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争先 文档编号:173939 上传时间:2021-03-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2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 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年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中考物理四四模试卷模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6 分)分) 1(4 分) 人体是 (选填 “导体” 或 “绝缘体” ) ; 大功率用电器一般不同时使用, 是为了避免因 (选 填“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 )而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2 (6 分)如图甲所示,用 400N 的拉力 F1使箱子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 1m,在这个过程中箱子克 服阻力做的功为 J。如图乙所示,利用 250N 的力 F2通过动滑轮使该箱子以 1m/s 的速度在水平桌 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F2做功

2、的功率为 W。 3 (4 分)已知 A、B 两点相距 20m,且位于东西方向的一条直线上,若甲、乙两小车分别从 A、B 两点同 时沿直线向东匀速行驶,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小车的 st 图像,经过 10s 后,两车相距 ;以乙车 为参照物,甲车向 行驶。 4 (4 分)洗衣机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将外壳接地,出现漏电现象时,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 (选填 “相等”或“不相等” ) ,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如图所示为小明家的电能表,为了测量洗衣机的实际 功率,某天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让洗衣机单独工作 9min,电能表的转盘转动 108 转,该洗衣机的实 际功率为 W。 5 (4 分)2020 年 6 月

3、21 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日环食。日环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地球到 太阳的距离约为 1.5108km,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 s。 (光速 c3108m/s) 6 (4 分)如图所示,在高铁列车进站时,站台上的旅客相对于正在进站的高铁列车是 (选填“运 动”或“静止” )的;安全员提醒旅客站在安全线外,这是因为当高铁列车快速通过时,车厢附近的空气 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 ) ,可能会将靠近的旅客“吸”向列车,发生安全事故。 二、选择题(每小题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7关于春节联欢晚会中涉及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是根据音调分辨

4、出钢琴声和二胡声的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C通过手机收看春晚直播,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收看春晚的过程中为不影响他人,把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燃料燃烧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 C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D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 9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月球上时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小 B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 D汽车匀速转弯时,受到非平衡力的

5、作用 10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 1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如图是温度报警器,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报警温度将降低 C如图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D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发电机相同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C地面上的木箱,必

6、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高处的物 体一定比低处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13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 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图中未画出) 。 则( ) A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 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10cm 14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装有适量的水后,在容器中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 A、B

7、两个物体,A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B 物体悬浮在水中,此时两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物体比 B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小 B水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力一样大 C如果再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D如果再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B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三、作图题(每小题三、作图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5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 16一小球沿弧形轨道下滑,画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每小题四、实验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7 (10

8、 分)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 (2) 当蜡烛位于图中的 B 处时,移动光屏到 D 处, 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 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 (选填“完整” 或“不完整” )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 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 应该是倒立、 (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18 (10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

9、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选填“A 处向 上”或“B 处向下” )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 还可获得的信息有: 。 (写出一条即可) 19 (10 分)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 铅柱不分开 (如图甲) 对此现象, 小金有疑惑: 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 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 ,逐渐抽

10、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小” “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 (2)如果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选填“能”或“不 能” )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选填“能”或“不能” )确定图甲所示的 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五、材料题(每小题五、材料题(每小题 9 分,共分,共 18 分)分) 20 (9 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不一定是时刻一样的,所以由公式 v求得的速度只能表示 物体在时间段 t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称

11、为平均速度。为了更精确地描述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称为 瞬时速度) ,往往取该时刻前后的一小段时间t,用物体在这一小段时间内通过的一小段距离s 与t 之比来近似表示物体的瞬时速度,即 v瞬。如图为小球自由下落时的频闪照片(曝光的时间间隔 为 0.04s) 。 (1)小球做的 (选填“是”或“不是” )匀速直线运动。 (2)小球在 B 点的瞬时速度约为 m/s。 (3)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下落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21 (9 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容式触摸屏 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移动设备,都使用触摸屏,触摸屏是通过传感器来感知物体在屏上的 运动,目前触摸屏大多采用电容式触摸屏。 电

