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173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课标3 (第01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92019 年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新课标卷卷) (3 3) 理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 第卷 一、选择题:

2、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中物质或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的边界是细胞壁,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 B蔗糖、淀粉、纤维素等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C核酸是含有 C、H、O、N、P 的有机物之一 D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性激素的合成都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答案】C 2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能量利用率高于有氧呼吸 B缺镁环境对黑藻和蓝藻的生长都有影响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应设置实验组有氧,对照组无氧 D绿叶中色素提取液在光照等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进

3、行光合作用 【答案】B 3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数学模型” 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路相同 D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分离 【答案】C 【解析】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A 错误;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B 错误;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设计思 路相同,C 正确;孟德尔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D 错 误。

4、4下列针对图中所示变异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所示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 B图二所示的细胞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或重复 C图三所示的细胞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D图四中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 【答案】B 【解析】图一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片段的互换,属于交叉互换,A 错误;图二中弯曲 的部位表示在其同源染色体上没有配对的片段,可能是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缺失或重复,B 正确;图三 所处细胞时期为减二后期,原姐妹染色单体的位置含 A、a 不同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一 前期基因重组造成的,C 错误;图四所示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交换,属于染色体

5、结构变异,D 错误。 5下列与人体甲状腺激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不存在反馈调节 B临床上不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疾病 C甲状腺激素具有高效性不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D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答案】D 6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 B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年龄金字塔可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 占的比例关系 C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为纵坐标绘制的 D种群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

6、间配置格局,在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的分布型可能相同 【答案】C 【解析】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一般环境条件优越,出生率高,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性引 诱剂诱杀雄性个体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A 正确;年龄金字塔是表示种群各年龄的一种特殊的统计图, 可体现各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B 正确;存活曲线以年龄作为横坐标,以存活数量的 数值为纵坐标绘制,C 错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的空间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分布型,在 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的分布型可能相同,D 正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水中提取镁的工业流程中,涉及到置换反应 B侯氏制碱工业是以氯化钠为主要原料

7、,制得大量 NaOH C我国华为 AI 芯片已跻身于全球 AI 芯片榜单前列,该芯片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 D垃圾分类是化废为宝的重要举措,厨余垃圾可用来制沼气或堆肥 【答案】D 【解析】A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利用贝壳分解生成氧化钙 CaCO3CaO+CO2,溶于水得到 氢氧化钙 CaO+H2OCa(OH)2,加入到母液中沉淀镁离子 Mg2+2OH- =Mg(OH)2,过滤得到氢氧化镁沉 淀,加入盐酸溶解,2HCl+Mg(OH)2MgCl2+2H2O,通过浓缩蒸发冷却结晶方法得到氯化镁晶体,氯化 氢气流中脱水得到氯化镁固体,电解熔融氯化镁制备镁 MgCl2(熔融)Mg+Cl2,涉及的反应为

8、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未涉及置换反应,故 A 项错误;B侯氏制碱工业以氯化钠为主要 原料,制得大量纯碱碳酸钠,故 B 项错误;C单晶硅可作为计算机芯片,故 C 项错误;D厨余垃圾 含有机物,可化废为宝,利用细菌分解,制沼气或堆肥,故 D 项正确;答案选 D。 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7gH2O2所含非极性键数目为 0.5NA B标准状况下,H2和 CO 混合气体 8.96L 在足量 O2中充分燃烧消耗 O2分子数为 0.2NA Cn(H2CO3)和 n(HCO3-)之和为 1mol 的 NaHCO3溶液中,含有 Na+数目为 NA D100gCa

9、S 和 CaSO4的混合物中含有 32g 硫,则含有的氧原子数为 1.75NA 【答案】C 9有机物 M 在模拟酶用于可视化生物硫醇检验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 M 的说法不正 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8H7NO2 B可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有机物 N 是 M 的同分异构体 【答案】C 10用海水制盐工业中的母液来生产金属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工艺流程中未涉及置换反应 B设计步骤、的主要目的是富集 MgCl2 C脱水时在 HCl 气氛中进行可抑制 MgCl2水解 D电解得到的炽热镁粉可在氮气中冷却 【答案】D 【

