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1171 上传时间:2020-04-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3.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新课标2 (第06套)-2019年高考理科综合仿真模拟押题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92019 年年高考全真模拟试卷高考全真模拟试卷(新课标(新课标卷卷) () (2 2) 理科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Na23 S32 K39 Fe56 Cu64 第卷 一、选

2、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酶的合成需要 ATP 供能 ATP 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 B酶和 ATP 的合成都不在细胞核中进行,但都受基因控制 C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 ATP 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 D虽然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某些生化反应仍需 ATP 供能 【答案】B 【解析】酶在细胞内合成是耗能过程,需要 ATP 水解提供能量,ATP 的合成与 ATP 的水解反应都是酶促反 应,离不开酶的催化,A 正确;化学本质是 RNA 的酶可在细胞核

3、中经转录过程形成,B 错误;由酶催 化生化反应和由 ATP 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 体现了不同生物间存在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 C 正确;D、酶通过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实现其催化作用,但酶不能为生化反应提供能量,生物体 内的耗能反应仍需 ATP 供能,D 正确。 2.假说一演绎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是( ) A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由 F2 中出现了3:1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若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 1:1 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

4、离比接近 1:1,则 F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答案】C 【解析】 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推测,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与由 F2 中出现了3:1性 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属于假说内 容,A 和 B 错误;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即若 F1 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 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 1:1,C 正确;演绎是根据假设内容推测测交实验的结果,而根据测交实验 的结果推出 F1 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Aa,不属于演绎过程,D 错误。 3.下图表示细胞内某酶的合成过程, 表示生理过程, AE 表示物质或结构。 下列

5、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中的和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 B图示中 A 表示解旋酶,D 表示 tRNA C图示中、过程中都有 ADP 生成 D图示中 B 中含有磷酸二酯键,C 中含有肽键 【答案】B 【解析】图示中的过程表示转录,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A-U、T-A、G-C、C-G,过程为翻译过程,碱 基互补配对方式为 A-U、U-A、G-C、C-G,所以和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不完全相同,A 正确;图 示中 A 表示转录需要的 RNA 聚合酶,D 表示搬运氨基酸的 tRNA,B 错误;图示中、过程都需要 消耗 ATP,都有 ADP 生成,C 正确;图示中 B 为 mRNA,核糖核苷酸之间通过

6、磷酸二酯键相连,C 为 肽链,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故 C 中含有肽键,D 正确。 4.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 B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一个 DNA 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C 【解析】约翰逊将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这一名词重新命名为“基因”,A 正确;随着细胞质基因的发现, 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可概括为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 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一 个 DNA

7、 分子上有多个基因,C 错误;研究表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D 正确。 5.囊性纤维病是由编码细胞膜上 CFTR 蛋白(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引起,该突变使得 CFTR 蛋白在第 508 位缺少了苯丙氨酸,进而导致氯离子运输障碍,使得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下列有关 该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CFTR 蛋白缺少了苯丙氨酸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编码 CFTR 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氯离子在细胞内积累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致使细胞排出水分子受阻 【答案】C

8、 【解析】CFTR 蛋白是细胞膜上主动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为结构蛋白,因此该病例说明了基因能通过控 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A 正确;CFTR 蛋白缺少了苯丙氨酸,其他氨基酸序列并没有发 生改变, 说明编码的基因发生了三个碱基对的缺失, B 正确; 编码 CFTR 蛋白的基因存在多种突变形式, 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 错误;囊性纤维病患者的 CFTR 蛋白异常,导致氯离子运输障碍,使得 离子在细胞内积累,进而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上升致使细胞排出水分子受阻,D 正确。 6.某人工生态果园中害虫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经害虫的总能量为 568

