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6597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北京课改版】语文七年级上:第20课《皇帝的新装》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二十八 皇帝的新装,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重点) 2.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章各种精妙的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形象;体会想象和夸张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重点) 3.联系生活,深刻理解作品寓意,培养真诚、求实、不慕虚荣的良好品质。(难点),新课导入,作者名片,安徒生(18051875),丹麦著名作家。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过一些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共写了一百六十余篇。在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篇中,作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了统治阶级的专横愚昧,反映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同情

2、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语言生动。,背景链接,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叶君健译。这篇童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文体知识,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离奇,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

3、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童 话,称职( ) 滑稽( ) 陛下( ) 骇人听闻( ) 头衔( ) 爵士( ) 赐给( ) 随声附和( ) 御聘( ),字词学习,生难字,chn,j,b,xin,ju,c,h,hi,y pn,多音字,( )漂亮 ( )漂流 ( )漂白,漂,pio,pio,pio,( )圈定 ( )圈起来 ( )羊圈,圈,qun,jun,jun,( )系鞋带 ( )维系,系,j,x,( )自称 ( )称职,称,chn,chn,词语集注,显耀:照耀;夸耀。 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妥当:稳妥适当。 理

4、智: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呈报:报告(上级)。 滑稽:(言语、动作等)引人发笑。文中是荒唐的意思。,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精致:精巧细致。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御聘:皇帝请的(人)。 爵士:欧洲某些君主国中最低的封号,不能世袭,也不在贵族之列。 华盖: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伞形遮蔽物。,整体感知,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故事的引子,故事的开端,故事的发展,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4),第三部分(5-22),介绍了故事的主人公:一个爱慕虚荣、喜爱新衣成癖的皇帝。,写骗子投皇帝所好,

5、引其上钩,开始假装织布。,写皇帝和群臣“看”布料,全面展现了整个宫廷的愚蠢和虚伪。,故事的高潮,故事的结局,第四部分(23-33),第五部分(34-36),写皇帝“穿”新装游行。,一个小孩子揭穿“新装”的真相。,夸张:“不惜”表现了这个皇帝为了穿新衣而恣意挥霍民脂民膏;“既不也不也不除非”写出了皇帝关心新衣胜过关心军队和其他活动。,课文解读,许多年以前,有一位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6、诵读第自然段,思考段中哪些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作者用“不惜”“所有”“都”“既不也不也不除非”“每一天每一点钟”“总”等词语把皇帝爱穿新衣服的癖好夸张到了极点。,照应:“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分外地美观”与上段的“漂亮”相照应,骗子投皇帝所好,诱其上钩。,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骗子称缝出来的衣服有“奇怪的特性”有何用意?,骗子抓住了皇帝爱穿新衣服、爱慕虚荣的特点,投其所

7、好,赋予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衣服”一个“奇怪的特性”,诱使皇帝上钩。这种“奇怪的特性”,正是贯穿故事始终的主线。,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思考:第3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把愚蠢无知的皇帝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自作聪明的皇帝真以为世上有如此神奇的新衣。“马上”表现了他迫不及待的心情。,伏笔:“急迫”巧妙地暗示读者:骗子们的主要目的是骗取大量金钱,而且心情非常迫切。为后文揭示真相设下伏笔。,他们急迫地请求发给他们一些最细的生丝和最好的金子。,仔细阅读第5自然段,说一说皇帝的心理活动表明了什么?,皇帝从“感到有些不大自然”到“相信他自己是无须害怕的”,再到“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

8、由心虚到强作镇静,这些自相矛盾而复杂多变的心理活动,把皇帝不自信、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准确地表现了出来,人物形象十分鲜明。,第8段和第10段中老大臣的心理描写有何作用?老大臣为什么要撒谎?,这两段心理描写突出了老大臣的自欺欺人,虚伪透顶。老大臣撒谎是因为他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不称职。为了保住官位,他甘愿受骗,并且帮助骗子去骗皇帝。,皇帝为什么又派另一位“诚实”的官员去看布料?这位官员是否真的“诚实”?,一方面,皇帝想借这个机会考验大臣,看他们是否称职; 另一方面,皇帝对这种布料虽然起初有点怀疑,但现在逐渐开始相信了。而就是这个“诚实”的大臣,在皇帝面前扯了大谎,于是这“诚实”也有了嘲讽的意味

9、。,第18段又一次略提百姓的议论有什么作用?,这是骗局的扩展,强调“美丽的布料”受到重视,为游行大典的盛况埋下伏笔,同时也加深了文章的讽刺意味。,每个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这里的“快乐”都有什么含义?,皇帝:为能穿上这美丽、精致的“新衣”举行游行大典而快乐,为能鉴别出臣民是否称职、愚蠢而快乐; 两位“诚实”的官员:因为保住了自己的官职而快乐; 其他官员:为能得到皇帝的信任而快乐,也为有机会向皇帝献媚而快乐; 骗子:因既赚足了钱,又得到了荣誉而感到快乐。,这句话是反语。这些自以为“高贵”的骑士们,实际上是虚伪、愚蠢的人。作者故意用“高贵”来修饰骑士们,表达了对他们的讽刺。,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

10、高贵的骑士来了。,“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因为什么东西也没有”,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可以时时暴露各色人的虚伪嘴脸,提醒读者:这是一件多么荒唐可笑的事情。,“皇上在镜子面前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句话写出了皇帝怎样的丑态?,这句描写了皇帝穿“新衣”时的丑态。“转了转身子”“扭了扭腰肢”,这些动作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他自欺欺人的心理,故事逐渐推向高潮。,第31段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细节描写。越详写内臣们的动作,越能显示出内臣们举动的可笑。越显得郑重其事,越体现出内臣们的虚伪。,作者最后让孩子说出真相的用意是什么?,让一个小孩第一个说出真话,意在说明童心无畏,也告诉人们要

