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81968 上传时间:2021-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题03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解析版)-中考物理复习必考特色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专题三专题三 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物理科学方法试题训练 1.如图甲所示,滑轮组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下,将重为 105N 的物体匀速提起,在 5s 时间内绳子自由 端移动的距离为 s=3m图乙是滑轮组工作时的拉力 F 与绳自由端移动距离 s 的关系图 (1)计算物体上升的速度 (2)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并列式计算出该物理量 (3)计算滑轮组提升该重物时的机械效率 答案:答案: (2)功,150J. 2.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下列 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现象:轻质球 a、b 靠近时相互吸引 推测:a、b

2、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现象:一滴墨水扩散到整杯清水中 推测: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为彩色光 推测:白光不是单色光 D.现象: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推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答案:A 解析:解析:此题将四个实验的过程和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效考查了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是否注重实验,能 否从在实验中得出正确的推断。此题的靓丽之处:灵活运用了物理实验情境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考察 了学生推断能力。培养了学生质疑精神和释疑能力。 3.人们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在研究物体运动状态与力的关系时,伽利略通过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和对实验结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结论

3、: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并且一直 运动下去。推理的方法同样用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在如图乙的试验中,现有的实验设备总是很 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结论的? 答案:答案:本实验可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不能听到铃声,由此可以推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的结论。 解析:解析: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实验现象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但最后 还是能听到声音,主要原因有:实验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以及周围的固体还能传声。 这时推理就显得很重要了,它能

4、够突破实验条件的限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得出结论。 4.根据生活经验,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洗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 70 B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 6cm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1.1m/s D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60g 答案:答案:C 符合实际;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 6g 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6g 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 际 5.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如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 R1的电流增加 a 安,则通过 R2的电流也增加 a 安 B如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 b 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 b 厘米 C

5、如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 c 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 c 牛 D如图:保持杠杆平衡,若左侧增加 d 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 d 个钩码 答案:答案:A D.杠杆原来平衡,两边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由图知左侧力臂小于右侧的力臂;若左右两侧增加同样的钩 码,由于右侧的力臂较大,所以右侧力与力臂的乘积增加量较大,右侧下沉,杠杆不能平衡,故 D 错误。 6.研究力的作用时,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与一个成年人提起同一桶水的效果相同。下列研究问题的 方法与此相同的是( ) A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 B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研究固、液、气

6、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D研究并联电阻特点时,用两个 15 欧的电阻并联替代一个 7.5 欧的电阻 答案:答案:D 解析:解析: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 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两个小孩共同提起一桶水,与一个成年人提起同一桶水的效果相同。也就是成年人施加力产生的效果与两 个小孩共同施加力产生的效果相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 A.研究磁场性质时,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的分布,采用的是模型法。故 A 不符合题意; B.研究物体对光的反射时,将其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采用

7、的是分类法。故 B 不符合题意; C.研究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时,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采用的是比较法。故 C 不符合题意; D.研究并联电阻特点时,用两个 15 欧的电阻并联替代一个 7.5 欧的电阻,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 D 符合 题意。 7.在物理实验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 “等效替代法” “类比法” “转换法” “模型法” “归纳 法”等。研究电阻的串、并联时,引入“总电阻”的概念,主要采用了 ;用“水压”类比“电压” , 主要采用了 ;列举一种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的物理学事例 。 答案:答案: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改变压力

8、。 用“水压”类比“电压” ,主要采用了类比法; 在物理探究实验中,较多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如:研究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需要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 改变压力;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控制压力,改变接触面积大小;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 系时,保持速度不变,改变质量;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产生热量 与电阻关系时,保持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改变电阻大小,等等。 8.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学到了一些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比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转 换法、比值定义法等。下面用到转换法的是( ) A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时,通过木块被撞的远近来判断钢球动能

9、的大小 B探究电阻大小跟材料的关系时,控制了导体的长度、温度和横截面积相同 C为了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D计算火车从成都到自贡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 答案:答案:A D.在计算火车从泰安到杭州的平均速度时,忽略火车的长度,将火车看成一个“质点” ,采用的是模型法。 故 D 不符合题意。 9以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 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选择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 A B C D 答案:答案:D 解析:

10、解析: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保持受力面积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研究声音的产生时,将发声的音叉与水面接触,水花四溅表明音叉在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 研究磁场时,引入“磁感线” ,采用的是模型法; 研究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时,选择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导体。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所以研究方法相同的是与。 10如图 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 S,经过时间 t 后,两车距离变为 s1(s1s) 。 两车的 st 图象如图 b 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b 中的图线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 B图 b 中的 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 Ct 时

11、刻一定在图 b 中的 t0时刻之前 Dt 时刻可能在图 b 中的 t0时刻之前 答案:D CD.由 A 项解答可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所以,两车距离变为 s1(s1s) ,有两种情况: 一是甲车尚未追上乙车,二是甲车超过乙车; 所以,t 时刻可能在图 b 中的 t0时刻之前,也可能在 t0时刻之后,故 C 错误,D 正确。 11.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 “大炮”的设想,上图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的一 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 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 何运动呢?牛顿 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 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_。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如今,牛顿当年 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研究过 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