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3079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0课 酬赠诗四首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10 课课 酬赠诗四首酬赠诗四首 学习目标 1.了解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生平及文学作品。2.掌握四首诗的 思想内容及艺术特点。3.把握张籍、元稹、朱庆馀、柳宗元的创作风格。4.掌握酬赠诗的艺 术特点。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诗意解读 这首七绝是作者抒写他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别之后的情景, 表现了他们之间 的真挚情谊。 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 首句“丹阳郭里”交代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 “行舟”表 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 此时, 千种离情, 万般愁绪, 一齐涌上诗人心头。 “一别心知两地秋”, “秋”字,表面上写时令

2、,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别绪。作者还 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所以“两地秋”是双关语。 诗的后两句写送走之后对韦参军的深切思念。 “日晚江南望江北”这一句转接自然, 不 露痕迹地把前句抽象的离愁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江南”、“江北”,对比照应,突出了 江水的阻隔。丹阳在江之南,“江南”“江北”,既是友人行舟的路线,也是作者目送 方向。“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 由“望”自然而然地带出末一句“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一句写望中所见。 通过环境气氛的 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由于思念,站在江边长时间地遥望

3、着,秋日黄昏,江面上寒鸦 点点,给人增添愁思。可是,就连这使人感伤的寒鸦此时此刻也“飞尽”了,只剩下悠悠江 水流向远方。这一切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水悠悠”包含着无限思念的深情。 这首小诗妙语连珠, 情景交融, 真切自然, 既能把诚朴真挚的感情渗透在景物的描写中, 又能在抒情中展现画图,做到了言有尽而意不尽。 名句识记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考点演示 找出诗中你认为最富表现力的字,并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答案 “秋”字。 表面上写萧瑟凄凉的秋景。 实际上却是表达友人离别后自己内心的难 舍和忧愁。作者还巧妙地运用拆字法,“心”上有“秋”谓之“愁”。所以“秋”还是双关语。 一、

4、作者简介 张籍(约 766约 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生长在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乌江镇)。贞元十五年进士,任国子博士,后为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有张司业集 。 张籍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其诗平易流畅,多有口语入诗。他的诗广泛地反映 了当时的各种社会矛盾。其代表作征妇怨 、 筑城词 、 野老歌 、 将军行等,揭露和 抨击了封建统治者在战争、赋税、徭役等方面的暴政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种种身 份的苦难劳动者的心愿。这些诗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十五岁明经及第,宪宗元和初年任右 拾遗、监察御

5、史等职。长庆二年官至宰相,四个月后调同州刺史,又任浙东观察使,53 岁 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元稹与白居易友善,同倡新乐府,世称“元白”。他主张继承杜甫 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 之人”。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 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除诗歌外,元稹还创作过一篇唐传奇莺莺传 ,为后世王实甫 创作西厢记提供了故事框架。传奇中莺莺、张生性格鲜明的形象,虽最终以莺莺被弃的 悲剧结局结尾,却使全文笼罩在浪漫的气氛中,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间进士,官至

6、秘书省校 书郎。又曾客游边塞,和张籍相交甚厚。诗多五律,风格与张籍相近,内容多写个人生活, 但诗意清新,描写细致。 柳宗元(773819),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 东”。与韩愈一起发起和倡导了唐代古文运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 宏词科。顺宗永贞元年(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 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属湖南)司马。元 和十年(815)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影响了他的文学主 张, 他的文学主张基本与韩愈一致, 主张文道并重, 反对

7、那种没有内容只有华丽辞藻的作品。 他注重继承前人的成就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柳宗元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 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艺术成就为高。他的游记代表作永州八记在 描述山水的同时也寄寓了自己被贬后孤独忧郁的心情, 体现了柳宗元游记寓情于景、 情景交 融的特点。他的寓言短小精悍,含意深远,是杰出的讽刺作品。代表作“三戒”中的临江 之麋 、 永某氏之鼠 、 黔之驴各有所指,具有针对性,作者对于它们所代表的人物的痛 恨使作品呈现出严峻、深沉、尖锐、犀利的风格。柳宗元在诗歌上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山水 诗的创作上,这类诗不同于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隐逸闲适,而是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

