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3503 上传时间:2020-02-2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23 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识记知识】 本书(原名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

2、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考点过关】一、简答题1、 苏维埃政府对农民最有重要意义四项举措: 答:重新分配土地, 取消高利贷,取消苛捐杂税,消灭特权阶级。2、 在来到中国进行国际援助的众多国际友人中最杰出的三位 美国记者是谁?他们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是什么? 答:埃德 加 斯诺西行漫记 ,尼姆 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哈里森 福尔曼北行漫记 。3、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是什么? 答:一,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二,全世界结 成反日统一战线;第三,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

3、下受苦的 被压迫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4、简要叙述红军长征的经过。 答:红军一共爬过 18 座山脉, 渡过 24 条河流,经过 12 个省份,占领过 62 座大小城市,突 破 10 个地方军阀军队的包围, 开进和顺利穿过 6 个不同的少 数民族地区。5、简述西行漫记一书中斯诺的彭德怀印象? 答:乐 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彭德怀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 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 赏的。“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彭 德怀身体健康、动作敏捷,还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统率大军的 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6、红

4、军的 11 项纪律有哪些? 答: 1.行动听指挥; 2 不拿贫民一点东西;3 打土豪要归公;4 上门板;5 捆铺草;6 对老 百姓要和气,要随时帮助他们;7 借东西要还;8 损坏东西要 赔;9 和农民买卖要公平;10 买东西要付钱;11 要讲卫生, 盖厕所离住家要远。7、红军在井冈山运动时期采取的四个口号是什么?(也是红军游击战的口号) 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8、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答:当时在 西北天花、霍乱、伤寒、斑疹伤寒和鼠疫流行,因此斯诺出 发前在臂部和腿部注射了这些传染病的疫苗。9、为什么西行漫记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答: 西行漫 记是忠实描绘

5、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初版除了有关 西安事变和关于朱德部分引用了尼姆.威尔斯的笔记材料 外,都是他亲自采访的第一手资料.更重要的是斯诺西北之行, 正值中国和世界局势大转变的开端。由于斯诺的惊人的洞察 力和锐敏的分析力,才使他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正如他自己 所说,从最实际的意义来说,这些故事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 创造,所写下。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10、 西行漫记全书共 12 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 些? 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 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 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11、在斯诺

6、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 答: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 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 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12、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 答:第 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 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 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 和忠诚。13、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

7、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 印象是什么? 答:毛主席“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 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 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14、 中国红军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是什么? 答:为实 现土地革命,为反对帝国主义、为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 放而斗争。15、 1927-1937 年的十年历史充分证明了共产党的什么论点? 答: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实行土地革命,中国的民 族独立和民主政治是无法实现的。16、在井刚山时的“三项纪律”是什么? 答: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

8、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17、1928 年,毛泽东针对部队存在的问题又添了八项是什 么?, 答: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 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七、 买东西要付钱 八、 要讲卫生,盖厕所离家要远 18、中国人民消耗和打败日军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答:中国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目前在日 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迫的各国人民采取革命行动。19、红军在“第一次围剿”开始时创造了哪些条件才得到这次胜利的? 答: 一军团和三军团在集中的指挥下统一起来了。清算了李立三路线。党战胜了红军内和苏区内的 AB 团(刘铁 超)及其他现行反革

9、命分子。20、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几次“围剿” ,战绩如何? 答:五次, 前四次失败,第五次胜利。21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间是哪年到哪年?政治基础是什 么? 答:19241927 年,政治基础是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 22、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答:过程:在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的情况下,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于 1936 年 12 月 12 日,发动兵谏,在西安拘捕蒋介石,并通电全 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主张。中共中 央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赴西安,与张学良、杨虎城合 作,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条件,使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意义:西安事

10、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 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23、游击战取得成功需要的基本条件? 无畏、迅速、计划周 密、机动、保密、行动神出鬼没和坚决果断。24、简述西行漫记中的红军精神。 答: 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 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 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 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25、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 红军长征,是在抗日救亡成为全 民族最紧迫的任务

11、、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情况下发生的,也 是在党和红军面临生死存亡严重危机的情况下发生的。 26、 共产党人的基本政策是: 答:对外实行反帝政策,对内实 行土地革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27、书中描述了哪些红军领导人?(列举四人) 答案: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张闻天、彭德怀、贺 龙、徐向前、徐海东等 28、红军剧社的作用? 答案:在于唤起农村中的亿万人民,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社 会中的责任,唤起他们的人权意识29、为什么说苏区是个理想之地? 答案:要点,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与人和睦相处, 全国一片乌云的情况下,这里独存光明。29、 一九一一年第一次革命的 “精神之父” 是哪两个

12、人? 答: 康有为 梁启超 30、为什么说红军的长征是撤退而非溃退? 答:因为红军最终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 其军心士气和政治力量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三、选择题1.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D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 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C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B、太

13、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C、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D、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 3.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以纪实性手法向西方国家大量介绍了红色中国以及红军长征的事迹,一度风靡全世界。2019年是红军长征胜利(D )A、51周年 B、61周年 C、71周年 D、83周年 4.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

14、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斯诺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B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5.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B )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语段阅读】 (一)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

15、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谈A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寄予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1、A(1分)是 ,在斯诺的眼中他是“狂热分子”的原因(2分):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

