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182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专题检测(四四)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1.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 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 ) A.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4 年政协代替人大行使职能,人大是中国的立法 机构,故 A 项正确。 答案 A 2.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提出“

2、一国两制”构想 D.村民直接选举村委会 解析 社会主义改造不属于“民主政治制度建设”,B 错误;20 世纪 80 年代,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C 错误;20 世纪 90 年代,实行村民自治,D 项 错误。故答案为 A 项。 答案 A 3.“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职权,在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这表明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 ) A.由执政机构变为参政机构 B.由主持机构变为监督机构 C.由立法机构变成协商机构 D.由法律机构变为执行机构 解析 按照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执政机构,而是立法机构,故 A 项 错误

3、;统一战线组织不是监督机构,而是协商机构,故 B 项错误;“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是立法机构,“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机构,故 C 项正确;“独 立的统一战线组织”不是执行机构,而是协商机构,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4.西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 中央人民政府领导西藏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 改造发展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在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历史画卷上写下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材料反映出中央人民政府( ) A.实行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 B.分期对西藏各地区实行援助 C.让西藏人民自己治理西藏 D.以实现西藏发展为首要任务 解析 新中国把落后的西藏建设成为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西藏,是新

4、中国各民 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的体现,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府对西藏地区 的分期援助, 故B项错误; 让西藏人民自己治理西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体现, 与材料中促进西藏地区发展侧重点不同,故 C 项错误;发展西藏是中国重要的民 族任务,但不是首要任务,故 D 项错误。 答案 A 5.下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规模巨大的民主选举运动的部分数据。这次选举是为 了召开( ) 基层选 举单位 投票的选民 人数 基层代表 人数 妇女代表占全体代表 比例 24.4 万个 2.7 亿人 566.9 万人 17.3% A.1913 年中华民国国会 B.1946 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C.1949 年中国

5、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1954 年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 1954 年人民代表大会是自下而上逐级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材料反映的基础选举相符,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6.1953 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 表名额比例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 10 万人选代表 1 人,一般省份每 80 万人 选 1 人;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这反映了(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不断发展 B.向社会主义过渡已经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确立 D.选举法案有待进一步完善 解析 基层民主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民主措施,故 A 项错

6、误;向社会主义过 渡完成是在 1956 年,故 B 项错误;1954 年第一部宪法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写入宪法,标志其正式确立,故 C 项错误;代表名额比例上各城市不同,反映出 选举法案需进一步完善,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7.下表是人民日报中“打倒”一词词频统计(19471987 年),对此解读正确 的是( ) 单位:次/百万字 年份 1947 年 1957 年 1967 年 1977 年 1987 年 打倒 28.8 9.85 83.87 53.6 2.85 A.1947 年,国内阶级矛盾缓和 B.1957 年,停止炮击金门 C.1967 年,“左”倾错误严重 D.1987 年,中

7、日邦交正常化 解析 19661976 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 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 严重,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8.(2019 临沂质检)2008 年 2 月 7 日新德意志报载文称:“目前中国正在进行 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 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当 代中国民主的特殊性表现为( ) A.是大国独有的特殊民主 B.以人民代表大会制为根基 C.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型 D.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新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础,是 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故选

8、B 项。当代中国的民主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国独有的 民主,并非“大国”独有的民主,故 A 项错误;中国的民主政治以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为基础,已经“成型”,故 C 项错误;当代中国的民主属于社会主义民主, 故 D 项错误。 答案 B 9.邓小平在 20 世纪 80 年代指出:“政治体制不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深入不下 去。”为此,国家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的新尝试是( ) A.恢复民主协商政治制度 B.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 根据材料“20 世纪 80 年代”“新尝试”,意指以前没有过的制度,而政 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9、制度在建国初期政治建设中就已 存在,故 A、B、D 项错误;基层民主建设依据的是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 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 1998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与材料“新 尝试”相符,故 C 项正确。 答案 C 10.1981 年 10 月 1 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关于台湾 问题的谈话,他没有涉及到的内容是( ) A.和平方式统一祖国 B.建议第三次国共合作 C.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D.宣布停止炮击金门 解析 根据所学,叶剑英在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中,包含了国共两党“对等 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故 A、B 项正确,不

10、符合题 意;根据所学, “九条方针”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里面一些原则 成为后来 “一国两制” 构想的基本内容, 故 C 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 1979 年元旦, 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11.(2018 年 7 月贵州学业水平测试)2018 年 5 月 30 日,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在例 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从 2016 年以来, 两岸关系僵局的症结在于民进党当局不承 认“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国共再次合作 C.两岸加强经济往来 D.两岸维持现状 答案 A 12.1987 年,台湾

11、岛内掀起了“老兵返乡运动”。一群老兵用歌声、用标语、用亲 情,呼吁尽快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的通道!老兵的行动( ) A.说明“两岸三通”的实现 B.呼应了“一国两制”的提出 C.受到香港回归祖国的影响 D.表明国民党主张和平统一 解析 80 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故 B 项正确。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0 分,第 14 题 20 分,共 40 分) 13.(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 2 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 代表大会和

12、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 17 条 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 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倾听群 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摘自 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的政治建设举步维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 本方略,国家的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据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民主原则在 1954 年宪法中的具体表现。(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化大革命”结束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12 分) 解析 第

13、(1)问,据材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得出确认主权在民,“人民行使权 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得出实行人民代表大会 制,“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得出坚持民主集中制,“接受群众的监督”得出群 众监督。第(2)问,据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得出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实现了拨乱反正; “逐步确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得 出确立了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的治国方略; 结合所学分析得出, 改革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颁布了 1982 年宪法;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 法律体系;实行基层民主(或村民自治)。 答案 (1)表现:确认主权在民

14、;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群众监 督。 (2)成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拨乱反正;改革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颁布了 1982 年宪法;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 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行基层民主(或村民自治)。 14.(20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信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 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 浓于水的亲情”,并为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 年大陆与台湾之 间的贸易额达到了 144 亿美元,2 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

15、约为 150 亿300 亿美元。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其成功也日益依赖于大陆。一位台湾 官员于 1993 年说: “1980 年以前, 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 但到了(20 世纪)90 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 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美萨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二 美国政府(2008 年 12 月)15 日对台海两岸正式启动空运直航、海运直航 以及直接通邮表示欢迎。另外, “美国在台协会”新闻组长暨发言人何志也在昨天 就两岸实现“三通”表示,美国欢迎两岸“三通”的建立,因为这对于区

16、域和平 有帮助。何志说: “美国认为两岸互动的增温,包括台海两岸三通的实施,对 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有相当程度的帮助。 ” 东方日报(2008 年 12 月 17 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10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实际,分析海峡两岸基本实现“三通”的意义。(10 分) 解析 第(1)问的答案从所给材料中提取归纳;第(2)问从经济交流、加强亲情等角 度回答。 答案 (1)两岸人民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两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发展可以优 势互补;台湾地区与美国经济联系逐渐减弱。 (2)意义:方便了两岸人民的生活,促进了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实现国家 的和平统一,有利于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