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4717 上传时间:2021-03-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1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复习专练(7)溶液(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 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 (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 (7)溶液溶液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小题) 1 (2020 秋福田区校级期末)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分解两份质量 相等的 KClO3,其中一 份加少量 MnO2 B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向不饱和的 KNO3溶 液中加入 KNO3 D向 CuSO4溶液中加 入铁粉 AA BB CC DD 2 (2020 秋福田区校级期末)如图是 MgCl2、KCl 和 MgSO4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最小的是 KCl B

2、P 点表示:t2时,KCl 和 MgSO4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 40g MgCl2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可得 85g 溶液 D将 t3时的 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无晶体析出 3 (2020深圳模拟)如图为 NaOH 分别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 在两种溶剂中都属于微溶物 B由图可知,NaOH 的溶解度只受温度影响 C40时,10g NaOH 固体可溶于 25g 酒精中 DNaOH 的水溶液一定比 NaOH 的酒精溶液浓度大 4 (2020深圳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t1,甲、乙、丙的溶解度

3、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3时,分别将 mg 甲和丙加入 100g 水中并充分搅拌,得到溶液的质量相等 C将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此时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D乙物质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物质 5 (2020深圳模拟)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溶解度是定量表示物质溶解性的一种方法。如 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丙大 B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乙 Ct2时,30g 甲加到 50g 水中,能得到 80g 甲的饱和溶液 D将 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

4、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6 (2020盐田区一模)工业制备的 K2Cr2O7中常混有 KCl,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K2Cr2O7和 KCl 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 46g B40时,饱和 KCl 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 2:3 C60时,M 点对应的 K2Cr2O7溶液和 KCl 溶液均不饱和 D将 60的 146g K2Cr2O7溶液降温至 40,析出固体 20g 7 (2020宝安区二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不饱和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

5、质质量分数为 40% D20时,在 50g 水中加入 30g 甲,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80g 8 (2020光明区一模)如图所示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CAB B欲除去 A 中含有的少量 B,可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Ct1时 A 的饱和溶液 70g,先升温至 t2,再加入 20g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D将 t2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 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 9(2020深圳模拟) 如图为 a、 b、 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t1时,a、b

6、、c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21% BP 点表示 t2时,a、b 的溶液是饱和状态,c 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 Ct2时,a、b、c 三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abc D100ga 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析出晶体 14g 10 (2020深圳模拟)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b 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b 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 t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溶液质量不变 D将 t1时,a、b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1 (2020 春罗湖区期中)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

7、是( ) A常温下将 10mL 饱和 Ca(OH)2溶液加热到 50,会使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 95g CaCl2溶液蒸干得到 15g 固体,则原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为 15% C20时,50g 水中溶解了 18gNaCl,则 20时 NaCl 的溶解度为 36g D从质量分数为 10%的 H2SO4溶液中取出 10mL,则取出的 10mL H2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仍为 10% 12 (2019深圳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仍是饱和溶液 C溶

8、解度:甲乙丙 Dt1时,取 100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质量为 2.5g 13 (2019深圳三模)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 a B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 Ct3时,a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 D将 t3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bac 14 (2019深圳) 现有 t2时的溶液、 各 100g, 溶液 I 中含物质甲 50g, 溶液是物质乙的饱和溶液。 物质甲、乙(均不含结晶水)的溶

9、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溶液是甲的饱和溶液 Bt2时,溶液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50% Ct2时,溶液中含乙 37g D从 t2降温至 t1时,乙不会从溶液中析出 15 (2019宝安区二模)碳酸钠和氯化钠、氢氧化钙三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Na2CO3和 NaCl 的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Na2C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C向 40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降温到 2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要从饱和 Na2CO3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晶体,最好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6 (2019龙岗区一模)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0、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大 B乙物质可能是 KNO3 C在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时的甲、乙溶液均降温到 t1,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7 (2018 秋宝安区期末)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水体污染实验室的药品随意丢弃到下水道 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用洗涤剂清洗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家里煤气泄漏一立刻开排气扇抽风 18 (2018 秋宝安区期末)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甲乙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溶液溶质