10、解析】 由流程可知, Ca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与母液中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过滤分离出Mg(OH)2, Mg(OH)2与 HCl 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MgCl2,在 HCl 在气流中蒸发结晶得到无水 MgCl2,HCl 存在抑 制了镁离子的水解,最后电解熔融 MgCl2冶炼 Mg,据此解答。A由上述分析可知,涉及化合反应、 复分解反应、分解反应,不涉及置换反应, A 正确;B海水中 Mg2+浓度较小,步骤、的主 要目的是富集 MgCl2,B 正确;CMgCl2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 Mg2+水解产生 Mg(OH)2和 HCl,且 生成盐酸易挥发,脱水时在 HCl 气氛中进行可防止 M

11、gCl2发生水解,C 正确;DMg 为活泼金属,且 Mg 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MgO 和 C 单质,因此电解熔融氯化镁冶炼 Mg,产生的 Mg 蒸气不能在二氧 化碳气氛中冷却, ,要在惰性气体中冷却,D 错误;故合理选项是 D。学科*网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W 与 Y 同族, W 的单质在 Z 的单质中点燃可以安静地燃烧,火焰为苍白色,且伴有白雾生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 X 的单质为气态 BY 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CY 和 Z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 与 Z 具有相同的最低化合价 【答案

12、】C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Cu 与浓硫酸反应,冷却后,再将冷水缓慢 加入盛有反应混合物的烧杯中 溶液变蓝 证明反应生成了 Cu2 B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 热,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 被还原为 NH 3 C 向浓度均为 0.1mol/L的 Na2CO3和Na2S 混 合溶液中滴入少量 AgNO3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 (Ag2S) Ksp(Ag2S) Ksp(Ag2CO3) D 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冷的浓硝酸中浸 泡一段时间后,放入 CuSO4溶液中 铝丝表明变红 色 铝可以从铜盐溶液

13、中置换出 铜 【答案】B 【解析】A、Cu 与浓硫酸加热反应后生成硫酸铜,会有浓硫酸剩余,因此再加水稀释时,一定要遵循浓硫 酸加入水中,玻璃棒不断搅拌,不能相反操作,易发生危险,选项 A 错误;B试纸变为蓝色,说明生 成氨气,可说明 NO3-还原为 NH3,选项 B 正确;C滴入少量 AgNO3溶液,Ksp小的先沉淀,则先产 生黑色沉淀(Ag2S) ,可知 Ksp(Ag2S)Ksp(Ag2CO3) ,选项 C 错误;D、铝丝用砂纸打磨后,放在 冷的浓硝酸中浸泡一段时间后, 发生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 因为 Al2O3与 CuSO4不反应, 所以放入 CuSO4 溶液中,铝丝表面不会生成铜,选项

14、D 错误;答案选 D。 13已知:pOH=lgc(OH ),298K 时,向 20.00mL0.10molL1 氨水中滴入 0.10molL 1 的盐酸,溶液的 pH 和 pOH 与加入盐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P 两点的数值之和 a+b=14 BM 点水的电离程度比 Q 点大 C曲线 PJN 表示溶液中 pH 的变化 DpH 与 pOH 交叉点 J 对应的 V(盐酸)=20.00 mL 【答案】A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1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 不答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与一电源始终连通,一电子束以相同的初速度从电容器上极板 上的小孔斜射入电场,所有电子都能运动到下极板,电子重力忽略不计。若将下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 距离,那么 A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变 B电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不变 C电子打到下极板的位置不变 D电子到达下极板的速度不变 【答案】D 15贝可勒尔在 120 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 列属于核聚变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 反应是轻核的聚变,选项 A 正确;B 反应是原子核的人工转

