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69522 上传时间:2021-01-3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1年浙教版中考科学(物理)基础训练12:气体压强(一)含答案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础训练基础训练 12 气体压强(一)气体压强(一)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以下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跟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 向两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 C. 吸盘上挂毛巾,毛巾不掉 D. 用滴管取液体,液体不落 2.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 承受着大气 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 105Pa(即 760mm 汞柱)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

2、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3.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 关于这个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玻璃“吸”住后,小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 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 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 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4.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了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 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复水性极 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

3、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问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5.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温度要低于 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把糖汁放在敞开口的容器内进行加热,使糖汁面上的气压保持 1 标准大气压 B. 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往容器内打入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大于 1 标准大气压 C. 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

4、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D. 以上做法都可以 6.向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完全溶解后,弯曲的玻璃管内液面 将( ) A. a 液面升高,b 液面下降 B. a 液面下降,b 液面上升 C. a、b 液面均无变化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7.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 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B. 飞机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此浮力就是空气的升力 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

5、 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增大 8.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 真空吸 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 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 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 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9.如图所示,煤气管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两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 完户内管道后, 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 有一种检测装置, 在两端开口的透明 U 形管中装有水, 当

6、 U 形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 Y 内吹气,然后 迅速将 U 形管的 Y端与 Y 相连接, U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 继续观察 U 形管中水面的变化 ( ) A.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 D.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10.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 小柯认为: “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 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是( )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

7、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11.大气对你一只手掌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以下值中的( ) A. 10 牛 B. 100 牛 C. 1000 牛 D. 10000 牛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2.高压锅是常用的炊具,能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有时为了尽快打开高压锅,会采用冷水冲淋的方 法,如图。 (1)高压锅能缩短烹饪时间的原因是气压增大,沸点_; (2)冲淋能够快速打开高压锅的原理是_。 13.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

8、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壶嘴冒出的“白气”_水蒸气(选填“是”或“不是”),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 是在_(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水开时测量水温是 98,原因是当时的大气压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14.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装置中所用液体为水银,如图所示水银的密度为 13.6 103千克/米 3 , 如果实验地点改在高山顶上进行, 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将_, 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时不小心把玻璃管倾斜了,则测量结果将_(均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15.在一次拓展课中

9、,小柯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0 厘米 2 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98.5N: 记录整理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是:_。 (2)根据小柯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帕。 (3)小柯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 值,这说明_。 16.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

10、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 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0 厘米 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 96 牛 记录整理数据 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帕。 (3)小菲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说明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

11、,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_96 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7.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 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闭合阀门 3,打开阀门 1 和 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 A 闭合阀门 2; 打开阀门 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 B,闭合阀门 1; 打开阀门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 A 变大,肥皂泡 B 变小。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_。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

12、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 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_的原因。 18.学习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大小。他们准备了如下器材:不同规格 的注射器、两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 T 型钩、细线、橡皮帽等。 某组同学在实验中选了 B 规格的注射器,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 于是设计了图甲实验装置, 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 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然后慢慢地拉注射器,刚

13、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 F。 请根据他们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大气压值 P=_。(用测量步骤中的 V、L 和 F 表示)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 _(填“偏大”或者“偏小”)。请你想一个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写出你的操作方案 _ (3)另外一组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量计也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他们选择的是哪个注射器,并说明 理由:_ 19.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压缩。某同学想: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压缩,体 积减小的时候,气体压强将会怎样变化呢? (1)他提出了两

14、个猜想: 猜想 A: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压强减小; 猜想 B: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_。 但经仔细一想,该同学马上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A。你认为该同学否定猜想 A 的理由是:_。 (2)进一步思考:压强和体积的变化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呢? 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计,在注射器里边封了 30ml 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注射 器完全密封,大气压强 P01.0 105Pa)。 查阅资料得知:气体被压缩的时候,内能增加,温度上升也引起压强的变化。所以在下面的实验过 程中要注意控制_相同。 以下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实验次数 1 2 3 4 5 体积(ml) 30 25 20 15

15、 10 压强( 105pa) 1 1.2 1.5 V 3 (3)表格中 V_;分析以上数据,写出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和压强定量关系_ 四、解答题四、解答题 20.小科发现中性笔的笔帽上有小孔,为了解小孔作用,小科查阅资料:儿童不小心将笔帽吸人引发 窒息,这个通气孔能保证呼吸道不被完全堵塞,因此被称为“救命孔”。 (1)若不小心吸入笔帽,人体在用力吸气时,通过该笔帽通气孔的气体流速可达 20m/s。为确保生 命安全,人体与外界通气量要达到 1.36 104m3/s,则通气孔的面积至少为_mm2。 (2)若不小心将没有通气孔的笔帽吸入气管,此时由于呼吸道堵塞导致肺内气压比外界气压小 1.25 104