11、的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 C乙中混有少量杂质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提纯 D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都为 3:10 19 (2019 春福田区校级月考)如图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1时 A、B 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 C如果 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A D将 t2时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液变稀了 20 (2020 秋宝安区校级期中)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知识整理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泥土、面粉放入水中都能形成溶液

12、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1 (2020南山区校级一模)如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这种半透膜可用滤纸代替 C加压后浓海水中溶剂质量不变 D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22 (2020南山区校级一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无色、稳定的 B一种溶剂只能溶解一种溶质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 D海水晒盐属于蒸发结晶 23 (2019 秋光明区期末)关于溶液的配制,下列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配制溶液的主要实验

13、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 C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24 (2020深圳模拟)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25 (2020深圳二模)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14、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60时,将 80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比是 4:5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 小题)小题) 26 (2019深圳模拟)如图所示是 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 点的意义是 ; (2)t2时,将 135gA 物质放入 2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接近饱和的 A 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答出一种即可) 。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小题) 27 (2020 秋宝安区校级期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改革

15、的重要理念。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 的同学取某河的水样,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对该水样进行了净化处理。请你参与,完成下列问题: .(1)操作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和用品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滤 纸和漏斗,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如果经过操作后,所得水样依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 (填字母序号) ;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内液面 D.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 (3)为除去水样 1 中的一些异味和色素,加入的物质 B 可以是 ; (4)根据净化过程,判断水样 1、水样 2、水样 3 和水样 4 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

16、同学们欲用净化后的蒸馏水配制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5%的氯化钠溶液。请你协助他们完成该溶液的 配制。 (1)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 g; (2)配制的操作示意图如图,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 (3)在正确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左移动游码 C.增加适量氯化钠 D.减少适量氯化钠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答 1 条即可) 。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4 小题)小题) 28 (2020宝安区模拟)KNO3和 KCl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 (2

17、)将 t3时 KCl 的饱和溶液 70g 含有 KCl g,将其稀释成质量分数为 20%的 KCl 溶液,需加 水 g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 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填 字母标号) 。 (t3,70g 氯化钾饱和溶液已配制好)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量筒 (3)现有 t2时 KNO3的饱和溶液 m1g 和 KCl 的饱和溶液 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 的是 (填字母标号) 。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 t1,析出 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 KCl 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 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 t2不变

18、,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9 (2020南山区校级一模)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 (2)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a 点,a 点的意义是 。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 (4)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5) 50时, 将等质量的甲、 乙、 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6)甲中含少量乙,要提纯甲,应该用 方法。 30 (2020深圳模拟)固

19、体物质 A、B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所示。是分别用 100 克水配制的不同 状态的 A 溶液。 据图回答: (1)63时 A 的溶解度为 ,A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 。 (2)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 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填一种即可) 。 (3)A 中混有少量 B 时,常用提纯方法是(如图 2) : 操作的名称是 。 31 (2019 春福田区校级月考)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溶剂均为水)曲线,请回答下列问 题。 (1)当温度为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图中 A 点表示的乙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

20、饱和” )溶液; (3)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 ; (4)t3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5)t3时,等质量的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有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 。 (6)t3时,将甲、乙和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 2021 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 (年广东省中考化学复习专练(深圳专版) (7)溶液溶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小题) 1 【解答】解:A、加热分解两份质量相等的 KClO3,其中一份加少量 MnO2

21、,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 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瓶内压强先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至完全 反应不再发生改变一定比反应前要小,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不饱和的 KNO3溶液中加入 KNO3,硝酸钾能继续溶解,至溶液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溶 质的质量先增加,后不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D、向 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 FeSO4+Cu,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铁可置换出 64 份质量的铜,固体的质量会增加,但 不会从 0 开始增加,故选项图象

22、错误。 故选:C。 2 【解答】解: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 故 A 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表示:t2时,KCl 和 MgSO4的溶解度相等,故 B 正确; C、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 70g,所以将 40gMgCl2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只能溶解 35g 的晶体, 可得 85g 溶液,故 C 正确; D、将 t3时的 MgSO4饱和溶液降温至 t1,硫酸镁的溶解度逐渐增大,所以无晶体析出,故 D 正确。 故选:A。 3 【解答】解:A、20时,氢氧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 100g,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 20g,所