16、。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1、 周恩来,原因是:背弃古代中国的基本哲中庸和面子哲无可比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无私忠于一种思想;从不承认失败的不屈不挠的精神。(答到两点即可)2、B(二) 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

17、机会。1.语段节选自 ,文中的A 是 (人名)。(2分)2.在作者笔下,A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1.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 毛泽东2.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答出任意2点得满分2分)(三) 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

18、( )(2分)1.A八一三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2.红星照耀中国又译名什么?为什么?(3分) 1.B(2分) 2.西行漫记(1分)。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产党进行镇压(1分)。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1分)。(四)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的真实情况。他采访的主要地点是 。埃德加斯诺 纪实 西北革

19、命根据地 共产党和红军 (5)延安(五)(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他判断由于的宣传和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与个人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2)红星照耀中国充满了国际主义精神。加拿大医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持中国的革命事业,不幸的是在一次战役中因细菌感染而献出了生命。答案:(1)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 (2)白求恩 (六)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_,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他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竟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华。作为美国的新闻记者,他在华采访的主要地点应是( ) 从以下答案中选出一项:A、西安 B、吴起镇 C、瑞金 D、延安答案:1西行

20、漫记 埃德加斯诺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 D。(七)朱德爱护他的部下是天下闻名的。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的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不厌”。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我认为他的基本特点就是天性极端温和,”当别人请他的妻子康克清谈一谈她认为她的丈夫有什

21、么与众不同的性格时,她说道:“其次,他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第三,他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朱德对弟兄们说话非常朴实,他们都能听得懂。有时要是他不十分忙,就帮助农民们种庄稼。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他非常强健,什么东西都能吃,除了大量辣椒,没有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因为他是四川人。他晚上非到十一、二点钟不睡,早晨总是五、六点钟起床。“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象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打仗时朱德总是在前线指挥,但没有受过伤。”1

22、、朱德在康克清眼中的丈夫的性格怎样?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朱德为何能造就铁打一般的军队。 3、为什么斯诺说实际上这书不是他一个人写的? 1、天性极端温和;对一切大小事情都十分负责;喜欢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经常和他们谈话。2、爱护部下天下闻名,宁愿自己走路,把马让给走累的同事,赢得战士的心;同甘共苦,平等待人,跟一般战斗员生活打成一片,方能带领齐心的队伍;温和朴实,但在战斗中却要发怒,战斗时威力尽显。3、原因: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大部分是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口述的,例如选文中就有朱德的妻子康克清的口述内容;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解释

23、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作、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所以斯诺认为,这些,断不是一个作者所能创作出来的。(八)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迷惑。共产党人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呢?象其他许多人一样,我原以为他们一定是完全靠劫掠来维持生活。我已经说过,我发现这种臆想是错误的,因为我看到,他们每占领一个地方,就着手建设他们自己的自给经济,单单是这件事实,就能够使他们守住一个根据地而不怕敌人的封锁。此外,对于中国无产阶级军队能够靠几乎不能相信的极少经费活下去,我也是没有认识的。红军声称他们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枪械和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弹药是从敌军那里夺来的。如果说这是难以置信

24、的话,我可以作证,我所看到的正规军基本上是用英国、捷克斯洛伐克、德国和美国机关枪、步枪、自动步枪、毛瑟枪和山炮装备起来,这些武器都是大量地卖给南京政府的。我看见红军使用的唯一俄国制步枪,是一九一七年造的产品。我直接从几个前马鸿逵将军的士兵口中听到,这些步枪是从马的军队那里夺来的。而国民党手中的宁夏省残余部分的省主席马将军又是从冯玉祥将军那里把这些步枪接过手来的,冯将军在一九二四年统治过这个地区,曾从外蒙古得到一些武器。红军正规军不屑使用这些老式武器,我看见只有游击队的手中才有这种武器。我在苏区时,要想同俄国的武器来源发生任何接触,客观上是不可能的。红军为总数将近四十万的各种敌军所包围,而且敌人

25、控制着每一条通向外蒙古、新疆或苏联的道路。别人老是指责他们从俄国那里得到武器,我想,要是有一些这样的武器居然从天而降,他们是乐意得到的。但是,只要看一看地图就十分明白,在中国共产党人往北方和西方扩大更多的面积以前,莫斯科没法供应任何定货,姑且假定莫斯科有意这么做,但那是大可怀疑的。第二,共产党没有高薪的和贪污的官员和将军,这是事实,而在其他的中国军队中,这些人侵吞了大部分军费。在军队和苏区中厉行节约。实际上,军队给人民造成的唯一负担,是必须供给他们吃穿。实际上,我已经说过,西北苏区占地面积相当于英国,它的全部预算当时每月只有三十二万美元!这个惊人的数目中将近百分之六十是用来维持武装部队的。财政人民委员林祖涵老先生为此感到很抱歉,但是说“在革命获得巩固以前,这是不可避免的”。当时武装部队为数(不包括农民辅助部队)约四万人。这是在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以前的事情,此后红色区域大大扩大,西北的红军主力不久就接近九万人的总数了。统计数字就说到这里。但是要了解中国红军为什么能在这几年中维持下来,必须对他们的内在精神、士气斗志、训练方法有所了解。而且,也许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政治和军事领导要有所了解。1、共产党人到底是怎样给他们的军队提供吃的、穿的和装备?请结合选文概括。 2、第5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二轮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