16、变方程,选项 B 错误;C 反应是衰 变方程,选项 C 错误;D 反应是重核裂变方程,选项 D 错误;故选 A 16 如图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放着装有一条光滑弧形轨道的小车, 小车的质量为 1kg 一质量为 0.5kg 的小球以 3m/s 的速度沿弧形轨道水平方向射入,小球沿弧形轨道上升至 h 高处后,再沿轨道下滑脱离 小车(g=10m/s2),则( ) Ah=45cm B小球上升至 h 处的速度为 0 C脱离时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3m/s D脱离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2m/s 【答案】D 【解析】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与小车相对静止,有共同速度 v,规定向右为正方向,由水平动量守恒得: m1

17、v0=(m1+m2)v,解得 v=1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联立以上两式解 得:h=0.3m,故 AB 选项错误;小球在返回小车右端时速度为 v1,此时小车速度 v2,规定向右为正方 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1v0=m1v1+m2v2; 由机械能守恒得:m1v02= m1v12+ m2v22; 联立解得: v2=2m/s, v1=-1m/s,故脱离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2m/s,故 D 选项正确,C 选项错误; 故选 D。 17如图所示,三条绳子的一端都系在细直杆顶端,另一端都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将杆竖直紧压在地面上, 若三条绳长度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杆对地面的压力大于自身重

18、力 B三条绳中的张力都相等 C绳子对杆的拉力在水平方向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D绳子拉力的合力与杆的重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A 18如图所示,某生产厂家为了测定该厂所生产的玩具车的性能,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玩具车 A、B 并排放在 两平行且水平的轨道上,分别通过挂钩连接另一个与玩具车等质量的货车(无牵引力) ,假设车受到的 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控制两车以相同的速度 0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通过控制器使两车的挂钩断 开,玩具车 A 保持原来的牵引力不变,玩具车 B 保持原来的输出功率不变,当玩具车 A 的速度为 20 时,玩具车 B 的速度为 1.50,则( ) A在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之比为 65

19、 B玩具车 A 的功率变为原来的 4 倍 C两车克服阻力做功的比值为 1211 D两车牵引力做功的比值为 51 【答案】C 【解析】设玩具车、火车质量都为 m,动摩擦因数为 ,那么两车的挂钩断开与货车分离,玩具车的速度为 v0,牵引力 F=2mg,加速度为 a=g,电机输出功率 P=Fv0=2mgv0;玩具车 A 保持原来的牵引力不变 前进,那么加速度不变,那么当玩具车 A 的速度为 2v0时,位移,功率 PA=F2v0=2PA,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AmgsA mv02,牵引力做的功 WFAFsA3mv02;玩具车 B 保 持原来的输出功率不变前进,当玩具车 A 的速度为 2v0时,玩具车

20、B 的速度为 1.5v0,由动能定理可得: ;所以位移,所以,sA:sB=12: 11;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WfBmgsB,所以,WfA:WfB=12:11;牵引力做的功 WFBP 2mgv02mv02,所以,WFA:WFB=3:2;故 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 19如图所示,物块 A、B 间拴接一个压缩后被锁定的弹簧,整个系统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中 A 物 块最初与左侧固定的挡板相接触,B 物块质量为 2kg。现剪断 A、B 间的细绳,解除对弹簧的锁定,在 A 离开挡板后,B 物块的 t 图如图所示,则可知( ) A在 A 离开挡板前,A、B 系统动量不守恒,之后守恒 B在 A

21、 离开挡板前,A、B 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之后不守恒 C弹簧锁定时其弹性势能为 9J D若 A 的质量为 1kg,在 A 离开挡板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3J 【答案】ACD 20如图所示,相距为 L 的两条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右端连接有一定值电阻 R,整个装置被固定在水平地 面上,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两根质量均为 m,电阻都 为 R,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的相同金属棒 MN、EF 垂直放在导轨上现在给金属棒 MN 施加 一水平向左的作用力 F,使金属棒 MN 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重力加速度为 g, 导轨电阻不计,

2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金属棒 MN 开始运动到金属棒 EF 开始运动的过程中,两金属棒的发热量不相等 B从金属棒 MN 开始运动到金属棒 EF 开始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C若从金属棒 MN 开始运动到金属棒 EF 开始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T,则此过程中流过电阻 R 的电荷量 为 D若从金属棒 MN 开始运动到金属棒 EF 开始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T,则金属棒 EF 开始运动时,水平 拉力 F 的瞬时功率为 P(mamg)aT 【答案】ABC C 项:MN 棒在 T 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x=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且电量表达式,有:

23、=BLx, 则得通过 MN 棒的电量为: 21据报道,已经发射成功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将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并展开探测工作,它将通过 早先发射的“鹊桥”中继卫星与地球实现信号传输及控制。 在地月连线上存在一点“拉格朗日 L2”, “鹊桥” 在随月球绕地球同步公转的同时,沿“Halo 轨道”(与地月连线垂直)绕 L2转动,如图所示。已知卫星 位于“拉格朗日 L2”点时,在地月引力共同作用下具有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同的周期。根据图中有关数 据结合有关物理知识,可估算出 A鹊桥质量 B月球质量 C地球质量 D鹊桥绕 L2运转的速度 【答案】BCD 【解析】已知“鹊桥”卫星位于“拉格朗日 L2”点

24、时,在地月引力共同作用下具有跟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同的周 期, 则对“鹊桥”卫星:(式中 为卫星和地球连线与 x 轴的夹角; 为卫星和月球连线与 x 轴的夹角; )两边消掉 m卫 ,则不能求解鹊桥质量,选项 A 错误;根据 可求解地球的质量;在根据可求解月球的 质量,选项 BC 正确;根据,可求解鹊桥绕 L2运转的速度 ,选项 D 正确;故选 BCD 第卷 二、非选择题:共 174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 作答。第 3338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 (6 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5、。装置的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可 移动的铁夹 A 和光电门 B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d,如图乙所示; 用细线将小球悬挂于铁架台上,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移动光电门 B 使之正对小球,固定光电门; 在铁夹 A 上固定一指针(可记录小球释放点的位置) ; 把小球拉到偏离竖直方向一定的角度后由静止释放,读出小球释放点到最低点的高度差 h 和小球通 过光电门的时间 t; 改变小球释放点的位置,重复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乙可知,小球的直径 d=_cm; (2)测得小球摆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 (3) 以 t2为纵轴, 以_ (

26、填“h”或“1/h”) 为横轴, 若得到一条过原点的、 且斜率大小 k=_ (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和重力加速度 g 表示)的倾斜直线,即可验证小球在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 1.060 d/t 1/h d2/2g 【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 10mm,游标读数为 0.05 12mm=0.60mm,则最终读数为 10.60mm=1.060cm. (2)小球经过最低点的速度最大,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最大速度. (3)根据机械能守恒有:,整理得:,以 h 为纵轴,以 t2为纵轴,若得到一条过原 点的直线,应以 为横轴,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 23 (9 分)用以

27、下器材尽可能准确地测量待测电阻 Rx的阻值。 A待测电阻 Rx,阻值约为 200; B电源 E,电动势约为 3.0V,内阻可忽略不计; C电流表 A1,量程为 010mA,内电阻 r1=20; D电流表 A2,量程为 020mA,内电阻约为 r28; E定值电阻 R0,阻值 R0=80; F滑动变阻器 R1,最大阻值为 10; G滑动变阻器 R2,最大阻值为 200; H单刀单掷开关 S,导线若干; (1)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阻 Rx的阻值,请你设计并在虚线框内完成实验电路图_。 (2)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应置于 _ 端; (填“

28、a”或“b”) (3)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 A1的示数为 I1,电流表 A2的示数为 I2则 Rx的表达式为:Rx=_ 【答案】 F b 【解析】 (1)根据题意,A1内阻为确定值,可考虑将 A1与定值电阻 R0串联改装为电压表,可得总电压为 U=IA1(r+R0)=10 10-3 (20+200)V=2.2V,略大于电源电动势 2.0V,然后判断能否将改装后的电压表与待 测电阻并联然后再与 A2串联:由于此时可求出它们的总电流为 ,与电流表 A2的量程接近,所以方案可行;又要求电流从 零开始,所以变阻器应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24 (14 分)如图,直线 MN 右侧分布着范围足够大的

