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46485 上传时间:2020-07-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1.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升高二语文暑假讲义学生版之测试与讲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测试与讲评 概述 第 1 讲 讲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新高二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 分钟 知识点 1.古诗词鉴赏 2.小说阅读 3.散文阅读 教学目标 通过检测,帮助学生查找自己在古诗词和现代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明确 暑期努力的方向 教学重点 教师摸清学生在阅读鉴赏等方面的学习情况,学生认清自己的学习状况 教学难点 测试学生的水平,让学生辩证的认知自己 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 导入测试。 考点 1 古诗词鉴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知识讲解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2、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 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 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

3、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 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 么? (1)解释该字在句

4、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 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会全诗型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大家应该随便找几篇古诗,按照上面的答题模式组织一下答案,相信在考试的时候,你 在诗歌鉴赏这主干题目方面不会丢很多的分,甚至拿到满分,竞争优势一定明显。 考点 2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

5、一个行吗?为什么?或: 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 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 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 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 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

6、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 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 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 等) 答题模式: A、开头

7、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 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 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 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

8、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 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 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 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 (反讽) : 有 2 种作用: 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

9、昵感情和揭露批判。 辛辣讽刺, 幽默有趣, 使文章富有战斗性。遇到其他手法请及时补允。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四、艺术类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 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 常规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作用是什么?.的好处是什么?.请分 析的表达效果。.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答题方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

10、的技巧必 须要熟悉它的常规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象征的作 用: 使抽象事物具体化, 激发联想, 感染力强; 衬托的作用: 突出事物特征, 强化思想感情。 五、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六、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 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

11、,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 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 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 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 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 对内容的充实作 用;C 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

12、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高二语文入学测评试卷高二语文入学测评试卷 测评时间:测评时间:6060 分钟分钟 分值:分值:100100 分分 (一)古诗词鉴赏(26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小寒食舟中作 杜 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三、入学测试 【注】鹖(h)冠:传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 【题干】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A诗题交代写作时间与地点。“

13、舟中”一语双关,真实反映了杜甫晚年的漂泊处境,同 时隐喻天下百姓像自己一样流离失所。 B首句承题,写诗人强打精神,饮酒过节。“强饮”两字意蕴丰富,折射出诗人不欲饮 酒、应节当饮、以饮浇愁的复杂心绪。 C 第二句写诗人穷愁潦倒的身世际遇。 以儒士之身而戴隐者鹖冠, 点出诗人无官无职, 包蕴着不为朝廷所用的无奈与辛酸。 D尾联总束全诗,深化主题。面对眼前春江之上青山白云的自然景色,诗人遥想万里 外的长安,表现了他忠君忧国的执著。 【题干】2.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人“愁”的原因。(8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 楼 杜 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

14、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注】玉垒:山名。西山寇盗:指吐蕃。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甫吟。 【题干】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5 分)( ) A 颔联写诗人登楼所见, 描述山河壮观, 上句就时间驰骋遐思, 下句向空间开拓视野, 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B颈联议论天下大势,北极(星)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说大唐帝国 气运久远,下句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 C尾联运用典故,后主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竟然也享受祭祀,在成都锦官门 外,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

15、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在此有对诸葛亮的仰 慕之意。 D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 融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风 格。 【题干】4.首联诗人写到“花近高楼伤客心”,“伤客心”的原因都有哪些?结合全诗简要 分析。(8 分) (二)现代文阅读(74 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第 57 题。 天嚣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 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 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

16、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小的砂粒,从 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 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 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 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 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 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辱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

17、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 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 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 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11“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12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13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 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14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

18、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 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象喝足了人参汤。 15“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16“门别开得太大!” 17“找根棍子撑住!” 18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19他朝后看看。 “开啦! ”撤掉顶门柱,他慢慢移动门闩。 20门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终于脱离了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 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 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21“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22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

19、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23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 团灰扑扑的东西。 24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 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25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 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26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还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 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27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28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 是

20、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29至于送西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 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里。(有删改) 【题干】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5 分) (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 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身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 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 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 进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

21、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 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题干】6.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10 分) 【题干】7.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 合作品进行分析。(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812 题。 溜 索 阿 城 一个钟头之前就感闻到这隐隐闷雷,初不在意。雷总不停,才渐渐生疑,懒懒问了一 句。首领也只懒懒说是怒江,要过溜索了。不由捏紧了心,准备一睹纵贯滇西的怒江,却不 料转出山口, 依然是闷闷的雷。 见前边牛死也不肯再走, 心下大惑,

