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形象的分类诗歌形象的分类 第 1 讲 讲 第 2 讲 讲 第 2 讲 讲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新高二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 分钟 知识点 诗歌形象的内涵;诗歌形象的分类;诗歌形象的答题步骤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3.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规范答题步骤 教学难点 体察鉴赏诗歌形象的切入点和规范答题步骤 概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测试卷中关于小寒食舟中作登楼中形象的问题,一起进入本 节课关于诗歌形象的分类。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也
2、称意象,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 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 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自然景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写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 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来 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象 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3.事物(情节)形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
3、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中的“物”和送别诗中的“动作细节”。 因此, 理解此含义时应注意: 准确地把握形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是鉴赏成功的关键所在。 例如,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中的“孤帆”“远影”中,感悟到作者由渡 口相送友人直到 “远影” 消尽, 而自己仍然依依不舍的深沉和留恋。 再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 “晓风”、 “残月”等意象所传达出来的离愁别绪、 伤别情怀等等。我们还可以从以下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1.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和其它太阳系里的行星,都围绕太阳,按一定周期运转。 2.太阳出来了,天已经亮了,大家都起床了。 3.昨天的苦难已经过去/
4、太阳出来了/啊太阳太阳/昨天的苦难/都过去了/永远过去了 例 1 是说明语言,例 2 是陈述语言,而例 3 则很好地说明了太阳象征着美好的新生活, 这里的太阳已经熔铸了作者的感情,可以称之为意象。 二、知识讲解 知识点 1 形象 知识点 2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包括诗人的形象 (或称为抒情主人公) 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 前者如 春 夜洛城闻笛中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后者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李凝的隐者形 象。从把握形象方面分析,设题时为人物形象的见闻、言行、心情、品质、追求等,后者会 再加上人物的身份类别判断,同时和其他考点交叉,会设题为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语言特 点以及对该形象的评价等。下
5、面我们来一起了解几种常见常考的人物形象。 豪放洒脱的形象。 李白的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忧国忧民、青衫泪沾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 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泣”字与“湿”字,大大拓 宽了诗的意境。 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然 自在的隐居生活,表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 重阳日,
6、还来就菊花”,描写了山村风光和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 人见了乐而忘返。 爱惜人才的形象。 龚自珍的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 其对人才的渴求, 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 诗歌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 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寒士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 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征
7、人思妇形象。 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如温庭筠的 菩萨蛮。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均表现了他们 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达出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愿望。 矢志报国、 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 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 赠汪伦 、 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了解了以上 10 种形象, 我们在做题时, 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答题, 就不会有所遗漏了。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2)结合诗
8、句分析人物性格或特征(结 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景物形象(景物形象包括自然景象和物象两个方面) (一)景象。 诗中的景象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 别等);色彩描写等。“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因 此我们可遵循“概括景象 (意境) 特点、 描摹诗歌图景、 剖析作者思想”的思路进行分析鉴赏。 鉴赏的依据景物形象的自然属性。 鉴赏的角度景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 鉴赏此类形象,基本思路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 以抒发的感情、
9、表达的寓意等)。 【提问方式】:(1)这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步骤】: 1.找出诗人描写景色的有关诗句,抓住主要景物。 2.概括景色营造的氛围。 3.结合诗歌意境分析作者情感。 【答题步骤】 1.描绘诗歌中展示的图景画面。抓住主要的景物,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 忠实原诗,二要想象合理,三要语言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的词语(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 壮阔、萧瑟凄冷、清新明丽等)概括,准确的体现景色的特点情调。 3.分析作者借助景色抒发的情感。切忌空洞,要具体。答出“为什么”或“如何
10、表现的”。 (二)物象。 物象, 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 通过这种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曲折地表现 诗人的思想感情、品格节操。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基本思路:提炼所描写的物象的特征的词语,凸现其自然属性,理解作者意在何为,情 为何端。 知识点 3 景物形象 【例题 1】 鹧鸪天 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 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 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青旗: 酒旗, 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题干】【题干】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
11、例题【例题 2 2】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懒慢带疏狂。曾批给露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所。山水郎,为天帝管理山水的侍从。慵:懒。 【题干】【题干】从诗歌最后两句,你读出了诗人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分析。 三、例题精析 四 、课堂运用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题干】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
12、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题干】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基础 巩固 拔高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 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题干】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 “书
13、”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 本讲我们主要学习了诗歌的形象分类, 请同学跟着老师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讲的内容。 诗 歌的形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主要有山水、 草木、 花鸟等等, 人物形象又分为自我形象和他人形象。 分析思路: (1)读懂诗歌主旨(四看) 四看: 一看题目题目定诗由;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明时代; 三看诗后注解想象诗歌背景,联系当时现实; 课堂小结 四看关键语言明主旨。 (2) 鉴赏的依据人物 (肖像、动作、 语言、 心理)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情节。 (3)鉴赏的角度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所写人物的思想感情
14、、作者对所写人物的 态度。 鉴赏方法: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 (2)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核心素养专栏】之爱国热情【核心素养专栏】之爱国热情 邵逸夫:兼济天下的赤子邵逸夫:兼济天下的赤子 邵逸夫缔造自己的影视王国,完成财富积累后,回望祖国,几十年如一日地 为祖国的教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这是浓浓的桑梓情,是爱国情,是游子年年岁 岁的心头事,也让我们为之动容。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让其再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15、 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几十年来,邵逸夫在公益慈善方面捐款达上百亿港元。自 1985 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 氏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此外,还捐款资助内地的 医疗、救灾、文物保护等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 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 额捐赠。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可谓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 宁波师院邵逸夫图书馆、 宁海县人民医 院分院门诊楼、宁波市职教中心、宁波市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宁波大学邵逸夫楼 都是邵先生为家乡人民办的好事。 邵逸夫凭借他的生意头脑,把自己的影视、慈善事业经营得如他的人生一般历久弥新; 虽然已经与世长辞,但他毕生写就的慈善传奇却像那传递知识与温暖的“逸夫楼”一样,屹 立不倒。在邵逸夫的身上,慈善不只是一朝一夕的善举,更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捐助,帮助他 人的行世态度。无论是高调捐助还是默默奉献,邵逸夫的大襄善举,值得大力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