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运动 1. 动物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 水中:游泳游泳为主,还有划水、倒退等运动。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跳跃爬行、行走、奔跑、跳跃 空中:鼓翼飞行、滑翔鼓翼飞行、滑翔 2. 生物利于相应运动的结构: 青蛙、鸭、鹅趾间有蹼,利于游泳;兔子、青蛙后肢发达,利于跳跃;鸽子胸肌发达,利 于飞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 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膜骨膜:内有神经和血管;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修复骨折骨折,促进骨的长粗长粗 骨骨 骨质骨质:骺端软骨层骺端软骨层可促进骨的长长长长 骨髓骨髓:红骨髓可造血红骨髓可造血
2、特点:骨是人体内最大的“钙库” 。青少年体内有机物大于 1/3,无机物少于 2/3;老年人体内有机物少于 1/3,无机物多余 2/3。 关节关节:骨与骨之间活动的连接活动的连接。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骨连接骨连接 特点:关节面关节头和关节窝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可减小摩擦,韧带增强牢固性灵活性 肌腱肌腱:结缔组织结缔组织,位于相邻的骨上(两块及以上的骨) 骨骼肌骨骼肌 肌腹肌腹:肌细胞构成,可以收缩和舒张。 运动的形成:运动的形成: a 神经传来的兴奋,促使骨骼肌收缩或者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转动。 b 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以骨为杠杆、关节为
3、支点、骨骼肌的收缩为动力。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受神经系统的 协调和控制协调和控制。运动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分解。 第第十六章十六章 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 1. 行为的获得途径获得途径: 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生来就会,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经验,也叫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自 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获得 后天学习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学习获得。 途径 学习能力强弱也与遗传物质有关。 2.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 取食、攻击、防御、领域、节律、社群、繁殖取食、攻击、防御、领域、节律、社群、繁殖 a 取食行为:动物对食物的获取、贮存、加工等行为。 b 攻击行为:
4、同种生物间发生的争斗。 c 领域行为:动物对领地的占有行为。 d 防御行为:动物逃避敌害的行为。 运动 系 统 e 繁殖行为:动物与繁殖后代有关的行为。识别、占有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抚育空间、求偶、交配、抚育。 f 节律行为:有规律的有周期性的行为。年、月、日为周期,灵长类的月经周期灵长类的月经周期。 g 社群行为:分工合作、出现等级。蜜蜂、蚂蚁、狮子、狒狒、猴子等分工合作、出现等级。蜜蜂、蚂蚁、狮子、狒狒、猴子等。 3.动物行为的研究案例: a 法布尔昆虫的研究观察法 b 费里施蜜蜂色觉实验法 c 庭伯根银鸥幼雏实验法 d 劳伦兹小野雁实验法 4.动物行为研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法:不
5、施加任何外界影响或影响降低到最小,进行观察记录。 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然后再观察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然后再观察。 联系: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一定有观察单纯的观察法可以没有实验,但实验法一定有观察。 第第十七章十七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动物 1.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用: 消费者消费者,直接或者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 2.食物链与食物网: a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捕食关系所形成的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 b 食物链起始端为绿色植物起始端为绿色植物,用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3.动物与环境的关系:适应、影
6、响、改变适应、影响、改变。 4.我国特产珍稀动物: 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褐马鸡、黑颈鹤、扬子鳄、大鲵、白鲟、中华鲟 5.动物资源的保护: 就地保护: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异地保护:迁出至繁育中心再引入(濒危动物,数量极少) 法制教育和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 第第十八章十八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 2.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单细胞生物:球形、杆形、螺旋形。 细菌细菌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
7、核未成形的细胞核。 生殖方式:分裂生殖 单细胞:酵母菌;多细胞:蘑菇、霉菌等。 真菌真菌 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真正真正的细胞核的细胞核。 生殖方式:出芽生殖出芽生殖酵母菌;孢子生殖酵母菌;孢子生殖蘑菇,绝大多数真菌蘑菇,绝大多数真菌。 无细胞结构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 病毒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包含遗传物质的内核。 生殖方式:增殖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繁殖特点:代谢强、繁殖快。 分解者分解者:腐生型;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分解有机物无可替代枯草杆菌、乳酸菌、霉菌、蘑菇等;分解有机物无可替代。 消费者: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病毒