8、不满。 二、写作背景 节妇吟 此诗另本题下注云: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使, 又冠以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头衔,其势炙手可热。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 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曾作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一文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他的主张统一、反对藩镇 分裂的立场一如其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名作。 通篇运用比兴手法, 委婉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单看表面完全是一首抒发男女情事之诗,骨子里却是一首政治诗。 题为“节妇吟”,即用以明志。将拒绝之意表达得极为委婉,李师道读后,也觉无可

9、奈何。 酬乐天频梦微之 这首诗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元稹和白居易有很深的友谊。元和五年,元稹因弹劾 和惩治不法官吏,同宦官刘七元冲突,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后来又改授通州司马。元和十 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两地迢迢数千里,通信极为不易,好友的来信自是倍加珍贵。 白居易赠元稹一首诗,问元稹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您。白诗不直说自己苦思成梦,却 反以元稹为念,这表现了对元稹处境的无限关心。因此,元稹一接此诗,老朋友的深情令他 深深感动。赋诗一首回告白居易:我本来可以控制自己的梦,和你在梦里相逢,过去也曾多 次梦见你,但此刻,我的身心已被疾病折磨得神魂颠倒,所以“唯梦闲人不梦君”,这就把

10、 对好朋友的惦念、感激,和欲梦不得的凄苦之情表达得入骨三分。 近试上张籍水部 这首诗又题为闺意献张籍水部 。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希 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 籍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朱庆馀平日向他行卷,已经得到他的赏识,临 到考试了,还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 比主考,写下了这首诗,征求张籍的意见。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 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 纨未足人间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写成

11、, 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 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们的 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 学史上传诵的佳话。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是个具有远大抱负的进步诗人, 早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 积 极进行政治活动。不幸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十年之后,又被分发到更遥远的边荒之地柳 州, 世称“柳柳州”。 这诗便是他任柳州刺史时所作。 当时, 他正当壮盛之年, “一斥不复, 群飞刺天”(韩愈祭柳子厚文),政治上不断遭受到沉重的打击,使得他心情愤激不平, 终年生活在忧危愁苦之中

12、。 新唐书本传说他“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 厄感郁,一寓诸文”。这诗里一连串的奇异的想象,正是他那“堙厄感郁”心情的写照。 1填空。 (1)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国子司业,有张司业集 。 (2)元稹,字微之,有元氏长庆集 ,唐代著名诗人。 (3)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人,故称“柳河东”;作品有山水游记合集永州八记 ,寓 言三戒等。 (4)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5)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海畔尖山似剑铓 。 铓:刀刃的顶端 (2)洞房昨夜停 红烛。 停:放置,安放 (3)

13、唯梦闲人 不梦君! 闲人:不相干的人 (4)妾家高楼连苑 起。 苑:园林 (5)事夫誓拟 同生死。 拟:打算 3翻译下列诗句。 (1)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译文: 我了解您对我的情谊是明明白白的, 但我甘愿侍奉丈夫, 发誓要同生共死, 矢志不移。 (2)我今因病魂颠倒,唯梦闲人不梦君! 译文:我现在因为生病而心神恍惚,不能自主,只梦见那些不相干的人,偏偏梦不见你! (3)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译文:海边的群山诸峰仿佛是无数利剑的锋芒,秋天草木变衰,登山临水,触目伤怀,更使 人百感交集,愁肠欲断。 一、结构图示 节妇吟 前四句:接受赠珠 后六句:还珠 婉拒顾全名节、忠贞不