9、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是 499.84KJ B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获得了害虫体内的能量为 1402KJ C图中 X 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D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重要措施,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 【答案】B 【解析】流经害虫的总能量指的是同化总量即为 1970-1402=568KJ,害虫呼吸散失的能量=同化量 568-储存 能 68.16=是 499.84KJ,A 正确;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故果园中以粪便为食的蜣螂未获得 害虫体内的能量,B 错误;储存能-遗体残骸量=图中 X 可代表害虫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C 正确; 害虫与天敌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

10、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故引入天敌是防治虫害的一项 重要措施,同时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息息相关,D 正确;故选 B。 7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是规模仅次于夏季奥运会的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2021 年第 31 届世大运将在成 都举办。绿色是成都的城市发展理念,也是世大运的组织理念。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成都市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压缩天然气(CNG)和液化石油气(LPG)的主要成分均是烃类 B兴建世大运场馆所用到的金属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D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助于减少氮氧化合物的排放 【答案】C 【解析】A压缩天然气(C

11、NG)类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液化石油气(LPG)类的成分是丙烷、丁烷等,所以这 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烃类,故 A 正确;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材料和合金材料,金属材料中也可 能含有非金属元素,如生铁中含有碳元素,故 B 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 头消除污染,不是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故 C 错误;D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使用,可以减 少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有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故 D 正确;答案选 C。 8铅霜(醋酸铅)是一种中药,具有解毒敛疮,坠痰镇惊之功效,其制备方法为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 化铅,微温使之溶化,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如

12、需精制,可将结晶溶 于同等量的沸汤,滴醋少许,过七层细布;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制备过程中没有涉及的操作是 ( ) A萃取 B溶解 C过滤 D重结品 【答案】A 【解析】此操作中,将醋酸放入磁皿,投入氧化铅,微温使之溶化操作为溶解;放冷,即得醋酸铅结晶 清液放冷,即得纯净铅霜此操作为重结晶;以三层细纱布趁热滤去渣滓,此操作为过滤,未涉及萃取, 答案为 A 9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0.1NA B常温常压下,22.4L SO2中含有的分子数小于 NA C0.1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0.2NA D用含有 0

13、.1mol FeCl3的饱和溶液配制的氢氧化铁胶体中,胶体粒子数等于 0.1NA 【答案】B 【解析】A、NO2中存在 2NO2N2O4,因此 4.6gNO2气体中含有的分子物质的量小于 4.6g/46g mol 1=0.1mol,故 A 错误;B、常温对应温度高于标准状况下的温度,气体摩尔体积22.4L mol1,因此常 温常压下,22.4LSO2中含有 SO2分子物质的量小于 1mol,故 B 正确;C、Cl2与 NaOH 发生反应:Cl2 2NaOH=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因此该反应中 0.1molCl2参加反应,转移 电子物质的量为 0.1mol, 故

14、C 错误; D、 氢氧化铁胶体为集合体, 是由许多 Fe(OH)3构成, 因此 0.1molFeCl3 的饱和溶液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其中胶粒物质的量小于 0.1mol,故 D 错误。 1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指的是靛蓝,是人类使用历史悠久的染料之一,下列为传统制备靛蓝的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靛蓝的分子式为 C16H10N2O2 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C吲哚酚的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 4 种 D1 mol 吲哚酚与 H2加成时可消耗 4 mol H2 【答案】C 【解析】A根据题干中的结构简式,靛蓝的分子式为 C16H10N2O2,故 A 正确;B浸泡发酵过程发生的反 应

15、可以看作是-O-R 被羟基取代,故 B 正确;C因为该结构不对称,二氯代物一共有 6 种,故 C 错误; D吲哚酚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及一个碳碳双键,所以 1 mol 吲哚酚与 H2加成时可消耗 4 mol H2,故 D 正确,故选 C。 11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 W 的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与 X、Y 原子的核外 内层电子数相同。X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离法来 生产 Y 的单质,W、Z 同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由 Y 与 Z 组成的化合物中都只含有离子键 B这些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 WKh(c) 【答案】B 【

