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616 课课 三国鼎立三国鼎立 学习目标: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概况;知道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2.分析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胜负的原因,明白骄兵必败的道理。 3.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曹操。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难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 学习要求: (1)认真阅读课本,做好读书标记,掌握基本知识点。 (2)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合作,认真研究讨论,探求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自主学习 一.官渡之战 1.背景:_末期,_为取得政治上的主动,把汉献帝接到许,借皇帝的名义号 令天下,招揽人才。在农业生产上,曹操采用_的
2、措施,组织农业生产。曹操的势力 逐渐壮大起来。占据黄河以北的_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2.概况: _年, 双方在_进行决战, 曹操以少胜多, 歼灭袁军主力, 为以后_ 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 1.概况:_年,_挥师南下,准备统一全国。曹军与_在_对峙。 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点,周瑜采纳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曹军大败。 意义:赤壁之战为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的形成: _年, 曹操的儿子_废掉汉献帝, 在_称帝, 国号魏。 _年,_在_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_年,孙权称吴王,国号吴 (_年,_在建业称帝)。_的局面形成
3、。 2.三国经济概况: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_发达,发展 了海外贸易。230 年,孙权派将军_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加强了_与 内地的联系。蜀汉在丞相_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 开发。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 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 公元 3 世纪初期 B. 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 C. 公元 2 世纪初期 D. 公元 2 世纪 20 年代 2. 建安十三年(208 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 80 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 大战一触即发。读如图
4、所示示意图,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 这场大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B. 作战的双方是曹操军与孙刘联军 C. 曹操在赤壁大败孙刘联军,统一北方 D. 孙刘联军数量多于曹操军队,且擅长水战,又占据有利地理位置,因而获胜 3. 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 三国演义 , 将曹操描写成反而人物的代表。 京剧 击鼓骂曹 : “到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历史上的曹操统军 30 余年,但手不释 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对于上述三则材料中文 学和历史中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观点
5、就不同,感同身受就不同 B. 对于文学中的历史人物,为了增加趣味性和情节的需要,进行了虚构 C. 我们要将历史和文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还历史的真实性 D. 文学源于历史,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可以信服 4. 同学们玩三国志游戏,精彩的游戏引起了同学们对三国历史的浓厚兴趣,于是他们 停下游戏热烈讨论起三国历史来。下列言论中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 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B. 刘备能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的贡献不小。 C. 孙刘联军能在赤壁大败曹军是利用了曹军不习水战,采用火攻,从而为三分天下奠 定了基础。 D.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后,基本统一北方。 二、材料题 历史
6、地图有利于学生了解所学史事的地理位置、范围,掌握历史地理概念。阅读下列历史地 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 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的过程?观察图片, 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从图一看,秦国最后灭掉的是哪一诸侯国? (2)图一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期?依图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 (3)依次写出图二中代表的政权名称。为图二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哪次战役? 该战役交战的双方是谁?该战役是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请再举出两例这样的战 役。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
7、进 入三国时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 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属于公元 3 世纪 20 年代。世纪换算公元千百位数加 1。 故选 B。本题考查了魏蜀吴的建立与三国鼎立。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需要准确识记三国鼎立与世纪换算。 2.【答案】B 【解析】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赤壁之战,公元前 208 年孙刘联军在赤 壁之战中大败曹操。A 错误,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C 错误,曹操在官 渡之战大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D 错误,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 操。故选 B。本题考查
8、赤壁之战。本题考查赤壁之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 键是知道公元前 208 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3.【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曹操认识不同、观点不同的根本原因相关知识。据罗贯中写的小说 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评价、京剧击鼓骂曹中对曹操的评价和“历史上的曹操统军 30 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可知, 三则材料中文字和历史中对同一人物“曹操”的认识之所以不同,观点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 代表的阶层、 利益不一样, 观点就不同, 感同身受就不同。 综合分析, A 符合题意。故选 A。 4.【答案】A 【解析】
9、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 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故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三国时期的曹操是一个雄才伟略的政治家。 故选 A。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的形成,知道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本题考查 三国鼎立的形成,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题 【答案】 (1)事件:秦灭六国。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诸侯国:齐国。 (2)时期:战国。特征:诸侯兼并争雄。 (3)名称:魏吴蜀。战役:赤壁之战。双方:曹操军队和孙刘联军。举例:巨鹿之 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秦统一六国的相关
10、知识。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结合地图秦灭六国可知 这一事件是秦灭六国。观察地图可以看出,秦灭六国的特点是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 各个击破。从地图上的时间可以看出,最后灭掉的是齐国。 (2)本题考查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灭六国是战国后期的事件。战 国时期强大的诸侯国各自为政,扩充军队,力拓疆域。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一时期的 特征是诸侯兼并争雄。 (3)本题考查桑德兰的相关知识。 220 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 号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次年,孙权称吴王。229 年,孙权在 建业称帝,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观察地图可知魏吴蜀。为三国鼎立局面 形成奠定了经常的战役是赤壁之战。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割据势力,统一 全国。孙刘联合与曹操在赤壁展开激战。曹操大败,退往北方。赤壁之战对当时局势有关键 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 战、淝水之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