14、渝 二、要点赏析 1阅读节妇吟 ,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主人公情感上的矛盾,并说说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 答案 情感: 对“君”的埋怨对“君”的感激为“良人”自豪对“良人”的忠 贞对拒绝“君”一事感到遗憾、哀伤。 矛盾:“我”应该忠于“良人”,但是我也感激于“君”对“我”付出的真情。面对矛盾、 痛苦,渴望被对方理解。 好处:一方面,让“君”知道“我”的困境,从而使他可以体谅“我”;另一方面,让他看 到“我”对他的尊重,而不至于自尊心受损,进而恼羞成怒。 (2)这首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 答案 用语巧妙,拒绝别人却让别人比较乐于接受。比兴的手法。这首诗细致入微地刻

15、画了女主人公受人赠珠而又还珠时的心理, 塑造了一位顾全名节、 对丈夫忠贞不渝的女子形 象,曲折表达了诗人不便明说的婉拒之意,暗示了自己不攀附权贵、反对藩镇割据和维护国 家统一的政治志向和节操。 2阅读元稹的酬乐天频梦微之及白居易的梦微之 ,回答下列问题: (1)记梦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是古诗中常见的手法,而这两首诗却能巧妙构思,翻出新意。 试分别简述这一特点。 答: 答案 白诗不说因自己想念微之而“梦见君”,而说因微之过于想念自己而使自己“梦见 君”,这就有新意。元诗又不同于白诗,白诗记梦以写思念之情,元诗写不能成梦的凄苦, 深刻巧妙,人所不至。 (2)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

16、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 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你认为元稹的这首诗,从语言看,属于“初 关”或“重关”哪种情况?为什么? 答: 答案 元诗自然属于越过“重关”一类, 因为他用平常的语言获得了新奇的意思, 比锻炼出 新奇的句子更为难得。 3阅读朱庆馀的近试上张籍水部及张籍的酬朱庆馀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答: 答案 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张诗肯定了朱庆馀的 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

17、种? 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 50 字) 答: 答案 “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 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 各取一例即可) 4阅读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前两句诗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 答: 答案 秋天,海边山峰奇峻峭拔,万物萧条的景象。 (2)“想象奇异”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加以赏析。 答: 答案 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以山峰为利剑,把愁肠割为千万份,撒向峰尖来望故 乡,倾泻了诗人被贬离乡的抑郁愤懑和思乡念友的凄苦之情。 三、疑难探究

18、5 节妇吟写的是一个守节的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可是,作者张籍分明是位男性, 为什么要在诗中把自己写成一个女子?诗中的人物与现实中的人物是怎样对应的? 答: 答案 注释一有这样一句: “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李师道是当时藩镇之一的平卢淄青节度 使。中唐以后,藩镇割据,用各种手段,勾结、拉拢文人和中央官吏。而一些不得意的文人 和官吏也往往去依附他们,韩愈就曾经写了一篇文章婉转地加以劝阻。张籍是韩门大弟子, 他主张统一、 反对藩镇分裂的立场如他的老师。 这首诗便是一首为拒绝李师道的拉拢而写的 名作。所以,这不是一首情诗,而是一首政治诗。 人物对应:主人公,妾张籍;第三者,君李师道;“我”丈夫,良

19、人皇帝(国 家)。理由,节妇之节臣子之节。表层意义,守节女子对第三者的婉言拒绝;深层内涵, 张籍对藩镇首领李师道的邀请的委婉谢绝。 6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描述诗人思乡的感受?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来描述思乡的感受。 在诗人眼里, 海边的尖山像一把把锋利的剑在 一点一点地割着诗人愁苦的心肠。 特别是秋天季节, 草木变衰, 自然界一片荒凉, 登山临水, 触目伤怀,更使人百端交感,愁肠欲断。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柔肠百结、肝肠寸断呢?下面两 句通过奇异的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构思道出了原委: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方法。意思是说, 如果把自己的愁肠割成千万份, 把自己的身子化成千万份的话, 当随风飘落在山峰上的时候 仍然注视着一个地方故乡。 这就把诗人埋藏在心底的被贬远离家乡的抑郁之情, 不可遏 止地倾吐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