16、解析】向 20mL0.1mol L1 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 H2SO4,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当二者恰好 完全反应, 放热最多, 溶液的温度最高, 所以硫酸的体积为 20mL 时, 恰好完全反应。 A 20mL0.1mol L 1 的氨水中含有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 L1 0.02L=0.002mol,硫酸的体积为 20mL 时,恰好完 全反应,则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001mol,该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001 mol /0.02L=0.05mol/L,故正 确;B当溶液中的 pH=pOH 时,溶液为中性,此时溶质为硫酸铵和氨水,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氨水 的电离程度

17、相等,水的电离几乎没有影响,当氨水与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时,即 b 点时,铵根离 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错误;Ca 点加入 10mL 等浓度的氨水,反应 后溶质为一水合氨和硫酸铵,且一水合氨为硫酸铵浓度的 2 倍,根据电荷守恒可得:NH4 H= 2SO42-OH,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NH3 H2O+ NH4= 4SO42-, 二者结合可得: NH3 H2O2OH NH 4 2H,故正确;D升高温度促进氨水的电离,电离常数增大,由图可知,温度:bac, 则 a、b、c 三点氨水的电离常数 Kh(b)Kh(a)Kh(c),故正确。故选 B。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

18、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 不答的得 0 分。 14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左侧截面是半圆的柱状物体 B,在 B 与竖直墙之间放置一光滑 小球 A,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 F 拉动 B 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它们仍处于静止 状态,在此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 A 对物体 B 的压力逐渐增大 B小球 A 对物体 B 的压力逐渐减小 C墙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墙面对小球 A 的支持力先增

19、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 对 A 球受力分析并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竖直方向:N2cos=mg;水平方向:N1=N2sin;联立解得:;N1=mgtan;B 缓慢 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A 缓慢下落,则 增大。所以 N2增大,N1增大,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故小球 A 对 物体 B 的压力逐渐增大,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 15如图所示的光滑斜面长为 L,宽为 s,倾角为 =30 ,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右上方顶点 A 处水 平射入,恰好从底端 B 点离开斜面,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 g B小球由 A 运动到 B 所用的时间

20、为 C小球由 A 点水平射入时初速度 v0的大小为 D小球离开 B 点时速度的大小为 【答案】D 【解析】依据曲线条件,初速度与合力方向垂直,且合力大小恒定,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再根据牛 顿第二定律得,物体的加速度为:,故 A 错误;根据 L= at2,有: , 选项B 错误; 在 B点的平行斜面方向的分速度为:; 根据 s=v0t,有: ;故物块离开 B 点时速度的大小:,故 C 错误;D 正确;故选 D。 16如图,电路中定值电阻阻值 R 大于电源内阻阻值 r。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理想电压表 V1、V2、 V3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分别为 U1、U2、U3,理想电流表 A 数变化量的

21、绝对值为 I,则( ) AA 的示数减小 BU1小于 U2 CU3与 I 的比值大于 R+r 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 【答案】D 【解析】A 项:理想电压表内阻穷大,相当于断路,理想电流表内阻为零,相当短路,所电路的结构为:R 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 V1,V2,V3分别测 R、路端电压和变阻器两端电压,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 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所以 A 的示数增大,故 A 错误;B 项:根据闭合电路 欧姆定律得:,则得:,据题有,则,所以, 故 B 错误;C 项: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则得:,故 C 错误;D 项: 当内外电阻相等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所以当滑动

22、变阻器滑片向下滑时,外电阻越来越接近内阻, 所以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增大,故 D 正确。故选:D。 17我国航天技术走在世界的前列,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即月球投测器实现 采样返回。如图所示为该过程简化后的示意图,探测器从圆轨道 1 上的 A 点减速后变轨到椭圆轨道 2, 之后又在轨道 2 上的 B 点变轨到近月圆轨道 3。已知探测器在轨道 1 上的运行周期为 T1,O 为月球球 心,C 为轨道 3 上的一点,AC 与 AO 之间的最大夹角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轨道 2 运行时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 1 运行时的机械能 B探测器在轨道 1、2、3 运行时的周期

