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2021 学年湖北省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三校联考孝感市三校联考九年级上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期末化学试卷 一一.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2 分)下列叙述的事件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3 月 30 日京沪高速液氯泄漏后汽化成氯气 B山西某地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C湖南衡阳发生特大火灾 D某食堂误用工业盐造成数人中毒 2 (2 分)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3 (2 分)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 D 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2、 D单质 4 (2 分)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 C食盐和水 D铁粉和铜粉 5 (2 分)无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称为钠钙玻璃(化学式为 Na2CaSi6O14)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为( ) A+4 价 B+3 价 C+2 价 D+1 价 6 (2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构成粒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7 (2 分)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有助燃性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汽 C稀有气体通
3、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8 (2 分)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 水受热形成 mg 水蒸气 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C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 D10g 食盐溶于 70g 水中得到 80g 食盐 9 (2 分)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 a 可作实验室制备 CO2 B此装置止水夹关闭,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此装置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 D此装置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10 (2 分)2012 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一些药企用工业明胶制作胶囊,引发了人们对铬元素的关注在元素周 期表中铬
4、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铬原子核内有 24 个质子 B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r D一个铬原子的质量为 52.00g 11 (2 分)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 是因为( )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C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D施用 CO2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12 (2 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5、 1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中 油着火,用水浇灭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 C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猛烈爆炸 D “釜底抽薪”可理解为消除可燃物来达到灭火目的 14 (2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都是单质 15 (2 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 、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K2S BH2O CCO2 DN2 二
6、二.填空题(每空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6 (3 分)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 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的原子; (2)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 ; (3)与 16 号元素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17 (5 分)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2 个氢分子 , (2)1 个铜离子 , (3)3 个氧原子 (4)+2 价的锌元素 ; (5)碳酸根离子 18 (10 分)配平化学方程式。 Al+3O2 Al2O3 C2H5OH+ O22CO2+ H2O 3C+ Fe2O3 Fe+3CO2 CO+Fe3O43Fe+ CO2 Cu
7、2(OH)2CO3 CuO+H2O+CO2 19 (4 分)有经验的鱼民在进行长途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已知过氧化 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K2O2,则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若过氧 化钾与水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 2K2O2+2H2O4K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请说 出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长期存活的理由: 20 (10 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 (2)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 (3)继续加热,观察到试管中现象 ,中现象 请你写出试管中的化学方程 式: ,中发生反应的化
8、学方程式是 ;在这个反应中 (填“木炭”或“氧化铜” ) 发生还原反应, (填“木炭”或“氧化铜” )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是 三三.实验题(每空实验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4 分)分) 21 (6 分)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1)实验小组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 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红磷过量;氧气未消耗完 (2)因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可能出现集气瓶爆裂、橡皮塞冲出等情况,实验小
9、组将 A 进行了如 B 的改 进,其所加气球的作用是 (3)实验后,实验小组又进行反思,设计了 C 装置,利用气压变化使白磷燃烧,与 A、B 两装置比较, 其优点是 (填序号) 防止空气污染;减少误差;节约燃料;便于直接读数 22 (18 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 A、E 装置连接时,应将 A 装置的导管 a 与 E 装置的导管 (填“b”或“c” )相连接。检 验 E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 (3)将 A、C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
10、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用 E 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 取下双孔橡胶塞, 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 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化学性质 是 , 。 四四.计算题(共计算题(共 11 分)分) 23 (6 分) 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 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 (其 分子式为 C15H10N2O2)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 (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1、 (3)500g 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24 (8 分) 钛 (Ti) 是广泛应用于航空、 航海等领域的一种重要金属。 在一定条件下, 钛由四氯化钛 (TiCl4) 和金属镁反应而制得:TiCl4+2MgTi+2MgCl2 (1)求氯化镁中氯元素质量分数? (2)现有 38kg 四氯化钛,可生产金属钛多少 kg?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一.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2 分)下列叙述的事件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3 月 30 日京沪高速液氯泄漏后汽化成氯气 B山西某地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事故 C湖南衡阳发生