23、以 NaOH 在两 种溶剂中都属于易溶物,故 A 错误; B、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物质的溶解度也受溶剂的影响,故 B 错误; C、40时,氢氧化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 10g NaOH 固体可溶于 25g 酒精中,故 C 正确; D、NaOH 的水溶液、NaOH 的酒精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浓度也不能确定,故 D 错误。 故选:C。 4 【解答】解:A、0t1,甲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 确; B、t3时甲溶解度小于 mg,丙溶解度是 mg,分别将 mg 甲和丙加入 100g 水中并充分搅拌,丙完全溶 解,甲部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不

24、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 t3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2,t3时甲溶解度大于乙,因此甲质量分数大于乙,降 温至 t2,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乙溶解度减小,质量分数变小,此时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乙物质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蒸 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5 【解答】解:A、在比较溶解度的大小需要指明“在某温度下” ,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大小也不能确定, 故 A 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较小,可以用冷却热饱

25、 和溶液来分离出甲中混有的少量乙,故 B 正确; C、由图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50g,所以该温度下,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25g 甲,得到 75g 饱和溶液,故 C 错误; D、将 t2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1,甲、乙仍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即乙 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且比甲小,综合可知降温后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乙甲丙,故 D 错误。 故选:B。 6 【解答】解:A、在叙述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大小也不能确定,故 A 错误; B、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饱和 KCl 溶

26、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之比为 40g:100g2:5,故 B 错误; C、60时,M 点在氯化钾和重铬酸钾溶解度曲线的下方,所以对应的 K2Cr2O7溶液和 KCl 溶液均不饱 和,故 C 正确; D、60的 146g K2Cr2O7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降温至 40,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D 错 误。 故选:C。 7 【解答】解:A、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高温度,可以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 液,故 A 正确; 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所以溶解度的大小也不能确定,故 B 错误; C、4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所以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

27、质量分数为 40 140 100%28.6%,故 C 错误; D、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在 50g 水中加入 30g 甲,形成的溶液质量为 65g,故 D 错误。 故选:A。 8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ABC,故 A 错误; B、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欲除去 A 中含有的少量 B,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 B 错误; C、t1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40g,A 的饱和溶液 70g 中含有 A 物质 20g,溶剂 50g,先升温至 t2,A 物质的溶解度变成 80g,50g 的水中需要溶解 A4

28、0g,所以再加入 20g A,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故 C 正 确; D、t1时,C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 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 晶体,C 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应该按照 t2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 t2三种物质的饱 和溶液均降温至 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CA,故 D 错误。 故选:C。 9 【解答】 解: A、 t1时, 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是 26g, 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26 126 100% 21%,故 A 正确; B、P 点表示 t2时,a、b 的溶液是不饱和状态,c 的溶液是饱和状态,故 B 错误;

29、 C、t2时,a、b、c 三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 C 错误; D、a 物质 t2时的溶解度是 40g,t1使的溶解度是 26g,所以 140ga 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时,析出晶 体 14g,故 D 错误。 故选:A。 10 【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A 错误; B、t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相等, 题中没有说明溶液的状态,故 B 错误; C、将 t2时 a 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会析出晶体,溶液质量减小,故 C 错误; D、t1时,a,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将

30、 t1时,a、b 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时,溶解度增大,不 会析出晶体,溶剂和溶质质量都不变,所以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故 D 正确。 故选:D。 11 【解答】解:A、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常温下将 10mL 饱和 Ca(OH)2溶液加热 到 50,溶解度减小,有氢氧化钙析出,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将 95gCaCl2溶液蒸干得到 15g 固体,原溶液中 CaCl2的质量分数为 15 95 100%15%,故选项说法 错误。 C、20时,50g 水中溶解了 18gNaCl,由于不知是否达到了饱和状态,则无法温度该温度下 NaCl 的溶 解度

