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知识点梳理 第5讲:人、健康与环境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70009 上传时间:2021-02-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知识点梳理 第5讲:人、健康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知识点梳理 第5讲:人、健康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1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知识点梳理 第5讲:人、健康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1届中考科学复习专题知识点梳理 第5讲:人、健康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健康与环境人、健康与环境 一、人体保健一、人体保健 这部分也是生物重点章节和考核对象,特别是新冠疫情之后,需要我们能够切实掌握免疫功能相关的 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的疫情相关问题。该部分新名称较多,也需要我们着重强化相关的名称与 概念记忆。对于免疫的分类、免疫的机制都要着重复习。由于与生活相关联系较紧密,故可出题型较多, 相对考核也较活。 1 1、人的健康:、人的健康: 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生理健康是由身体的功能决定的,即身体无疾病,合理膳食、经常锻练、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理健康 的人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压

2、力; 社会关系健康是指你能与他人和谐地相处。 2 2、人体免疫:、人体免疫: 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和能力。 免疫的功能: 自我稳定: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防御感染: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治疾病的产生。 免疫监视: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3 3、根据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根据对病原体的作用是否具有选择性: 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都属于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是通过 B 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来消灭抗原。抗体 是一类蛋白质,一种抗体只能对抗相应的某种病原体。而细胞免疫是通过 T 淋巴细胞直接或间接发

3、挥作用 来消灭或消除异物。 (2)特异性免疫,人为地把菌苗、疫苗、类毒素或抗毒素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获得,这种通过人工 接种建立起来的免疫力称为人工获得性免疫。人工免疫的类型有: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 区别点 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接种物 抗原:疫苗 免疫效应物质:抗体、细胞因子等 免疫出现时间 慢,14 周后产生 快,立即发挥效应 免疫力维持时间 长,数月数年 短,23 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治疗或紧急预防 人工接种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能力如:人工接种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能力如: 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各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等这

4、种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 简称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提高人体对相关传染病的抵抗力,是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最经济和最有 效的措施。 4 4、平衡膳食:、平衡膳食: (1)营养素的分类 人体所需营养素可概括为七大类: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水、和食物纤维。 (3)七大营养素的基本功能 蛋白质:人体组织的形成、生长、发育、以及当作能源和提供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酶物质。 糖:是人体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 脂肪:比糖和蛋白质更高的能量源泉,但它是人体长时间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生物体内贮存能量的 物质。脂肪即可供能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 维生素:种类多,除维生素 D 外必须从食物中获取,虽然不能

5、提供能量,但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 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也是一种人们较为重要的营养物质,维生素可调节机体代谢活动, 无机盐:参与机体组织结构的生成和代谢过程;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下降。 水:是构成机体的主要成分,并担调节体内各种生理过程重任;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 能进行运输。 食物纤维:虽然不能被人所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肠道蠕动, 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5 5、人类常见疾病、人类常见疾病非传染性病症:非传染性病症: (1)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心脏是一台永不

6、停歇的动力泵将血液源源不断地 输送到全身。而心脏的血液供应则是由冠状动脉承担的。当冠状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过度狭窄时,使 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以及血栓形成造成管腔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梗塞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 性心脏病。 引起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和糖尿病,其它还有体力活动减少。肥胖、引发冠心病 的某些因素,如遗传、年龄等无法控制外、有些因素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 尿病、精神紧张,其它还有体力活动减少。 (2) 肿瘤: 肿瘤是一种细胞性疾病, 在致癌因素的影响下, 细胞分裂会失去控制, 会连续不断地分裂、 形成肿瘤。 良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

7、肿瘤细胞都集中在原发部位;恶性肿瘤细胞的特点:产生的肿瘤细胞转移并 侵犯新的组织。因此恶性肿瘤细胞能不间断分裂,产生与自己相同的肿瘤细胞,由于癌细胞恶性增殖,耗 尽患者营养,使人消瘦衰竭死亡,且由于癌细胞在体内广泛传播,所以,难以治愈。当然,如果是良性肿 瘤,只要把它切除就行。 癌症的预防三要素是:合理饮食 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的自身抵抗 力。重视癌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注意定期体检,认真做到“三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遗传病及优生 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染色体、DNA、基因)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常见遗传病:色盲、血友病、白化病、先天性愚型、抗维生素 D

