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6609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3课《为学》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龟兔赛跑,为 学,彭端淑,原题为学一首示子侄, 示:给看。 为学,是彭端淑写给子侄们看的。目的在于教育他们树立志向,努力学习,学有所成。这是针对学习上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说的。,题目为学 为做 学学问,解题,导学,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概况及作者写作本篇的用意。 2、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 3、懂得办好事情或搞好学习起决定作用的条件是自己坚定的志向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志者事竟成”。,作者介绍,彭端淑:字乐斋,清代文学家。从雍正十年到乾隆十二年在朝做官,期间颇有政绩,受当地百姓赞颂。后辞官研究古文。著有白鹤堂集、学夜诗谈等文集。被称为蜀中三大才子之一。,读课文,读订正读音 不逮人 久而不怠焉 迄乎

2、成 屏弃而不用 蜀之鄙 子何恃而往 钵 贫者语于富者曰di di qbng b sh b y,di yng di q z sh 逮 庸 怠 迄 卒 蜀b sng png b cn jun 鄙 僧 瓶 钵 惭 倦,读一读,亦,恃,吾,子,语,犹,(y)也,(y)你,(sh)凭;依靠,(y)告诉,(w)我,(yu)还;尚且,读读顺句子,读好停顿。 1、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2、蜀之鄙/有二僧 3、贫者语于富者/曰 4、子/何恃而往 5、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分段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吾资/之庸,不逮人/也。(读四声) 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 圣人/之道,

3、卒于鲁/也传之。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有惭色。 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读准句子中的停顿。 天下事/有难易乎? 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 贫者/语于/富者曰(读四声)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字词句分析 (一)古今异义 1蜀之鄙有二僧 2贫者语于富者曰 3子何恃而往? 4越明年 5贫者自南海还 6西蜀之去南海 7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境),(告诉),(依靠,凭借),(到了),(回来),(距离),(难道),(二)一词多义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4、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吾欲之南海 蜀之鄙有二僧 (三) 句式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代词,指事情,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无意义,到,结构助词,的,(难道吗),读,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5、”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那么,也,天下事,做,学问,疏通文意,探究,翻译第一段:,天下的事情有难和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做,那么再难的事也变容易了;如果不做,再容易的事也会很难。人们从事学习,有难和易的区

6、别吗?只要去学,那么再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再容易的学问也会变得很难。,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其有常哉?,天资 资质,及,赶得上,懈怠,疏懒,等到,最终,迟钝,这里说的是曾参。,摒弃,常规,固定不变的。,探究,翻译第二段:,我的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聪明);我的才能平庸,也赶不上别人(有才学)。(但是)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久坚持,毫不松懈,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我是愚笨又平庸的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几倍,

7、我才能敏捷,超过别人几倍,,如果摒弃不用,那就与愚笨和平庸没有区别了。孔子的思想言论,最终是靠天资迟钝的曾参传下来的。以此而论,昏昧平庸与聪明灵敏的功用,难道是有常规的吗?,翻译第二段:,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边境,偏远的地方,告诉,去,往,怎么样,这里是商量的语气,凭借,依靠,租,雇,还,倘且,到,回来,探究,翻译第三段:,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告诉富和尚:“我想

8、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着什么去呀?”穷和尚说:“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个盛饭的钵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好多年来一直想雇船沿着长江往下游走,还没去成呢。你凭着什么去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去过南海的事情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露出了惭愧的神色。,翻译第三段:,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距离,难道,这里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限定,限制,探究,翻译第四段:,位于西边的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

9、有几千里远?富有的和尚不能前往,而贫穷的和尚却可以到达。人们在立志上,难道还比不上四川偏远地方的和尚吗?,因此,天资聪明和敏捷,既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那些自己依仗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一定会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好像会限制人,却也限不住人;那些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怠地学习的人,就是靠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翻译第四段:,本文作者想告诉他的子侄一个什么道理?(请用原文回答),点拨,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中心论点,第一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为学难易的互相转化,关键在于“学”与“不学”,课文分析:,点拨,本文说的主要是关于作学问的道理