12、特大火灾 D某食堂误用工业盐造成数人中毒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 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液氯泄漏后汽化成氯气只是氯气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C、燃料燃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工业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和人体中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从而使人中毒。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 (2 分)如图所示,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物质,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 B化合物
13、C纯净物 D混合物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单质是由 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 的化合物 【解答】解: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所以氧气和液氧的混合物是由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 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是由臭氧分子构成,所以二者的混合物属于 混合物;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二者混合物属于混合 物;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既属于化 合物又属于氧化物。
14、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物质的基本分类:根据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 据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3 (2 分)牛奶中富含的维生素 D 有助于人体对钙的吸收,这里说的钙是指(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 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 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
15、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 类试题的关键。 4 (2 分)下列各组混合物可用过滤法进行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食盐和泥沙 C食盐和水 D铁粉和铜粉 【分析】 过滤: 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 看 ABCD 四个选项中哪一个符合此条件, 即是正确答案。 【解答】解:过滤是把不溶于水的固体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方法。 A、酒精是可以溶于水的,不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 A 错误; B、食盐可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 B 正确; C、食盐可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进行分离,故 C 错误; D、铁粉和铜粉均不溶于水,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
16、主要考查可用过滤法分离的物质,同学们一定要明白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可 用过滤法分离。 5 (2 分)无色透明普通玻璃,其主要成分又称为钠钙玻璃(化学式为 Na2CaSi6O14) ,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为( ) A+4 价 B+3 价 C+2 价 D+1 价 【分析】根据物质钠钙玻璃的化学式 Na2CaSi6O14,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由 化合物中 Na、Ca、O 元素为+1、+2、2 价,计算化合物中 Si 元素的化合价。 【解答】解:设化合物 Na2CaSi6O14中 Si 元素化合价为 n 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 则,有(+1)2+
17、(+2)+n6+(2)140,解之得 n+4; 故选:A。 【点评】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 0, 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 6 (2 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中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D构成粒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分析】A、根据原子中微粒的数值关系分析; B、根据不同物质的粒子构成进行判断; C、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D、微粒在不断的运动 【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但也不一定不等,如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11 与中 子数是 12;说法正确。 B、氯化钠由钠离子
18、和氯离子构成,符合物质是由粒子构成的规律,说法正确。 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1 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 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在不停地运动,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理解有关物 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描述,能针对具体物质做出正确的判断 7 (2 分)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有助燃性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汽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19、; B、根据空气的成分分析; C、根据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D、根据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分析 【解答】解:A、氧气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有氧化性,故 A 错误; B、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故 B 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 C 正确; D、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气体的性质及用途,同学们需要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知识的积累 8 (2 分)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mg 水受热形成 mg 水蒸气 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 C煤燃烧留下的煤灰