8、 佝偻病、青少年型糖尿病等。 降低遗传病发生的措施(优生优育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提倡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二、健康与环境 除了对应的知识点与概念外,要学会区分传染病防治三个环节的相关辨析,熟悉常见传染病特点,以 及人类医学的相关常识。 1 1、传染病:、传染病: (1)传染病及特点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寄生虫和微生物两大类,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特点: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和免疫性。 (2)传染病的流行三环节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包括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 传播途径: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

9、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3)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 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 (4)常见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病原体原始寄生部位 主要传播途径 病例 预防 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粘膜和肺 飞沫、空气 肺结核 流感 腮腺炎 麻疹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及附属器官 饮水 食物 甲肝 菌痢 蛔虫病 饮食卫生 血液传染病 血液和淋巴 吸血昆虫 疟疾 乙脑 丝虫病 消灭蚊子 体表传染病 皮肤和体表粘膜

10、直接间接接触 血吸虫病 破伤风 狂犬病 消灭钉螺 性传播疾病 泌尿、生殖器官 性接触 艾滋病 梅毒 淋病 遵守性道德 2 2、青霉素发现历程:、青霉素发现历程: 1928 年莱明偶然发现,有一只细菌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发霉了,长出一团青绿色的毛。他的助手说: “先 生,培养基发霉已经不能用了,把它倒掉吧。 “不!我要仔细看看。 ”他仔细观察起,发现在青绿色毛的周 围,葡萄球菌不见了。自从发现和提取出青霉素之后,人类掌握了杀死葡萄球菌、链状球菌等多种病菌的 有力武器。 三、人类与生态环境 该部分知识与考核相对最具综合性,需要具备较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理解。相关知识庞杂,所涉 较广,涉及生物、环境、

11、社会等多方面。除了知识点本身的理解与掌握外,还需要在解题时,对于审题有 更高的要求,答题务必把准方向、回答完整。 1 1、人口问题:、人口问题: (1)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人口与环境的问题上,人口膨胀将引发一系列问题。 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压力:地球的空间是有限的 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地球上陆地是有限的,可以耕种的土地更是有限。 增加了环境污染:人口膨胀造成因工业、农业、交通和生活污染源的增加而引起环境质量的下降。 (2)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 2 2、生态平衡:、生态平衡: (1)一个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具有以下的特征: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2、较长时间保持平衡状态。 生物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2)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决定于其结构 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生态平衡越易被破坏。 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大,生态平衡越易维持。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来的干扰超过这个限度, 生态平衡就会遇到破坏。 (3)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如:火山爆发、水灾,旱灾等。 人为因素是指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它会加剧自然因素。 (4)保持生态平衡的意义 保持生态平

13、衡,才能从生态系统中获和持续稳定的产量, “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地发展” ,另一方面“使 生态系统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将危害人类的生 存。 3 3、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1)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包括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的保持和发展,生物多样性和珍 稀动植物的保护,自然景观的保护等。森林是生物圈的重要成分,它具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等作用, 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导致生态平衡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14、 (2)保护措施:环境污染的监测与防治、制定法规(如 1988 年 11 月 8 日我国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野生动物保护法 ) ,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维持自然生态平衡,保持人类的生存环境人类生存所需的食物药物的来源 工业原料其它 方面 概念辨析 1、传染源和病原体 传染源:传染源:被某病原体感染后已患病的人或动物(包括处于潜伏期的) 。 病原体:病原体:能引发人体患传染性疾病的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 2 2、溶菌酶、溶菌酶 它不仅存在于泪液、唾液,而且在血浆等内环境中,主要是看其分布的场所。若溶菌酶存在于泪液等, 视为第一道防线,若存在于血浆,视为第二道防线。 3、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即先天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即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中又根据途径分为和例如,儿童得过麻疹愈后,可终身不会 再得麻疹;为自然免疫;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抗麻疹免疫力,为人工免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