29、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 里。磁场中有一点 P,距离 O 点为 L,O、P 连线与 MN 的夹角为 。一群质量为 m、电荷量为-q(q0) 的粒子,从 MN 上的 O 点以大小不同的速度沿纸面向各个方向射入磁场中。忽略所有粒子的重力和粒 子间相互作用,求 (1)能够通过 P 点的带电粒子的最小速度; (2)带电粒子从 O 点到达 P 点所用最长时间。 【答案】 (1) (2) 最长时间 【解析】 (1)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解得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半径 可见,粒子的轨道半径跟速度大小成正比。根据题意,能够通过 P 点且速度最小的粒子,其轨迹一定是以 OP 为直径的圆周,故带电

30、粒子对应的轨道半径 解得 25(18 分)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0 5kg 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质量为 m=1kg 的物块以初速度 v0=4m/s 滑上木板的左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在物块滑上木板的同时,给木板施加一个 水平向右的恒力 F。当恒力 F 取某一值时,物块在木板上相对于木板滑动的路程为 s,给木板施加不同 大小的恒力 F,得到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AB 与横轴平行,且 AB 段的纵坐标为 1m-1。将物块视 为质点,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 (1)若恒力 F=0,则物块会从木板的右端滑下,求物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时间 t

31、 是多少? (2)图乙中 BC 为直线段,求该段 B 点的横坐标和 C 点的纵坐标 (3)图乙中 BC 为直线段,求该段恒力 F 的取值范围及函数关系式 (4)若 1/s=5/4,求 F 的大小 【答案】 (1)ts; (2)B 点的横坐标为 F=1N,C 点的纵坐标 =1.5; (3) =; (4)F=2N 【解析】 (2)当 F 较小时,物块将从木板右端滑下,当 F 增大到某一值时物块恰好到达木板的右端,且两者具有 共同速度 v,历时 t1,则木板的加速度 a1=(2F+4)m/s2,速度关系有:v=v0-amt1=a1t1,相对位移: s=t1- t1=t1,联立解得: =,由图乙知,相

32、对路程:s1m,代入解得:F1N,即 B 点的 横坐标为 F=1N。 当 F 继续增大时,物块减速、木板加速,两者在木板上某一位置具有共同速度;当两者共速后能保持相 对静止 (静摩擦力作用) 一起以相同加速度 a 做匀加速运动, 则对整体: a=, 对物块静摩擦力 f=ma, 由于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所以:ffmax=2N,可解得:F3N,把 F=3N 代入 =,可得对应 C 点的纵坐标 =1.5。 (3)由上分析可知,BC 段恒力 F 的取值范围是 1NF,函数关系式是 =。 (4) 由于 = =1.251.5, 还在 BC 段纵坐标 11.5 的范围内, 所以把 = 代入函数关系 =可得,

33、 F=2N。 故答案为: (1)ts; (2)B 点的横坐标为 F=1N,C 点的纵坐标 =1.5; (3) =; (4)F=2N 26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105,沸 点 79,140以上时易分解。 (1)用硫黄(S)、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 100%,则三者的 物质的量比为_。 (2)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 ZnCl2 xH2O 晶体制取无水 ZnCl2,回收剩余的 SOCl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SOCl2在该实验中的作用_;加热条件下,A 装置中总的化 学方程式为_。 实验结束后,为检测

34、ZnCl2 xH2O 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甲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正确的实验顺 序为_(填序号) A干燥 B洗涤; c 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 d 称取蒸干后的固体 m 克溶于水;e.过滤; f 称得固体为 n 克 若 m/n=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即可证明晶体已完全脱水。 (3)乙同学认为 SOCl2还可用作由 FeCl3 6H2O 制取无水 FeCl3的脱水剂,但丙同学认为该实验可能发 生副反应使最后的产品不纯。 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判断副反应的可能性: i.取少量 FeCl3 6H2O 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SOCl2振荡使两种物质充