20、比原煤质量少 D10g 食盐溶于 70g 水中得到 80g 食盐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解答】解:A、mg 水受热形成 mg 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B、湿衣服晾干后,质量变小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C、煤燃烧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是因为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能够用质量守恒 定律解释; D、10g 食盐溶于 70g 水中得到 80g 食盐的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故选:C。 【点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因此解答该类问题时首 先要判断发生的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只要属于化学变化,就能够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9 (2 分)以下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装置 a 可作实验室制备 CO2 B此装置止水夹关闭,烧杯中加水后,干燥管内外液面一致,则气密性良好 C此装置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 D此装置可作实验室制备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 【分析】A、根据铁的金属活动性活动性回答此题; B、根据压强变化判断装置气密性; C、根据固体加热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回答此题; D、根据装置特点检验
22、是否可以制备题目中的气体。 【解答】解:A、铁与盐酸可以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不能用于制备二氧化碳,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止水夹关闭后,内部空间密闭,外界大气压会将水压入干燥管,形成一定高度液面,此时才能证明 装置气密性良好,选项 B 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试管口需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造成炸裂,选项 C 不符合题意; D、此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发生装置,可以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稀硫酸与锌粒制取氢 气,稀盐酸与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0 (2 分)2
23、012 年中央电视台曝光一些药企用工业明胶制作胶囊,引发了人们对铬元素的关注在元素周 期表中铬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铬原子核内有 24 个质子 B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r D一个铬原子的质量为 52.00g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确定原子序数、元素种类、元素符号以及相对原 子质量等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由铬元素的部分信息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24,即质子数也是 24; B、一般来说金属元素都带“钅”偏旁,所以铬元素是金属元素; C、由图中信息可知铬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r; D、 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
24、 其单位为 “1” , 只不过常省略, 可知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注意: 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 ,只不过常省略而已 11 (2 分)农业科技人员向农民建议:在利用温室进行种植生产时,可向温室内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这 是因为( ) ACO2可使害虫窒息死亡从而防治病虫害 BCO2可产生温室效应从而提高室温 CCO2能灭火,施用后可防止火灾 D施用 CO2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分析】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和氧气,可知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CO2,二氧 化碳
25、含量越多, 农作物产量越高 由于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的光、 热量进入, 阻止冷空气进入和热量挥发, 从而使温室中温度升高 【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只有当二氧化碳达到一定浓度时才能使害虫死亡,故 A 错误。 B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是指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 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 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 而温室中温度升高是由于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的光、 热量进入,阻止冷空气进入和热量挥发,故 B 错误。 C二氧化碳能灭火,但在温室中施用的二氧化碳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达到用来防止火灾的目 的,故 C 错误。 D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CO2,增加 CO
26、2含量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用途,要明确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温室效应之间的关系 12 (2 分)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分析】我们在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利用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不同性质来鉴别空 气和氧气都有助燃的性质,而二氧化碳没有 【解答】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密度不同,但我们若要用此方法来鉴别时,却很难 操作,因为要用密度来鉴别必须在相同条件下来进行,所以
27、此法一般不用。 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木条 不变化的是空气。所以能用来鉴别这三种气体。 C、这三种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能用观察颜色和闻气味的方法来鉴别。 D、这三种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的方法来鉴别。 故选:B。 【点评】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我们在鉴定二氧化碳时,可以用澄 清的石灰水来进行 13 (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锅中 油着火,用水浇灭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燃着的小木条 C氢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猛烈爆炸 D “釜底抽薪”可理解为
28、消除可燃物来达到灭火目的 【分析】A、根据灭火的方法有: (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 (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 撤走可燃物根据灭火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B、根据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分析解答; C、根据可燃性气体和支持燃烧的气体混合遇明火才有可能发生爆炸分析; D、根据“釜底抽薪”是利用了移除可燃物的原理来灭火的分析解答 【解答】解:A、炒菜时油锅着火,不应浇水,因油的密度比水小,应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而灭火,故 A 方法错误; B、氮气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也能使用燃着的小木条,所以检验二氧化碳不能用燃着的木条要选用澄清 的石灰水,B 说法不正确; C、可燃性气体和支持燃
29、烧的气体混合遇明火才有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但氮气不燃烧也不支 持燃烧,C 说法不正确; D、 “釜底抽薪”是利用了移除可燃物的原理灭火,D 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灭火的方法,灭火的方法有: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要根据具体物质 的性质来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灭火 14 (2 分)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 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C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都是单质 【分析】A、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分析判断;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溶解性分析;
