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三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97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 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三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6课 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三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6课 图说红军长征——学习与探究之三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图说红军长征 一、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和收集有关的历史、文献、图片以及实物,加深对红军长 征史实的了解,从而理解长征精神。 学会对已掌握的历史材料做基本处理, 提高搜集资料、 整理资料、 使用资料的能力, 并能够编写历史故事。 学习用图画来表现历史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小组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在课堂展示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过程中提高协 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难点 小组成员在一定的知识范围中要进行资料的搜集、归纳、整理和筛选,会涉及材料处理、 故事编写、文字解说、图画表达的方法,并在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展示的形式,配以一定的画 面或课件,会涉及语文、美术等课程的学习内容,在课堂展示过

2、程中的表现和对长征精神的 真实领会,会涉及到音乐、表演等形式,对初二的学生都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考查学生综合 能力的一种方式。 三、教学方法: 本课较好的贯彻了新一轮课改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 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勇于提出问题、 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在合作 中体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等理念, 坚决贯彻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氛围, 争取达到在积极参与课 堂的过程中同学们对探究性、合作性学习有较深的感受之目的。 在本课中, 教师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引导者, 而学生在 “分组过程展示” 的基本形式下, 通过阅读、归纳、想象、表演等环节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活动

3、准备 1.教师提前通知学生复习第课关于长征的内容,了解长征的一些基本史实。 2.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将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按地点分为四段:血战湘江、遵义会议、 飞夺泸定桥、雪山草地。每组收集和整理一部分内容。 3学生可参与教学课件的设计,根据每组的任务收集资料,设计展示方案,并制定相应 的课件。 五、教学设想 1.如果按时间或内容分,重要的大事不好把握,又不利于内容的衔接,会给学生一种不连 贯的感受,所以决定按长征的路线来划分,因为每一段中都有长征中的几件重要大事,这样 学生就可以围绕几件大事进行重点阐述。这样学生就可以先分工后合作,目标明确,范围减 小,利于更详细地进行资料的查找,整理。 2.

4、为了更多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争取作到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定的任务, 真正体现学生的 主体性和参与的全员性。 3.在活动准备课上,教师应将活动的意图、方案及评比方法向学生阐述清楚,征求大家的 意见进行适当的补充。 4.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课外天时间完成收集整理、故事讲述、课本剧的排练等。各 小组在课堂上展示和介绍本组的作品,时间不超过五分钟,要精讲、精彩展示,每组可由一 人或两人进行解说。 六、活动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播放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律-长征诗,由学生说出诗作者和诗 名及简单的历史背景。 目的是将学生的思维拉到长征这一历史事件上, 然后由教师对这首诗 作一简单解释,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

5、征途中挥笔写下的壮丽篇章。从中,同学们不难想 像到红军在长征途中的千辛万苦, 于险象环生的恶劣环境中求生存, 也不难想像到红军在长 征到达陕北后那种激动的心情、热烈的场面。然后一起回顾长征路线。相信大家对这一中国 历史上的壮举很赶兴趣,为了进一步了解长征的历史,认识长征的意义,感受长征的精神, 在本节课上,让我们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重走长征路。由此导入新课。 2.首先教师依次展示每环节的一些影音资料, 创设历史环境。 每组同学依次展示自己收 集的成果。 血战湘江小组 (1)解说员向学生简单介绍红军长征出发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出发时经过,以及渡过 乌江(屏幕显示)时的人员折损情况。 (2)介绍完毕之

6、后,由本组的通过故事等各种环节展示自己的成果。 遵义会议小组 (1) 解说员接着解说红军渡过乌江到达遵义时的历史, 介绍遵义会议及红军四渡赤水, 重点介绍遵义会议。 (2)介绍完毕之后,由本组的通过故事等各种环节展示自己的成果。 飞夺泸定桥小组 (1)解说员解说红军在渡过金沙江之后,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经过。 (2)介绍完毕之后,由本组的通过故事等各种环节展示自己的成果。 雪山草地 (1)解说员介绍红军翻越雪山、过草地,抵达陕北时的情形。 (2)介绍完毕之后,由本组的通过故事等各种环节展示自己的成果。 七、教学反思: 本课的基本形式是“分组展示法” ,可体现出本节课各小组成员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 质量以及成员间的合作效果;而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则要从课堂气氛、小组成员搜集资料、整 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大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探究式问题的质量、师生的合作效果、教学各 目标的实现等方方面面测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