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先师孔子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6091 上传时间:2020-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先师孔子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课 先师孔子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课 先师孔子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课 先师孔子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 课课 先师孔子先师孔子 课标要求 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 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 1出身:孔子是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 2求学活动:孔子从小勤奋好学,曾到宋国考察殷礼,到鲁国太庙考察周、鲁的礼仪和典章 制度,还向齐国乐官学习音乐。 3教学活动:孔子 30 岁左右时,已博学多才,他收徒授业,开创了私人办学的先河。 4政治活动:孔子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他青年时代只做过管理仓库和牛羊的小官。后来 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 5整理文化典籍:孔子晚年收集古代的文化典籍,整理成诗 书 礼 乐 易 春 秋六种典

2、籍。其一生的主要言论被弟子们收集整理在论语里。 理解深化 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 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 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 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孔子思想 1仁者爱人 (1)“仁”的含义:“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但“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 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2)“忠恕”之道: 孔子认为要实现“仁”, 就要遵守“忠恕”之道, “忠恕”就是推己及人。 2克己复礼 (1)“礼”是指周礼。 (2)为维护“礼”,提出“正名”的主张,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3中庸之道:提出要遵循中庸之道,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 重点精讲 对中

3、庸思想的认识 “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 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4教育思想 (1)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2)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史论要旨 “仁”和“礼”贯穿孔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是教育思想中仁的 体现和度的考量;教育目的是要使学生举止合乎礼数,且需将仁礼完美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和言传身教则体现对学生个体的关爱(仁)和礼的示范作用。 三、孔子思想的影响 1对古代中国 (1)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

4、主流思想。 (2)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其形象逐渐被神圣化。 2对世界 (1)亚洲许多国家接受了儒家文化。儒家学说成为这些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2)18 世纪后,儒学传到了西欧。对法、德等国思想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重点精讲 孔子思想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1)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所开创的儒家文化是中华 民族的主流文化,也是东方文化的代表。 (2)孔子的思想超越了国界和时空,成为人类的共同精神资源。孔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日渐得到 国际社会的公认,其注重人格、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的东方品格和释放着和平信息的人文关 怀精神,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和平等将提供重

5、要的思想启示。孔子不仅属于中国, 亦属于全人类。 易错提醒 各诸侯国未采用孔子的儒家思想, 并非儒家思想本身的局限, 是由于春秋时期各国连年战争, 而孔子的思想不适应当时的争霸需要。 当时社会动荡, 统治者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统治; 孔子的思想,特别是周礼,偏于保守,不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知识图示 主题一 孔子的政治与教育思想 探究点 1 孔子的政治思想与主张 史料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 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 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颜渊 问题思考 上述史料表明孔子是怎样看

6、待“仁”和“礼”的关系的? 提示 “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克己复礼”,才能实现“仁”。 探究点 2 孔子的教育思想 史料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问题思考 史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 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 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 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主题二 孔子的思想地位和影响 史料一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 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

7、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 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史料二 伏尔泰:“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 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国也如此。” 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 (2)伏尔泰所说的“他”是谁?他的思想对世界有何影响? 提示 (1)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 (2)孔子。儒家经典传到东亚、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形成汉文化圈;并对欧洲启蒙思想起 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孔子整理编撰的

8、古代文化典籍“六经”,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 的里程碑。 (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 内容。从汉代开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已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 中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4)在教育方面,孔子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而且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 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 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

9、不断地发展下来。 (5)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18 世纪以后,儒学传到西欧,法、德等国 思想家们从儒学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 1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 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依据的是孔子( ) A整理编撰“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钱穆称孔子是先秦文化的集大成者,认为孔子对先秦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对先秦文化的贡献在于归纳整理了六经,传承了中国上古文化,所 以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都是孔子的贡献和影响,但不符合题意要求。