30、 D、根据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分析判断 【解答】解:A、活性炭有吸附性,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故 A 说法正确; B、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 B 说法不正确; C、由于一氧化碳难溶入水,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故 C 说法正确; D、木炭、活性炭主要成分都是单质。故 D 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碳单质的结构、一氧化碳的性质等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本题 15 (2 分)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 、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根据 质量守恒定律,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质是( ) AK2S
31、BH2O CCO2 DN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解答】解:黑火药是用硝酸钾(KNO3) 、炭粉和硫磺混合制成的,因此反应前有钾、氮、氧、碳和硫 五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也应有这五种元素,所以黑火药反应后的生成物中不可能有的物 质是水。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难度不大 二二.填空题(每空填空题(每空 1 分,共分,共 32 分)分) 16 (3 分)根据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A 是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 )元素的原子; (2)表示阴离子的是 O2 (填离子符号) ;
32、 (3)与 16 号元素硫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B (填序号) 【分析】 (1)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为氢原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解答】解: (1)A 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 1,为氢原子,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2)C、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O2 (3)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6 号元素 硫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故两者具有
33、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答案为: (1)非金属; (2)O2 ; (3)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 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7 (5 分)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2 个氢分子 2H2 , (2)1 个铜离子 Cu2+ , (3)3 个氧原子 3O (4)+2 价的锌元素 ; (5)碳酸根离子 CO32 【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进行书写 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 负符号在后,带 1
34、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 书写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 行书写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 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进行解答 【解答】解: (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 相应的数字,则 2 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填:2H2;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 1
35、个电荷时,1 要省略1 个铜离子表示为:Cu2+;故填:Cu2+;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 数字,故 3 个氧原子表示为:3O故填:3O; (4)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 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因此正二价的锌元素表示为:;故填:; (5)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 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C
36、O32 故填:CO 3 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 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8 (10 分)配平化学方程式。 4 Al+3O2 2 Al2O3 C2H5OH+ 3 O22CO2+ 3 H2O 3C+ 2 Fe2O3 4 Fe+3CO2 4 CO+Fe3O43Fe+ 4 CO2 1 Cu2(OH)2CO3 2 CuO+H2O+CO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利用最小公倍数法进行配平,以氧原子作为配平的起点,氧气、氧化铝前面的化学计量 数分别为:3、
37、1,最后调整氯化钾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 2。 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相等,则氧气、水的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3、3。 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相等,则氧化铁、铁的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2、4。 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 一个 CO 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 由于一个 Fe3O4 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4个, 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4, 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 Fe3O4、 Fe 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1、3 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相等,则碱式碳酸铜、氧化铜的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1、2。 故答案为: 4;2; 3;3; 2;4
38、; 4;4; 1;2.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 (4 分)有经验的鱼民在进行长途运输鲜鱼的过程中常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钙固体已知过氧化 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K2O2,则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2 若过 氧化钾与水反应的方程式表示为 2K2O2+2H2O4KOH+O2,则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2CaO2+2H2O2Ca(OH)2+O2 请说出使用过氧化钙可以使鱼长期存活的理由: 过氧化钙跟水反 应有氧气生成,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过氧化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
39、再根据过氧化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和钙元素的化合价写出过氧化钙的化学式 根据过氧化钾与水反应推测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氧气,解决了运输鱼苗过程水中氧气不足的问题,补充了鱼苗运输过程中水中氧 气的消耗 【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钾元素显+1,设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x,可知 K2O2 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1)2+2x0,则 x1 已知过氧化钾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K2O2,氧的化合价为1 价,钙元素显+2 价,则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 CaO2 根据题意,过氧化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氧气,则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反应
