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3343 上传时间:2020-04-1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0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1 页(共 27 页) 2020 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2 分)分) 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 (hu) 恣睢 (su) 寒噤 (jn) 锐不可当 (dng) B祭祀 (s) 拮 据(j) 黛 色(di) 一气呵 成( (h) C找茬 (ch) 折 本(zh) 瓦楞 (lng) 心无旁骛 (w) D嗤 笑(ch) 瑟 缩(s) 别墅 (sh) 参 差不齐(cn) 2 (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 ) 贵港是一座古郡新城, 历史文化底蕴_ 园博园选址在该市城区西部片区, 北侧有平天山作为天然_,东南是蜿蜒曲折、犹如卧龙的郁江景观,西南是 _的浔郁平原田园风光,周边景观资源_,鲤鱼江湿地成为园博园最显著 的特征。 A厚重 背景 广袤 丰富 B深厚 背景 广阔 丰富 C深厚 背影 广袤 丰裕 D厚重 背影 广阔 丰裕 3 (3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真正到防城港的游客,大多是为了来领略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海洋的气息。 B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C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D一德中学采取了各种预

3、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4 (3 分)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垂髫”指小孩, “古稀”指八十岁; “婵娟”指月亮, “芙蕖”指荷花。 B 诗经也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 “比” “兴”三个部 分。 C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 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第 2 页(共 27 页) 二、说明文阅读。 (每小题二、说明文阅读。 (

4、每小题 12 分,共分,共 12 分)分) 5 (12 分)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 ”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 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 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 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 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 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 2 亿 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 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

5、树液 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 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 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 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 直到大约 1.5 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 蝴蝶在吸 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 化。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 “明日黄花蝶也愁。 ”秋天,菊花独放,是 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 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

6、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 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 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 :一个看似微 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 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 爱德华威尔逊所言: “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 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 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 “鲜红未许佳人

7、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 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 “时逢舞蝶寻香至” ,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蝴 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 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 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 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 第 3 页(共 27 页) 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 百科知识2019 年 04 期) (1

8、)对下面语句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至今,仍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 水果或树液为食。 (举例子) B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 “明日黄花蝶也愁。 ” (引资料) C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 (打比方) D直到大约 1.5 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 (列数 字) (2)下列语句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A大约 2 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B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 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 C

9、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 态。 D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4)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

10、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 “爱情使者” “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三、古诗文阅读。 (共三、古诗文阅读。 (共 18 分)分) 6 (18 分) 【甲】天净沙秋思 第 4 页(共 27 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

12、,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有直接关系; “秋思”是题目。 B “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呼应首句的“昏” ,铺垫下句的“断肠” “天涯” 。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断肠人”心碎肠断的情绪格格不 入。 D此曲用景物烘托法,置抒情主人公于特定画面中,客观意绪与主观环境高度统一。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乃 记之而去 乃 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 B以

13、 其境过清 不以 物喜 ( 岳阳楼记 ) 第 5 页(共 27 页) C其 间千二百里 望其 旗靡 ( 曹刿论战 ) D春冬之 时 当求之 于上流 ( 河中石兽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 或 王命急宣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 【乙】文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 【丙】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四、古诗文四、古诗文默写(每空默写(每空 1 分,共分,共 8 分)分) 7 (8 分) (1)停杯投箸不能食, 。 (李白行路难(其一) )

14、 (2) ,二十三年弃置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3)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 ) (4)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 (5) 陋室铭中正面表现室中人交友之雅的句子是: 。 (6)晏殊浣溪沙中写自己在花间踱来踱去,心情难以平静的句子是: 。 (7) 岳阳楼记中与“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 子是: , 。 五、综合实践。 (共五、综合实践。 (共 5 分)分) 8 (5 分)班级准备开展“诚信”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说说下面的成语故事体现了古人怎样的“诚信”精神? 曾子杀猪: 。 一诺千金: 。

15、(2) “诚实守信” “一言九鼎”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美德,请补充完整下面关于诚信的名言 警句。 (任选一项回答) A一言既出, 。 B言必信, 。 第 6 页(共 27 页) 我选 项: (3)在这次活动中,老师送给学生一副对联,请说说这副对联寄托了老师怎样的希望。 上联:重德尚才,矢志报国 下联:修身立业,潜心读书。 六、现代文阅读。 (共六、现代文阅读。 (共 15 分)分) 9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夏利各题。 愿你远在他乡,也有月可寻 张 琪 2016 年 9 月, 我头也不回地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一千六百千米外那个素未谋面的城市, 仿佛心里一团蠢蠢欲动的火焰,慢慢被秋风吹起,

