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179 上传时间:2020-08-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8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检测试卷专题检测试卷(四四)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卷(选择题,共 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 1(2019 厦门高一检测)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具 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这说明本次会议( ) A代行立法机构的职权 B暂行中央政府的职责 C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定了社会主义原则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491954 年政协代替人大行使职能,人大是中国的立法机构,故 A 项正确。 2郭道久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2、虽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历 过曲折,但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这是因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A奠定了民族独立发展的基础 B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C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 D是一种最好的政权组织形式 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它仍然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面旗帜”可知,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最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我国的根本 政治制度,故选 B 项。 3(2018 临沂高一上学期期末,15)刘少奇在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 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 义道路

3、前进。该“制度”是指( )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表明应是三大具 体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之一, 故 A 项错误;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 与材料中“同 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相符,故 B 项正确;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与材料中“同我 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 C 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制度,与材料中“同 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不符,故 D 项错误。 4 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 “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 就会

4、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 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 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 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材料仅表明联邦制不适合我国国情,并没有说它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故错误;材料只是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并未说明 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行民族区域

5、自治,故错误。正确,故选 C 项。 5“五四宪法开创新纪元,十年文化大革命遭遇磨难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得以恢 复发展, 十八大以来制度日趋完善。 如今您正充满生机活力, 肩负着为人民当家做主的重托, 迈着矫健步伐豪迈向前。”该诗赞颂的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 D 解析 “五四宪法”是指 1954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 立于1954 年,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断, 新时期得以发展和完善, 与题干材料相符, 答案为D。 6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以下哪一项保障最可靠( ) A彻底批判封建

6、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D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 答案 C 解析 由于“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肆意践踏,出现了一系列的冤假错案,使我们认识 到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必要性。故选 C。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 通过了一部法律,它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部法律是( ) A195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 答案 B 解析 根据“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和“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可以判断是指

7、1982 年宪法,故 B 项正确。 8关于下面漫画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漫画表明了直接选举优于间接选举 B其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该漫画体现了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D该漫画说明了各级官员均由民选产生 答案 B 解析 1998 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 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 主制度建设,与材料中“村干部直选”相符,故 B 项正确。 91978 年至 1992 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 230 多部。其中主要包括 1982 年宪 法、 刑法 民法通则 刑事诉讼法

8、民事诉讼法等。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B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了基础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 D 解析 抓住时间“1978 年至 1992 年”和核心内容“制定重要法律 230 多部”,并结合所学 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故 D 项正确;新民主主 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在 19491956 年,故 A 项错误;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定基础的是 1954 年宪法,故 B 项错误;C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10“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更多 的机遇、 更

9、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 具有双重优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相比, 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区域范围大小 B实施目的不同 C社会制度差异 D时间期限长短 答案 C 解析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所实行的基本社会制度不同。民族 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而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所以选 C 项。 111987 年 2 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 。5 月 10 日母 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 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 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 ,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10、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了基础 答案 B 解析 “一国两制”构想还没有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故 A 排除。“一个中国”的共识 在 1992 年达成,不符合题干时间要求,排除 C。港澳回归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也不符合 时间要求, 排除 D。 题干中部分台湾同胞的做法, 旨在推动台湾当局放开到大陆探亲的限制, 故选 B。 122015 年 11 月 7 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对此,某报纸发表社论: 两岸领导人首度会面,是两岸关系又一

11、历史性突破,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结果。这 一历史性的会面势将在两岸关系中发挥“定锚”作用。材料中两岸关系“定锚”的政治基础 是( ) A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贸交流,实现“三通” D构建两岸生命共同体 答案 B 解析 “习马会”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了历史性的突破作用。在两岸关系上,不能动摇 的“定海神针”就是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 B 项正确。 13周恩来说:“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 力更生的立场。”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是( ) A不结盟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求同存异

12、答案 C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与苏联结盟,故 A 错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与材料“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不符,故 B 项错 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与材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相符,故 C 项正确;“求同 存异”与材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不符,故 D 项错误。 14周恩来总理曾说:“1954 年日内瓦会议的结果表明,国际间的冲突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 解决的。”能够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 A三个世界理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不结盟原则 D国家主权理论 答案 B 解析 在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上, 通过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斗争,

13、 日内瓦会议就印度支那恢复 和平问题达成了协议,使印度支那战争得以停止。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处理国际关系,最能 体现这一精神的当然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 B。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 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 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 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上述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14、一边 答案 B 解析 回顾已学史实可知 A 是对“另起炉灶”的理解,排除;C 是对“三大改造和 1954 年 宪法颁布”历史意义的阐述,不合题意,排除;D 与“一边倒”政策相一致,与题意无关, 排除。分析材料可知其主要强调的是取缔列强在华特权的强烈愿望,故选 B。 16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自 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 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 A在中苏结盟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 B

15、与苏联结盟,是抵抗美国对中国侵略与威胁的根本保证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保证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处理与亚非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求同存异”可见是强调独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政策,故 C 正确;A 不对,错在“与苏联保持高度一致”;B 不对,抵抗侵略与 威胁的根本保证是综合国力的强大;D 不对,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和平共处五项 基本原则。 17“这是一个早就该取得的胜利,这是联合国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许多第三 世界国家的代表站起来高喊:“我们胜利了!中国万岁!”出现了联合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 盛况,中国