11、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敢于说真话,无私无畏。,“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不可以。这句话说明老百姓看到了事实真相却又不愿意表现出是自己的判断,借小孩子之口,既可以表明自己的怀疑,又可以保护自己的名声。,深入探究,1.骗子为什么用织新衣而不用别的手段来骗皇帝?这篇童话一开头就对皇帝嗜好新衣成癖极尽渲染,两个骗子毫无顾忌、大胆行骗,竟在皇帝身上施展拳脚,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致命弱点。被赋予奇怪特性的新装,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用以检验臣民,巩固统治,这样对皇帝就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了。,2.通过对这则童话的解读,说说你认为童话中的皇帝是个怎样的人。,3

12、.这则童话有什么思想意义和现实意义?这则童话通过爱慕虚荣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爱慕虚荣。如果大家都像故事中的小孩子那样敢于说真话,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纯洁、真实。,结构梳理,引子:皇帝爱新装皇帝受骗 开端:骗子“织”布料骗子行骗 发展:君臣“看”布料大臣助骗 高潮:游行“穿”新衣百姓传骗 结局:揭穿真相小孩揭骗,皇帝的新装,揭露丑恶赞美纯真,艺术特色,1.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虽然不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存在的,却是在现实生活基础上提炼概括、集中创造出来的。从整体构思上说,骗子骗局的设计,皇帝及大臣官员乃至百姓的上当受骗,最后演出了一幕

13、皇帝裸体游行的闹剧,体现了极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从局部看,也是如此。,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说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这是一种极端夸张的手法。写两个骗子大胆而巧妙的骗局,写他们如何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如何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如何用大剪刀在空中裁剪都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我们在这篇童话里看到的皇帝、官吏,正是当年丹麦封建统治者的真实写照,安徒生把自己不敢明白说出的一切,隐藏在夸张的故事里,引起读者深思。,2.对比描写和心理描写。课文开头为了突出皇帝爱新装的癖好,作者采用“既不也不也不除非”的句式,把皇帝不关心军队、不喜欢看戏、不喜

14、欢游公园与独爱漂亮衣服形成鲜明的对比。童话最后把敢于说真话的孩子和说谎的皇帝、大臣、百姓们予以对比,突出孩子的天真、率性,以及大人们的虚伪、愚昧。在心理描写方面,作者主要刻画了皇帝、察看织布的老大臣和官员的心理活动,把他们内心的矛盾、挣扎以及虚伪分析得非常透彻,符合人物的个性。这样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形象非常有利。,拓展迁移,安徒生的创作生涯,课后作业,学习了这篇童话之后,你有什么感悟?说一说并写一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在人们心目中,皇帝是神圣威严的。但课文中皇帝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大庭广众之中,赤身裸体地参加游行大典。请你对这个丑剧加以评论,与同学交流。游行大典完毕,皇帝回宫后,事情

15、将会怎么样呢?大家都来展开想象,想几分钟,争取在班上说一说。,点拨:这是一个多向解答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评论时,要抓住皇帝为什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中赤身裸体地举行游行大典这个关键,可以从皇帝、大臣、骗子等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二、你能说出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吗?1.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因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可以看得见布料。,他们相信其他的人无论是否看见布料,一定都会说看见了布料。,2.“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3.“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这是一个孩子说的,应该是真的;而我也看出了皇帝的确没有穿衣服。,这时候如果停止游行大典,就会被老百姓发现自己的愚蠢;把假的

16、当做真的或许可以蒙混过去,无损自己的尊严。,三、老大臣去看骗子织布,什么也没有看见,他万分惊讶:“难道我是愚蠢的吗?”“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皇帝亲自去看骗子织布,同样什么也没有看见,万分惊讶:“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透过这些问题,你能看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吗?他们明明什么都没有看到,却都夸赞布料“美极了”,表示“十二分地满意”。这里的教训是什么?,老大臣的自我评价:我不愚蠢,我称职。皇帝的自我评价:我不愚蠢,我够资格当一个皇帝。(明确:肯定的反问表示否定,否定的反问表示肯定。)教训:自私心、虚荣心使得自己不敢面对现实,揭示真相。即使是“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老百姓

17、,也因“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以免“显示自己不称职,或者太愚蠢”而违心夸奖新装“真是漂亮”,可见自私心、虚荣心的严重危害。,四、分角色朗读课文,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表达出不同的感情。,五、世间的人或事物,动态、形态和数量,常常可以用一些 起代替作用的词来代替它们。我们把这些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叫作代词。 1.用着重号标明下面这段文字中的代词。想一想,这些代词可分为哪几类?如果不用代词,这段文字该怎么写?,“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因此,他就把他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他

18、们保证说,他对这些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句中的这些代词大致可以分成两类:(1)人称代词,如:我、他、他们;(2)指示代词,如:这、那、此。如果不用代词,这段文字就该这么写:“大臣并不愚蠢呀!”诚实的官员想,“看不见新装大概是大臣不配有现在好的官职吧?现实的情况也真够滑稽,但是大臣决不能让人看出来!”思虑再三,官员就把自己完全没有看见的布称赞了一番,同时对骗子们保证说,大臣对布匹美丽的色彩和巧妙的花纹感到很满意。“是的,布真是太美了!”官员对皇帝说。,2.代词称代要明确,否则会妨碍意思的表达。改正下列各句中称代不明的地方。 (1)王莉和雪梅两个人在路上遇见了,她三步两步跑上前,拉住她的手问长问短。(2)小丁,你急什么,咱们去,又没叫你走!,将句中的任意一个“她”改为王莉或雪梅即可。,小丁,你急什么,我们去,又没叫你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北京课改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