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玲玲的画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059 上传时间:2020-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玲玲的画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5课 玲玲的画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5课 玲玲的画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5课 玲玲的画 教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 玲玲的画玲玲的画 玲玲的画是一篇内容简单、意蕴深刻,让人读后颇受启发的儿童故事。主人公玲玲 不小心弄脏了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但她已经没有时间重新画一张了,着急地哭了。后来,在 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 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这篇课文一共有 9 个自然段,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第 14 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 玲玲画了一幅我家的一角 ,她看着自己的作品,非常得意。可就在得意之时,她不小心 把画弄脏了。因为来不及重新画一张,所以又着急又伤心,哭了起来。第 58 自然段是故 事的经过,玲玲在爸爸的指点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

2、看起来更好了。玲 玲满意地笑了。 第 9 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 写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 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全文以人物的心情变化为主线,以对话的形式推进故事的发展。通过对话,让读者能感 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读到课文结尾处爸爸说的话时,觉得自然贴切,毫无说教之感。 1会认“玲、详”等生字,会写“画、幅”等生字和“评奖、时间”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区分不同角色的语言,分角色读好人物 的对话。 3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讲讲这个故事。 4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

3、道理。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抓住关键词讲述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爸爸富含哲理的话,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 变成好事”的道理。 1识写生字 (1)生字的读音: 本课生字教学时可以归类进行认读, 加强对读音的纠正和记忆。 如“肯” 是前鼻音,避免读成后鼻音;“幅”“详”“拿”这三个生字的读音也容易读错,“幅”读 f ,二声,与“福”同音;“端详”一词中的“详”读二声时,意思是“详情”或“端庄安 详”,“详”读轻声时,意思是“仔细地看”,课文中“端详”应读 dun xin;“拿”的 声母是鼻音“n”。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正音。 (2

4、)识记字形:识记生字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来识记,也可以用抓住形声字构 字特点、会意字构字特点等方法来识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用组词、说话的方法理 解字义、识记生字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语,引导学生读读、 写写、想想,如“一幅画、一幅图”“评论、评价、批评”“奖状、奖品、奖杯”“报纸、 报答、报告”等。 2朗读课文 本课情节简单,主题明确。重点是读正确、读流利,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朗读的方式 多样化,可以先自由读、齐读、默读等,然后在小组里扮演角色对读,再指名在全班朗读。 教师按上述朗读要求予以相应的指导。 3迁移运用 本课理解的难点是“爸爸说的富含哲理的话”

5、, 可以让学生联系上文, 找一找故事中的 “坏事”和“好事”。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聚焦到第 8 自然段中“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这一句。课文没有插图,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三幅画:一幅画着楼梯,楼梯上没有污渍;一 幅画着楼梯,楼梯上有污渍;另一幅添上小狗,小狗趴在楼梯上。让学生通过前后三幅图画 的比较,感受“更好”在哪里,从而理解“肯动脑筋”的好处。可以拓展阅读主题类似的故 事,进一步体会爸爸说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1预习课文,圈画生字词语,认读三遍。 2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句子。 4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三幅画。 2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1会认“玲、详”等生字

6、,会写“画、幅”等生字,并能理解字义,理解由生字组成 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了解故事的起因。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塞翁失马 。 2 谈话: 同学们, 从 塞翁失马 这个故事中, 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讨论, 指名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啊,有些坏事有时也可能变成好事。这节课,老师再给 大家介绍一位既可爱, 又爱动脑筋的新朋友玲玲, 我们一起去看看她是如何把坏事变成 好事的吧! 3出示课件,认识“玲”字。 (1)课件出示“玲”字,引导学生正确拼读这个字,然后指名读。 (2)通过形近字对比、理解字义的方式,指导学生识记“

7、玲”字。 “玲”读 l n,它的声母是边音,韵母是后鼻音,读音与“令”相近。 “玲”, 王字旁, 表示“美好的事物”, 右边是“令”不是“今”, 与之形近的字有“冷、 铃、 岭、 怜”等。 “玲玲”是一个拟声词, 形容玉器碰击的声音, 词中第二个字读轻声。 “玲” 还能组词“玲珑”,既指东西精巧细致,也指人灵活敏捷。 (3)过渡:玲玲小朋友不仅聪明,还画得一手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玲玲 的画 。(板书题目:玲玲的画) 4朗读题目,识写“画”字。 (1)了解“画”字的结构,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画”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首横写好后, 再写里面的“田”, 最后写外面的“”。 “田”要写得

8、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2)教师边说边在田字格里范写。 (3)学生在书上描写,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台展示学生书法,集体评议、修改。 5全班同学再次齐读课题,思考:玲玲画了什么画?画得怎么样?她为什么要画画? 她的画怎么了?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将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圈画标注不理解的字词。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催、脏、糟”为平舌音;“肯”为前鼻音,“玲、详、评、奖、另、并”为后鼻音; “拿”为鼻音,“懒