35、分反应: ii.往上述试管中加水溶解,取溶解后的溶液少许于两支试管,进行实验验证,完成表格内容。 供选试剂:AgNO3溶液、稀盐酸、稀 HNO3、酸性 KMnO4溶液、KSCN 溶液、K3Fe(CN)6溶液、 溴水) 方案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往一支试管中滴加_ 若无明显现象 则发生了上述副反应 方案二 往另一支试管中滴加_ _ 则没有发生上述副反应 【答案】2:3:1 SOCl2作脱水剂,与水反应生成 HCl 可以抑制氯化锌的水解 SOCl2+ZnCl2xH2OZnCl2+SO2+2HCl+(x-1) H2O dcebaf 0.47 SOCl2+2Fe3+3H2O=SO42-+6H+2

36、Fe2+2Cl- KSCN 溶液 K3Fe(CN)6溶液 若无蓝色沉淀出现 【解析】 (1) 用硫黄(用 S 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氯化亚砜,原子利用率达 100%,则 反应的方程式为 2S+3Cl2+SO3=3SOCl2,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 2:3:1,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3:1; ZnCl2xH2O 完全脱水得到 ZnCl2,则 mg 为 ZnCl2的质量,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 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 ng 为 AgCl 的质量,由氯离子守恒: 2=,整 理可得 =0.47,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cebaf;0.47; (3)FeC

37、l3具有强氧化性,会和 SOCl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能发生的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Cl2+2Fe3+3H2O=SO42-+6H+2Fe2+2Cl-; 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 Fe3+会被还原为 Fe2+,而 SOCl2水解得到 SO2会被氧化为 H2SO4,实验证明 脱水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方案为: 方案一: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 KSCN 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 Fe3+已完全被还原,脱 水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方案二: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 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没有 Fe2+生成, 脱水过程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KSCN

38、溶液;K3Fe(CN)6溶液;若无蓝色沉淀出现。 27元素铬(Cr)在自然界主要以+3 价和+6 价存在。 (1)+6 价的 Cr 能引起细胞的突变而对人体不利,可用亚硫酸钠将其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SO32 +Cr 2O7 2+8H+=2Cr3+3SO 4 2+4H 2O,该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2)工业上利用铬铁矿( FeOCr2O3)冶炼铬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为加快焙烧速率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之一是_。 水浸要获得浸出液的操作是_。 浸出液的主要成分为 Na2CrO4, 加入 Na2S 反应后有 Na2SO4生成, 则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_。

39、 (3)常温下 Cr(OH)3的溶度积 Ksp=1 10 32,若要使 Cr3+完全沉淀 pH 为_c(Cr3+)降至 10 5mol L1可认为完全沉淀。 (4)以铬酸钠(Na2CrO4)为原料,用电化学法可制备重铬酸钠(Na2Cr2O7),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 2CrO42 +2H+=Cr 2O7 2+H 2O)。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阳极区溶液中 Na+物质的量由 amol 变为 bmol,则生成重铬酸钠的物质的 量为_mol。 【答案】13 将铬铁矿粉碎(或其他合理措施) 过滤 8CrO42-3S2 20H 2O=8Cr(OH)3 3SO42-16OH 5

40、(或5) 2H 2O4e =O 24H (或 4OH 4e=O 22H2O) (a-b) /2 Na2CrO4将 Na2S 氧化成 Na2SO4,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操作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8CrO42-3S2 20H 2O=8Cr(OH)33SO4 2-16OH (3)KspCr(OH)3=c(Cr3 ) c3(OH) ,若 c(Cr3)=10-5mol L1 时,c(OH )= mol L 1=10-9mol L1,常温时 c(H)=10-5mol L1,pH=5(或5) ; (4) 电解池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为 4OH -4e=2H 2O+O2, 故答案为: 2H2O4

41、e =O 2 4H (或 4OH4e=O 22H2O) ; 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阳极区溶液中 Na 物质的量由 a mol 变为 b mol,则溶液中移动的电荷为 (a-b) mol,所以外电路中转移的电子为(a-b)mol,阳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4e =O 2+4H ,则阳极生 成的氢离子为(a-b)mol,已知:2CrO42 +2H=Cr 2O7 2+H 2O,所以阳极消耗的 CrO4 2为(a-b) mol,则生成重铬酸钠的物质的量为(a-b)/2mol。 28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含硫天然气制备氢气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I转化脱硫:将天然气压入吸收塔,30