8、;炭疽杆菌、肺炎双球菌、手足癣等 生产者:自养型;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生产者:自养型;蓝细菌、硫细菌、硝化细菌等。 4. 微生物与人类: a 艾滋病艾滋病艾滋病病毒引起艾滋病病毒引起 b 菌痢痢疾杆菌;细菌 c 黄曲霉素黄曲霉;真菌,致癌 d 酵母菌酵母菌酿酒、发酵酿酒、发酵 e 乳酸菌乳酸菌制酸奶、泡菜制酸奶、泡菜 f 产甲烷细菌产甲烷细菌产生沼气产生沼气 g 苏云金杆菌苏云金杆菌防治害虫防治害虫 h 青霉素青霉素青霉菌;真菌青霉菌;真菌 十九章十九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的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性器官主要性器官睾丸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
9、分泌雄性激素。 生殖 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主要性器官主要性器官卵巢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标志:新生命的产生新生命的产生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场所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场所输卵管;输卵管; 胚胎发育场所胚胎发育场所子宫;胎儿、母体物质交换子宫;胎儿、母体物质交换脐带、胎盘脐带、胎盘 人的 特点:a 升高体重突增 b 脑和内脏功能的完善 发育 c 性发育性成熟性发育性成熟 青春期 第一性征:生殖器官的差异 发育特点 第二性征:青春期出现,男女除生殖器官的之外的差异第二性征:青春期出现,男女除生殖器官的之外的差异。 2.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变态发育: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
10、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显著变化。 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受精卵、若虫、成虫。例:蟋蟀、椿象、蝗虫、蜻蜓等蟋蟀、椿象、蝗虫、蜻蜓等 变态发育 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幼虫、蛹、成虫。例:家蚕、蜜蜂、蚂蚁、蝴蝶、蚊、家蚕、蜜蜂、蚂蚁、蝴蝶、蚊、 蝇、金龟子等。蝇、金龟子等。 青蛙:变态发育;体外受精,水中发育;体外受精,水中发育;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幼体鳃呼吸,成体肺呼吸。 鸟发育: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受精卵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受精卵胚盘,卵黄胚盘,卵黄营养,气室营养,气室氧气。氧气。 3.植物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
11、的结合;通过种子繁殖。有性生殖: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种子繁殖。 无性生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例: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无性生殖: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例: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植物的无性生殖方式: 人工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压条。人工营养生殖:扦插、嫁接、压条。 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每个植物细胞都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每个植物细胞都有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 第二十章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遗传与变异: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型。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
12、型。 遗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的相似性。遗传: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的相似性。 变异:子女与父母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变异:子女与父母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2.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细胞核细胞核 染色体染色体 DNA 基因基因 染色体: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单个存在。染色体: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单个存在。 DNA: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基因:包含有遗传信息的基因:包含有遗传信息的 DNA 分子片段。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分子片段。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3.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等位基因:成对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 显性基因:等位基因
13、中,占主导地位的基因。显性基因: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的基因。 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中,被掩盖没有表达的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中,被掩盖没有表达的基因。 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的表现。 4.各类基因型的组合(A 有耳垂,a 无耳垂)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基因型 1 1 : 1 1 2 : 1 : 1 1: 1 1 比例 表现型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无耳垂 有:无耳垂 无耳
14、垂 比例 1 1 1 3 : 1 1 : 1 1 AA Aa,亲代为显性,子代出现隐性。后代显隐性比例亲代为显性,子代出现隐性。后代显隐性比例 3:1。 Aa aa,子代显隐性性状比例,子代显隐性性状比例 1:1。 5.性别和性别决定 男性男性 XY 女性女性 XX 生男生女概率一定相等生男生女概率一定相等 6.遗传与环境 性状的表现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性状的表现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 当受环境影响, 遗传物质改变时 (受核辐射、 宇宙射线等) , 变异可遗传,否则不可遗传。 7.遗传病与健康 a 每个人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 b 禁止近亲结婚。旁系血亲:父亲兄弟姐妹所在一支;母亲兄弟姐妹所在一支;亲兄弟姐妹及其亲兄弟姐妹及其 后代后代。 c 近亲结婚会提高隐性遗传病提高隐性遗传病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