9、”为边音;“脏”为多音字,注意在“弄脏”一词中的读音。“啪”读 p,不能读为 pi。 3 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 指导学生书写。 强调书写笔顺的正确, 注意“画”的第七画是竖折,“奖”末笔捺伸展,“候”第三画短竖不要漏写,“及”第二 画是横折折撇。强调书写的正确,“幅”左边是“巾”不是“车”,“报”右边横折钩一笔 写成,“另”下面是“力”不是“巾”,“拿”下面是“手”不是“于”,“并”第四画的 横长于第三画的横。 4 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 指名读, 交流识记方法, 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评奖 时间 报纸 来不及 事情 坏事 好事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朗读课

10、文后,学生结合之前的问题来填空,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填空题) 玲玲为了参加评奖,画了一幅名为_我家的一角_的画。时间很_晚了_,爸爸催 她_睡觉_。谁知_水彩笔_掉到了纸上,把画_弄脏了_。她很_伤心_。在爸爸的启发 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_小花狗_,画变得_更好了_。 7出示三幅图画,教师引导排序:要是把这三幅图当作是课文的插图,应该哪一幅在 前哪一幅在后呢?读课文,想一想。 ( ) ( ) ( ) (1)学生根据故事顺序给图画排序。 (2)图文对照,想想这三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哪三个自然段对应,在这三个段落前做上 记号。(指名回答) 课文第 1、4、8 自然段。 板

11、块三 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默读课文第 14 自然段,读准字音。思考:玲玲刚开始心情怎样?后来心情发生了 什么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心情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1)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对默读要求的落实情况。 (2)学生反馈自己的答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明确。 心情变化:得意伤心。原因:玲玲把第二天要参加评奖的画弄脏了。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和感受。 句段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1)学生快速默读,读准“参”这个多音字在词句中的读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 图画。 (2)指名学生来做“端详”这个动作,

1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端详”一词的含义。 “端详”指仔细地看。文中用“端详”一词,说明玲玲很认真地欣赏着自己的画,对自 己的这幅画即将获奖充满信心。 (3)引导想象:玲玲一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玲 玲得意的心情) (4)联系生活: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哪件事情让你 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特别满意?(学生畅谈) (5)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段话,把玲玲得意的心情读出来。(教师板书:得意) 句段 2:“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1)指名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爸爸的话,要读出爸爸对女儿的关心、疼爱。 (2)联系生活实际

13、,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的爸爸是不是也常常用这样的语气关心、爱护 自己?都对自己说过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3)结合上文,思考:从“爸爸又在催她了”一句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从“爸爸又在催她”可以体会到爸爸不止一次催玲玲早点儿睡觉, 但玲玲仍然完全沉浸 在欣赏这幅画中。 不停催促玲玲睡觉是因为担心她的身体, 可见这位爸爸和我们的爸爸一样, 很疼爱自己的孩子。 句段 3: 就在这时候, 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 把画弄脏了。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1)学生齐读,读出伤心的语气。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二幅图画。 (2)教师拿出一支水彩笔,模仿水彩笔掉在桌面上,请学生听声音。教师引导学生:这 就是“啪的

14、一声”,“啪”是表示声音的词。“啪的一声”应该怎么读?(生答:p,响而 短) (3)教师出示词语“弄脏”,请学生把词语读正确,并说说“脏”在哪里。(小组讨论) (4)教师提问,学生思考:玲玲为什么哭了?写玲玲哭有什么作用?(教师板书:伤心) 因为就在玲玲收拾水彩笔的时候,水彩笔掉到了纸上,把画弄上了多余的颜色。玲玲认 为这幅画不能再参赛了,所以伤心极了,大哭了起来。 这是事情的起因,为下文爸爸启发玲玲画小花狗埋下伏笔。 3小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玲玲伤心的原因。但画已经弄脏,不能参加评奖了,应 该怎么办呢?是谁启发了玲玲?玲玲又是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难题的呢?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换成是你,你会

15、怎么做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找出答案。 4正确、流利地朗读第 14 自然段,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识记生字。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1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玲玲的心理变化,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这 3 个词语 讲一讲故事。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爸爸富含哲理的话,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 好事”的道理。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对本课的生字组成的新词进行听写。 2请学生概述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适时指导口语表达。 3过渡:上节课,我们看到了爸爸对玲玲的关心,知道了玲玲弄脏了画后十分伤心。 这节课,我们去看看爸爸是如何启发玲玲,帮助

16、她解决“画弄脏不能参加评奖”的问题,及 从中受到的启示吧! 板块二 走进人物,品味哲理 1朗读第 58 自然段,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朗读任务。 爸爸说了什么话启发了玲玲?(用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 玲玲是怎么做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 玲玲的心情又有什么变化?(圈出文中表示玲玲心情的词语)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满意 2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和感受。 句段 1:“怎么了,玲玲?”爸爸放下报纸问。 爸爸拿起