16、燃起一片大火,将我心里这个生活了 近二十年的地方烧得片甲不留。 新生的事物总是充满了魅人的诱惑。那些曾经到不了的地方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心里某 个位置,令人异痒难耐,又像势单力薄的自己与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拔河。那股力量越来 越强,以至于自己毫无招架之力,或者说,丝毫不想反抗。我整天盼着最好离这个所谓 的故乡越来越远,最好双脚能丈量的地方越来越远,最好自己的身影能走过地图上的每 一个角落。 我信誓旦旦地在心里告诉自己: “想家的人都是懦夫,能成什么大事?” 火车开动的时候回了头吗?回了。 定位显示驶出城市的时候流了泪吗?没流。 中国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文化,使每一个中国人生来情深,骨血里的家国情怀是随着头

17、 发、胡子一起生长的,越想剪掉,就长得越长,一辈子跟着你。偏偏它又生而稀薄、死 而稀薄,在你存留的一生中,由黑渐白,不断脱落,而后重生。 中秋时节,已是九月末,北方已经很冷了。那时的我正在西湖边,拿着一元纸币对着 湖中央的三潭印月反复对比。西湖的雨滴在湖面上,水波一圈晕开一圈。断桥上的伞柄 一把挨着一把,雨水滴落在伞顶,顺着伞骨落到另一把伞里的肩头。湖边的柳枝伸直长 长的细骨,伸进不断涌向岸边来的湖水里。翠绿的叶子平平地铺在水面上,高低起伏, 随风摆动。南方的雨总是这样,说来就来,也不急着走。就这样,从白天到黑夜,不见 天顶原本的颜色。 “海上生明月” ,没有海,也不见月。 北方的仲秋已变成了

18、冬,脚下的仲秋却还散发着夏的余温。我与一千六百千米外的城 市,隔着的又岂是一个季节的距离 。 第 7 页(共 27 页)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也越情深。那个地方陪着我成长,我也曾想逃离,也曾变 得对朝夕相处的环境不屑一顾。曾经想一走了之的冲动有多强烈,如今想重返故地的心 情就有多急不可耐。 越长大,离家越远,这牵念的枝丫就伸得越深。 2017 年夏末,我又一次踏上那班南下的火车。入了夜的北方的风,迎来送往,吹起厚 重的大衣衣角。 火车开动的时候回了头吗?回了。 定位显示驶出城市的时候流了泪吗?流了。 一路穿过高楼林立、田间村庄,灯火渐明渐暗。 天黑得愈发重了 天微微蒙蒙亮了 又一年中秋,在

19、十月初。时间变了,地点变了,唯一不变的是去年西湖的雨跟着我一 起来到了秦淮河畔。 “十一”黄金周的金陵城人潮涌动,车水马龙。天阴得重,却不妨碍 阖家出游的笑颜。我一个人擎着伞,沿着古老的城墙边走过。雨水打在青褐色的古城上, 反射出不同于现世的光。墙里墙外都是举国同庆的繁华,唯有这数尺宽的城墙,在见证 了几百年的沧海后变得一如既往的庄重。 雨不见停,月亮也歇了个好假期。 视频里,父母穿着厚厚的外衣坐在餐桌前。我在手机这端望着满桌的美味垂涎欲滴, 抿嘴以示我不能享用的不甘,假装自己也坐在餐桌前,像几年前一样看着晚会、谈天说 地,吃得肚子鼓成一个球。 恍然间,眼前雾蒙蒙的,我是怎么了 窗外雨声渐大,

20、落在树叶上遥遥四散。月亮还在睡着,又一次没有照亮我在的这座南 方的城。 你在的远方,可看得见故乡的月? (选自知识窗2018 年 1 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分析选文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与一千六百千米外的城市,隔着的又岂是一个季节的距离 。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中画横线的语句。 (4)文章有多处独句成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画波浪线的三个段落的表达效果。 第 8 页(共 27 页) 一路穿过高楼林立、田间村庄,灯火渐明渐暗。 天黑得愈发重了 天微微蒙蒙亮了 (5)羁旅诗文主要使用的意象包括“望月怀远” “鸿雁传书”等。联系全文,说说文