31、,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从质量分数为 10%的 H2SO4溶液中取出 10mL,则取出的 10mL H2SO4溶液的质量 分数仍为 10%,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2 【解答】解:A、P 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 A 错 误; B、t2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故 B 错误; C、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C 错误; D、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5g,所以取 100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 10g 水,析出晶体质量 为 2.5g,故 D 正确。 故选:D。 13

32、【解答】 解: A、 b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 所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 b 中混有的少量 a, 故 A 正确; B、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 故 B 错误; C、t3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所以 a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50 150 100%50%,故 C 错误; D、t1时,b 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降低温度,a、b 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 物质 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 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将 t3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3、的大小关系 bac,故 D 错误。 故选:A。 14 【解答】解:A、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137g,所以 50g 的水中会溶解 68.5g,所以 I 是甲的不饱和 溶液,故 A 错误; B、 t2时, 甲物质的溶解度是137g, 溶液I100g中含物质甲50g, 所以溶液I中甲的质量分数为 50 100 100% 50%,故 B 正确; C、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137g,所以溶液 II100g 中含乙 57.8g,故 C 错误; D、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80g,100g 溶液 II 中含物质乙 57.8g,从 t2降温至 t1时,50g 的水中 会溶解 40g 的乙,所以乙会

34、从溶液 II 中析出,故 D 错误。 故选:B。 15 【解答】解:A、t1时,Na2CO3和 NaCl 的溶解度相同,但溶液的质量不确定,无法比较溶质质量的 大小,故 A 错误; B、t2时,Na2CO3的溶解度是 40g,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40 100:40 100% 28.6%;故 B 错误; C、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40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降温到 20,溶质质 量分数不变,故 C 正确; D、由于 Na2CO3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较大,要从饱和 Na2CO3溶液中得到碳酸钠晶体,最好用降温结 晶的方法,故 D 错误。 故选:C。 16 【解答】解:A

35、、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 A 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可能是 KNO3,故 B 错误; C、在 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甲、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C 正确; D、t2时的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均降温到 t1,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 D 错误。 故选:C。 17 【解答】解:A实验室的药品不能随意丢弃到下水道,故错误; B除去餐具上的油渍可用洗涤剂清洗,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故正确;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为防止触电,不能泡沫灭火器来灭火,以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故错误; D煤气泄漏时立即关闭燃气阀门,打开门窗通

36、风,切不可打开排气扇,以免引发火灾或爆炸,故错误。 故选:B。 18 【解答】解:A、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A 错误; B、t3时,将甲,丙的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所以甲溶液溶质的 质量分数减小,丙不变,故 B 正确; 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混有少量杂质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提纯, 故 C 错误; D、t1时,甲、丙的溶解度是 3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都为 30g:130g3:13,故 D 错误。 故选:B。 19 【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

37、度曲线可知,t1时,A、B 的溶解度相等,故 A 正确; B、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ag,所以 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100%,故 B 错误; C、A 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如果 A 中含有少量 B,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 A,故 C 正 确; D、将 t2时 B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时,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所以溶液变稀了,故 D 正确。 故选:B。 20 【解答】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 C12 原子质量 1 12的比值,故 A 错误; B.泥土、面粉放入水中形成是不均一和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故 B 错误; C.对于不同的溶质的

38、溶液,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 C 正确; D.氢原子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没有中子,故 D 错误; 故选:C。 21 【解答】解:A、对半透膜上方的海水加压,可以得到淡水,即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下方淡化池, 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则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海水中含有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等能透过滤纸,这种半透膜不能用滤纸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半透膜上方的海水加压,可以得到淡水,即水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进入下方淡化池,加压后浓海 水中溶剂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对半透膜上方的海水加压,可以得到淡水,即水分子可以透过

39、半透膜进入下方淡化池,而海水中的 各种离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加压后浓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减少,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22 【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说法错误; B一种溶剂可以溶解多种溶质,如水中既可以溶解蔗糖,也可以溶解食盐,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的条件:在同一温度同一溶质,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说法错误;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所以海水晒盐是采用了蒸发溶剂结晶法,说法正确。 故选:D。 23 【解答】解: 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 、溶解、装瓶贴签,故对; B、配制溶