10、2 论语 乡党篇记载: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 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 ) A孔子主张平等对待下人 B春秋时奴隶地位提高 C孔子“仁”的主张 D孔子反对等级差别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孔子体贴他人,注重调整人际关系,通过体察民情稳定社会秩序。孔子强调 “礼”,维护等级秩序,A、B、D 项与此相反。 3下列关于孔子“仁”“礼”“中庸”关系的表述不恰当的是( ) A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是立国立身的基础 B仁礼结合,礼体现仁的精神,仁有礼的约束 C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 D中庸是协调仁礼关系的恰当方法 答案 C 解析 “仁”“礼”并非对立的关系,

11、所以无仁则无礼,无礼则无仁的说法过于绝对化,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孔子看来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礼乃立国、立身的基础, 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 B 正确描述了仁和礼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庸思想 自身就是协调仁礼关系的产物和方法,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 4孔子教育思想中,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 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答案 A 解析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 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

12、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它的 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教师节、 马来西亚的教师节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教 师节,都定在孔子诞辰日 9 月 28 日。这一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世界上最科学、最先进的 B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推崇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D孔子作为教师形象的代表已得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 答案 D 解析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影响广泛,逐渐扩

13、展到全世界。材料中的 描述表明孔子作为人类文明史上典型的教师形象,被广泛接受。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天子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 颜渊 材料二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宪问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卫灵公 材料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1)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孔子的主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答案 (1)主张:孔子提出“仁”和“礼”,提倡以德、礼治理社会的思想,反对苛政和任意 刑杀,提

14、出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 (2)地位: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 响:孔子及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 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及教育方法探索作出了突出贡献。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基础达标 1钱穆在孔子传中说:“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两千五百年以上之积累,而 孔子集其大成。”能作为钱穆这段话的依据,应是孔子 ( ) A编订“六经” B创立儒家学说 C提倡“仁”的思想 D开创私学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孔子的文化贡献。孔子晚年整理古代文化典籍,编著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成为

15、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两千 五百年以上之积累”不符,故可排除。 2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 说明他( ) 认为中庸是最高的品德 提出了“正名”的主张 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 不倚 重点阐释了“仁”和“礼”的关系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重在阐释中庸之道的含义, 与其无直接联系, 是对中庸的正确理解, 故选 B 项。 3 论语主要记录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其中孔子多次提到“仁”,如“里仁为美。择不 处仁,焉得知?”“苟志于仁矣,无恶也”。那么,“仁”的思想( ) A是孔子思想的核

16、心 B就是“和而不同” C因材施教,言传身教 D认为“过犹不及” 答案 A 解析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 相处;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答案为 A 项。“和而不同”是指在人 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 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排除 B 项;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排除 C 项;认为“过犹不及”是孔子的 中庸思想,排除 D 项。 4孔子强调:“仁者爱人”。最能体现他赋予“爱人”以教育含义的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诲人不倦 D有教无类 答案 D 解析 “有教

17、无类”的“无类”即表现了一种博爱之心,最能体现孔子的“爱人”思想,故 选 D 项。 5“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曲阜市世界遗产监 测办公室副主任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 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这说明( ) 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儒家思想融化浸透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之 中 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A B C D 答案 A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有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其思想浸润中国历

18、史 2 000 多 年。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孔子式的实践。在人民公社时期,在改革之前的国营企业里,我 们不去着力研究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专心研究如何平分“蛋糕”,于是“大锅饭”就 形成了。“大锅饭”越吃越稀,甚至逐渐变为“大锅粥”“大锅汤”了。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核心思想。据材料二,说明农夫为何不欢迎孔子式的实践。 (2)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孔子观点的局限性。 答案 (1)平均、平等。孔子式的实践使农夫们的生活水平下降。 (2)孔子对公平的追求,只注重社会领域(伦理道德)中人的生存和发展,忽视了在经济领域中 效率的提高,经济的增长。平均、平等演变为绝对的平均主义。 7阅读下列

19、材料: 材料一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 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第 2 章) 材料二 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贤一些?”孔子回答说:“子 张过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2)提炼孔子在为人处事方面的主要观点。 (3)孔子的中庸思想目前有无现实意义?结合事实说明。 答案 (1)中庸思想和因材施教思想。 (2)孔子认为中庸就是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待人处世做到既温和又严厉, 既威武又不猛烈。 (3)对我们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这种为人处世的态度仍有可借鉴之处。 (回答 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