21、中 “月”的含义。 七、作文(七、作文(50 分)分) 10 (50 分)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李白来说,高悬峨眉的家 乡月,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长妈妈买来的山海经 ,是一缕芬芳;对于冰心来 说,风雨中护卫红莲的荷叶,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也有那么一缕芬芳, 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 (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4)书写工整,不少于 700 字。 第 9 页(共 27 页) 2020 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

22、模拟试卷(一)年广西贵港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1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2 分)分) 1 (3 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 (hu) 恣睢 (su) 寒噤 (jn) 锐不可当 (dng) B祭祀 (s) 拮 据(j) 黛 色(di) 一气呵 成( (h) C找茬 (ch) 折 本(zh) 瓦楞 (lng) 心无旁骛 (w) D嗤 笑(ch) 瑟 缩(s) 别墅 (sh) 参 差不齐(cn) 【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 特

23、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 养成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有误, “寒噤”中的“噤”应读作“jn” ; B有误, “拮据”中的“拮”应读作“ji” ; C有误, “折本”中的“折”应读作“sh” ; D正确; 故选:D。 【点评】中考常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同音字,易误读字,而字音多而杂,不 是一两节课就能解决的,要树立长期积累的意识。 2 (3 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贵港是一座古郡新城, 历史文化底蕴_ 园博园选址在该市城区西部片区, 北侧有平天山作为

24、天然_,东南是蜿蜒曲折、犹如卧龙的郁江景观,西南是 _的浔郁平原田园风光,周边景观资源_,鲤鱼江湿地成为园博园最显著 的特征。 A厚重 背景 广袤 丰富 B深厚 背景 广阔 丰富 C深厚 背影 广袤 丰裕 D厚重 背影 广阔 丰裕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 第 10 页(共 27 页) 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 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厚重:丰富而贵重。 深厚:基础扎实坚固。 用“厚重”形容“底蕴”恰当; 背景: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背影:人的背面形象。 根据语境选“背景”恰当; 用“广

25、袤”形容“平原田园风光”恰当; “丰富”与“资源”搭配; 故选:A。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 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 合适。 3 (3 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真正到防城港的游客,大多是为了来领略这里的自然风光和海洋的气息。 B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 C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要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 D一德中学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防止师生不患春季流感,确保全校师生健康安全。 【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

26、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 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 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把“气息”改为“风光” ; B正确; C有误,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精神” ; D有误,否定不当,删去“不”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 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4 (3 分)下列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第 11 页(共 27 页) A “垂髫”指小孩, “古稀”指八十岁; “婵娟”指月亮, “芙蕖”指荷花。 B 诗经也称“诗三百” ,是我国最早

27、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赋” “比” “兴”三个部 分。 C周敦颐的爱莲说赞美了莲“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苏轼则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里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 D武松是水浒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 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 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解答】A有误, “古稀”指七十岁; B有误, 诗经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 C正确; D有误,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

28、的是鲁智深; 故选:C。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广博的积累,平时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习惯,这样才 能厚积薄发,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二、说明文阅读。 (每小题二、说明文阅读。 (每小题 12 分,共分,共 12 分)分) 5 (12 分)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 ”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 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 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 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 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 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29、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 2 亿 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 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 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 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随着进化历程的 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营养丰富的传粉滴的甜头。不过, 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 直到大约 1.5 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 蝴蝶在吸 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 化。 第

30、12 页(共 27 页) 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 “明日黄花蝶也愁。 ”秋天,菊花独放,是 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 锁。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正如美国 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所言:亚马孙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 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 :一个看似微 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因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 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 爱德华威尔逊所言: “地

31、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 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以极 精确但又脆弱的地球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循环,紧密地环环相扣。 ”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是唐朝诗人戎昱写槿花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 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 “时逢舞蝶寻香至” ,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蝴 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然而,蝴蝶既有天使 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 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 这

32、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 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 百科知识2019 年 04 期) (1)对下面语句说明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C A至今,仍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蛱蝶和琉璃蛱蝶主要以腐烂的 水果或树液为食。 (举例子) B关于蝶恋花,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 “明日黄花蝶也愁。 ” (引资料) C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 (打比方) D直到大约 1.5 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 (列数 字) (2)下列语句属于生动说明的一项是

33、B A大约 2 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B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 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 第 13 页(共 27 页) C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 态。 D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A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 B蝴蝶与开花植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经历了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才逐渐形成的。 C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