16、Pa,笔帽的横截面积约为 0.8cm2 , 医生至少需要多大的力才能将笔帽取出。(要求写出 计算过程) (3)医学上抢救气管异物堵塞的标准方法是:急救者从背后环抱患者,用力向患者上腹部施压,从 而排出异物,被称为“生命的拥抱”。此方法应用的科学原理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 _时, 压强增大。 基础训基础训练练 12 气体压强(一)气体压强(一)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1.以下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跟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 B. 向两纸片中间吹气,纸片合拢 C. 吸盘上挂毛巾,毛巾不掉 D. 用滴管取液体,液体不落 【答案】 B 【解析】【分析】分析各个选项中描述现象

17、的成因,然后找出其中的不同者即可。 【解答】用吸管吸饮料,饮料上升、吸盘上挂毛巾,毛巾不掉和用滴管取液体,液体不落,都是由 于大气压强引起的, 而向两纸片中间吹气, 纸片合拢, 则是由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形成的, 因此与其他三个成因不同的是 B。 故选 B。 2.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 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 承受着大气 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105Pa(即 760mm 汞柱) C.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18、 D.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答案】 C 【解析】【分析】根据有关大气压强的相关知识分析解答。 【解答】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B.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105Pa(即 760mm 汞柱),故 B 正确不合题意; C.大气压的大小与高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小,故 C 错误符合题意; D.用钢笔吸墨水时,挤压胶囊排出里面的空气,墨水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被压进钢笔里,是应用大 气压的事例,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3.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制的乘车头部保护器,图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它实际是一个双面橡皮碗。下面 关于这个

19、保护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被玻璃“吸”住后,小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 B. 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紧 C. 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D. 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 【答案】 B 【解析】【分析】(1)皮碗之所以能够吸附在玻璃上,其实就是内外的压力差; (2)分析皮碗内空气多少对内外压强差的影响即可; (3)皮碗一端吸住玻璃,一端吸住头部,因此玻璃对皮碗的摩擦阻力阻止了皮碗的随意滑动,同 时也保证人头部的安全; (4)皮碗质地柔软,可以对头部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 【解答】被玻璃“吸”住后,皮碗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于是产生一个朝向玻璃的气压差,在气压差 的作

20、用下,皮碗牢牢的吸在玻璃上,故 A 正确不合题意; 挤出的空气越少,皮碗内外的压强差越少,皮碗贴在玻璃上就越松,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皮碗与玻璃的摩擦阻止乘客头部前后移动 ,故 C 正确不合题意; 皮碗具有弹性,头部与玻璃撞击时皮碗起缓冲作用,故 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B。 4.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了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养成分 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复水性极 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是( ) A. 真空环境的温度极低,可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凝固并升华,从而实现脱水 B. 真空环境的温度很

21、高,可使蔬菜中的水分在短时问内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C. 真空环境的空气密度很小,可迅速提高蔬菜中水分子的运动速度,从而实现脱水 D. 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使蔬菜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 【答案】 D 【解析】【分析】(1)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2)液体的沸点越低,液体就越容易汽化。 【解答】 蔬菜加工企业为了避免蔬菜在长途运输、贮存等环节了中腐烂变质及高温杀菌时对蔬菜营 养成分的破坏,常常对蔬菜进行真空冷冻脱水,使之成为脱水蔬菜,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损失少,复 水性极好。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真空脱水的道理:真空环境的气压很低,降低了水的沸点,

22、使蔬菜 中的水分迅速汽化,从而实现脱水,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5.制糖工业中,常用沸腾的办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沸腾温度要低于 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是( ) A. 把糖汁放在敞开口的容器内进行加热,使糖汁面上的气压保持 1 标准大气压 B. 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往容器内打入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大于 1 标准大气压 C. 把糖汁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D. 以上做法都可以 【答案】 C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随压强增大而升高,随压强减小而降低。 【解答】 为了使糖在沸腾时不致变质,