16、在外交上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这描绘的是( ) A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联合国承认了新中国的独立自主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再现了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的情景。由“联合国”“第三世 界”“中国”“胜利”这些词语可以得出 A 项正确。B 项错误,联合国没有资格承认一个国 家是否为独立国家;C、D 两项与题干不符。 18对于中美上海公报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中美上海公报打开 了我们两国政府和两国人民接触交往的新的篇章。”对“新的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B中美之间

17、结束了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中美两国建交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 D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答案 B 解析 本题通过引用中美上海公报的相关材料,设置新的问题情境,考查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191972 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其准确 含义是( ) A中美两国的矛盾开始消失 B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始提高 C中国的国际环境得到改善 D中美关系由敌对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访问中国,发表中美上海公报 ,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 年的对抗,由敌对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 201975 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

18、“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 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 时客观上有利于( )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结合“1975 年”这个时间关键点进行排除即可。 1972 年中美、 中日关系已经 实现正常化,排除 C 项;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之后,排除 B 项;1975 年中国改革开放还未开始,排除 A 项。故选 D 项。 211998 年初,在联合国安理会上中国同意对伊拉克进行武器核查,但在讨论美国提出的动 用武

19、力解决核查危机的议案时,投了反对票。这表明中国在新时期(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积极维护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 参与符合联合国宪 章的维和行动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反对美国用武力解决核查危机和维和行动无关。维和行动是指 由联合国采取某种军事行动,为通过其他政治、外交途径最终解决争端创造条件,或是监督 落实已达成的协议。维和行动大致分为两大类:部署观察团和派驻维和部队,故错误。 22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 )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C体现

20、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 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不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排除 A; 中苏友好 同盟互助条约体现结盟色彩,排除 C;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经济区域化不符,排除 D。B 项属于二者的共同点,故选 B。 23至 2015 年 4 月 15 日,在中国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 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 57 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 A在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策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 C 解析 亚投行是单纯的区域性经济组织,不是军事组织,与不结盟无关,故 A

21、 项错误;亚投 行旨在推进亚洲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而非谋求地区的和平,故 B 项错误;亚投行反映了中国 与众多国家之间的交往,体现了多边外交政策,故 C 项正确;亚投行和上海合作组织是两个 性质截然不同的组织,不能起到深化的作用,故 D 项错误。 241971 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期间,为保守会谈内容机密,双方在场人员不得使用录音机,全 凭耳听手记,再各自整理成文本。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 C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升 D中国已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答案 B 解析 材料并未体现苏联阻止中美关系正常化,且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并联系 所

22、学知识可知受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影响,即中美关系进程笼罩冷战阴影,故 B 项正确;材 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故 C 项错误;当时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故 D 项错误。 第卷(非选择题,共 52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5 题 16 分,26 题 20 分,27 题 16 分,共 52 分) 25(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创造了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这些民主政治 制度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 主人翁地位。 材料二 伴随新中国成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已构建

23、起来。但是,在新 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和优越性未能充分显现出 来,“法治”欠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 材料三 法律名称 时间和会议 第一部刑法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刑事诉讼法 1979 年 7 月 1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民事诉讼法 1982 年 3 月 8 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义务教育法 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民法通则 1986 年 4 月 12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行政诉讼法 1989 年 4 月

24、4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第一部行政许可法 2003 年 8 月 27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2 分) (2)材料二中提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没有得到健康的向前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以来 的史实,举一例说明。(6 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措施和意义。(8 分) 答案 (1)适合中国国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 (2)“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八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 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停止了活动。 (3)措施:平反冤假错案。1982 年全国人大五届

25、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 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 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26(2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一直认为 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 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 也就是说, 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

26、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材料二 197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一代领导人一起, 共同打破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 成为 20 世纪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最 深远事件之一。周正平、刘东凯冀朝铸:见证中美关系史上关键时刻 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 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中国 提供了效仿的榜样。 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 加强了与世界市场的交往和联系。 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 50 年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

27、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不平等条约对中 国的影响。(8 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相比,中美关系发生的变化。从美 国方面分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 分)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指出80年代以来“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的原因。 (6 分) 答案 (1)特点:以天朝上国自居,注重朝贡礼仪;以政治目的为主,忽视经济利益(或以宣扬 国威为主);厚往薄来。(答出任意 2 点即可) 影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外交转变;推进中国 融入全球化。(不需要罗列具体史实,必须有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才可) (2)变

28、化:由敌视(对抗)到缓和(正常化)。 原因: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世界霸主地位 动摇;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任答其中 3 点即可) (3)原因: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奉行不结盟政策;国内经济 发展的需要(或国家利益的需要);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国际环境的改变。(答出任意 3 点即可) 27(16 分)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

29、 陆在那头。” 材料二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 郑重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 有关政策。 材料三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 得到全面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繁荣稳定。祖国大陆同台湾的经 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不断加强,两岸政党交流成功开启,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 历史性步伐,反对“台独”分裂活动斗争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新的前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史实,其原因各是什么?(6 分) (2)2018 年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多少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 同胞书的目的是什么?(4 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政府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具体方针,指出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哪些 突出成就。(6 分) 答案 (1)第一次: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朽;直接原因是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签 订马关条约 。 第二次:19461949 年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美国的干涉。 (2)39 周年。目的: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3)具体方针:“一国两制”。成就: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成功开启了政党交流的局 面;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的斗争取得重要成果,海峡两岸 呈现出和平发展的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