40、液的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故对; C、仰视读数,所取水多,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偏小,故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有少量液体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对。 故选:C。 24 【解答】解:A、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 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溶液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水,如碘酒中不含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C、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还能再溶解其它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D、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增大了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选 项说法正确。 故选:D。 25 【解答】

41、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小,故 A 错误; B、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物质,故 B 错误; C、4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 C 正确; D、6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将 80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 量之比是 60g:100g3:5,故 D 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1 小题)小题) 26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P 点的意义是 t1时,A、B 的溶解度相

42、等; (2)t2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将 135gA 物质放入 20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320g; (3)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接近饱和的 A 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故答案为: (1)t1时,A、B 的溶解度相等; (2)320g; (3)降低温度或加热蒸发出 A 溶液的水或向未饱和的 A 溶液中加入 A 物质等。 三实验探究题(共三实验探究题(共 1 小题)小题) 27 【解答】解:.(1)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方法,即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过滤;引流; (2)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会导致

43、滤液浑浊,符合题意;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可能会导致滤液从烧杯中溅出,而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合题意; C.滤纸的边缘高于漏斗内液面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合题意; D.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中间留有气泡会导致过滤速度慢,而不会导致滤液浑浊,不合题意。 故填:A; (3)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 (4)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所以水样 4 是净化程度最高;故填:水样 4; .(1)需要称取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50g5%2.5g;故填:2.5; (2)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所以该实

44、验的正确 操作顺序为 CBDEA;故填:CBDEA; (3)在正确称量氯化钠的过程中,若发现天平的指针向右偏,此时应该增加适量氯化钠;故填:C; (4)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溶解前,烧杯中有少量水,使得溶液中含 水的质量增多;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氯化钠固体不纯等;故填:溶解前,烧杯中有少量水,使得溶液 中含水的质量增多(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或氯化钠固体不纯) (合理答案均可) 。 四解答题(共四解答题(共 4 小题)小题) 28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63.9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t3时 KCl 的溶解度

45、是 40g,t3时 KCl 的饱和溶液 70.0g 含有溶质 KCl 的 质量是 20g, 设加入水的质量是 x, 则 20g(70.0g+x)20% x30.0g; 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故选: CD; (3)现有 t2时 KNO3的饱和溶液 m1g 和 KCl 的饱和溶液 m2g,不考虑水的蒸发, A、由于在 t2时 KNO3和 KCl 溶解度相同,则 t2两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 A 正确; B、由于饱和溶液质量关系不确定,分别降温到 t1,析出晶体的质量无法比较,故 B 错误; C、由于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

46、而增大,所以分别升温至 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故 C 正确; D、由于溶液质量的大小不确定,保持 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分数无法比较,故 D 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 (1)63.9g; (2)20;30;CD; (3)AC。 29 【解答】解: (1)30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10g。 故填:10g。 (2)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 a 点,a 点的意义是 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故填:12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加入丙物质、升高温度等。 故填:加入丙物质。

47、(4)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故填:乙、甲、丙。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 10,甲的溶解度差最大,因此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 丙在 50时的溶解度小于甲、乙在 10的溶解度,因此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丙。 故填:甲;丙。 (6)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含少量乙,要提纯甲,应该用 降温结晶方法。 故填:降温结晶。 30 【解答】解: (1)63时 A 的溶解度为 120g,A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答案为:120g; 增大; (2)中,质量分数最小的是(2)中,质量分数最小

48、的是,属于不饱和溶液的 是,欲将其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到 63(或加 A 物质 80 克溶解) ;故答案为: ;降温到 63(或加 A 物质 80 克溶解。合理即可,但需定量) ; (3)图 2 中,A 中混有少量 B 时,操作 II 的名称是降温结晶,因为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乙 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冷却结晶) ; 31 【解答】解: (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为 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2)图中 A 点在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下方,表示的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4)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60g,所以将 40g 甲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0 80 100%37.5%; (5)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乙物质的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