23、沸腾温度要低于 100,为此,可采用的办法:把糖汁放在 密闭容器中加热,从容器内抽出气体,使糖汁面上的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故 C 正确,而 A、B、D 错误。 故选 C。 6.向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装置气密性良好),完全溶解后,弯曲的玻璃管内液面 将( ) A. a 液面升高,b 液面下降 B. a 液面下降,b 液面上升 C. a、b 液面均无变化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 A 【解析】【分析】(1)硝酸钾晶体溶解时吸热; (2)当 U 形管两边液面上压强相等时,液面高度相平;哪边压强减小,哪边的液面高度升高。 【解答】向如图试管的水中加入一些硝酸铵晶体,由于硝酸钾吸

24、热使锥形瓶内空气温度降低,所以 压强减小,即 U 形管 a 侧压强减小,因此 a 液面升高,b 液面下降。 故选 A。 7.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 云尽在脚下。小明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作出了如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 B. 飞机受到空气给它的浮力,此浮力就是空气的升力 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 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增大 【答案】 C 【解析】【分析】(1)“天气”是指某一区域大气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是大气

25、的一种综合表现;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 (2)飞机的升力是机翼上下两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平流层只有空气的水平运动,没有上下运动,因此没有雷电、雨、雪等天气现象;而对流层 中,空气的垂直运动十分剧烈,雷电、雨、雪等天气状况就发生在这一层;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解答】A.“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天气,故 A 错误; B.飞机受到的浮力不是升力,升力是机翼上下两个表面的压强差,故 B 错误; C.“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平流层,故 C 正确; D.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疼,

26、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故 D 错误。 故选 C。 8.如图为玻璃厂搬运平板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吸盘起重机的示意图起重机上有若干个相同的 真空吸 盘,下列关于真空吸盘起重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 B. 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等于吸盘对它的压力 C. 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 D. 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 【答案】 B 【解析】【分析】(1)吸盘的吸力来自与吸盘内外的压力差,只有吸盘内的空气尽量的小,产生的 压力差才会足够大,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对处于竖直状态的玻璃进行受到分析即可; (3)根据公式 F

27、=pS 可知,当压强差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力差越大,才能吊起更重的 玻璃; (4)木板表面粗糙,吸盘无法与木板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因此不会产生吸力。 【解答】A.吸盘起重机在使用时必须排尽吸盘内的空气,这样产生足够大的吸力,故 A 正确不合题 意; B.当玻璃板静止在空中时,其所受重力和吸盘对玻璃的摩擦力相互平衡,即重力等于摩擦力,故 B 错误符合题意; C.若要吊起更重的玻璃板,则应增加吸盘个数,这样受力面积 S 增大,产生的压力差增大,故 C 正 确不合题意; D.吸盘起重机不可以搬运表面粗糙的木板,因为木板漏气,故 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B。 9.如图所示,煤气管

28、道包括户外和户内两部分,两者之间连接着一只煤气表。工人师傅给每户安装 完户内管道后, 都要检查一下管道是否漏气。 有一种检测装置, 在两端开口的透明 U 形管中装有水, 当 U 形管两端压强相等时,两侧水面相平。检测时,关闭开关,用力向户内管道口 Y 内吹气,然后 迅速将 U 形管的 Y端与 Y 相连接,U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继续观察 U 形管中水面的变化( ) A.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增大,则表明不漏气 B. 若水面高度差逐渐减小,则表明不漏气 C.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漏气 D. 若水面高度差保持不变,则表明不漏气 【答案】 D 【解析】【分析】(1)外管道开关关闭,当将 y与

29、y 相接时,就构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U 形管内液面高度差改变,说明两个液面上气压变化;因为左侧始终是标准气压,所以只能 说明 y端漏气。 【解答】 检测时, 关闭开关, 用力向户内管道口 Y 内吹气, 然后迅速将 U 形管的 Y端与 Y 相连接, U 形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由于 U 形管内的水柱与户外管道构成一个封闭系统,所以只要不漏气, 管道内气压不减小,U 形管的高度差就不变,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0.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 小柯认为: “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 了,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是( )

30、 A. 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 B. 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 C. 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 D. 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 【答案】 D 【解析】【分析】纸片不下落,原因可能有两个:水有粘性;大气压强的作用。如果要排除是 否大气压强发生作用,可以想办法去掉纸片外面的大气压强。如果纸片仍然不下落,那么说明与水 的粘性有关,与大气压强无关;否则与水的粘性无关,与大气压强有关。 【解答】 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小柯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 的水粘住了,

