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367 上传时间:2020-03-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1.1 种群的特征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节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种群 第第 1 课时课时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说出种群的概念和特征,分析其内在联系,树立普遍联系的观点。 2.学会用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3.培养实验实施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能力。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的概念 (1)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概念三要素 一定的自然区域 同种生物 全部个体 2种群的特征:包括空间特征、数量特征等。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 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 3种群密度的概念 (1)含义:指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一种群全部

2、个体的数量。 (2)意义: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3)表示方式:种群密度 个体数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1)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样方法 适用范围:调查个体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如双子叶植物)或移动能力较低的动物(如蜗牛) 的种群密度。 基本步骤 a确定调查对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b取样:要做到随机取样,多用五点取样法或者等距取样法。 c计数:计数每个样方内的该种群的数量,并记录。 d计算种群密度:计算各样方内种群数量的平均值,即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单位: 株/平方米)。 (3)标志重捕法 适用范围:哺乳类、

3、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 前提: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调查步骤: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志后放回原来的环境一段时间后重捕根据重捕到 的个体中标志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 估算公式:N(种群个体数)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标志个体数)。 注意事项 a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动物的正常生命活动。 b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过分醒目易被捕食。 c标志物持续存留时间不短于研究时间。 d数量变动:在研究期间,没有较多个体的出生和死亡,也没有较多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归纳总结 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 4 个关键点 (1)关键点 1: 样方法中

4、样方的选择要合适。 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 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 2)。 大小适中:乔木 100 m2、灌木 16 m2、草本 1 m2;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 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网状)。 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2)关键点 2: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 上的,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3)关键点 3: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例 1 (2016 全国,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

5、中 正确的是( )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 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 公英的种群密度 答案 C 解析 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 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内种群 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例 2 (2018 长沙一中期末)某同学为

6、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 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麻雀/只 黄鹂/只 第一次捕捉 46(标志后放生) 43(标志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 6 只标志) 36(其中 9 只标志) 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志物对标志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 322 只,黄鹂大约有 172 只 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若被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答案 D 解 析 用 标 志 重 捕 法 调 查 某 区 域 内 的 种 群 数 量 , 由 公 式 N( 种 群 个 体 数

7、 ) n重捕个体数 m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标志个体数)可知,若被标志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 算的结果应偏大。 方法技巧 标志重捕法“误差”成因分析 主要取决于重捕中标志个体数(m)的偏大或偏小。 (1)m 偏大,导致 N(种群总个体数)偏小,如动物标志物影响了其活动能力,使其更易被捕捉 到。 (2)m 偏小,导致 N 偏大。 动物受到惊吓,从而不易被重捕。 标记物易脱落,从而导致 m 偏小。 标志物影响其活动能力,使其更易被天敌捕食而减少。 调查期间被标志的动物放回后部分死亡。 二、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

8、比率。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 种群密度 死亡率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数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 种群密度 迁出率 3年龄结构 (1)概念: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的比例。 (2)类型 种群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类型 幼年个体数大于成 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增大 增长型 各年龄段个体数比例 相当 出生率死亡率 稳定 稳定型 幼年个体数小于成 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 (3)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出生率。

9、 (4)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1判断正误: (1)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 ) (2)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标志重捕法( ) (3)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4)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 答案 (1) (2) (3) (4) 解析 (1)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所以这些灰喜鹊是一 个种群。(2)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故调查壁 虎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4)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但其也会

10、受到 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等,所以种群数量不一定会越来越大。 2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 小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种群的年龄结构有三种类型, 其中衰退型年龄结构的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故选 A 项。 3(2018 福建南安一中期中)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和某种蛇的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样方法 C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很精确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 无关 答案 B 解

11、析 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是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A 项正确;调查古树木、蝗虫的 幼虫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蛇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标志重捕法,B 项错误;采用 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是估算值,C 项正确;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个体 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 项正确。 4 (2018 江苏南通启东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在南方茶园中, 常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 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 阱”,专等雄性昆虫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采用这种方法的目的是( ) A降低昆虫出生率 B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C增加

12、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结构 答案 B 解析 使用化学诱饵诱杀雄性个体并不仅仅增加害虫死亡率,更为明显的作用是直接改变昆 虫性别比例,B 正确。 5 (2018 吉林延边二中高二上月考)如图为一种生物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 问题: (1)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别是_、_、_。 (2)据统计,70 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图 A 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人口密度 的发展趋势是_。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性别比例的目的是_, 最终使害虫的种群年龄结构变为图中的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通过控制网孔的大小来“抓大放小”, 一段时间后年龄结构变为图中的_类型。 答案 (1)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越来越大 (3)降低出生率,减小害虫的种群密度 C (4)A 解析 (1)图 A 表示幼年个体数多于老年个体数,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图 B 表示各年龄段的 个体数比例相当,年龄结构属于稳定型;图 C 表示老年个体数相对较多,年龄结构属于衰退 型。(2)增长型种群的种群密度会逐渐增大。(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 减,害虫年龄结构将成为衰退型。(4)在渔场中采用“抓大放小”的措施,会使幼年个体所占 的比例上升,年龄结构成为增长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