17、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1)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读出亲切、关切的语气及爸爸的沉稳,感受爸爸对玲玲 的疼爱。 (2)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同学们,如果你是玲玲,你把画弄脏了,又来不及重新画 一幅,你的爸爸会怎么说、怎么做呢?(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扮演角色演一演) 比如劝慰、安抚:没事儿,脏就脏一点呗,反正得不得奖也没有关系。我知道玲玲画画 是最棒的!下次我们再参加,机会多着呢! 比如批评、责备:哎呀,玲玲,你怎么搞的?怎么这么不小心呢?天天提醒你做事要小 心,做事要小心,你怎么就是听不进去呢!看,今天知道大人说的话有多重要了吧? 比如漠视、忽

18、略:行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快去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一幅画,值得 你哭得这么伤心吗? (3)对比讨论:观点一爸爸启发孩子自己解决;观点二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 做。选择赞成哪一种观点,并说明原因。 赞成观点一。 “仔细地”表明爸爸在很认真地看玲玲的画。 “画点儿什么”说明爸爸经 过认真思考后,想出了补救这幅画的办法。但爸爸并没有真接告诉玲玲画什么最好,而是启 发玲玲自己动脑筋思考画什么,培养玲玲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这是一个爱动脑 思考,又善于启发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爸爸。 句段 2: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 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

19、了。玲玲满意地笑了。 (1)学生快速默读,读准字音。 (2)教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第二、 三幅图画, 找找弄脏的地方和小花狗的关系。 抓住“整 张画看上去更好了”,引导学生体会第三幅画好在哪里。 (3)抓住“满意”一词, 请学生称赞玲玲, 引导学生在夸赞中理解“满意”的两重含义。 “满意”表明玲玲不仅对自己修改后的画表示满意, 更对自己能动脑筋想出绝妙的解决 办法感到很满意。 (4)教师指导朗读,读出满意的语气。(教师板书:满意) (5)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弄脏了的地方除了画小花狗,还能画些什么呢?(小组讨论) (6)过渡: 玲玲完美解决了画被弄脏的难题后, 爸爸看到这样的结果, 是怎样的态度呢

20、? (课件出示第 9 自然段的内容) 3朗读第 9 自然段,学生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停顿和重音等。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朗读任务。 爸爸看了玲玲的画心情是怎样的?(圈出文中表示爸爸心情的词语) 他又是怎么说的?(用双横线在文中画出原句)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 高兴 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 变成好事。 4小组汇报,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重点句段进行深入诵读和感受。 句段: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1)课件出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正确停顿,从中体会爸爸的高兴。

21、 朗读指导: 朗读时的停顿“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 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 (2)朗读句段时,圈画出句子中的“糟”“坏事”“好事”进行理解;说说“坏事”是 怎么变成“好事”的? “糟”指事情或情况坏。 “坏事”文中指玲玲准备第二天参加评奖的画被水彩笔弄脏,且来不及重画。 “好事”既指想办法修改弄脏的画后,画看上去更好了,又指培养了开动脑筋、想办法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讨论:从这个句段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说明了在生活中把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只 要我们积极开动脑筋, 就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的道理。 因为好事

22、和坏事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互相转化。 今后我们遇到这样的事也要向文中的爸爸和玲玲学习, 沉着冷静, 肯动脑筋。 (4)联系生活实际,开动脑筋解决下面的问题。 问题一:我布娃娃裙子上破了一个小洞 问题二:妈妈给我买的鞋子小了,穿不了 问题三:考试时,发现自己忘记带橡皮擦 问题一解决办法示例:请妈妈在破洞的地方绣上图案,布娃娃的裙子变漂亮了。 问题二解决办法示例:送给弟弟(妹妹),大小刚刚好。 问题三解决办法示例:先将情况告诉老师,然后小声向同学借,保持卷面干净。 5 小结: 这节课, 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动脑筋, 又善于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好爸爸, 还看到了一个心灵手巧的小姑娘玲玲。 他们在遇到问

23、题时积极想办法去解决, 这让读者 深受启发,受益良多。 6过渡:同桌互讲故事,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3 个词语;回家后把这 个有趣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7学生简单交流,教师适时指导。 板块三 课文总结,拓展延伸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并利用结构图示指导学生背诵。 玲玲的画 起因:得意地端详不小心弄脏画 经过 另画一张来不及了 爸爸启发画小花狗 动脑筋 想办法 坏事变 成好事 2小结:学了课文玲玲的画这篇课文之后,我相信每个同学都受到了启发。在生 活中,我们也要向文中的爸爸和玲玲学习,遇到事情也要积极开动脑筋,找到办法去解决问 题,我们还要明白哭闹是解决不了任

24、何问题的。 完成对应训练。 1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 较多。 抓住本课重要的线索, 即玲玲的情感变化: 得意(画好作品)伤心(弄脏作品)满意(修 改画作,画更好了)。而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一开始学习本课,教师就 要引导学生理出本课的这条情感线索, 且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 使学生弄清课文脉络, 把握主要内容。 2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文中爸爸说的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那么,如何深入浅出地 让学生悟出其中的道理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联系生活实际, 开动脑 筋解决下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及生活经验,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问题,养成学生动脑筋思考的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小学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二年级上册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