓硫酸 若 D 中得到的黑色粉末为

11、Mn3O4,E、F 中均有明显现象,则 D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_。 (4)丁组同学设计实验,以丙组同学得到的黑色粉末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将其还原为金 属锰,所需的药品除氯酸钾外,还需要_。 答案 (1)Na2SO3 增大SO2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2)2Mn2 5S 2O 2 88H2O= AgNO3 2MnO 4 10SO2 416H (3)b c 3MnSO 4= 高温 Mn3O4SO22SO3 (4)铝粉、镁条 解析 (1)A 装置制备二氧化硫气体,实验室一般用亚硫酸盐与浓硫酸制备,固体药品 X 通 常是 Na2SO3。 B装置中通 SO2的导管末端接多孔球泡的目的是增大 SO

12、2与液体的接触面积。 (2)根据题意, Mn2 与(NH 4)2S2O8溶液以硝酸银作催化剂,微热振荡反应,溶液显紫色,说明生成高锰酸根 离子,锰元素化合价升高,则硫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硫酸根离子,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2 5S 2O 2 88H2O= AgNO3 2MnO 410SO 2 416H 。(3)检验分解的气态产物中是否有 SO2及 SO3,检验三氧化硫时,为防止二氧化硫的干扰,用氯化钡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品 红溶液检验,装置 E、F 中的溶液依次是 BaCl2溶液、品红溶液。D 中得到的黑色粉末为 Mn3O4,E、F 中均有明显现象,说明生成 SO2及 SO3,反应的化学方

13、程式为:3MnSO4= 高温 Mn3O4SO22SO3。(4)利用铝热反应原理将其还原为金属锰,所需的药品有铝粉,氯酸 钾作供氧剂,还需要点燃的镁条提供高温条件。 热点二热点二 有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有机物的制备综合实验题 把握三个关键,突破有机物制备实验 1有机物制备的思维流程 2有机物制备的注意要点 (1)熟知常用仪器及用途 (2)依据物质性质和反应特点选择加热或冷却方式 加热: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一般在 400500 ,乙酸乙酯的制取、石油的蒸馏等实验选用酒 精灯加热,若温度要求更高,可选用酒精喷灯或电炉加热。除上述加热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加 热的温度要求选择水浴、油浴、沙浴加热。 冷凝回流 有

14、机物易挥发,因此在反应中通常要采用冷凝回流装置,以减少有机物的挥发,提高原料的 利用率和产物的产率。如图 1、图 3 中的冷凝管,图 2 中的长玻璃管 B 的作用都是冷凝回流。 防暴沸: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溶液暴沸;若开始忘加沸石(或碎瓷片),需冷却后补加。 3常见有机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1)分液:用于分离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 (2)蒸馏: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用于除去气体混合物中的杂质,如乙烷中的乙烯可通过溴水洗气除去。 (4)萃取分液:如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可用四氯化碳或苯进行萃取,然后分液。 (2014 全国卷,26)乙酸异戊酯是

15、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 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 cm 3) 沸点/ 水中 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 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 2 118 溶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 A 中加入 4.4 g 异戊醇、6.0 g 乙酸、数滴浓硫酸和 23 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 A,回流 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 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 MgSO4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 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 收集

16、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 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B 的名称是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填字母)。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 MgSO4的目的是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填字母)。 (7)本实验

17、的产率是_(填字母)。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 130 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填“高”或 “低”),其原因是_。 命题点研究与答题规范 第(1)问考查仪器的名称 仪器 B 为球形冷凝管 第(2)问考查除杂方案的设计 依据各物质的溶解性确定乙酸异戊酯中混有的杂质是乙酸、异戊醇、浓硫酸、水等。除 杂的方案设计为: 第(3)问考查分液的实验操作 乙酸异戊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分层后,先将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 戊酯从上口倒出 第(4)问考查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乙酸与异戊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大乙酸的用量,可以使平衡正向移动,提高异