23、大小关系为 T1HBrHI,其中 H1(HF)特别 大的原因为_,从原子结构分析影响 H2递变的因素为_。 (5)磷化硼是一种耐磨涂料,它可用作金属的表面保护层。 磷化硼晶体晶胞如图甲所示: 其中实心球为磷原子。 已知晶胞中最近的 B、 P 原子的距离为 a pm,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为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不必化 简) 磷化硼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的投影(图乙中表示 P 原子的投影),用 画出 B 原子的投影位 置_。 【答案】原子光谱 sp2 三角锥形 HF 的水溶液中存在氢键 原子半径 或 【解析】 (1)光谱分析中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所以

24、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 征谱线来鉴定元素,故答案为:原子光谱; (2)CH3+中的碳原子形成 3 个 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 3,碳原子采取 sp2杂化;CH3- 与 NH3、H3O+均具有 8 个价电子、4 个原子,互为等电子体,几何构型均为三角锥形,故答案为: sp2杂化;三角锥形; (3)钠的正电性较强,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比氖更强,要想失去电子需要更多的能量,因此钠的第二 电离能比氖的第一电离能更高,故答案为:; (4)HF 分子与水分子,HF 分子之间均存在氢键,电离时需要更多能量,导致 H1(HF)特别大;键能 大小关系为:HFHClHBrHI,说明影响H2递变

25、的因素为卤素原子的原子半径的大小,故 答案为:HF 的水溶液中存在氢键;原子半径; (5)实心球为磷原子,处于晶胞顶点与面心,P 做面心立方最密堆积;1 个晶胞中,含有 P 原子数 目为 8 +6 =4 个,含有 B 原子数目为 4 个,晶胞质量=g,设晶胞的棱长为 x, 已知晶胞中最近的 B、 P 原子的距离为 a pm, 该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 , 则x=a pm= a 1010 cm, x= a 1010cm,晶体密度 = g/cm3, 故答 案为:; 根据晶胞结构分析,立方磷化硼晶胞沿着体对角线方向可以观察到六边形,中心 B 与 P 重合,六边 形中形成两个倒立关系的正三角形, 分别由

26、 3 个 B 或者 3 个 P 形成, 所以画图为: 或,故答案为:或。 36丹参素是中药丹参的水溶性成分,结构为 F ,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某一种合成路 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1)丹参素的分子式为_; D E 的反应类型是_。 (2)试剂 X 是_(写化学式) ;C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 (3) AB 的反应方程式为_。 (4)G 与 E 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任意两种 G 的结构简式_。 lmolG 能与 4molNaOH 发生反应;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 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5 个吸收峰,且峰面积之比为 1 : 2 : 2 : 2 : 3 。 (5)参考上

27、述流程信息,设计以、CH3CHO 为原制取的合成路线 (其它无机试剂任选) 。_ 【答案】C9H9O5Na 还原反应 NaHCO3 酯基、羧基、肽键 或 以下任选两种 【解析】 (1)据丹参素的结构简式(F)得分子式 C9H9O5Na;比较结构知,D E 即变成, 是有机物加氢的还原反应。 (2)E F 只有-COOH 变成-COONa,醇羟基、酚羟基都不变,则试剂 X 是 NaHCO3,不可用 Na2CO3、 NaOH。C 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羧基、肽键。 (3)根据已知中的前一个反应,A 的结构简式为,AB 的化学方程式为: (或) 。 (4)G 与 E 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都是 C9H

28、10O5。G 能发生水解反应必有酯基,E 除苯外只有一个 双键,即 G 只能有一个酯基。要 lmolG 与 4molNaOH 反应,则为一个醇酯基和三个酚羟基,或一 个酚酯基和两个酚羟基。要 G 中 5 种氢原子,且数目比为 1 : 2 : 2 : 2 : 3,G 分子有较好的对称性, 且有一个-CH3。由此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结构简式。 (5)应用已知中的后一个反应,可将醛基的 H 与另一分子的醛基拼接,故应将 氧化为。 因酚羟基有较强的还原性, 氧化前须用 NaOH 溶液或(CH3CO)2O 保护酚 羟基。主体反应完成后,再将酚羟基恢复。可能的合成路线: 37.生物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1