40、的 化学方程式为 2CaO2+2H2O2Ca(OH)2+O2 氧气能够供给呼吸,过氧化钙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从而能够增大水中氧气含量 故答案为:1;CaO2;2CaO2+2H2O2Ca(OH)2+O2;过氧化钙跟水反应有氧气生成,增加水中氧 气的溶解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化合价、化学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气的 化学性质等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 20 (10 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 (2)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 入试管中产生气泡 ; (3)继
41、续加热,观察到试管中现象 黑色粉末变红 ,中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请你写 出试管中的化学方程式: 2CuO+C2Cu+CO2 ,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Ca (OH) 2CaCO3+H2O ;在这个反应中 氧化铜 (填“木炭”或“氧化铜” )发生还原反应, 木炭 (填 “木炭”或“氧化铜” )具有还原性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 试管的炸裂 (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是 温度低 【分析】 (1)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要高温,所以酒精灯上加网罩,可以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预热时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
42、; (3)根据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分析回答; (4)停止加热,应该先撤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灼热的铜容易被氧气氧化,所以要做好密 闭措施 (5)根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条件等分析回答 【解答】解: (1)因为这个实验对温度的要求较高,所以加灯罩是为了集中火焰,提高温度;故答为: 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2)刚开始预热,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入 试管中产生气泡;故答为: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进入试管中产生气泡 (3)加热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现象是黑色变红色;中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碳与 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具有还原性,氧化铜被还
43、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碳酸钙白色沉淀的缘故故答案为: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CuO+C2Cu+CO2, CO2+Ca(OH)2CaCO3+H2O;氧化铜;木炭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中撤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 管的炸裂故答案为:防止石灰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的炸裂 (5)如果实验过程中始终无铜生成的可能原因是温度不够高,故答案为:温度低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木炭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实验的操作步骤,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题,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考点经常出现在实验题 中 三三.
44、实验题(每空实验题(每空 2 分,共分,共 24 分)分) 21 (6分)下面是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 (1)实验小组按 A 装置进行实验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超过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 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红磷过量;氧气未消耗完 (2)因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可能出现集气瓶爆裂、橡皮塞冲出等情况,实验小组将 A 进行了如 B 的改 进,其所加气球的作用是 缓冲瓶内气压的变化 (3)实验后,实验小组又进行反思,设计了 C 装置,利用气压变化使白磷燃烧,与 A、B 两装置比较, 其优点是 (填序号) 防止空气污染;减少误差;节约燃
45、料;便于直接读数 【分析】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解答】解: (1)实验前未将橡胶管夹紧,会使瓶内的部分氧气和其它气体在红磷燃烧时排出,等装 置冷却后,使瓶内的气压变得更小,从而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超过瓶内气体体积的; 实验前导管中未加满水,等装置冷却后,只能使流入瓶内的水减少,而不能使流入瓶内水的体积超过 瓶内气体体积的; 红磷过量,只能使瓶内的氧气耗尽,不会使流入瓶内水的体积超过瓶内气体体积的; 氧气未消耗完,只能使流入瓶内水的体积小于瓶内气体体积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只有才能使流入瓶内水的体积超过瓶内气体体积的 (2)所加气
46、球的作用是缓冲瓶内气压的变化,避免出现集气瓶爆裂、橡皮塞冲出等情况 (3)使用 A、B 装置时会有少量的五氧化二磷释放到空气中,污染空气;C 装置属于微型装置,因此能 节约燃料; 使用的仪器少, 因此能减少误差; 又有比较精确的刻度, 因此便于直接读数 故选 故答案为: (1); (2)缓冲瓶内气压的变化; (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 22 (18 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 A、E 装置连接时,应将 A 装置的导管 a 与 E 装置的导管 b (填“b”或“
47、c” )相连接。检验 E 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燃着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 c 处,若熄灭,证明已满 。 (2) 将 A、 B 装置连接, 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 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与水反应 。 (3)将 A、C 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CO2 CaCO3+H2O 。 (4) 用 E 装置收集满一瓶二氧化碳, 取下双孔橡胶塞, 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 观察到的现象是 燃着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 ,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 空气大 ,化学性质是 不燃烧 , 不支持燃烧 。
48、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以及检验方法来分析;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3)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装置 E 收集时,二氧化碳从长管 b 端进入,验满时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短管 c 处,观察木条是否熄灭,若熄灭,证明已满; (2)将 A、B 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 酸能使紫色变红色; (3)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 可以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故答案为: Ca(OH)2+CO2CaCO3+H2O; (4) 将瓶中的气体沿 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 观察到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