42、时,在 TF 菌作用下,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示意图如下。 (1)过程 i 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 (2)已知: Fe3+在 pH=l.9 时开始沉淀,pH=3.2 时沉淀完全。 30时,在 T.F 菌作用下,不同 pH 的 FeSO4溶液中 Fe2+的氧化速率如下表。 pH 0.7 1.1 1.5 1.9 2.3 2.7 Fe2+的氧化速率/g L-1 h-1 4.5 5.3 6.2 6.8 7.0 6.6 在转化脱硫中,请在上表中选择最佳 pH 范围是_ P2。 列出三行式,设转化的 CH4的物质的量为 x, CH4(g)+H2O(g)=CO(g)+3H2(g) 起始(mol) 1 1 0 0

43、 变化(mol) x x x 3x 平衡(mol)1-x 1-x x 3x 根据起始时混合气的密度是平衡时混合气密度的 1.4 倍,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密度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成反比,则=1.4,解得 x=0.4, 容器的容积为 2L, 则平衡时, CH4、 H2O、 CO、 H2的浓度分别为: 0.3mol/L、 0.3mol/L、 0.2mol/L、 0.6mol/L, 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0.48。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H4(g)+H2O(g)=CO(g)+3H2(g) H=+204kJ/mol;0.48; (4)由图示已知吸收池中用的是 K2CO3溶液,吸收 CO2,则离子方程

44、式是 CO32-+CO2+H2O=2HCO3-,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O32-+CO2+H2O=2HCO3-。 29科学家研究发现, ”熊虫”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熊虫对不良环境有极强的抵抗力, 当环境恶化时,熊虫会把身体蜷缩起来,一动不动。这时它们会自行脱掉体内 99的水分,身体萎缩 成正常情况下的一半,处于一种隐生(假死)状态,此时会展现出惊人的耐力,以此来“扛”过各种 极端环境。出于假死状态的熊虫的代谢率几乎降到零,甚至能耐受-273冰冻数小时,直到环境改善为 止。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回答下列问题: (1)现代生物进化

45、理论认为“熊虫”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而耐受低温是由于_结果。 (2) “熊虫”具有产生大量海藻糖的根本原因是“熊虫” _。 (3)海藻糖是由_元素组成的,若要探究它是否为还原糖,应选取的试剂为_, 在海藻糖溶液中加入该试剂没有发生相应的颜色反应,能否说明海藻糖为非还原糖,为什么? _。 (4)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免受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 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请将其补充完整。 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化学组成及生理功能看,用于实验材料应具有_的 特点。 操作过程: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 ;_; _;

46、观察甲、乙两组细胞生活状况,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结果: _;结论:_。 【答案】 (1)长期自然选择 具有合成海藻糖的基因 (2)C、 H 、O 斐林试剂 不能,因为 没有水浴加热 (3)自身不含也不能合成海藻糖 甲加海藻糖乙不加海藻糖 甲、乙两组均控 制 -273冰冻数小时 若甲组细胞生长良好,乙组细胞死亡则假设成立,若甲、乙两组细胞都死 亡,则假设不成立 (4)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海藻糖对普通哺乳动物组织细胞是否也具有抵抗低温,防止因低温而造成的 损伤的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细胞培养液中是否含有海藻糖,因变量是低温条件下细胞的活性,因此 为了消除细胞自身产生海藻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用的作为实验材料的细胞应该不含也不能合成海 藻糖。 按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实验步骤如下: 取适量哺乳动物细胞,等分成甲、乙两组(以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 向甲组细胞中添加含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向乙组细胞中添加等量的不加海藻糖的细胞培养液; 将甲、乙两组细胞均控制在零下 273的条件下冰冻数小时; 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可能的结果及结论是:若甲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综合 > 高考理科综合 > 高考理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