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8726 上传时间:2020-07-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00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4.1自然资源与人类 课时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自然资源与人类 一、选择题 读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图,完成 12 题。 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东部沿海地区 D.东部季风区 2.为确保我国 18 亿亩的耕地红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围垦东部沿海湿地,扩大耕地面积 B.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 C.完善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D.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解析 第 1 题,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 的丘陵地区。第 2 题,保护耕地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但不是禁止建设用地;围 垦湿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减少灾毁耕地是保护耕

2、地的重要措施之一。 答案 1.D 2.C 读近 300 年来全球不同类型土地面积的变化示意图,回答 34 题。 3.导致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人口增加 C.植被破坏 D.自然灾害 4.图示不同类型土地面积变化趋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 ) A.生态环境趋于好转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旱涝灾害频率降低 D.水资源短缺加剧 解析 第 3 题, 从图中看出(稀树)草原面积减少、 牧场面积扩大, 森林面积减少, 耕地面积扩大, 其根本原因是人口增加带来的过度开垦草原, 毁林开荒。 第 4 题,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草原、森林面积减少,会导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旱涝

3、灾害 频率增加,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资源短缺加剧。 答案 3.B 4.D 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 56 题。 5.甲和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6.内蒙古(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C.地势平坦,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解析 第 5 题,本题考查中国行政区划及土地利用类型。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中 比重最大的应该是牧草地,故为牧草地;黔为贵州省简称,

4、贵州土地利用结构 中比重最大的是林地,居第二位的应该是耕地,故为耕地;甲省级行政区土地 利用结构中的林地和水域比重很小,说明其气候干旱,最可能是新疆,故选 A。 第 6 题,本题考查中国气候、地形及自然资源。内蒙古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降水少,水资源少,水能缺乏,A 项错误;内蒙古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 越来越少,东部森林覆盖率大于西部,B 项正确;该地区降水少,水资源不足, 区域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不适合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C 项错误;内蒙 古土地面积大, 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贵州多, 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故 D 项错误。 答案 5.A 6.B 下表是 2009 年部分国家和地区

5、稀土储量、 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据 此回答 78 题。 国家 储量(%) 产量(%) 消费量(%) 中国 36 97 41 美国 13 0 13 日本 0 0 26 其他 51 3 20 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从 20 世纪 70 年代的 74%, 降到 2009 年 的 36%,其主要原因是( ) A.世界稀土资源的消费量提高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适度开发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

6、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解析 第 7 题,稀土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的比重减小,其 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度开采所导致的。第 8 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人类要实 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是要适度开发,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答案 7.C 8.A 下面为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 资源(区位条件)。据此完成 910 题。 9.图中序号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A.智力资源 矿产资源 B.空间资源 矿产资源 C.空间资源 智力资源 D.矿产资源 智力资源 10.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 B.

7、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 C.矿产和交通条件的影响程度增大 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 解析 第 9 题,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对土地等空间资 源的需求较多,随着技术进步,如灌溉方式的改进和良种的培育等,人类可以利 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在工业文明时期,矿产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 的便利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生态文明时期,科技飞速发展,使 生产力布局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摆脱区位条件的限制。因此为空间资源。在工 业文明时期使用最多,在生态文明时期使用减少,因而为矿产资源。随着时代的 发展,科技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因此为智力资源。第 10 题,工业生产对资源、 交

8、通、市场、科技等的需求加大,导致曲线迅速上升。 答案 9.D 10.C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 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 1113 题。 1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1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 解析 第 11 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 因主要是水温低、海水含

9、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 线可知,甲、乙、丙、丁四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 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 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 B。第 12 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 的因素。一般而言,海冰温度低于4 的日数越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 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年平均气温低于4 日数多于 60 天,日 数最多,故 A 项正确。第 13 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 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 温低于4 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

10、源丰富,C 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 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 B 项错误,A 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需求量大, D 项错误。 答案 11.B 12.A 13.A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二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以降低其对城市地 面沉降的影响。到“十二五”末,上海力争将地下水开采量控制在 1 000 万立方 米左右,回灌量达 2 000 万立方米,开采、回灌比例达到 12。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各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图(台湾省暂缺资料)。 (1)据图说出我国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和严重缺乏的省级行政区。 (2)分析上海限制开采地下水的理由并

11、说明回灌地下水的目的及其可能造成的影 响。 (3)我国南方某些省份,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面临着严重的水资 源短缺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有南方、西部,严重缺 乏的省级行政区有山西、北京、天津、海南和宁夏。第(2)题,过量开采地下水会 造成城市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问题,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回灌地下水 的方法解决地面沉降等问题,由于回灌的水质存在问题,可能影响到地下水的水 质。第(3)题,南方水资源丰富地区出现缺水主要在于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和水资源 浪费、污染严重,解决的措施应该从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浪费、污染等方

12、面阐 述。 答案 (1)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南方、 西部。 严重缺乏的省级行政区: 山西、 北京、天津、海南、宁夏。 (2)理由:过量开采地下水会造成城市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影响建筑物、 地下管道的安全。 回灌地下水的目的: 防止地面沉降, 贮存地表水, 补充地下水, 防止海水的入侵。影响:破坏地下水水质。 (3)原因:经济发展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存在污染和 浪费现象。(两点即可) 措施:加强立法和管理,制定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高 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农业和工业;防治水污染。(两点即可) 15.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图甲是全球风

13、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图乙是某区域风能资源分布图。 (1)进入 21 世纪,世界各国更加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图甲说明全球风 电装机容量的变化特点。并从矿物能源供需状况、技术和环境因素分析其主要原 因。 (2)从自然和市场条件分析 M 地建设风力发电基地的不利因素。 (3)分析 N 地风能资源缺乏的原因。该地正在开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什么? 解析 本题以电能开发和风能资源分布为背景, 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审题能力。 第(1)题,把题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分析。第(2)题,M 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西 北风为主,夏季风力小,气象灾害频发且人口少,经济落后,距发达地区远,远 离消费市场。第(3)题,N 为四川盆地,从地形、位置等方面分析风能资源贫乏。 答案 (1)变化特点:快速增长。 主要原因:矿物能源逐渐枯竭,能源需求增大,供需矛盾加剧;技术进步使 发电成本下降;开发风能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 (2)夏季风力相对较小;易受冰冻、雪灾、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影响;远离消 费市场、输电距离远。 (3)原因:离冬季风源地远;受盆地周围山地及高原影响,风力减弱。正在开 发的可再生常规能源是水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鲁教版 > 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