12、容通常就是由两片相距很近的导电极板组成。电容式触摸屏是一块多层复合玻璃,在夹层中涂有具有 导电性且透明的薄膜材料,当手指触碰到触摸屏时,手指和导电薄膜就会形成一个电容,将人体上的电 荷传递到触摸屏上。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电极检测电荷分布的变化,就可以计算触摸点的位置,进而 感知手指在屏上的运动轨迹。如果较厚的绝缘材料把手指与导电薄膜之间隔离,无法形成有效电容,就 不能正常操作触摸屏了。 (1)电容式触摸屏夹层中的薄膜材料是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 。通过触摸屏周边分布的 电极检测 的变化,可感知手指的运动轨迹。 (2)冬天,戴上厚厚的绝缘材料做成的保暖手套,不能正常操作电容式触摸屏的原

13、因是 。要制 作一副保暖触摸屏手套,你的方法是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6 分)分) 1 (4 分)人体是 导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 ;大功率用电器一般不同时使用,是为了避免因 总 功率过大 (选填“总功率过大”或“发生短路” )而造成家庭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分析】 (1)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2)电路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 【解答】解:人体容易导电是导体。 根据电路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电路总功率过大,根据 I,电源电 压一定,电

14、路总功率过大,电路中电流过大。 故答案为:导体;总功率过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属于基础题目。 2 (6 分)如图甲所示,用 400N 的拉力 F1使箱子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 1m,在这个过程中箱子克 服阻力做的功为 400 J。如图乙所示,利用 250N 的力 F2通过动滑轮使该箱子以 1m/s 的速度在水平桌 面上沿直线匀速运动,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80% ,F2做功的功率为 500 W。 【分析】 (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箱子受到的阻力,根据 Wfs 得出箱子克服阻力做的功; (2)设箱子移动的距离为 s,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15、2s,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 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根据 100%得出图乙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箱子移动速度的 2 倍,PFv 得出 F2做功的功率。 【解答】解: (1)箱子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箱子受到的阻力 f1F1 400N,箱子克服阻力做的功: Wf1s400N1m400J; (2)箱子移动的距离为 s,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2s,两次拉动箱子时,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 程度不变,故箱子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均为 400 N,图乙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100%80%; (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箱子

16、移动速度的 2 倍,F2做功的功率: PF2v250N21m/s500W。 故答案为:400;80%;500。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条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做功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和功率公式 的运用。 3 (4 分)已知 A、B 两点相距 20m,且位于东西方向的一条直线上,若甲、乙两小车分别从 A、B 两点同 时沿直线向东匀速行驶, 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小车的 st 图像, 经过 10s 后, 两车相距 18m 或 22m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 西 行驶。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找出一组数据,利用公式 v可计算甲、乙运动 的速度,再根据选项中所提供的

17、条件,进行相应的计算,即可做出判断。根据两车经过 10s 时间内的路 程以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判断出甲车的运动方向。 【解答】 解: 由题图可知, 甲车的速度v甲0.4m/s, 乙车的速度v乙0.6m/s, 甲车运动的路程: s甲v甲t0.4m/s10s4m, 乙车运动的路程:s乙v乙t0.6m/s10s6m; 根据题意, 甲、 乙两小车分别从相距 20m 的 A、 B 两点同时沿直线向东匀速行驶, 若甲车在乙车的东边, 10s 后,两车相距 20m+4m6m18m; 若乙车在甲车的东边,10s 后,两车相距 20m+6m4m22m; 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以乙车为参照物时,甲车向西行驶。

18、 故答案为:18 m 或 22 m;西。 【点评】这是一道 st 图像题,通过图像考查了:求小车的速度、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求一定时间内 的路程、求一定路程所以的时间等问题,是 st 图像题常考内容,要掌握;读懂图由图像找出小车路程 与时间的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 (4 分)洗衣机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将外壳接地,出现漏电现象时,火线和零线中的电流 不相等 (选 填“相等”或“不相等” ) ,漏电保护器会切断电路。如图所示为小明家的电能表,为了测量洗衣机的实 际功率,某天他关闭家中其他用电器,让洗衣机单独工作 9min,电能表的转盘转动 108 转,该洗衣机的 实际功率为 200 W。 【分析