22、 就下马向前。 行到岸边, 抽一口气,腿子抖起来,如牛一般,不敢再往前动半步。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驮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 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俯望怒江,蓦地心中一颤,再不敢向下看。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 笑一笑。 那马平时并不觉得雄壮, 此时却静立如伟人, 晃一晃头, 鬃飘起来。牛铃如击在心上,一步一响,驮队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 钧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领队下马,走到索前,举手敲一敲那索,索一动不动。领队瞟一眼汉子们。一个精瘦 短小的汉子站起来,嗖地一下小过去,却发现他腰上还牵一根绳,一端在索头,另一端如带 一缕黑烟

23、,弯弯划过峡谷。一只大鹰在瘦小汉子身下十余丈处移来移去,翅膀尖上几根羽毛 在风中抖。再看时,瘦小汉子已到索子向上弯的地方,悄没声地反着手倒手拔索,横在索下 的绳也一抖抖地长出去。 大家正睁眼望, 对岸一个黑点早停在壁上。 不一刻, 一个长音飘过来, 绳子抖了几抖。 三条汉子站起来,拍拍屁股,三条汉子一个一个小过去。领队哑声问道: “可还歇?”余下的 汉子漫声应道: “不消。 ”纷纷走到牛队里卸驮子。 牛早卧在地下,两眼哀哀地慢慢眨。两个汉子拽起一条牛,骂着赶到索头。那牛软下 去,淌出两滴泪,大眼失了神,皮肉开始抖。汉子们缚了它的四蹄,挂在角框上,又将绳扣 住框,发一声喊,猛力一推。牛嘴咧开,叫

24、不出声,皮肉抖得模糊一层,屎尿尽数撒泄。过 了索子一多半, 那边的汉子们飞快地收绳, 牛倒垂着, 升到对岸。 这边的牛们都哀哀地叫着, 汉子们并不理会,仍一头一头推过去。之后是运驮子,就玩一般了。这边的汉子们也一个接 一个飞身小过去。 我战战兢兢跨上角框, 领队吼一声: “往下看不得, 命在天上! ”猛一送, 只觉耳边生风, 僵着脖颈盯住天,倒像俯身看海。自觉慢了一下,急忙伸手在索上向身后拔去。这索由十几 股竹皮扭绞而成,磨得赛刀。手划出血来,黏黏的反而抓得紧。手一松开,撕得钻心一疼, 不及多想,赶紧倒上去抓住。猛地耳边有人笑: “莫抓住不撒手,看脚底板! ”方才觉出已到索 头。慎慎地下来,腿

25、子抖得站不住,脚倒像生下来第一遭知道世界上还有土地,亲亲热热跺 几下。 猛听得空中一声忽哨,尖得直入脑髓。回身却见领队早已飞到索头,抽身跃下,走到 汉子们跟前。 牛们终于又上了驮,铃铛朗朗的响着,似是急急地要离开这里。上得马上,才觉出一 身黏汗,风吹得身子抖起来。顺风出一口长气,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 (选自阿城精选集 ,有删改) 【题干】8.文章中写大鹰有什么作用?(6 分) 【题干】9.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5 分) 首领稳稳坐在马上,笑一笑 。 【题干】 10.小说结尾“顺风出一口长气, 又觉出闷雷原来一直响着”有哪些好处? (8 分) 【题干】11.本文用不少笔墨写牛,

26、这对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9 分) 【题干】 12.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 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16 分) 本节课主要进行了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的测试,并进行了评讲和分析。 暑期教学的重点是: 课堂小结 1.古诗词形象的分类、手法的运用及思想内容的分析; 2.小说的特点结构以及重要句子的分析; 3.散文语言的鉴赏、作品情感的把握等。 【核心素养专栏】之爱国热情【核心素养专栏】之爱国热情 吉鸿昌说吉鸿昌说“我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 吉鸿昌是一位有名的将军。 在美国, 他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在刑场, 他为自己不能再抗日杀敌而遗憾。他用行为彰显了爱国者

27、的骨气,他用热血书写 了爱国者的情操。 将军秉义死, 未留今日羞。 高格遗万世, 无愧献此头。 1931 年 9 月 21 日,矢志抗日的吉鸿昌将军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到国外“考察实业”。船 到美国,吉鸿昌就接二连三地遭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头等旅馆不招待中国人,对 日本人却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鸿昌要往国内邮寄衣物,邮局职员竟说不知道中国。陪同的 人对吉鸿昌说:“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礼遇。”吉鸿昌当即怒斥道:“你觉得当中国 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的尊严,他 找了一块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写上:“我是中国人!” 1932 年,吉鸿昌回到祖国,率领抗日同盟军转战长城内外,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后不 幸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就义前他挥笔写下了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 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暑假作业 > 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