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686 上传时间:2020-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2525 课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课标要求】 以张謇兴办实业为例,初步认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 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掌握近代中国尤其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 化。 2通过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困难及原因,培养史料分析的能力;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 展中呈现的特征,培养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观察历史现象、总结历史事件的能力; 通过中 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前后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归纳、概括能力。 3通过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

2、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并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 不会发展。 通过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使学生认识到西方科技的传入, 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物质 文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文化生活发展,并与辛亥革命一同影响着社会习俗的变化,以培养 学生的社会进步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难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 教师: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工业品出口大大增加,像华为、中兴、海尔 集团等都走向世界市场。但在旧中国,很多日常生活用品

3、前都加了一个“洋”字。你能说出 哪些?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 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 回味! 现在, 就让我们翻开历史, 重新回到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 去了解这段不平凡的往事,探索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授 目目标导标导学一:民族学一:民族资资本主本主义义的的发发展展 1.教师讲述: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学生回答: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有: 甲午战争后、 辛亥

4、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教师出示:张謇大生纱厂 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 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在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 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有哪些? 学生回答: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中华民国临 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 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 一战期间, 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中国民

5、族工业发展迅速。 5.教师提问: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 , 战后继续发展, 但到了 20 世纪 30、 40 年代却为什么陷入了萧条?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受到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 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6.教师展示材料:民国初年江浙地区民族工业分布图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说一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学生回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发展较小。 教师提问: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总体发展滞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等。 教师强调: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从诞生起就深受殖民主义

6、和封建主义,以及后来的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造就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先天不足、后 天畸形”的发展特点。 目目标导标导学二:社会生活的学二:社会生活的变变化化 1.教师讲述: 近代交通运输业的飞跃离不开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英国和美国走在世界的前 列,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和轮船,之后又出现了电车、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极 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当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国门后, 西方科技文化伴随着侵略 也大量传入中国, 包括火车和轮船在内的近代化的产物也进入中国, 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交 通工具轿子、马车和旧式帆船。 2.教师引导: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说一说传入

7、中国的新式交 通工具有哪些?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回答:新式交通工具有: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 学生回答: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 时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3.教师过渡: 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开始发生了深刻 变化。 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剪发辫 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 易服饰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改礼节 废除跪拜礼,代之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 代之以“先生”称呼。 习洋俗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

8、,烫发流行 5.教师出示:中山装、旗袍 讲述:中山装和旗袍是民国时期主要服装,人们穿着中山装尽显男人本身,身穿旗袍展现女 性窈窕身姿, 将女人的妩媚典雅、 山水韵律尽情体现, 在绚丽的色彩中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三、课堂总结 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和外国侵略的刺激,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其发 展历程可谓艰难曲折。既经历了一战期间的黄金时代的喜悦,也遭遇了凋谢萎缩的苦楚,在 此期间涌现出张謇、荣宗敬和荣德生等著名爱国实业家,积极创办企业,实业救国,爱国之 情令人感动。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在交通通信、社会习俗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 变化,但总体而言,这种变化是不平衡的,呈现出明显

9、的差别。 【板书设计】 第 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状元实业家张謇:大生纱厂、 “实业救国” 二、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萌芽 2发展 3 “短暂的春天” 4再度受挫 三、社会生活的变化 1交通通信 2社会习俗 【教学反思】 本课涉及经济内容,内容较为枯燥、乏味,初中的学生对此兴趣不大。因此,在教学设 计中突出材料选取的趣味性, 增加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重点环节, 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社会生活变化这一主题中,生活性浓厚,增加学生讲解的环节,同时以课件、视频资料的 配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更 加注重让困学生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