18、戊醇 的转化率 第(5)问考查除杂知识参见第(2)问 第(6)问考查蒸馏的实验操作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处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且应使用直形冷凝管,若使用球形冷 凝管会造成蒸馏液残留而损失 第(7)问考查产品纯度(即产率)的计算 由反应方程式: 4.4 g 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 3.0 g 乙酸,生成 6.5 g 乙酸异戊酯,则可求得该反应的产率为 3.9 g 6.5 g100%60% 第(8)问考查除杂知识参见第(2)问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 洗掉碳酸氢钠溶液 (3)d (4)提高异戊 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19、 1(2020 全国卷,27)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 原理简示如下: 名称 相对分 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 /(g mL 1) 溶解性 甲苯 92 95 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 溶于乙醇 苯甲酸 122 122.4(100 左右开始 升华) 248 微溶于冷水, 易溶于乙醇、 热水 实验步骤: (1)在装有温度计、 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 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 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2)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

20、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 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 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 燥。称量,粗产品为 1.0 g。 (3)纯度测定: 称取0.122 g 粗产品, 配成乙醇溶液, 于 100 mL 容量瓶中定容。 每次移取25.00 mL 溶液,用 0.010 00 mol L 1 的 KOH 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 21.50 mL 的 KOH 标准 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填标号)。 A100 mL B250 mL C500

21、 mL D1 000 mL (2)在反应装置中应选用_冷凝管(填“直形”或“球形”),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 可判断反应已完成, 其判断理由是_。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该步骤亦可用草酸在 酸性条件下处理,请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表达其原理:_。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 (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 若温度过高, 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 _(填标号)。 A70% B60% C50% D40%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的方法提纯。 答案 (1)B (2)球形

22、 无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被完全氧化 (3)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 2MnO 45H2C2O46H =2Mn210CO 28H2O (4)MnO2 (5)苯甲酸升华而损失 (6)86.0% C (7)重结晶 解析 (1)该反应需要向三颈烧瓶中加入 1.5 mL 甲苯、 100 mL 水和 4.8 g 高锰酸钾, 所以三颈 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 250 mL。(2)反应中应选用球形冷凝管,球形冷凝管散热面积大,冷凝 效果好;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油状液体)已经被 KMnO4完全氧化。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NaHSO3与 KMnO

23、4(H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除去过量 的 KMnO4(H ),防止用盐酸酸化时,KMnO 4把盐酸中的 Cl 氧化为 Cl 2;该过程也可用草酸 在酸性条件下与 KMnO4反应除去 KMn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MnO 45H2C2O46H =2Mn2 10CO 28H2O。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的目的是使生成的 尽可能 溶于水, 故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KMnO4在中性条件下的还原产物 MnO2。 (5)苯甲酸在 100 左 右开始升华,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苯甲酸易升华而损失。(6)根据反应 KOH H2O 可知,n(KOH)0.010 00 mol L 121.50 10 3

24、L4, m( )0.010 00 mol L 121.50103 L4122 g mol10.104 92 g, 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0.104 92 g 0.122 g 100%86.0%。在理论上,1 mol 甲苯反应后生成 1 mol 苯甲酸,则: 92 122 1.5 mL0.867 g mL 1 m 苯甲酸的理论产量 m1.72 g 苯甲酸的产率为1.0 g86.0% 1.72 g 100%50%。 (7)根据苯甲酸的水溶性可知, 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苯甲酸, 需要利用重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2(2019 天津,9)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环己

25、烯的制备与提纯 (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_, 现象为_。 (2)操作 1 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烧瓶 A 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 浓硫酸也可作 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 FeCl3 6H2O 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_(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 SO2 bFeCl3 6H2O 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 FeCl3 6H2O 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仪器B的作用为_。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 (4)将操作 3(蒸馏)的步骤补齐: 安装蒸馏装置, 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 _, 弃去前馏分,收集 83 的