29、5 分)三孢布拉霉菌能用来生产胡萝卜素,但该菌株的高产性状容易退 化,需要定期筛选出高产菌株,研究表明菌体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 细胞内H含量越高,还原能力越强,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请结合下列筛选菌株及提取胡萝卜素 的流程图回答问题。 三孢布拉霉菌液梯度稀释涂布到含有 TTC 的培养基上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收集菌丝并处理萃 取鉴定 (1)工业生产上提取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除可利用上述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之外,还可以从植 物中提取和从_中获取。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为_来摸索。 (2)将菌液涂布到含 TTC 的培养基上,目的是筛选出_,对照组需涂

30、布等量的_以判 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周围_,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从该微生物中提取胡萝卜素时,扩大培养后要收集菌丝进行的处理是粉碎和_,以提高萃取效 率。为了验证萃取物是否是胡萝卜素,该同学将叶绿素 b、叶绿素 a、叶黄素、萃取物和色素混合液(含 叶绿素 b、叶绿素 a、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依次点样在滤纸的 1、2、3、4、5 位置(如图甲所示),并进行 分离,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_(填字母)时,即可说明该萃取物最可能是胡萝卜素。 【答案】 (1) (大面积养殖的)岩藻 对照实验 (2) 合成胡萝卜素较强的菌体(或高产菌株) 无 菌水 红色较深 (3) 干

31、燥 B 【解析】 (1)工业生产上提取胡萝卜素的方法有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从植物中提取和从大面积养殖的 岩藻中获取。萃取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可以通过设置为对照实验来摸索。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三孢布拉霉菌细胞内的H可将无色的 TTC 还原为红色复合物,且菌体细胞 内H含量越高,胡萝卜素合成能力也越强,所以将菌液涂布到含 TTC 的培养基上的目的是筛选出合成 胡萝卜素较强的菌体;对照组需涂布等量的无菌水以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挑取单菌落时,若菌落 周围红色较深,则菌株合成胡萝卜素的能力较强。 (3)收集菌丝后要进行粉碎和干燥,以提高萃取效率。叶绿体中的色素,由于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 扩

32、散速率不同,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其次分别是叶黄素、叶绿素 a、叶绿素 b,所以试验结果,若 4 位置在最上,则说明其为胡萝卜素,其次为 3 位置上的叶黄素,接着 2 位置上的叶绿素 a,在滤纸条 最下面是位置 1 上的叶绿素 b, 即滤纸条上各色素带的位置为 B 时, 即可说明该萃取物最可能是胡萝卜 素。 38生物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 分)如图是从酵母菌中获取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示意图。回答下 列问题: (1)从图示流程可知,目的基因可以从_中获取。 (2)图中基因组文库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DNA 文库。B 过程所需的酶是_。 (3)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

33、;导入微生物细胞,通常采用 Ca2+处理细胞, 使之转化为_细胞。 (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可采用_技术。导入细菌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 是_。 【答案】 (1)基因组文库 (2)大于 RNA 聚合酶 (3)农杆菌转化法 感受态 (4)抗原-抗体 杂交技术 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解析】 (1)由图可知,目的基因可以从基因文库(基因组文库或 cDNA 文库)中获取。 (2)基因组文库包括了该种生物所有的基因,而部分基因文库只包含一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因此基因组文 库大于 cDNA 文库。B 表示逆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 (3)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转化法,即用 Ca2+ 处理细胞,使之转化为感受态细胞。 (4) 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导入细菌受体细胞中的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 标志是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综合 > 高考理科综合 > 高考理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