19、】 (1)漏电保护器俗称漏电开关,当家庭电路工作正常时,从进户线流入的电流与出户线流出的 电流相等,漏电保护器不工作;当家庭电路中发生漏电现象时,流入与流出的电流不相等,满电保护器 工作。例如,当家中的冰箱外壳带电,且恰好有人接触外壳时,会有一部分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地下,使 家庭电路流入与流出的电流不相等,漏电保护器工作,切断电源,从而达到保护的功能; (2)3600r/kWh 表示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过 3600 转,据此求电能表的转盘转 动 108 转时洗衣机消耗的电能,再利用电功率公式求出洗衣机的功率。 【解答】解: (1)当有漏电现象时,例如当家中的冰箱外壳带电,

20、且恰好有人接触外壳时,会有一部分电流经过人体 流入大地, 使家庭电路中火线和零线的电流不相等, 漏电保护器工作, 切断电源, 从而达到保护的功能; (2)3600r/kWh 表示:电路中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过 3600 转, 转盘转过 108 转时洗衣机消耗的电能: WkWh0.03kWh, t9min0.15h, 洗衣机消耗的功率: P0.2kW200W。 故答案为:不相等;200。 【点评】本题考查了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使用电能表时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易错点在第一空的解答, 明白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是关键。 5 (4 分)2020 年 6 月 21 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

21、日环食。日环食是由于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地 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1.5108km,太阳发出的光传播到地球需要 500 s。 (光速 c3108m/s) 【分析】 (1)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 成的。 (2)已知光速与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 t可以求出光的传播时间。 【解答】解: (1)发生日食,是月亮在地球和太阳的之间,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亮挡住了太阳照向地 球的光,所以在地球上某些区域看不见太阳或者是只能看见部分太阳。 (2)光速 c3108m/s,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约为 s1.5108km1.51011m, 由速度公式 v可知,

22、光的传播时间:t500s。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500。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求光的传播时间,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6 (4 分)如图所示,在高铁列车进站时,站台上的旅客相对于正在进站的高铁列车是 运动 (选填“运 动”或“静止” )的;安全员提醒旅客站在安全线外,这是因为当高铁列车快速通过时,车厢附近的空气 流速大,压强 小 (选填“大”或“小” ) ,可能会将靠近的旅客“吸”向列车,发生安全事故。 【分析】 (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 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当列车驶过站台时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速

23、度加快,从而造成人周围空气流速不同,结合流体压强与 流速的关系即可解决此题。 【解答】解: (1)在高铁列车进站时,站台上的旅客相对于正在进站的高铁列车位置发生了改变,因此, 此时旅客是运动的; (2)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车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车厢远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车厢远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车厢附近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 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故答案为:运动;小。 【点评】本题以高铁列车为背景,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属基本物理原 理的应用,难度不大。 二、选

24、择题(每小题二、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16 分)分) 7 (2 分)关于春节联欢晚会中涉及的声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众是根据音调分辨出钢琴声和二胡声的 B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 C通过手机收看春晚直播,这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收看春晚的过程中为不影响他人,把音量调小一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分析】 (1)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 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 特性。 (2)声音的传播靠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25、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由空 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3)手机通讯使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4)减弱噪声有三条途径,即在三个不同的位置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 【解答】解:观众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音色,故 A 错误。 B、声音的传播靠介质,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故 B 正确。 C、通过手机收看春晚直播,这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 C 错误。 D、调小音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区分声的三个特征,理解声的传播需要介质、手机通讯利用电磁波,知道减弱噪声的方法,可 解答此题。 8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

26、越多 B燃料燃烧越充分,燃料的热值越大 C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不同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D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 【分析】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 有热量; (2)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 (3)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4)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 【解答】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的热量” ,故 A 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故 B 错误; C、热传递是不同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的内能相互转移,而不

27、是转化,故 C 错误; D、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断增加,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热传递与物体内能的改变、燃料热值的理解、内能概念的理解等,属热学 基础题,难度不大。 9 (2 分)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宇航员在月球上时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小 B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课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足球静止时没有惯性,踢出后才具有惯性 D汽车匀速转弯时,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分析】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 温度都没有关系,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

28、关; (2)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4)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处于非平衡状态,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解答】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故宇航 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不变。故 A 错误; 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支持力和课 本的重力才是一对平衡力。故 B 错误; C、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故 C 错误; D、汽车匀速转弯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不是平衡状态,所以受非平衡