10、,为什么开头却“天下事”写起?,因为“为学 ”是“天下事”之一,这是从一般到具体的说明事物道理的方法。同时把天下事和为学相提并论,突出为学的地位。,天下事,为学,第二段 讲道理说明持之以恒可令昏庸与聪敏置换。 第三段 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段 以立志为学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点。,课文分析:,人物,吾欲之南海,何如?,子何恃而往?,我要去南海。,南海那么远,很难去。你凭什么去呢?,两个和尚的故事,对贫僧的决心表示怀疑、疑惑。,贫和尚到南海靠的是什么呢?,吾一瓶一钵足矣。,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一瓶一钵足矣。,我这几年来想雇船到南海,

11、也不成功。你凭什么去呢!,对贫僧的决心表示讥笑、轻视。,“足”字表现出贫和尚面对困难知难而进的勇气和敢于大胆实践的精神,贫和尚,轻蔑,认为对方不自量力。表现出他在困难面前强调客观条件,没有坚定的志向,更不具有为着志向的实现而大胆实践的勇气。,富和尚,贫富对比,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我已经由南海回来了。,我真是无用。,点拨,穷和尚到底是靠什么自南海还?,靠他百折不挠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这个故事也就证明了什么?,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难易转化,事在人为。(论点),外在的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态度和毅力,只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而且能知难而进,就

12、一定会取得成功。 (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提出 论点:,道理事例 论证:,总括全文,深化论点:,学:,不学:,难,易,易,难,事在人为,二僧,贫,富,为,至,不为,不至,人贵立志,全文行文的探讨?,议论文,事实论据,观点:为学,学,难 易,不学,易 难,事在人为,故事:二僧,贫,富,为 至,不为 不至,结论:有志者,事竟成。,鲜明对比 以事喻理,第一段(1):以设问提出全文的主要观点:为学的难易可互相转化,即“学则易,不学则难。”,第二段(23):用蜀鄙二僧的故事做论据说明 主观努力的重要性,有志者事竟成。,第三段(4):以为学贵在“立志”收束全文,深化文章论

13、点。,主要观点,“人之为学”关键在于“为”,只要树立志向,并坚定的去实践,就可以化难为易达到预定目标。,为 学,学则易,不学则难,讲道理 昏庸聪敏,摆事实 蜀鄙二僧,立志为学,下列文中黑体字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语气词,先朗读下列句子,然后说明加点词所表达的语气。天下事有难易乎 表感叹语气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表肯定语气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表加强语气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表反问语气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表疑问语气,1、查找与为学相关的格言,以一两百字的短文加以阐述发挥。例: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曾国藩)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荀子)2、收集有

14、关人贵立志,事在人为的名人故事。3、扩写“贫僧去南海”的故事,着力刻画贫者去南海的艰难以及其战胜困难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4、续写故事结尾,重点突出富者的神态、语言、动作。,拓,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为学( ) 语于富者( ) 恃( ) 钵( ) 焉( ) 哉( ) 2、文学常识: 为学作者是_代的_,选自_,原题为_。,3、下列哪 个图说明了“天下事”和“为学”的关系( ),4、“为学”也和“天下事”一样,难和易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关键在_和_。5、下面哪 一个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和第三段文字中的意思最为接近( )A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 只要目标专一,滴水也可以穿

15、石。C 只要肯不断积累,聚沙也可以成塔。D 坐着谈,何如起来行?,天 下 事,为 学,为 学,天 下 事,天下事,为学,A,B,C,B,D,为 不为,6、用原文回答: 从文中“_”这句话可以看出去南海是相当困难的,富者想“_”,结果未能实现。贫者只靠“_”,实现了自己到南海的愿望,从“_”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希望子侄们立下志向,刻苦学习。,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数年来买舟而下,一瓶一钵,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检测,亦 资 逮 怠 迄 屏弃 卒 鲁 常 鄙,解释文言词语:,7、,语 之 何如 恃 下 以 惭色 去 顾 哉 犹,检测,解释文言词语:,8、,9、拓展阅读,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生不敢言归。,衢(q):大路,四通八达的路郊衢:郊外的大道边,响遏行云:遏,阻止;阻拦,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嘹亮,响彻云霄,连飘动的云彩也停止了。,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了。,这篇古文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稍有成绩就骄傲自满。,阅读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北京课改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