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469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素养评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素养评价 (选择题每小题4分,非选择题20分,共60分)1.“国家并不是一个统一而完整的政治单位,国王的权力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广大民众只效忠于其直接依附的封建领主。”材料所体现的中世纪欧洲政治格局的特点是()A.封建领主彼此割据B.森严的等级制度C.君主集权专制D.城市与领主分享权力【解析】选A。在西欧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因此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故选A。2.如果你是生活在公元10世纪的一座西欧庄园的农奴,那么下列生活场景中,你最不可能遇到的是()A.自备工具在领主的自营地上服劳役B.拥有一定耕地的使用权C.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均可自己

2、生产D.和庄园领主或其他农奴发生诉讼纠纷,经庄园法庭审理【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古时期西欧庄园的农奴属于庄园的佃户,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A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农奴有一块份地,自耕自收,B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C“均可自己生产”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在庄园内部,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3.中古时期的西欧城市与当时的中国城市最大的不同点是()A.商品经济发达B.城市的规模大C.一些城市拥有自治权D.有强大的市民阶级【解析】选C。抓住题干的限定词“不同点”,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和表现,

3、城市的主要居民构成是市民阶级,A、D是两者的相同点。B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中古时期西欧的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等手段,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是中国古代城市所没有的,故选C。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D.阿拉伯帝国【解析】选C。奥斯曼土耳其兴起后,逐步蚕食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地区。1453 年,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帝国灭亡,故C与题意相符。【补偿训练】千年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阿拉伯人的

4、入侵B.游牧部族的冲击C.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D.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帝国财政枯竭【解析】选D。拜占庭的征服活动带来了严重后果,连年战争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成为拜占庭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A、B、C都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5.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一宗教()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它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的共同信仰A.佛教B.道教 C.基督教D.伊斯兰教【解析】选D。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传播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伊斯兰教是我国今天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少

5、数民族的共同信仰,故选D。6.在中国唐朝时期,西亚出现的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是()A.阿拉伯帝国B.波斯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拜占庭帝国【解析】选A。唐朝存在时间是618907年。8世纪中期,阿拉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征服了包括两河流域、埃及、小亚细亚和巴尔干半岛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经过一系列扩张,16世纪后期,奥斯曼土耳其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演变为拜占庭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根据时间判断,A正确。7.将中国古代造纸术等重大发明及古印度人发明的“0-9”十个数字符号传播到欧洲,在不同

6、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A.西班牙人B.阿拉伯人C.土耳其人D.葡萄牙人【解析】选B。本题考查阿拉伯人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造纸术、印度的数字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所以在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文化交流桥梁的是阿拉伯人,故选B。8.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C.出现了武士集团D.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解析】选C。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百余年

7、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力,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了保护财产豢养武士,出现了武士集团,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9.右图是在大津巴布韦遗址出土的中国明代的瓷器。它们最可能是怎样传到那里去的()A.郑和下西洋时传到非洲的B.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人带过去的C.麦哲伦船队经过时留下的D.达伽马远航时带过去的【解析】选A。本题要求学生能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断。明代郑和下西洋最远达到东非沿海地区,有可能把中国瓷器传到非洲,因此郑和下西洋可能性最大。10.下

8、列关于阿兹特克文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了“浮动园地”增加粮食产量 B.都城水渠和道路纵横交错C.都城位于湖心岛上,交通便利D.发明了独特文字和20进位制【解析】选D。抓住题干的限定词“错误的是”,独特文字和20进位制是玛雅文明的成就。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材料二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它们是自然地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材料三宋代把自行聚散,私相贸易的定期集市,称为草市。在人烟稠密

9、的乡村聚落和交通要道上,草市星罗棋布,构成地方市场的基础,不少颇具规模的草市后来发展成固定的商业居民点,上升为镇或县。(1)材料一反映了中古时期欧洲出现的一种什么关系?其形成原因和实质各是什么?(10分)(2)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5分)(3)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5分)【解析】第(1)题,从示意图可以判断是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君封臣制度,然后根据课本知识回答。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信息“中古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

10、身”归纳。第(3)题,可以从城市兴起的原因和阶级构成回答。答案:(1)关系: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原因:是西欧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成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必须效忠封君并提供兵役服务。实质:形成封建等级制度。(2)地位:经济中心。意义:瓦解封建制度;孕育早期资产阶级。(3)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都产生了市民阶级;都由小集市发展成城市(镇);都是自发形成。(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等级性考试】(选择题每小题5分,非选择题30分,共40分)12.愿意效忠的人要脱帽、下跪、解下武器,将双手放在封君合拢的手掌之中,并说“阁下,我是您的

11、人了”。然后,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从中可以确定这一制度具有的特点是()A.上级对下级具有绝对领导权B.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C.封君必须为封臣提供一定数量的土地D.二者在战场上共同生死【解析】选B。从材料信息“封臣把手放在圣经上起誓,表示效忠于他的主人”判断封臣对封君效忠带有契约性,故选B。13.桑海和印加分别是中古时期非洲和美洲文明的代表。下列属于桑海帝国和印加帝国相同点的是()A.官吏由贵族担任且世袭B.官吏都由国王直接任免C.对外贸易发达D.实行中央集权【解析】选D。桑海帝国的官吏是由国王直接任免,印加帝国的官员是由贵族充任,A、B错误;桑海对外贸易发达,印加农业文明

12、发达,C错误;桑海实行中央集权,印加帝国将全国划分为四大政区,每个政区设立一个长官,加强了中央集权,D正确。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马克思说:“中世纪是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开始。”然而1500年前后,西欧社会结构中有利于制度创新的各种因素通过一系列彼此连结的历史运动而汇聚、互动。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各种迹象充分表明,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1)马克思所说中世纪西欧的“粗野”状态在政治和宗教领域有何表现?(10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类正在走出中世纪这个死亡之门”的认识。(20分)【解析】第(

13、1)题,从中古时期西欧政治的局限性和宗教对社会的阻碍角度回答。第(2)题,从中古时期西欧封建社会出现的新变化和进步回答。答案:(1)中古时期西欧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王国陷于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状态。基督教会成为最大的封建主集团,基督教会控制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政治: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西欧王权的衰落,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地方分裂割据势力和教会势力削弱,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为近代民族国家的诞生奠定基础。经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复兴,市民阶层力量的增强,城市赢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又促进了商贸的繁荣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创造条件。文化:教会所控制的思想文化由绝对权威开始走向衰弱。如大学的兴起孕育着近代学术文化的振兴,逐步冲击基督教神学控制,为人权、理性观念的发展提供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