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6937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单元学习总结: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学习总结一、苏俄(联)经济体制的探索与调整主要内容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商贸:取消自由贸易;分配:义务劳动制(1)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应与时俱进,从国情出发(2)改革要从实际出发,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合理的改革措施,并对原有的体制作深入剖析(3)苏联的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4)社会主义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中逐步完善新经济政策农业:固定的粮食税;工业: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商贸:允许自由贸易;分配:按劳分配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建立集体农庄,建立集体所有制赫鲁晓夫改革侧重农业

2、,削减农业税,农产品收购制;扩大农庄和农场的自主权;提倡种植玉米等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工业上,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进行经济改革,后又转向政治改革二、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阶段内容原因作用大危机前自由放任政策传统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经济发展但易产生经济危机大危机后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大危机爆发,“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合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经济发展使美国渡过了大危机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进一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美国的成功及各国的形势需要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20世纪70年代后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

3、现经济“滞胀”现象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发展启示(1)任何一种政策都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成不变(2)“自由放任”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经济政策的不同方式,都不可能彻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一、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原因、影响及其教训1形成:斯大林上台后,苏联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完成,使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支配地位。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与此同时,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形成了,这种体制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2原因(1)根本原因:小生产者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2

4、)客观原因:苏俄建立后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战争的危机感。(3)主观原因: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4)直接原因: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取消新经济政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3影响(1)积极影响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消极影响政治:高度集权,破坏了民主与法制原则。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成为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4教训

5、(1)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2)要从本国国情出发。(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比例协调发展。(4)制定农业政策时必须考虑农民的利益。二、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1内容:包括救济、复兴和改革三个方面。救济是指救助急需帮助的失业者和贫民;复兴是指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改革是指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2实质:罗斯福新政实质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3“新”的表现(1)新的理论:出现了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2)新的特点: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运行机制下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

6、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是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起点。(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并在“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4影响(1)直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2)间接影响:由于经济的恢复,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增长,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3)深远影响:罗斯福新政采用的国家干预经

7、济的政策,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比较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生产力发展实际,导致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前提无产阶级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不变措施恢复发展农业,部分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实行自由贸易缩减农业,部分地控制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整顿金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手段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特点在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强

8、调市场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在保证私有制经济、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前提下,强调政府干预,发展资本主义结果相同,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典例分析(2016海南高考,22)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1950年1970年农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美国7.236.955.12.931.764.7日本26.031.742.33.643.048.4联邦德国10.749.739.63.351.745.0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一明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

9、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二抓关键: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第二步:逐项分析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项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联邦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对各国均有贡献,故A项正确正确B项美国农业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联邦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总值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生产衰退,故B项错误排除C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排除D项由表格中联邦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

10、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排除答案A题型解读1命题形式:比较类选择题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点”“本质的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2命题类型: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共同点,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3考查能力:主要考

11、查分析、比较、判断历史现象及透过现象看历史本质的能力。解题技巧1审读题目类型:首先弄清题意是“求同型”还是“识异型”,运用不同解答思路解答。一般说来,对“求同型”比较选择题,可采用找反例法(也称排除法)来解答,即选项只要不符合比较对象中的任意一个,即可排除,只有都符合的才可以选择;对“识异型”的比较选择题,则要按照题目要求仔细辨别判断,找出正确的选项。如例题属于“求同型”,需要运用反例法解答。2明确比较对象:找准比较角度,比较历史事件一般从背景、性质、方式、特点、结果、影响等方面思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3运用历史理论分析判断:如共性与个性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关系

12、原理、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等。变式训练1(2018新课标全国卷,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实行养老金保障制度,解决民生问题,以缓和社会矛盾,这与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具有一致性,故B项正确。A、D两项属于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内容,排除;提高农副产品补贴是调整农业的措施,排除C项。2(2015海南高考,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

13、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到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3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 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图示,在这一时期的前期,个体农户大量存在,资产阶级和地主占一定比例,而集体农庄农户占的比例较小;在这一时期的后期,个体农户占的比重极小,主要以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为主。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时期,重点发展工业,推行大规模集体农庄,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禁止资本主义发展,由此可以判断它集中反映了斯大林时期的社会发展,故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