26、馏分。 .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 a g 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 b mol 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 的 Br2与足量 KI 作用生成 I2,用 c mol L 1 的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 v 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Br22KI=I22KBr I22Na2S2O3=2NaINa2S4O6 (5)滴定所用指示剂为_。 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_(用 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2S2O3

27、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答案 (1)FeCl3溶液 溶液显紫色 (2) FeCl3 6H2O H2O ab 冷凝回流,减少环己醇蒸出 (3)分液漏 斗、烧杯 (4)通冷凝水,加热 (5)淀粉溶液 b cv 2 00082 a 100% (6)bc 解析 (1)利用苯酚遇 FeCl3溶液显紫色,检验环己醇中含有的苯酚。(2)烧瓶 A 中进行的可 逆反应为 FeCl3 6H2O H2O。a 项,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 SO2,会降 低原料利用率,正确;b 项,使用 FeCl3 6H2O 不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小,可以循环使用,符 合绿色化学理念,正确;c 项,同等条件下,浓硫酸能吸收反应生成的水,促进

28、反应向右进 行,故用浓硫酸比用 FeCl3 6H2O 的平衡转化率高,错误。仪器 B 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减 少环己醇蒸出。(3)操作 2 得到有机相和水相,为分液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分液漏斗、烧 杯。 (4)蒸馏实验开始时,先通冷凝水,后加热。(5)达到滴定终点时,单质碘完全被消耗,可用淀 粉溶液作指示剂。根据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可知,n(Br2)n(环己烯)n(I2)n(环己烯)1 2 n(Na2S2O3),则 n(环己烯)n(Br2)1 2n(Na2S2O3)(b 1 2cv10 3) mol,故样品中环己烯的质 量分数为(b1 2cv10 3) mol82 g mol1 a g100%

29、b cv 2 00082 a 100%。(6)a 项,样 品中含有苯酚杂质,苯酚能与溴反应,会导致样品消耗的 Br2偏多,剩余的 Br2偏少,最终消 耗的 Na2S2O3溶液偏少,测定结果偏高,错误;b 项,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会导 致样品消耗的 Br2偏少, 剩余的 Br2偏多, 最终消耗的 Na2S2O3溶液偏多, 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正确;c 项,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最终消耗的 Na2S2O3溶液偏多,导致测定结果偏 低,正确。 3 (2019 江苏, 21B)丙炔酸甲酯(CHCCOOCH3)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沸点为 103 105 。 实验室制备少量丙炔

30、酸甲酯的反应为CHCCOOHCH3OH 浓H2SO4 CHCCOOCH3 H2O。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在反应瓶中,加入 14 g 丙炔酸、50 mL 甲醇和 2 mL 浓硫酸,搅拌,加热回流一段 时间。 步骤 2:蒸出过量的甲醇(装置如图)。 步骤 3:反应液冷却后,依次用饱和 NaCl 溶液、5% Na2CO3溶液、水洗涤。分离出有机相。 步骤 4:有机相经无水 Na2SO4干燥、过滤、蒸馏,得丙炔酸甲酯。 (1)步骤1中, 加入过量甲醇的目的是_。 (2)步骤 2 中,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仪器 A 的名称是_;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 的目的是_。 (3)步骤 3 中,用 5% Na2C

31、O3溶液洗涤,主要除去的物质是_;分离出有机相 的操作名称为_。 (4)步骤 4 中,蒸馏时不能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 答案 (1)作为溶剂、提高丙炔酸的转化率 (2)(直形)冷凝管 防止暴沸 (3)丙炔酸 分液 (4)丙炔酸甲酯的沸点比水的高 解析 (1)甲醇可作为溶剂,同时增加一种反应物的用量,可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2)蒸馏时用到的仪器 A 为直形冷凝管, 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3)Na2CO3 可以与丙炔酸反应。丙炔酸甲酯在 Na2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故可以用分液法分离有机 相和无机相。(4)丙炔酸甲酯的沸点比水高,若用水浴加热,则不能将丙炔酸甲酯蒸出

