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205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2 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二二中国的古代艺术中国的古代艺术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1)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 名家名作。了解和掌握古代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概括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米芾等书 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发展的历程,说明其 艺术成就。 (2)(2)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 设置看视频、读书报告交流会、鉴宝、社团汇报展、知识抢答、观看课堂情景剧等学生喜闻 乐见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体验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引 入文物实物

2、和真实生活情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 力。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通过 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欣赏,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人生观,价值观。并 从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中,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媒体、电视、电影、展览等渠道耳濡目染,或多或少 具有一定的知识认知。学生中不乏书画、戏曲高手,部分同学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学生对本 节内容虽有一些知识储备且兴趣浓厚, 但对书画历史的认知知识不系统。 学生

3、一般都不会从 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去体验、 感悟本节知识, 更少从思想的角度去感悟古代艺术的魅力所在。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 重点重点理解中国书画和京剧艺术的发展演变的历程和特点。 难点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对艺术的想象力;增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 能力。 设计意图 1、一课一中心:把意境(意由形生,形由意成)作为这节课的核心。 2、把历史讲出历史感(突出历史的时序性和基本史实) ,并关照现实,为戏曲艺术的振兴出 谋划策。 3、翻转课堂:学生集体备课并上课,老师补充、点评。 4、第一手史料助学,将文物、文物拓片带入中学课堂,突破历史教学只是看图片、模拟情 境的模式。 教学设计与实施

4、教学设计与实施 【导入】大家一起猜谜语:打一古建筑【导入】大家一起猜谜语:打一古建筑 提示提示 1:建造至今已屹立千年 提示 2:它与沧州铁狮、赵州桥、正定隆兴寺并称“河北四宝” 提示 3:被誉为“中华第一塔”学生答:定州塔(开元寺塔) 定州塔高 83.7 米,是中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定州塔之所以闻名,跟塔 里面有丰富的书法、绘画作品分不开(课件自动展示塔内书法、绘画作品 那么,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古代艺术的殿堂,感受传统艺术之美。 【设计意图】以乡土史料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展示课标】课程标准对这一课是这样要

5、求的(课件展示)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 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 其艺术成就。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把这节课整合为 3 部分,横平竖直中国字、笔墨丹青中国 画、唱念做打中国戏三部分。 过渡: 一弹戏牡丹, 一挥万重山, 一横长城长, 一竖字铿锵, 一勾游江南, 一点茉莉香。 一管笔,一锭墨,承载了中国人的文化与根袛。首先,就让我们学习与我们生活关系最密切 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 一、横平竖直中国字一、横平竖直中国字 此部分内容处理以读书交流会暨学习资源分享会的形式进行。 老师与学生分享视频资源 汉字五千年.翰墨情怀片段,学生通过看视频,体会

6、汉字的意境美,并得出汉字的起源是 绘画,书画同源的结论。此外,由两名同学做简短的读书报告,分享书籍内容,概括出汉字 字体的演变历程、字体特征和代表名家,并做适度拓展。 1、学习资源:视频汉字五千年.翰墨情怀节选主题:汉字起源于什么? 2、学习资源:图书书法史话 、 中国文化十八讲读书报告主题:汉字的演变历程 设计问题:汉字发展过程中先后是哪几种字体?字体特征是什么?代表名家有哪些?) 老师补充:汉字分为古文字阶段和今文字阶段。从隶书之后,中国汉字基本定型。 3、学习资源: 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卷 读书报告主题:书法艺术的分期(书法艺术分为自发阶段(重需求)和自觉阶段(重追 求) ,为何以魏晋为

7、分界? 补充材料: 魏晋时期造纸技术进一步提高, 造纸区域也由晋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阳一带而 逐渐扩散到越,蜀,韶,扬及皖,赣等地,产量,质量与日俱增。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 名目繁多。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 中国历史.魏晋南北朝卷 读书报告内容:魏晋时期造纸技术改进,哑光技术让纸的使用普及。以前的书写大多不 便,刻写的方法、竹简木牍的原料让写并不方便。而纸的使用,则让书法的练习普遍开来。 老师补充:造纸术的成熟为书法艺术提供了轻便廉价的载体。除了文具的改进, “人” 的因素也至关重要,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阶层的壮大,是书法艺术普及开来的重要原因。 大家一起来鉴宝 学生一起鉴