29、力的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惯性、平衡力的辨别,属力学综合题,考查全面。 10 (2 分)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凝华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升华现象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慢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我们首先要清楚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态变化中是什么状态变为 什么状态,从而确定是什么物态变化。 【解答】解: A、夏天,雪糕周围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 A 错误; B、冰箱冷冻室内壁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30、故 B 错误; C、衣柜里樟脑丸的不断减少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 C 正确; D、潮湿的衣服放在通风处能使蒸发变快,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几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理解, 以及对蒸发影响因素的认识, 属热学基础题, 难度不大。 11 (2 分)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B如图是温度报警器,若将温度计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报警温 度将降低 C如图装置的工作原理与电动机相同 D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的工作原理和发电机相同 【分析】 (1)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 (2)该图为电磁继电器,故据其原理

31、分析即可判断; (3)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 (4)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即发电机原理。 【解答】解:A、此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故 A 错误; B、若将温度计的上端的金属丝向下调整,则上端金属丝对应的温度会降低,报警温度会降低,故 B 正 确; C、该图中有电源,当开关闭合后,通电线圈会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故与电动机原理相同,故 C 正确; D、图中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即和发电机的原理是相同的,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电和磁的相关知识,能熟悉并能准确的辨析题中的相关实验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

32、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的重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 C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高处的物体一定比低处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分析】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的高度;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根据对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 【解答】解: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

33、的粗糙程度一定时,物体的重力越大, 但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不一定越大,所以滑动摩擦力不一定越大,故 A 错误; B、跳高运动员从地面向上跳起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加;同时速度减小,动能 减小,故 B 正确; C、地面上的木箱,必须持续用力推才能不停地向前运动,是因为木箱在地面上运动时受到地面对它的 摩擦力的作用,如果不用力推,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木箱会停下来,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 因,故 C 错误; D、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所处高度均有关,故高处的物体不一定比低处的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大, 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围绕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重力势能和动能

34、的影响因素、力与运动的关系等力学知识点 进行了考查,虽然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 13 (2 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做了如下实验: 用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 保持该透镜位置不变, 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图乙所示的位置, 移动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图中未画出) 。 则( ) A实验中,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 B实验中,像到透镜的距离一定大于 15cm C若增大蜡烛与透镜的距离,所成的像会变大 D若使该透镜成虚像,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应小于 10cm 【分析】 (1)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 知其

35、焦距;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 (2)当 2fu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或投影仪。 (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4)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 F,点 F 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 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 60cm50cm10cm; A、图乙中,物距 u50cm35cm15cm,2fu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 大的实像,故 A 正确; B、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 2fuf 时,v2f210cm20cm15cm。故 B

36、正确; C、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故 C 错误。 D、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 uf10cm,故 D 正确。 故选:A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焦距的方法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 距变大,像的大小也变大,凸透镜成虚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距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 14 (2 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里装有适量的水后,在容器中分别放入质量相同的 A、B 两个 物体,A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B 物体悬浮在水中,此时两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 物体比 B 物体排开水的质量小 B水对两个

37、容器底的压力一样大 C如果再向甲容器中加入盐水,A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D如果再向乙容器中加入酒精,B 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分析】 (1)根据 AB 的状态,利用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判 断它们排开水的质量关系; (2)首先根据 pgh 判断水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然后利用 p判断水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力 大小; (3)物体漂浮或悬浮,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重; (4)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漂浮) ;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解答】解:A、A 漂浮,B 悬浮,受到的浮力均等于

38、其自身重力,AB 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所以 AB 受到的浮力相等,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根据 Gmg 知, 排开水的质量相等, 故 A 错误; B、两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根据 pgh 知,水对两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 则底面积相等,根据 p知,水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力一样大。故 B 正确; C、木块漂浮在乙容器中,所以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液体密度增大,木块仍然漂浮在液面上,那么木 块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木块的重力没变,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不变,故 C 正确; D、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下沉;当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上浮(漂浮

39、) ; 当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故 D 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液体压强公式、物体浮沉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知道物体密度 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漂浮,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当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物体 下沉;二是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是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 三、作图题(每小题三、作图题(每小题 5 分,共分,共 10 分)分) 15 (5 分)一束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其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此光线的入射光线(注意标出 法线) 。 【分析】根据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大致的入 射