31、而与大气压无关”。下列能帮助小柯改变这种想法的实猃: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 杯实验,抽出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故 D 正确,而 A、B、C 错误。 故选 D。 11.大气对你一只手掌上表面的压力最接近以下值中的( ) A. 10 牛 B. 100 牛 C. 1000 牛 D. 10000 牛 【答案】 C 【解析】 【分析】 将手掌看做一个长方形, 对它的长和宽进行估测, 根据面积公式 S=ab 计算出面积, 最后根据公式 F=pS 计算作用在手掌上的压力即可。 【解答】将手掌看做一个长方形,长大约 20cm,宽大约 5cm; 那么手掌的面积大约为:S=ab=20cm5cm=100cm2=1

32、0-2m2; 那么作用在手掌上的大气压力大约为:F=pS=105Pa10-2m2=1000N。 故选 C。 二、填空题二、填空题 12.高压锅是常用的炊具,能缩短食物的烹饪时间。有时为了尽快打开高压锅,会采用冷水冲淋的方 法,如图。 (1)高压锅能缩短烹饪时间的原因是气压增大,沸点_; (2)冲淋能够快速打开高压锅的原理是_。 【答案】 (1)升高 (2)使高压锅内温度降低,气压变小 【解析】【分析】(1)根据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分析; (2)相同质量的气体,当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那么产生的压强就会减小。 【解答】(1) 高压锅能缩短烹饪时间的原因是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2) 冲淋能够快速打开高

33、压锅的原理是: 使高压锅内温度降低,气压变小 。 13.如图所示为一种水开后能鸣笛的电水壶,烧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_(选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壶嘴冒出的“白气”_水蒸气(选填“是”或“不是”),仔细观察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 是在_(选填“远离”或“靠近”)壶嘴的位置,水开时测量水温是 98,原因是当时的大气压 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标准大气压。 【答案】 增大;不是;远离;小于 【解析】【分析】(1)物质吸热,内能增大;放热,内能减少。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 (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液化需要放热,因此水蒸气只有遇到低温的物体才能液化成“白 气”。

34、(3)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升高,减小而降低。 【解答】(1)烧水的过程中,水的内能增大,壶嘴冒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 (2)“白气”的形成需要遇到低温的物体,而离壶嘴较远的地方温度较低,所以它总是出现在远离 壶嘴的地方; (3)水开时测量水温是 98,低于 100,原因是当时的大气压小于 1 标准大气压。 14.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装置中所用液体为水银,如图所示水银的密度为 13.6103千克/米 3 , 如果实验地点改在高山顶上进行, 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将_, 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时不小心把玻璃管倾斜了,则测量结果将_(均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35、 【答案】 变小;不变 【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根据公式 p=液gh 可知,液体压强与液柱的长度无关,只与液柱的高度有关。 【解答】(1)如果实验地点改在高山顶上进行,那么大气压强会减小,因此玻璃管内外水银液面的 高度差将变小; (2)测量管内外液面高度差时不小心把玻璃管倾斜了,但是内外水银液面的高度差保持不变,因 此测量结果将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 15.在一次拓展课中,小柯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测力计来测 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0 厘米 2 将吸

36、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 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98.5N: 记录整理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是:_。 (2)根据小柯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帕。 (3)小柯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 值,这说明_。 【答案】 (1)防止气体进入吸盘或增强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气等 (2)9.85104 (3)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析】【分析】(1)将吸盘内的水挤出时,部分水停留在吸盘和玻璃板之间起到密

37、封的作用,防 止外面的空气进入吸盘; (2)根据公式 计算大气压强的值; (3)根据大气压强的方向特点解答。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是:防止气体进入吸盘,增强吸盘与玻璃板之间的密封性,防止 漏气。 (2)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 (3)小柯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测力计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 的值,这说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6.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小菲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厚玻璃板、水、刻度尺、大量程弹簧秤来 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 10 厘米 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厚玻璃板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用

38、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 96 牛 记录整理数据 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 (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 (2)根据小菲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的值为_帕。 (3)小菲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立放,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说明_。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如图乙,则你预计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 _96 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 (1)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0.96105 (3)大气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4)小于 【解析】【分析】

39、(1)吸盘沾满水后,里面就不会有空气,然后通过挤压将水排出,吸盘里面气压 很小,这样既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又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2)根据公式 计算大气压强; (3)吸盘朝向不同的方向,可以证明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4)根据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分析即可。 【解答】(1)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防止或减少吸盘漏气; (2)大气压强为: ; (3) 小菲同学又把玻璃板分别斜放、 立放, 使弹簧秤向不同方向拉吸盘, 也都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这说明大气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风,那么吸盘表面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 小,根据 F=pS 可知,弹簧测力

