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8 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1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240 上传时间:2020-04-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8 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8 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8 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高三二轮复习系列专题8 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非连续实用文本阅读单文精练单文精练 单文精练一单文精练一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材料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 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选择用中国智慧改造 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思考,通过表现生命与死亡、希望与绝望来 反映科技与使命、道德与伦理。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 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 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 ,科幻电影也不例外。 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实则

2、厚 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产生于中国科技发 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 1999 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空,到 2007 年“嫦娥一号”成 功发射,再到 2011 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2017 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 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探索。2019 年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 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 提供了沃土 。科技与科幻相结合, 流浪地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航天领域,也将无边的想 象力放飞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中。 纽约时报就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

3、陆在时 间上的“巧合”,联系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 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流浪地球的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未来命 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影片中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但理性背后推动 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 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 ,与全人类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 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很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 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

4、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 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 讨,拓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自己可能不会成为科幻作家, 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显然,这是充满现实 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现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 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源自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的现实。沐浴着时代的春风 ,中国科幻正在走 近世界科幻舞台的中央, 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取材于钟声、 李舫等人的文章) 材料二: 现代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 A

5、海因莱因指出: “几乎从所有科幻小说的简单定义中, 都可 以读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测,它建立在充分的知识基础之上。”如果说基 于时间的历史,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那么,对于未来的科学幻想,则代表的是 一个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希望。刘慈欣的文学著作流浪地球为同名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扎 实的文本基础,原著超凡的文本创意及其所具有的民族性的人文精神,也为影片叙事提供了 丰富的想象空间。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蕴含冒险与灾难元素的科幻电影,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太空 飞船”,带它逃离即将毁灭的太阳系,这一故事创意本身就在视点与想象层面,超越了一般 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人类文明终结论”的创作范

6、式。同时,以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力, 以及个体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影片最核心的拯救视点。携带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本身反映 的就是植根于中国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情结与家园情怀,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最具影响的 “文化与政治主题”“人类文明终结论”的超越。 正如美国文学研究家詹姆逊所言, “文化其实是讲故事”。 叙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文化在发生作用。因此,如何叙事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 化内涵。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呼唤英雄。英雄与拯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已然 构成一种“绑定”的关系。当“拯救”成为一种话语,甚至是一种文化权力之时,如何“拯 救”, 以及为何而“拯救

7、”, 就在精神指向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量。流浪地球 的“中 国式科幻”拯救策略,所表达的不是英雄对故土、家园的抛弃,更不是“人类文明终结论” 的悲观主义情绪,而是希望与自我牺牲精神。它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拯救视点,亲情构成了 人物戏剧性行动的内驱力,智慧和勇气在戏剧性进程中互为转化。科学的智慧赋予勇气以理 性和意志,而勇气则借助科学的智慧彰显出极具创造性的力量。这其中,面对木星所释放出 的灾难性强大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慧与科学的智慧融为一体,超越了西 方二元论中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化不利为有利,化灾难性引力为拯救地球命运的反作 用力,显然是构成拯救行动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

8、当代科幻电影的发展,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么其中既包括了一定 的科技实力, 更包括蕴含着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文化软实力。 它需要利用语言的社会化功能, 有效地建构一个故事世界,更需要塑造饱满的人物,呈现出个体人物的厚重感及其人性的光 辉。因为,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直接反映在对叙事命题的意图表达与解释层面。德 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指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取材于 孙承健等人的文章) 1下列词语在文中不是比喻文学艺术创作基础的一项是( ) A土壤 B沃土 C广阔的天地 D时代的春风 答案 C 解析 文中跟文学艺术相关的比喻句: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

9、”, 对应 A 项“土壤”; “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 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对应 B 项“沃土”; “沐 浴着时代的春风,中国科幻正在走近世界科幻舞台的中央,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 好”,对应 D 项“时代的春风”。C 项“广阔的天地”出现在“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 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中,而该句中“广阔 的天地”陈述的话题是“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的范围,并非题干中“比喻文学艺术创作 基础”。 2下列对“里程碑”式的电影作品流浪地球产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 B中国太空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

10、 C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后来居上。 D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日益繁荣。 答案 C 解析 “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后来居上”不合文意。材料一中相关表述为“纽约时报就发 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系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 跨越的时代背景,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 要改变了”,意思是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即将摆脱落后状态,而并非已实现后来居上,不能 把未然等同于已然;另外文中还有这样的意思:“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中国科幻正在走近世 界科幻舞台的中央,不断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正在走近中央”,意思是还没 走近,所以“后来居上”错误,夸大其词。 3材料一和材料二

11、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阐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特点,各自的侧重点 是什么? 答:_ 答案 (1)材料一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发展与现实发展(科技发展)的关系。 (2)材料二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叙事特点(中国科幻作品叙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下列对电影流浪地球所体现的“中国智慧”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人类的想象力拓展到宇宙空间。 B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全人类、宇宙契合。 C传达了“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念。 D中国独特的理念突破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叙事套路。 答案 A 解析 “将人类的想象力拓展到宇宙空间”这是科幻片中常有的现象,并非独特的“中国智 慧”。 2下列对好莱坞灾难科幻电

12、影叙事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人类文明终结论”为创作范式。 B以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文明为拯救策略。 C以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为文化内涵。 D以塑造饱满的人物彰显人类的乐观与希望。 答案 D 解析 “塑造饱满的人物彰显人类的乐观与希望”不合文意,材料一相关表述为“很多国外 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流浪地球)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世 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套路的突破”, 由此可推断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侧重个体的品行,而非人类共同行为, 流浪地球表现的是 人类共同的东西。 3假如你要向朋友介绍一部科幻影片,你将从哪些角度介绍? 答:_ 答案 (提示)角度明确(如: 关注影片反映的科技发展状况, 关注影片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 关注影片的叙事艺术特点);解说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