40、光线。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垂直水面的法线,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入射光线,方向指向入射点,注意 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如图所示: 【点评】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 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 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 的增大而增大。 16 (5 分)一小球沿弧形轨道下滑,画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据此画出重力示意图。 【解答】解: 重

41、力作用点在小球的球心,过重心作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标出重力 G,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四、实验题(每小题四、实验题(每小题 10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7 (10 分)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 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 应调整烛焰、 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 (2) 当蜡烛位于图中的 B 处时,移动光屏到 D 处, 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 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10.0 cm。 (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

42、呈现的像是 完整 (选填“完整” 或“不完整” )的。 (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 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 应该是倒立、 放大 (选填“放大” “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 【分析】 (1) “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同一 高度,烛焰的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根据凸透镜成像时,uv2f 时,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求得焦距; (3)当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时,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较暗; (4)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 像距在二倍焦距之外, 成倒立、 放大的实像, 应用于投影仪

43、。 【解答】解: (1)为了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心,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 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此时 uv50.0cm30.0cm20cm2f,则 f 10.0cm; (3)挡住透镜下半部分,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 原来变少,像变暗了,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 (4)蜡烛向右移动 5cm,物距 u15cm,满足 2fuf 条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答案为: (1)同一高度; (2)10.0; (3)完整; (4)放大。 【点评】 该题探究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考查了学

44、生对实验操作的要求。 一定要注意实验前的调整工作。 为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凸透镜、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要熟记规律,特别注 意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18 (10 分)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按规范组装器材,在安装温度计时,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此时应适当将 A 处向上 (选填“A 处向上”或“B 处向下” )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做是为了 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 (3)由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还 可获得的信息有: 水沸腾过程中,继续

45、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 (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 (1)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进行调整实验装置; (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提高水的初温;适当减少水的质量;给烧杯加盖等; (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结合图象分析沸腾前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情况。 (合理即可) 【解答】解: (1)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需要将温度计向上调整,即将 A 处向上调整。 (2)实验前,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是冷水,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初温,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3)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98; 可获得的信息有: 水在沸腾过程中, 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

46、变; 水在沸腾前, 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合 理即可) 。 故答案为: (1)A 处向上; (2)缩短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 (3)98;水沸腾过程中,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涉及到实验装置的调节、实验注意事项、沸 点及沸腾图象的分析等,属于中考常考命题点,难度不大。 19 (10 分)用力将端面已锉平的两块铅柱紧压在一起,然后将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挂一重物,发现两 铅柱不分开 (如图甲) 对此现象, 小金有疑惑: 两铅柱不分开的原因是大气压力造成还是其他引力造成? 于是小金将图甲所示的铅柱与重物固定在一个玻璃钟罩内(如图乙)

47、 ,逐渐抽出钟罩内的空气 (1)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逐渐变小 (选填“逐渐变小” “一直不变”或“逐渐变大” ) (2)如果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则 不能 (选填“能”或“不 能” )确定图甲所示的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则 能 (选填“能”或“不能” )确定图甲所示的 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分析】 (1)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内气体减少,气体压强减小; (2)由于气体压强的存在,铅柱要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据此判断,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 了是否能说明两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

48、空时,两铅柱不受气体压力的作用,据此判断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时是否能说明两 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解答】解: (1)用抽气机逐渐抽走玻璃罩里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而体积不变,则钟罩内气体的压强 逐渐变小; (2)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变小,下方铅柱受到向上的气体压力和上方铅柱受到向下 的气体压力都变小, 若在抽气的过程中,钟罩内两铅柱分开了,可能是受到的气体压力减小造成的,不能说明图甲所示的两 铅柱间有其他引力存在; (3)如果在抽成真空时,两铅柱不受气体压力的作用,由钟罩内两铅柱也不分开可知,图甲所示的两铅 柱间一定有其他引力存在 故答案为: (1)逐渐变小; (2)不能; (3)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明实验,要注意空气中物体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只有排除这 个因素才能更好的说明分子引力的存在 五、材料题(每小题五、材料题(每小题 9 分,共分,共 18 分)分) 20 (9 分)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般来说,物体在一段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第三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