40、计的示数肯定会减小,即小于 96N。 17.洗衣服时,小科发现肥皂泡在不断地破裂。小科觉得,肥皂泡的破裂可能与肥皂泡内气压大小有 关,而肥皂泡内的气压大小可能与肥皂泡的半径大小有关。为此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闭合阀门 3,打开阀门 1 和 2,吹出较大的肥皂泡 A 闭合阀门 2; 打开阀门 3,用同一肥皂水吹出较小的肥皂泡 B,闭合阀门 1; 打开阀门 2,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肥皂泡 A 变大,肥皂泡 B 变小。 【实验结论】相同条件下,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_。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

41、球时,当 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_的原因。 【答案】 小;小 【解析】【分析】【实验结论】空气总是从气压大的一端流向气压小的一端,据此分析两个气球内 气压的大小关系; 【实验反思】气球的半径越大,气球内的气压越小,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实验结论】肥皂泡 A 变大,说明 A 的气压小而 B 的气压大,因此得到结论:相同条件下, 肥皂泡半径越大,肥皂泡内的气体压强越小。 【实验反思】如果上述结论同样适用于半径达到一定值后的气球,小科就能解释用嘴吹气球时,当 吹到一定程度后,越吹所需要的力越小的原因。 18.学习了大气压的相关知识后,同学们想估测一下大气压的大小。他们准备了如下器材:

42、不同规格 的注射器、两个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10N)、刻度尺、一个铁丝做成的 T 型钩、细线、橡皮帽等。 某组同学在实验中选了 B 规格的注射器, 发现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太小了。 于是设计了图甲实验装置, 顺利完成了测量任务。具体步骤如下: 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 V,用刻度尺量出其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L;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然后慢慢地拉注射器,刚好拉动活塞时,两个测力计示数均为 F。 请根据他们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本次测量大气压值 P=_。(用测量步骤中的 V、L 和 F 表 示) (2)实验

43、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压 _(填“偏大”或者“偏小”)。请你想一个方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写出你的操作方案 _ (3)另外一组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量计也完成了实验,请你分析他们选择的是哪个注射器,并说明 理由:_ 【答案】 (1)2FL/V (2)偏小;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口 (3)选 c,在大气压强一定时,面积越小,压力会越小,所以应选择较小的注射器,拉动活塞的拉力 也可以小一点。 【解析】【分析】(1)注射器有刻度的部分为圆柱体,首先根据 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再 根据压强公式 计算大气压强; (

44、2)如果针筒内有空气,那么就会产生向外的压力,这时活塞受到向外的空气压力、向外的拉力 和大气向内的压力,即 F大气=F内+F示数 , 那么测力计的示数肯定会变小,即测出的大气压强值肯定 偏小。如果在注射器内注满水,即使针尖里面的水不能排出,那么也不会对测量产生影响。 (3) 一个弹簧测力计产生的拉力肯定小于两个, 即大气作用在活塞上的压力减小了。 根据公式 F=pS 可知,当大气压强不变时,肯定是活塞的受力面积减小了,因此肯定选择的是最小的注射器。 【解答】(1)活塞的横截面积 ; 因为使用了两个测力计,所以大气产生的压力为 2F; 那么大气压强的值为: ; (2)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注射器

45、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使得测量结果比当天气 压偏小。我的的操作方案是:将注射器内抽满水,端口向上推动活塞排水,使得顶端保留水,再封 口。 (3)另外一组的同学用一个弹簧测量计也完成了实验,我认为他们选择的是注射器 C,理由是: 在大气压强一定时,面积越小,压力会越小,所以应选择较小的注射器,拉动活塞的拉力也可以小 一点。 19.气体分子之间的间距比较大,所以容易被压缩。某同学想:当气体的质量一定时,气体压缩,体 积减小的时候,气体压强将会怎样变化呢? (1)他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 A: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压强减小; 猜想 B:一定质量的气体,压缩体积,_。 但经仔细一想,该同学马上否定了自己的猜想 A。你认为该同学否定猜想 A 的理由是:_。 (2)进一步思考:压强和体积的变化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呢? 他找来一个注射器和一个气压计,在注射器里边封了 30ml 空气(不计注射器活塞重力和摩擦,注射 器完全密封,大气压强 P01.0105Pa)。 查阅资料得知:气体被压缩的时候,内能增加,温度上升也引起压强的变化。所以在下面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科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