8、赏定州塔功德碑拓片、仿制文物定州古瓦当,体会楷书、篆体之美。 过渡: 书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在中国, 书法和绘画艺术总是相提并论的。 书画同源、 琴棋书画、能书会画等词语都是证明。如果说书法艺术是时间的艺术、空间的艺术、运动的 艺术,那么绘画艺术则更具形态美、意境美。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追昔社社团成果展 追昔社社团课前搜集资料,课上由社团两位发言人展示研究的成果。主要探究内容为: 1、中国古代绘画的分类 2、山水画和文人画的特征 3、中国古代绘画的时代性。4、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区别。 老师补充:诗是有形画,画是无形诗。中国文人画的绘画题材多是梅兰竹菊、高山、流水。

9、它们,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景象,而是君子的化身。意境是中国画的核心,中国画追求“写 意传神、得意忘形,不求形似,但求神似” 。 【设计意图】此部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加以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表达能力。 过渡:艺术的思维是深邃的,艺术的内涵是宽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在静止的世界构筑了静 态世界的艺术美感,下面让我们欣赏一种动态的综合艺术戏曲艺术。 三、唱念做打中国戏三、唱念做打中国戏 活动比比谁的反应快 请你快速说出下面的图片是京剧的什么行当?(生、旦、净、末、丑)抢答问题,判断 正误学习古代戏曲 1、京剧是北京的地方戏 2、京剧的基础是南方戏种 3、京剧是戏曲之祖 4、京剧流行于中国近代而

10、非古代 5、京剧将人物脸谱化,固化了大众对人物的认知 6、同书法绘画艺术一样,京剧也具有写意性 【设计意图】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戏曲部分设计了一些知识抢答,让学生分析对错。厘清 主干知识。并设置超链接,对京剧名家同光十三绝、京剧四大名旦,脸谱和京剧写意性进行 拓展。让学生感知京剧,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情景剧戏曲学院 or 戏剧学院 旁白:戎凡和张家琛是我班的两个艺术生,有一天他俩在路上偶遇了,他们两个,一个 古典派、一个现代派,他们之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请欣赏情境剧戏曲学院还是戏 剧学院对白: 艺术生 1(穿戏曲演出服装并唱)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 典韦,白脸的

11、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啊啊啊啊啊啊 艺术生 2(迎面走来):亲,你穿成这样,咿咿呀呀干嘛呢?艺术生 1:我准备报考中央 戏曲学院,正练基本功呢。艺术生 2:天哪。戏曲学院!太偏门了吧。现在电视上戏曲频道 还有人看吗? 我不考戏曲学院,我要考中戏,中央戏剧学院,以后我要去拍电视剧,我要当大明星, superstar! 艺术生 1:京剧怎么就没人看了。京剧是国粹,我要当中国第二个李玉刚。艺术生 2: 亲,现在都全球化时代了,艺术与时代不能隔太远,京剧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太不符合历史 潮流了。 艺术生 1: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创新京剧,把京剧艺术发扬光大就全靠我了。 艺术生 2:您接着发扬光大吧。

12、道不同不相为谋,我先撤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情景 剧后) 重新展示艺术生 1 戴过的落满灰尘的凤彩霞冠实物, 引导学生思考: 今天很多传统的戏 曲正在失传和消逝,离我们远去,后继乏人,我们青少年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如何保护传统 艺术? 设计意图: 设置开放性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 多角度思考, 拓展学生的思维, 关照现实, 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参考思路:传统艺术是民族的符号,要加以珍惜、保护;对传统艺术要赋予理性,批判 地继承;要让传统艺术与时俱进,充满活力;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 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将京剧与流行艺术相结合、与婚纱照、动漫等结合起来。创作白话 京剧,设置京剧创作演出奖项;高考、艺考多考传统文化、艺术。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一管微毫, 描出万种变幻, 形动意远。 浓淡墨色, 绘尽千般世景, 如临其境。 说学斗唱, 演绎百态人生,回味无穷。升华:原创诗 文留华夏熠生光,掩卷犹闻古墨香。横平竖直写筋骨,工笔写意各逞强。生旦净丑呈百 态,丝竹管弦奏宫商。百般技艺千年颂,万世流传源流长。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横平竖直中国字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唱念做打中国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