32、来。 热点三热点三 物质组成探究综合实验物质组成探究综合实验 1物质(离子)检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物质检验的“三原则”: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2)物质检验的基本方法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 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四类: 生成气体, 如 NH 4、 CO2 3的检验。生成沉淀,如 Cl 、SO2 4的检验。显现特殊颜色,如 Fe 3、苯酚的检验。 焰色反应,检验金属或金属离子。 (3)物质检验的注意事项 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 成或溶解、气体的产生等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 尽可能选择特效反

33、应以减少干扰,如用品红溶液检验 SO2,用 KSCN 溶液检验 Fe3 ,用湿 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 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 CO2 3时,HCO 3会造成干扰;Fe 2遇氧化剂转 化对 Fe3 的检验造成干扰。 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浓度、温度的选择。 2定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1)沉淀法 先将某种成分转化为沉淀,然后称量纯净、干燥的沉淀的质量,再进行相关计算。 (2)测气体体积法 对于产生气体的反应,可以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方法测定样品纯度。 量气装置的设计: 下列装置中,A 是常规的量气装置,B、C、D 是改进后的量气装置。 (3)测气体质量法 将生成

34、的气体通入足量的吸收剂中,通过称量实验前后吸收剂的质量,求得所吸收气体的质 量,然后进行相关计算。 (4)滴定法 利用滴定操作原理,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沉淀滴定和氧化还原滴定等获得相应数据后再进行 相关计算。 (5)热重法 只要物质受热时发生质量变化,都可以用热重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热重法是在控制温度的 条件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方法。通过分析热重曲线,我们可以知道样品及其可 能产生的中间产物的组成、热稳定性、热分解情况及生成产物等与质量相联系的信息。 3物质组成计算的常用方法 类型 解题方法 物质含量计算 根据关系式法、得失电子守恒法、滴定法等,求出混合物中某一成 分的量,再除以样品的

35、总量,即可得出其含量 确定物质化学式 的计算 根据题给信息,计算出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电荷守恒, 确定出未知离子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确定出结晶水的物 质的量。各粒子的物质的量之比即为物质化学式的下标比 热重曲线计算 设晶体为 1 mol。失重一般是先失水、再失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计算每步的 m余, m余 m1 mol晶体质量固体残留率。晶体中金 属质量不减少,仍在 m余中。失重最后一般为金属氧化物,由质 量守恒得 mO,由 n金属nO即可求出失重后物质的化学式 多步滴定计算 复杂的滴定可分为两类: (1)连续滴定法: 第一步滴定反应生成的产物, 还可以继续参加第二 步的滴定。根据第二

36、步滴定的消耗量,可计算出第一步滴定的反应 物的量 (2)返滴定法: 第一步用的滴定剂是过量的, 二步再用另一物质返滴 定过量的物质。根据第一步加入的量减去第二步中过量的量,即可 得出第一步所求物质的物质的量 (2016 天津理综,9)水中溶氧量(DO)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通常用每升水中溶解 氧分子的质量表示,单位 mg L 1。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的 DO 不能低于 5 mg L 1。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测定某河水的 DO。 .测定原理: 碱性条件下,O2将 Mn2 氧化为 MnO(OH) 2:2Mn 2O 24OH =2MnO(OH) 2

37、 酸性条件下,MnO(OH)2将 I 氧化为 I 2:MnO(OH)2I H Mn2I 2H2O(未配平) 用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 I2:2S2O2 3I2=S4O 2 62I .测定步骤: a安装装置,检验气密性,充 N2排尽空气后,停止充 N2。 b向烧瓶中加入 200 mL 水样。 c向烧瓶中依次迅速加入 1 mL MnSO4无氧溶液(过量)、2 mL 碱性 KI 无氧溶液(过量),开启 搅拌器,至反应完全。 d搅拌并向烧瓶中加入 2 mL H2SO4无氧溶液,至反应完全,溶液为中性或弱酸性。 e从烧瓶中取出 40.00 mL 溶液,以淀粉作指示剂,用 0.010 00 m