34、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 D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4)下列对原文说明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凤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B第二段为了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引用专家观点,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C “爱情使者” “食品供应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形象、生动。 D文章在说明过程中,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内容是“蝴蝶与花的关系” 。文章开头引用诗句提出问题: 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接着说明了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35、,然后介绍 了花和蝴蝶相互依存的关系。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 (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ABD正确。 C有误,从修辞的角度来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而不是比喻,所以说明方法 不可能是打比方。 故选:C。 (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 ACD用词平实准确,简洁明了。是平实说明。 B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是生动说明。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文章内容的把握,注意通读全文,把握文意,结合选项,聚焦所涉及 段落,然后揣摩选项正误。 A有误,原文是“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 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出现之前蝴

36、蝶就 已存在” ,所以“最近,科学界一致认为:蝴蝶的虹吸式口器并不是为适应吮吸花蜜而发 第 14 页(共 27 页) 生的进化”说法错误。 B正确。 C有误,原文是“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 题” , “花和蝴蝶相互依存,失去任何一方,都会产生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破坏性后果”说 法太绝对化。 D有误,原文是“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 是益虫” , “蝴蝶幼虫以啃食植物为生,是害虫;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口器,与成虫不同” 与原文不符。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 A有误,第一段举枯叶蛱蝶和燕风蝶的例子说明,大约

37、 2 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 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 BCD正确。 故选:A。 答案: (1)C (2)B (3)B (4)A 【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 说服力。 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 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三、古诗文阅读。 (共三、古诗文阅读。 (共

38、18 分)分) 6 (18 分) 【甲】天净沙秋思 第 15 页(共 27 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 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39、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丙】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 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 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1)下列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无误的一项是 B A这是一首元曲, “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有直接关系; “秋思”是题目。 B “

40、夕阳西下”点名了特定时间,呼应首句的“昏” ,铺垫下句的“断肠” “天涯” 。 C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断肠人”心碎肠断的情绪格格不 入。 D此曲用景物烘托法,置抒情主人公于特定画面中,客观意绪与主观环境高度统一。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乃 记之而去 乃 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 B以 其境过清 不以 物喜 ( 岳阳楼记 ) 第 16 页(共 27 页) C其 间千二百里 望其 旗靡 ( 曹刿论战 ) D春冬之 时 当求之 于上流 ( 河中石兽 )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潭西南而望,斗 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 或 王命急宣 有时

41、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 【乙】文作者在游小石潭时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6) 【丙】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分析】译文: 甲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 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夕阳向西缓缓 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乙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 碰击发出的声音, (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 ,沿路走 下去看

42、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 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 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 底) , (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 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 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 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

43、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 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 第 17 页(共 27 页) 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丙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中间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山 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如果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

44、间有一千 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快啊。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 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 荣、山高、草盛,有许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 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 打渔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解答】 (1)本题考查对诗词曲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A有误,曲牌名一般与内容无直接关系,题目点明了内容。 B正确。 C有误, “小桥流水人家”以

45、乐景与哀情,更突出了断肠人的思乡愁绪。 D有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中的客观环境与作者的主观意绪并不统一。 故选:B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于是竟然。 B因为因为。 C这他们的。 D助词,的代词,它。 故选:B (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 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句意为:像北斗星一样曲折。斗,像北斗星那样。 第 18 页(共 27 页) 句意为:有时皇上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或,有时。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

46、殊句式, 运用“留” “删” “调” “换” “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 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重点词语: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其,它的。句意: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 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重点词语:素,白色的。清,清波。句意: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 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5) 本题考查对创作背景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由文意可知, 作者看到如此美丽的小石潭, 看到水中如此欢快的游鱼,心中高兴,但被其凄清的环境触发,想到自己的人生遭遇, 就不觉忧伤起来。 (6)本题考查句子作用的

47、分析。解答此题可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全文写作结 构来看,结尾处引用渔歌,起到总结全文的作用,同时以猿的回声长,来与开头交代三 峡山连绵的长相照应;从内容上看,此处写三峡的秋景,作者引用渔歌,可表现猿声的 悲哀,从而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表现三峡秋天的凄清美。 答案: (1)B (2)B (3)像北斗星那样有时。 (4)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 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 (5)作者心情由“乐”到“凄” 。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 败被贬,满腹宏图大志不得施展,心

48、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于山 水是为了摆脱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听到“如鸣珮环”的流水声, “心乐之” )毕竟 是暂时的,一经潭上凄清环境的触发,贬谪生活寂寞凄苦的心境又不由自主地被勾起。 (6)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 一步渲染了三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 第 19 页(共 27 页) 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 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 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