38、ol L 1 Na 2S2O3溶液进行滴 定,记录数据。 f g处理数据(忽略氧气从水样中的逸出量和加入试剂后水样体积的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以上无氧溶液时,除去所用溶剂水中氧的简单操作为_。 (2)在橡胶塞处加入水样及有关试剂应选择的仪器为_。 滴定管 注射器 量筒 (3)搅拌的作用是_。 (4)配平反应的方程式,其化学计量数依次为_。 (5)步骤 f 为_。 (6)步骤 e 中达到滴定终点的标志为_。若某次滴定消耗 Na2S2O3溶液 4.50 mL,水样的 DO_mg L 1(保留一位小数)。作为饮用水源,此次测得 DO 是否达标:_(填 “是”或“否”)。 (7)步骤 d

39、 中加入 H2SO4溶液反应后,若溶液 pH 过低,滴定时会产生明显的误差。写出产生 此误差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至少写出 2 个): _。 命题点研究与答题规范 第(1)问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可将水加热煮沸除去溶解在水中的 O2 第(2)问考查实验仪器的选择 测定步骤中加入的试剂为无氧溶液,且加入的水样要防止空气中氧气的干扰,故需要隔 绝空气,所以选用密封性较好的注射器 第(3)问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作用 搅拌使物质混合均匀,加快化学反应的进行 第(4)问考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MnO(OH)2中 Mn 的化合价为4,能将 I 氧化成 I 2,依

40、据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配 平化学方程式:MnO(OH)22I 4H=Mn2I 23H2O 第(5)(6)问考查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及滴定终点的判断 中和滴定一般采用重复滴定 23 次来减小滴定误差,用 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时,I2的 量逐渐减小至消失时为滴定终点,此时的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第(6)问考查多步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根据题中所给的反应方程式得出关系式: 2Mn2 O 22MnO(OH)22I24Na2S2O3 1 4 n(O2) 0.004 5 L0.010 00 mol L 1 则 n(O2)1 40.004 5 L0.010 00 mol L 1 DO 1

41、40.004 5 L0.010 00 mol L 132 g mol1 0.04 L 9.010 3g L19.0 mg L1 高于 5 mg L 1,故此次测得 DO 达标 第(7)问考查氧化还原滴定的误差分析 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歧化反应生成 S 和 SO2,且生成的 SO2可被 I2氧化,另 外,I 也可被 O 2氧化 答案 (1)将溶剂水煮沸后冷却 (2) (3)使溶液混合均匀,快速完成反应 (4)1,2,4,1,1,3 (5)重复步骤 e 的操作 23 次 (6)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9.0 是 (7)2H S 2O 2 3=SSO2H2O, SO2I22H

42、2O=4H SO2 42I ,4H4IO 2=2I22H2O(任写其中 2 个) 12020 新高考全国卷(山东),20某同学利用 Cl2氧化 K2MnO4制备 KMnO4的装置如下图 所示(夹持装置略): 已知:锰酸钾(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 3MnO2 42H2O=2MnO 4MnO24OH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A 中 a 的作用是_; 装置 C 中的试剂为_; 装 置 A 中制备 Cl2的化学方程式为_。 (2)上述装置存在一处缺陷,会导致 KMnO4产率降低,改进的方法是_。 (3)KMnO4常作氧化还原滴定的氧化剂, 滴定时应将 KMnO4溶液加入_(填“酸式” 或“碱式”)滴定管中; 在规格为 50.00 mL 的滴定管中, 若 KMnO4溶液起始读数为 15.00 mL, 此时滴定管中 KMnO4溶液的实际体积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